聚源镇

聚源镇 聚源镇简介 聚源镇基础设施 聚源镇历史沿革 聚源镇经济发展 聚源镇下辖社区 聚源镇延伸阅读


聚源镇是都江堰市河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重镇”。聚源镇幅员面积32.74平方千米。聚源镇现有各类企业70余家,其中以建材、光学镜片和木地板为支柱产业。2000年聚源镇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完成税收800余万元,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五强镇”之一。聚源镇人口30439人(2017)。聚源镇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全镇境内有国道213线、成灌高速公路和省道灌温路穿境而过,东距成都市仅40公里,西距都江堰市区仅8公里,是成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阿坝州的主要生活品供给地。聚源镇全年平均气温在15.7℃,年降水量适中,年均为1234毫米,平均日照1050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全镇有四条河流穿境而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镇境内已形成"三横"(市区三环路、都汶高速公路过境段、聚兴路);"四纵"(成灌高速公路,213国道、灌温路过境和天府大道)的公路格局,镇域内公路总长度26...

详情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镇介绍

聚源镇是都江堰市河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重镇”。聚源镇幅员面积32.74平方千米。聚源镇现有各类企业70余家,其中以建材、光学镜片和木地板为支柱产业。2000年聚源镇实现工业产值2.8亿元,完成税收800余万元,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五强镇”之一。

聚源镇人口30439人(2017)。聚源镇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全镇境内有国道213线、成灌高速公路和省道灌温路穿境而过,东距成都市仅40公里,西距都江堰市区仅8公里,是成汶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阿坝州的主要生活品供给地。聚源镇全年平均气温在15.7℃,年降水量适中,年均为1234毫米,平均日照1050小时,全年无霜期260天。全镇有四条河流穿境而过,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镇境内已形成"三横"(市区三环路、都汶高速公路过境段、聚兴路);"四纵"(成灌高速公路,213国道、灌温路过境和天府大道)的公路格局,镇域内公路总长度2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6公里。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共同努力,使聚源镇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按照试点规划,聚源集镇是镇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农产品集散、加工为主的都江堰市卫星城镇。聚源集镇的发展规模是:1994年-2000年人口规模3500人,用地规模0.606平方公里,2000年-2010年人口规模7000人,规划占地1.55平方公里 。

1988年撤乡建镇,并列为都江堰市河东重镇。有机械、金属加工、化工、建筑、食品等企业34个,年产值7,000多万元。有幼儿园、中心小学、聚源中学以及都江堰职业中学;都江堰八一聚源高级中学【成都七中聚源高级中学】;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基本配套 。

唐代、宋代为古导江县治地,古导江县治在今导江村。“聚源”的得名,因该处位于走马河、徐堰河分水口,为源流聚汇之处;这里地势低洼,泉水聚集,源流不断,故名。”

咸丰年间设聚源心一局,聚源场集市原在导江铺,[元代]于铺西1km处新建集市,取名新场,民国2年(1913)正式改为聚源场 。

三国蜀汉永年即在聚源镇境置都安县,唐朝改为盘龙县、灌宁县、导江县。境内有建于唐代的川西著名“四大丛林”之一的迎祥寺遗址,附近有占地1亩多的落妃池。传说, 杨玉环孩幼时喜爱在池边玩耍,不慎落入此池中,后人便将此池取名为“落妃池”。位于聚土路左侧,走马河右侧占地30余亩的画家、艺术家之村已先后有罗中立、尼玛泽仁、李焕民、徐匡、伍明万、刘威、阿鸽、齐加达瓦、戴加林、肖继东、吴晓蓉等国内处知名艺术家入住,国际著名雕塑家 郭选昌的雕塑生产厂也在聚源镇境内 。

聚源镇特色农产品: 水稻, 油菜 。已形成光学原件、电力、水泥及其制品,硫酸、磷酸、磨料、木地板、石英砂的产业。全镇电办资源丰富,有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000千瓦。镇域内公路总长度2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6公里。1999年已实现村村通电话,建有移动和联通移动电话基站,讯号覆盖全镇。有国内外知名有16位艺术家之村。

2012年,聚源镇撤村立社区;至2016年,聚源镇辖区内共有城市社区1个,涉农社区10个,包含10个居民小组,136个村民小组, 幅员面积约32.77k , 镇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约5.01万人。镇驻地聚兴社区。

城市社区名称 涉农社区名称 居民小组个数(个) 村民小组个数(个) 辖区面积 (k 常住人口 (人)
聚兴社 10 0.76 6095
普星社区 18 3.98 4690
导江社区 9 2.18 2735
泉水社区 20 4.73 5163
迎祥社区 17 3.21 5320
大合社区 15 3.82 4384
五龙社区 16 3.94 4230
羊桥社区 6 1.53 6104
龙泉社区 8 2.51 3173
三坝社区 19 4.22 5365
金鸡社区 8 1.89 2890
合计 136 32.77 50149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经济提速增效、富民强镇升位,奋力推进城镇化 进程”的发展 战略,创新思维,与时俱进,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投资环境;以建设千亩工业园为重点,增强工业经济实力: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加快工贸、休闲、旅游型城镇建设步伐: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纪要》为重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依法治镇的重点,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重点,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进聚源镇跨越式发展。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1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工商税收840.5万元,其中:国税600.5万元,地税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3965元;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

一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二是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全线贯通天府大道,修建工业区加密道,规划建设好导江古城 搬迁小区;配合搞好成灌、都汶高速公路开口、213线整治工作;三是狠抓小城镇规划,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高标准规划小城镇,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建设聚源新区;四是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全力建设好"导江古城";六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七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八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九是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一)成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领导小组(聚委发[2004]22号)由党委书记马栋平任 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晓,副镇长潘先伟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黄坤、党委副书记周开文、副镇长高雪,副镇长艾光明、副镇长蒋俊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副镇长潘先韦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聚源镇党委政府定了《关于推进制城乡一体化运程工作实施意见》(聚委发[2004]号)。

确定了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聚源镇的总体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载体,以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名镇为目标,着力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力促农村居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转变,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

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现,扩大开放,狠抓 招商引资,增加工业总量。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搞好"三个集中"即人口向城镇集中, 土地向业主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增强城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制度保障一体化。

明确了发展目标,从2004年到2007年,聚源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元,年增300元以上;小城镇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人口达15000人,城市化率达46%。

聚源镇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这个曾经煤烟四起的地方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了,黑山已经变成了绿山,上千只鸡正在林中寻觅 食物,众多山林鸡所发出的鸡鸣声,给这片山林带来了人与自然的谐和之美。

聚源镇华山林药场场长罗绍林介绍,大邑县聚源镇华山村是比较有名的矿山。为了搞活 经济,先后有7名老板从事煤矿开采业,当地也有300多名村民在这些矿里靠着采煤养家糊口。煤矿关闭后,华山村制定了正确引导村民由长期吃煤炭饭转移到吃林业饭的一系列 措施,通过鼓励当地煤矿老板出资一部分 资金,村上引进公司出资200多万资金,以及村民自己承包山林、以每亩20元钱的价格参与入股这种三方出资的方式,成立了华山林药场专业合作社,大面积地在山上种植了杜仲和厚薄。

“你别看这些药材树子现在还小,等到这药材树长成林后,整株树子都能卖到钱。”罗绍林称,他们所种的杜仲和厚薄,苗龄周期为8至10年,这些药材树就要长成经济林了,届时,不仅树叶和树皮可以卖钱,树干也可以卖钱。村民袁明全是华山林药场较大的 股东,他家已经把200多亩山林作为股权参与林药场的入股。袁明全高兴地说,山林的药材林搞好了,他家每年都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这也是让他看到新型农民入股的希望。

聚源镇党委书记耿晓林介绍,他们将以现有林药场为依托,把整个 华山村(20000亩)发展为聚源镇的三木药材基地。林药场也将通过流转和整合农户的荒山,实施规模经营,将煤矿原有的公矿用地一并配套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利用华山村 山清水秀、植被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这些有利条件发展旅游观光业,并利用三木药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在 药材场中建一批可供工薪阶层休闲、度假的简易别墅和娱乐 设施,走出一条以三木药材旅游观光林业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来代替长期吃煤炭饭的老路。在3—5年内将华山村建设成以林药业为主,集休闲、观光、避暑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

靠做竹雕,“雕刻村”走上了 富裕之路,聚源镇有300多人挣上了“雕刻钱”,作坊工人人均月工资达到2000多元;竹雕远渡重洋,畅销日本、东南亚等;竹雕工艺成功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集各种荣光于一身后,昨日,都江堰市聚源镇又传来消息,聚源镇已经向国家文化部递交了 申请,将聚源镇迎祥村申报为“中国民间竹雕艺术之乡”。

都江堰市工艺竹雕产业合作社社长高尚远,这位驰名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从事雕刻已有20多年,是“雕刻村”的创始人。早在20年前,他以雕刻各式工艺鸟笼和文房四宝而享誉雕刻界,其精心雕刻的中高档鸟笼即使售价普遍在5000元以上,也不愁销路,甚至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经高尚远一手制作的摆件、吊件,花纹图案更加栩栩如生,被行家一致赞誉为“鬼斧神工之作”。

在高尚远的带动下,聚源镇从事竹雕的农民达到300余人。但是,高尚远也有些忧虑,从事竹雕的人员都是一些年龄大的人,年轻人都觉得竹雕技术难学,不愿再学这项技术,雕刻人才面临断代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聚源镇党委书记张斌介绍说,今后,聚源镇将加大培养竹雕艺术人才力度,从 人才、竹雕 技艺水平等方面提高竹雕的艺术档次,将在聚源镇4个村建立竹雕合作社生产小组,力争每年增加100名初级、50名中级竹雕从业人员。在聚源镇中小学校增设《竹雕手工劳作》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熏陶。

“聚源竹雕缺少一个集中展示、交流的场地和平台,聚源镇计划建立一个占地20亩,集产、展、销为一体的川西竹雕基地。这里既是竹雕艺术博物馆,也是高层次的营销基地,实现工艺精品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张斌向记者描述了未来的聚源镇竹雕产业发展情况,“我们将出台系列优惠政策,5年内引进50名全国知名竹雕艺人,形成聚源镇民间艺术人才与知名艺术家共同开发具有观赏性、收藏价值的艺术品,通过建立川西竹雕基地,实现具有都江堰特色的工艺精品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力争在5年内把聚源镇建成一个全国知名的 竹雕工艺生产、营销基地。”

都江堰市成立了工艺竹雕 产业合作社,聚源镇的竹雕产业发展也更规范,更迅猛。社长高尚远告诉记者,该合作社统一图纸设计,统一包装策划,统一订单生产,统一对外销售。这样既提高了技术含量,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聚源竹雕的客户主要为海外客户,聚源镇“聚源竹雕”商标注册成功后,通过竹雕产业合作社,建立联营、连锁销售网络,既要吃“西餐”又要吃“中餐”。

川西竹雕曾在民国初年繁荣一时,由于历史原因曾濒临灭绝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江堰市聚源镇高尚远等一批竹雕艺人在继承川西传统竹雕独特 工艺的基础上,观摩学习全国各地技法,最终形成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聚源竹雕”品牌。

迎祥村的年轻手艺人结合都江堰特有的水文化、道教文化 传说题材,创新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雕刻内容;同时拓展竹雕艺术的载体,将过去单纯的鸟笼系列,扩大到茶具系列、文房系列、摆件系列、挂件系列共约百余种物件;还深挖传统题材,形成了以《红楼梦》、《五百罗汉》、《百寿图》、《竹林七贤》、《香山五老》等具有代表性的 雕刻题材。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八一聚源高级中学,08年”5.12“地震后,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来都江堰市区位置搬至聚源镇,即此,聚源镇又增加了一所高校,

周边派出所

公安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鑫苑街与鑫苑街二巷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00米(都江堰市聚源幼儿园东侧约50米)
营业时间:09:00-12:00;14:00-18:00

周边中学

都江堰市七一聚源中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迎祥村1组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迎祥村1组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藤县埌南镇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绕苑路与鑫苑街二巷交叉路口北侧
营业时间:09:00-12:00;14:00-18:00

周边诊所

三完小医务室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北街二巷与永定街交叉路口往西北约70米

周边乡镇

聚源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鑫苑街二巷60号

周边村庄

聚源镇界牌村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