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

东区 东区(攀枝花) 东区历史沿革 东区行政区划 东区地理环境 东区自然资源 东区交通事业 东区人口民族 东区经济 东区政治 东区社会事业 东区风景名胜 东区友好县区


东区,四川省 攀枝花市主城区,是攀枝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 面积167.225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攀枝花大道中段225号。截至2014年末,东区人口30.82万人。截至2018年末,辖1个镇、9个街道。2018年,东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77.23亿元。东区位于攀枝花市 金沙江东段两岸山坡台地,介于北纬26°32′~26°39′,东经101°39′~101°49′之间,东起渡(口)金(江)公路 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 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 仁和区、 西区搭界;南抵大河中路巴斯箐;北至大黑山簏、老岩山与仁和区、 盐边县分界。2019年7月,东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 概述图片来源 )江南辖地(1965年以前)东区江南辖地原属云南省 永仁县仁和区,...

详情

东区地名网_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资料简介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介绍

东区,四川省 攀枝花市主城区,是攀枝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 面积167.225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攀枝花大道中段225号。截至2014年末,东区人口30.82万人。截至2018年末,辖1个镇、9个街道。2018年,东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77.23亿元。

东区位于攀枝花市 金沙江东段两岸山坡台地,介于北纬26°32′~26°39′,东经101°39′~101°49′之间,东起渡(口)金(江)公路 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 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 仁和区、 西区搭界;南抵大河中路巴斯箐;北至大黑山簏、老岩山与仁和区、 盐边县分界。

2019年7月,东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 概述图片来源

江南辖地(1965年以前)

东区江南辖地原属云南省 永仁县仁和区,两汉及唐初属蜻蛉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 姚州都督府,领兴来县,后为南诏所据。

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段氏灭大义 宁国,建 大理国,改姚州为统矢逻姚府。

元宪宗三年(1253年)灭大理国,将姚府改为 大姚堡千户所,隶大理万户府。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降府为州,改大姚堡千户所为 大姚县。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复堡为 姚安军民总管。

明 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姚安军民府,领大姚县。

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裁姚安府隶属楚雄府,领大姚县。道光元年(1821年)在今永仁县设巡检司,称大姚县苴却巡检司,属楚雄府。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从大姚县分置永仁县。

1965年永仁县仁和区划归四川省 渡口市改称大河区。

江北辖地(1965年以前)

江北地原属四川省 盐边县。在两汉时隶属越郡,蜀汉至隋置定笮县,北周置定笮镇。

唐武德二年(619年)以镇置昆明县,后归南诏,隶香城郡,至宋属大理国。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盐井卫管民千户,后改置 柏兴府。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置 马喇长官司,隶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盐边厅,设通判,属 盐源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盐边厅为盐边县,隶建昌道,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 西康省第三 行政督察区。

1950年解放,改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10月西康省撤销改隶四川省西昌专区。

1965年西昌专区盐边县的银江公社划归渡口市 金江区。

1965年以后

1973年渡口市将大河区的前进公社和金江区的银江公社以及城市占地合置 渡口市东区。1975年7月又将上述两个公社(除城市部分)划归渡口市郊区(1981年8月更名为仁和区)。

1987年1月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

1994年2月2日, 四川省民政厅批准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仁和区3个区部分区域进行调整。即从3月1日起,原属仁和区的银江乡大部分( 新庄村划归西区)和 前进乡的炳草岗村,渡口村的渡口、酸角树、老熊箐3个村民小组(后合并改为 华山村)划归东区;原东区管辖的大河中路、金江两个街道办事处划属仁和区。

2011年末,攀枝花市东区辖1个镇、9个街道: 银江镇、 炳草岗街道、 大渡口街道、 长寿路街道、 向阳村街道、 弄弄坪街道、 枣子坪街道、 瓜子坪街道、 密地街道、 南山街道, 共计9个村、61个社区。

街道/镇 直辖
大渡口街道 江边街社区、大渡口社区、华山社区、东方红社区、金福社区、光明社区
炳草岗街道 竹湖社区、西海岸社区、二街坊社区、红星街社区、湖光社区、民建社区、望江街社区、新华街社区、紫荆山社区、学园路社区、地龙箐社区、地龙井社区、凤凰社区
南山街道 观景台社区、春江路社区
向阳村街道 石华社区、朝阳社区、向阳五村社区、钢花社区
弄弄坪街道 东风社区、烂泥田社区、新风社区、冶金街社区、金鹏社区、民乐社区、高峰社区、大花地社区、凉风坳社区
枣子坪街道 大地湾社区、枣树坡社区、团结社区、马鹿箐社区
长寿路街道 冶金东街社区、健康路社区
密地街道 金桥社区、宝石社区、矿运社区、上密地社区、佳运社区、江北路社区
瓜子坪街道 四合院社区、青年路社区、新民路社区、永康社区、北部社区、攀北社区、兰尖社区、延林社区、马兰山社区
银江镇 马家弯社区、五道河社区、倮果社区、双江社区、小得石社区、二滩社区、双龙滩村、五道河村、倮果村、攀枝花村、密地村、沙坝村、弄弄沟村、阿署达村、华山村

东区位于 攀枝花市 金沙江东段两岸山坡台地,介于北纬26°32′~26°39′,东经101°39′~101°49′之间, 幅员167.2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096平方千米,占辖区总面积的1.25 %。 行政区域东起渡(口)金(江)公路 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下行850米处;西至 云盘山顶、凉风坳分别与 仁和区、 西区搭界;南抵大河中路巴斯箐;北至大黑山簏、老岩山与仁和区、 盐边县分界。 攀枝花市东区地图

东区属于侵蚀、剥蚀的中山区,峡谷地貌。晋宁至燕山期,相对被剥蚀和侵蚀,形成宽阔的剥蚀面,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以后,原剥蚀面遭到破坏,上升地带继续被剥蚀和侵蚀,凹陷地段成为断陷盆地接受沉积。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加剧,形成深沟峡谷,使地貌呈现山高谷深河谷交错分布的特点。东区地势由南往北倾斜,金沙江以北片区则向南倾斜,南北高,中间(金沙江)低,西高东低,地形起伏、高差悬殊500~1000米。

东区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冬半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干燥;夏半年受热带季风影响,雨量充沛。6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的5月为旱季,90%以上降水集中在雨季。区域年平均温度20.9℃,平均气温和总热量在全市偏高,最热月一般出现在5月至6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全年以1月和2月的温度日较差最大,月平均值为13℃左右,最大日较差可达20℃以上。年日照时数为2640小时左右,年平均晴天约240天、雨天约60天、阴天约65天,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约632 100焦瓦/平方厘米,在同纬度地区形成一个独特的高温区。

东区境内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 年蒸发量为2 4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9%。年平均气压值为878.00 毫巴,6月最低,11月最高。高低之差9毫巴左右。全年夏季和冬季均为东南风。年最大风速达18.30米/秒,年平均风速夏季2米/秒,冬季1.10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2.20天,年静风频率为46%,2~5月上旬为风季,秋季风速最小,大风日数最少,静风频率最高。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海拔1 400米以下基本无冬季,夏季长达半年左右。境内平均霜日在14.20天,初霜期在12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2月,无霜期平均287.60~308.10天。

东区境内黑色金属矿和有色金属矿富集。铁矿以钒钛磁铁矿为主,其次有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钒钛磁铁矿以铁为主,伴生有钛、钒、铜、钴、镍、硫、铬、磷、镓、钪、铂等10余种有益矿石,储量大,分布集中,伴生成分丰富,开采条件好。境内有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山、倒马坎、公山五大矿区,钒钛磁铁矿工业储量8.10亿吨,国务院批准工业储量6.64亿吨,可利用工业储量4.78亿吨;二氧化钛储量2.76亿吨;五氧化二钒储量615.80万吨。非金属矿主要为饰面石材资源,弄弄沟分布正长--闪长岩,保有储量400.90万立方米;大理石分布在炳草岗,保有储量370万立方米,为境内主要的建筑石料。此外,蛭石、硅石在倮果还有一定储量。

攀枝花市位于攀西大裂谷中段,属亚热带气候,水系发育,以金沙江水系为主。金沙江由西向东将东区分为江南与江北。另有大河支流发源于方山,经仁和区进入东区境内,在渡口大桥西侧汇入金沙江。金沙江在东区境内流经炳草岗、倮果,在雅江桥与雅砻江交汇后流出境外,境内江水段长约24千米,年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

成昆铁路和108国道公路纵贯东区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省通往 华南、东南沿海、沿边口岸的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

人口

建区初期,户籍人口主要由职工构成,职工队伍多由全国各地支援艰苦地区三线建设或部队转业成建制调入。1974年东区共有户籍人口198513人,其中男137317人、女61196人,男女性别比为224.39:100。

1983年共有户籍人口238323人,其中男150297人、女88026人,男女性别比为174.88:100。

1993年共有户籍人口287106人,其中男164203人、女122903人,男女性别比为133.59:100。

2000年共有户籍人口304523人,其中男163149人、女141374人,男女性比为115.42:100。

1974年至2000年,26年间人口净增105556人,年平均增长率1.80‰,男女性别比例逐渐递减,失调趋于缓和。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攀枝花市东区常住人口为364326人。全区户籍人口为315349人。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26168户,家庭户人口为33299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5人减少0.22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87959人,占51.59%;女性人口为176367人,占48.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39下降为106.57。

2012年末,攀枝花市东区居民总户数102984户,户籍人口31.38万人,减少了0.19万人,全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0.59万人,女性人口15.16万人。出生人口1748人,死亡人口15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19‰。

民族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攀枝花市东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52028人,占96.6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298人,占3.3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4754人,减少0.71%;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865人,增长0.71%。

2012年末,攀枝花市东区有少数民族32个,人口10321人。

2011年,攀枝花市东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153.2亿元增至2011年的274.7亿元,年均增长12.4%;区属经济增加值从2006年的69.8亿元增至2011年的145亿元,年均增长1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6年的2.45亿元增至2011年的6.26亿元,年均增长20.6%;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39.8亿元增至2011年的115亿元,年均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6年的44.2亿元增至2011年的100.8亿元,年均增长17.9%。人均GDP连续保持全省区县第一。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70亿元,在四川省181个县(市、区)中排名第16位,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0.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9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达到82379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5.4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4%。

2012年,东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8公顷,比上年减少5公顷。乡村从业人员0.58万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89万元,增长0.7%。

工业

东区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钢铁冶炼为主、 钒钛工业为特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境内攀钢(集团)公司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钒制品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制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生产基地,具有年产铁410万吨、钢360万吨、钢材260万吨、钒制品14.5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2000年东区全部工业生产总值128.8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总值的70.75%,比1975年工业总产值增长7.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8.90%。区属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7家,年总产值达10.16亿元,占东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88%。

2012年,东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07.14亿元,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4.85亿元,增长10.1%;实现销售产值610.09亿元,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165.73% ,比上年回落33.61%。

建筑业

2012年,东区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58个,从业人员28233人;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58.67亿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3.07亿元,增长10.0%。

2012年,东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5亿元,增长16.1%。从行业分组看,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71亿元,增长17.0%,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6.51亿元,增长15.7%;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68亿元,增长31.7%,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15亿元,增长17.5%。

区委副书记、区长:凌永航

至2000年,东区境内幼儿入园率达98%以上;小学完成率达99.78%,毕业率100%;初中完成率达99.6%, 毕业率99%;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6%(要求达到90%), 境内各中学共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1.4万余人。同时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为市内企事业单位输送各类适用人才近5万人。攀枝花大学为地方兴办的全日制综合大学, 已有10个系19个专业, 在校学生5000余人; 还有各类广播、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分院(站)招生1.2万余人。

截至2013年末,东区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学21所,普通小学13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达4444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3091人,初中在校生21353人。小学专任教师113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7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截至2013年末,东区共有医院、卫生院12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613人,其中:医生1238人。年末实有病床3776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比2012年下降了1.6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3.9‰,比2012年下降了0.4个千分点。

1973年东区成立以前,境内已有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攀钢钢铁研究所和十九冶建筑研究所。以后陆续迁入和新建一批中央部属企业研究所和市属研究所,至1985年境内共有14所研究院、所,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5000余人, 其中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主要分布于部、省属的重工业企业及其科研院、所。1973~2000年境内各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共获得市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近500项。

景区 图片
玉佛寺:位于攀枝花市主城区炳草岗以南6.3公里,机场路南侧,东临彝族新村阿署达,西南接炳仁路,北傍沙坝村五社。整个景区规划建筑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选取盛唐建筑风格,按丛林规范兴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卧佛殿、藏经阁等,外围进行特色景观打造并辅助兴建佛文化体验的系列配套服务设施。该寺院已经省民宗局、省佛教协会批准,作为四川佛教旅游专线最南端目的地。
大黑山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北岸,处于东区、西区、仁和区三区境内。距攀枝花市城区15公里,区域面积113.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5.58%,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山岳型森林公园。景区由林海、石林、龙洞、舍身崖、观音崖、桃花园、乌拉天国、朱德智结草莽英雄雷云飞的原址等50余个景点组成,全年日照长达27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8-20.2℃,夏季日平均气温比市区低10-15℃,冬季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城市高出9℃,无霜期大于300天,被誉为金沙江干热河谷中邻近市区最近的“桃源凉岛”和“天然氧吧”。
鞍山市立山区 昆明市盘龙区 云南省(昆明)安宁市
武汉市青山区 上海市宝山区 重庆市大渡口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 泸州市泸县 注: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