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镇

东林镇 东林 东林镇行政区划 东林镇地理环境 东林镇经济发展 东林镇社会事业 东林镇著名人物


东林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 井研县辖镇,海拔高度386米。该镇辖19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1个 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29.87平方千米,年末总户数4587户,总人口7298人(2017)。历史名人,廖平 (清末民国初经学大师)东林镇位于县城东12千米,地处东经104°09′,北纬29°37′,海376米,面积29.87平方千米。东界荣县双古乡,井漆路和东林河穿境而过。古时该地树木成林,建有东林寺,故名。清末,为煤炭、食盐转运集散地。商贾往来,形成集市,明末取名东林场。民国时期改名东林乡。1952年划为建国、打鼓、新民3个乡,1955年合并为东林乡。1958年更名东林公社。1983年复名东林乡。1992年撤乡建镇。辖19个村 、128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1262.6公顷,其中田552.5公顷、土710.1公顷。2000年,...

详情

东林镇地名网_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东林镇资料简介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东林镇介绍

东林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 井研县辖镇,海拔高度386米。该镇辖19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1个 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29.87平方千米,年末总户数4587户,总人口7298人(2017)。

历史名人,廖平 (清末民国初经学大师)

东林镇位于县城东12千米,地处东经104°09′,北纬29°37′,海376米,面积29.87平方千米。东界荣县双古乡,井漆路和东林河穿境而过。古时该地树木成林,建有东林寺,故名。清末,为煤炭、食盐转运集散地。商贾往来,形成集市,明末取名东林场。民国时期改名东林乡。1952年划为建国、打鼓、新民3个乡,1955年合并为东林乡。1958年更名东林公社。1983年复名东林乡。1992年撤乡建镇。辖19个村 、128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4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1262.6公顷,其中田552.5公顷、土710.1公顷。2000年,镇内工业有羽绒加工、鞭炮、有色金属加工、机砖、酒厂、酿造等企业18个,工业产值1283万元,农业产值27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1元。场镇建成区面积0.15平方千米,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有邮电所1个、医院1所、自来水站1座;有中学1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1628人。建有广播电视站、电影院等文化设施。

截止2003年底该镇土地面积19054亩,其中耕地面积17933亩,林地557亩,水面564亩,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805.7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168万元,农业总产值3637.7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35元。

2007年该镇大力发展猪产业,做大兔产业,做强竹产业,恢复发展蚕桑产业,加强建成水果产业的管护。截止2007年,实现生猪出栏2.6万头,新增优质母猪120头,新增养猪适度规模养殖户85户,规模养兔200余户,新增28户,2007年底,出栏商品兔25万只,水产品产量达到360吨,植树4万株,栽植慈竹500亩,粮食播种面积35493.6亩,粮食产量806万吨,外出务工劳动力5369人,新增劳动力转移输出335人,全年免费培训农民工500人,实现人均纯收入2050元。

实施了织布技改和嘉能生物柴油提炼0#柴油一期工程。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工业增加值800万元。

截止2005年,该镇工业企业14个,有企业职工1524人。大陆希望集团深蓝电盐公司于2004年落户该镇,打造中国最大的氯酸钠生产基地。2005年,工业销售产值实现2.495亿元,增加值实现4658万元。营业收入达到1.97亿元,税金实现468.5万元,利润实现410万元。企业职工工资发放1420万元。2005年,该镇工、农业产值实现3.3亿元,其中:工业 产值达到2.6亿元,农业产值达到7069万元,财政税收实现35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0911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071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的3207元的基础上净增340元,达到3542元。

2007年该镇完成了平安村、禾佳村、高佳村、东光村、小桥村机耕道碎石路面5.7公里,制定了自来水保护区,设置了一、二、三级保护标志,确保了居民饮用水安全,实现了“红层找水”打井158口,解决了158户农民人蓄饮水问题。

2003年该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放资金14万元在一碗水村和高佳村实施国债资金“一池三改”项目,新建沼气池140口,2005年全部完成。在打古村建设了小型集中供水设施,让农民也喝上了干净纯洁的自来水,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

井研县东林镇中心小学,位于井研县城东12千米,中心小学占地3000余平方米,截止2005年底,有14个教学班,教职工38人,学生650余人,学校环境幽雅,教学设施齐备,学校以“育人成才”为办学宗旨,始终把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主导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校依靠高素质的教师群体来实施素质教育。有一支过硬的领导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特色鲜明、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坚持教育科研,先后有20余人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的正版刊物上发表获奖。学校坚持科学管理,以管理促质量,促发展。200年至2008年间,学校先后荣获市“校风示范校”、市“文明卫生学校”、县“德育先进集体”、县“文明单位”、县“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

廖平(1852—1932年),四川 井研县青阳乡 盐井湾人(今四川 井研县东林镇小高滩 )。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 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他一生研治 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 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 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 经学大师,在 中国近代 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经历

廖平出身于贫困之家,其父曾为地主放牧牛羊,佣工度日,后靠卖茶水为生。廖平自小就参加劳动。一次为茶客沏茶,水污客人衣服,受到呵责,遂感羞耻,颇思自立。他欲读书识字,但家中负担不起学费,于是从河沟捉鱼送给 私塾先生为整,并告以自己的求学愿望。先生认为 孺子可教,遂得以从师就读。廖平

自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昼夜勤苦攻读,曾夜立于庙中神灯下读书。成年后,仍勤学不倦。经过潜心钻研,学业猛进,终于自立成才。同治十二年(1873年). 张之洞 简放四川学政。次年举行 院 试,张之洞对廖平很为赏识,录取为第一,补县学生(即秀才)。光绪二年(1876年),廖平再应科试,正场题“狂”宇,

廖平以“用犬”之义解释《 论语》“狂涓”之文,以优等食凛蜞,调成都 尊经书院肄业深造。廖平早年在家乡接受的是 来学那一套,受到 张之洞奖掖尤其是进入尊经书院后,师从 张之洞。 张之洞治学宗文字 训诂的 乾嘉汉学,廖平受其影响,感到 来学空泛无实,不如文字训诂之学,字字有意。于是从喜好宋学,转而博览考据。但是,廖平一生学术的基本方向,并没有沿着 张之洞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张之洞离川后,治经《公羊》学的 王闿运主讲 尊经书院。《公羊》学治经,不斤斤于文字 训诂、名物考证,主张透过文字之表,去探求其中 隐寓着的微言大义,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廖平经常向 王闿运请业,渐受熏陶,又感到文字训沽只不过是经学的枝叶、糟粕,他又从博览考据转向专求大义。自此,廖平一生的学术就基本上沿着这一方向发展了。

光绪五年,廖平中乡试第24名举人。光绪七年,他始注《 谷梁春秋》,次年成《谷梁集解纠谬》二卷和《公羊何氏解诂十论》。持古文为周公所创,今文为 孔子所创之说,分别两家的异同。廖平认为,经今文学派,尊崇 孔子,主《 王制》;经古文学派,尊崇周公,主《周礼》,可“同治中国”。两家之分歧,在于礼制,于是著《 今古学考》二卷,严于今古之分。其学多为前人未发之论,深造有得之言,这是廖平经学的第一变。

作品

廖平经学第二变实已是以 今文经学家的身份,来构建他的经学理论,而他的经学理论不是别的,乃是传统的尊孔尊经理论。但是,在近代社会要讲尊孔尊经,就得讲出一点新名堂。于是,在经学第二变后,廖平又提出大统小统的经学第三变,人学天学的经学第四变,天人大小的经学第五变,用 五运六气解《诗》、《易》的经学第六变。所谓小统大统,是 说孔子改制有两种,一是适用方三千里的小 九州的中国万世法,以《春秋》为经,《王制》为传;一是适用方三万里的 大九州的全球万世法,以《尚书》为经、《周礼》为传。所谓人学天学,是说孔子改制不惟有关于人的世界的法则,讲六合以内的人事,见《春秋》、《周礼》;又有讲六合以外天的世界的法则,见《诗》、《赐》,《诗》讲神游,灵魂游于六合之外,《易》讲形游,形体游于六合之外。天人大小不过是对小统 大统说与人学天学的糅合。所谓 五运六气,本是《黄帝内经》中的理论,系医经,廖平以此为孔门《诗》、《易》 师说。

基本观点

廖平曾著《伤寒杂病论古本》

廖平经学第二变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一是尊今,即尊崇 今文经学;一是抑古,即贬抑 古文经学。尊今的代表作是《知圣篇》,认为《公羊》学的 素王改制说是经学的微言大义所在,但汉代 公羊家只讲 孔子为汉制,远未穷尽 孔子改制的义蕴。他 说孔子改制是垂万世之定制,为中国立万世法,只有这样来理解素王改制说,才算懂得了“知圣”。抑古的代表作是《辟刘篇》(后改名《古学改》),提出古文经学起源于 刘歆作伪,西汉哀平之前并无古文今学之说,《史记》、《 汉书》关于衷平之前古文经学的材料,都是刘歆及弟子添窜的。

廖平此说一反平分古今之论,有许多臆断之论,虽然在学术价值远不如平分今古之论。但这一变却通过 康有为的影响而在社会政治方面发生了极大震动。因为廖平在光绪十五年的会试后,应 张之洞之召,曾转赴广州。 康有为、黄季度同访廖平于 广雅书局,竟夕晤谈,廖平向其示以《知圣篇》和《辟刘篇》。之后廖平又访康有为于广州安徽会馆,再次谈论。康有为遂本廖平之论,据《知圣篇》著作了《 孔子改制考》,据《辟刘篇》著作了《 新学伪经考》。这两部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进行 张目并提供了思想基础的书,影响极大,引起封建统治者的极大恐慌。虽然康有为一再否认这两部书与廖平有关系,但包而建立了一个不同传统经学的所谓经学体系,这就从 反面无情地宣告了经学的终结。因此,廖平的经学不仅在经学史上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整个近代思想史上都有独特的意义。

廖平研究《伤寒论》

廖平后来在1898年与 宋育仁、 杨道南、 吴之英等人在成都创办《 蜀学报》,宣传变法 维新思想。1911年担任《铁路月刊》主笔,鼓吹“破约保路”。四川 军政府成立,受聘任 枢密院院长,后长 四川国学院及任成都高等师范、 华西大学教授,授课之余仍以治经为终生事业。他一生坎坷,屡遭诬低、夹击,甚至革职查办,先后历经八次打击,但他总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潜心著述,从不停笔。他一生著述近一百四十部,除经学著作外,兼及医术、堪舆,撰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后又增益为《 六译馆丛书》。1932年,为联系出版他的著作,拟亲赴成都,不料走到 乐山,忽发大病,随行的儿子廖成励等,马上将他抬回井研,未及抵家,半途卒于河坎场,享年八十一岁。

大学者 章太炎先生在为廖平所撰写的《清故龙安府教授廖君墓志铭》中云:“以君学不纯德,而行乎纯儒。”“斯心燔经,不可以罪孙卿;虑也劫后,不可以诬高密。廖君之言多扬诩,末流 败俗君不与。”章太炎之言,恰如其分。廖平一生治经,脚踏实地,校勘、考据、 辨讹是他的特长,而学术观点在晚年虽有不少离奇之处,但在清末民初特定的时代和社会氛围中,既无 百家争鸣,也不能百花齐放,更何况经历的是八次重大打击,其中有的并非是学术问题,而是人际、政治、派别之争,正是曹丕《 典论·论文》中“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的注脚。文人之气,常常难以承受重压,支撑得过去,从逆境中奋起的人不是很多。而能排除世俗,潜心于学术,能防干扰、抗干扰,最后终成大业者更少。廖平虽一身坎坷,屡遭排低、夹击,而始终心坚骨硬,他应当是学人的良师,治学者的楷模。

一代经学大师对中国的影响

1932年5月病逝于乐山国民党政府举行国葬蒋介石、郭沫若等社会名流纷纷写挽联致词。

说起戊戌变法,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1898年由康有为发起的百日维新,虽然没有取得成功,却以变法重创了清王朝。让当时被外来列强侵略的中国掀起了一场浩瀚的变法救国风潮,而康有为的两部变法书刊《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更是让整个清王朝为之撼动。康有为之所以能发起变法运动这与我们乐山一位著名经学大师廖平密不可分。

《我的父亲廖平》
  一次廖平为茶客沏茶,水污客人衣服,受到呵责,遂感羞耻,颇思自立。他欲读书识字,但家中负担不起学费,于是从河沟捉鱼送给私塾先生为整,并告以自己的求学愿望。先生认为孺子可教,遂得以从师就读。
  天资平平,记忆力较差的廖平最后又如何能成为一代闻名海外的经学大师呢?“凡白昼不能解决之疑案,一思多能省悟,予平生著书,实得力于此”
   《经学初程》
  这种以思为主的学习方法,较之背诵为主的方法,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从此廖平读书避短就长,专从“思”字上下功夫,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他就采用这种方式学习,就是重思,理性思维,学习不是把文章的表面内容弄清楚,而是要把文章的大意弄清楚,所以学过的东西其他同学虽然能够背诵的很流利廖平不能背,但是过了很久问其他学生都已经不知道了,而廖平就说得出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所以这个学习方法对廖平以后的发展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廖平自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昼夜勤苦攻读,曾夜立于庙中神灯下读书。成年后,仍勤学不倦。经过潜心钻研,学业猛进,终于自立成才。
  廖平后来在1898年与宋育仁、杨道南、吴之英等人在成都创办《蜀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1911年担任《铁路月刊》主笔,鼓吹“破约保路”。四川军政府成立,受聘任枢密院院长,后掌四川国学院及任成都高等师范、华西大学教授,授课之余仍以治经为终生事业。他一生坎坷,屡遭诬低、夹击,甚至革职查办,先后历经八次打击,但他总是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潜心著述,从不停笔。他一生著述近一百四十部,除经学著作外,兼及医术、堪舆,撰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后又增益为《六译馆丛书》。1932年,为联系出版他的著作,拟亲赴成都,不料走到乐山,忽发大病,随行的儿子廖成励等,马上将他抬回井研,未及抵家,半途卒于河坎场,享年八十一岁。
  大学者章太炎先生在为廖平所撰写的《清故龙安府教授廖君墓志铭》中云:“以君学不纯德,而行乎纯儒。”“斯心燔经,不可以罪孙卿;虑也劫后,不可以诬高密。廖君之言多扬诩,末流败俗君不与。”章太炎之言,恰如其分。廖平一生治经,脚踏实地,校勘、考据、辨讹是他的特长。
  廖平前后曾经六变他的学术,被世人尊称为六译老人。1932年5月病逝于乐山,廖平一生著书达一百五十余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了纪念这位曾经在学术和历史上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国学大师,将他的雕像树立在乐山名人广场。以供后人敬仰和学习他一生治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自西汉以来,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一直是历朝历代学者们争议最多的话题,可是谁也没有能够真正区分开孔圣之学与其它儒学之分。
  “后来我们看到不管是讲今文经学还是讲古文经学特别是讲古文经学的章太炎 就是于越的学生 讲今文经学的康有为 刘思培他们讲今古文的区分都是根据廖平的《今古学考》” ——四川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 黄开国
  而廖平用礼制来区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彻底解决了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今古经学之争。其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超越了前人,真正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以说廖平的《今古学考》称为人们研究今古文经学的一个经典性的著作 也由于廖平的今古学考的问世 解决了经学史上二千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今古文经学的区分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 黄开国
  但是,廖平的经学很快进入到第二变,把古文经学的经典《周礼》称为西汉刘歆作伪的产物,宣称今文经学才是孔子之真。
  “那么封建二千多年来通行的是古文经学典籍。廖平现在的书说古文经学典籍全部是通过刘歆的伪造或者后学的伪造,就把古文经学说成了不是孔子传下来的 而是刘歆这样一个很卑劣的历史人物 “——四川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 黄开国
  1889年,廖平把《知圣篇》与《辟刘篇》带到广州给正任职于湖广总督的恩师张之洞。张之洞严厉指责廖平攻击《周礼》,并称:“如不能自改,必将用兵”。”
  ”那么廖平这两本书,从内容上来讲,廖平当时的目的是要证明什么呢,今文经学才是孔子的正传,古文经学这是刘歆伪造的内容,但是廖平没想到,他这两本书里面隐含了一个引发现实政治异议的问题。“——四川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 黄开国
  身为当时清皇朝高官的张之洞为何对廖平的《知圣篇》与《辟刘篇》两书,如此大发雷霆呢?这两本书中到底是什么触动了张之洞敏锐的神经呢?
  ”从东汉以来刘歆的著作得到了二千多年来官方的承认,把它说成是刘歆作伪的产物,这里面包含了一个对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化典籍的否定,而且这个典籍恰恰又是中国后来政治制度的理论根据,所以说有这个我们进一步推论,可以整理出一个对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否定。“——四川师范学院博士生导师 黄开国
  张之洞对廖平震怒的根本原因
  张之洞严厉指责廖平攻击《周礼》
  称:“如不能自改,必将用兵”
  刘歆的《周礼》作为当时的文化经典典籍,不仅是众多学子们必读之物,同时也是科举考场的专用考题,更重要地是它也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理论根据之一。身为封建清王朝高官的张之洞,深知其厉害之处。而自己最亲信的弟子竟然写出否定统治者们的理论根据 ,这必将招来杀身之祸,而自己也将会受其牵连。
  由于这两本书还并未印刷发刊,目前只是手搞,所以张之洞立即责令廖平修改,然而,此时的张之洞没想到,他已经不能阻止这场暴风雨的来临了。由于廖平第一变《今古学考》的影响力让他受到众多学子们的追棒,早在廖平刚到广州还未曾见到张之洞时,手稿早已被广州学子们纷纷传阅,抄写,视为珍宝。轰动羊城(广州)
  “平客广州,欲刊此本,或以为发难为嫌,东南士大夫转相抄录,视为枕中鸿宝。”
   《井研县志》
  1898出师有名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康有为戊戌变法的时候,他有两本指导性的书籍,一是《经学伪经考》,一是《孔子改制考》。实际上廖平有一篇文章叫《知胜篇》也就是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的前身,另外一个就是《辟刘篇》就是经学伪经考的前身。
  在1889年,廖先生在北京参加会试,然后应老师张之洞之邀到广州的时候,他就在广州见了康有为, 见了两次,第一次是康有为见他,第二次是他见康有为。
  此前康有为曾阅读过廖平的著作《今古学考》,对廖平十分钦佩,引为知己,康有为同友人一起拜访广雅书院,与廖平彻夜长谈。廖平拿出自己的新作《知圣篇》、《辟刘篇》手稿给康有为看。并送给康有为的《知圣篇》抄本,后保存于康家后人手里。
  “及还羊城,(康)同黄季度过广雅书局相访,余以《知圣篇》《辟刘篇》示之”。
   《廖平记载》
  1895年4月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联名一千多名举人联名上书清朝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但是由于清朝封建顽固派的强烈攻击,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并未启到什么实质意义。
  “当年这个戊戌变法的时候,也是西方列强侵入我们国家,西方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到我们中国来。大家很迷茫的时候 ,康有为就要探索一条路,你说这清王朝皇帝的金口玉言怎么能变呢?康有为说皇帝说的不行,那谁信呢?康有为他就要找个理论依据啊,找个根基啊!”——廖平的孙子 廖宗元
  客观的来说,廖平当时主要追求的是到底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哪个是孔子的正宗。他是要讨论这个问题,而不是讨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判断的真假,但是本身这个问题蕴含了关于中国旧的文化和旧的政治制度的批判,这一点虽然廖平没有看到,而被当时热心于政治变革的一个思想家康有为看到了。
  康有为与廖平的两次会见之后,康有为受到廖平的影响,思想发生巨大转变。
  “与廖平会晤,见《知圣篇》,震惊余,师尽弃古学。”
   梁启超
  ”慈禧太后说的是祖宗之制不可变,当然你不变就没有办法,那你就只有永远落后 。廖先生的学术就是说孔子有改制考,孔子说的能够改制,古代的先贤有这个改制,这也符合我们现在的科学,后来光绪皇帝就接受了康有为的建议,这样就有了一个戊戌变法。“——井研老年书画协会荣誉院长 雷定基
  康有为根据廖平《知圣篇》和《辟刘篇》的经学理论,先后著作了《孔子改制考》与《新学伪经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封建统治者们的极大恐慌。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慈禧太后视为叛逆头目,而康有为的改制变法源于廖平的《知圣篇》,是当时天下众多学者公认的事情。封建时代株连成风,廖平自然也就被列为清廷的黑名单,被视为变法维新的始作俑者。
  ”对这个中国思想的开化 维新思想的推广起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这个事情后来清朝政府还要封杀我们爷爷不准他教学“——廖平的孙子 廖宗元
  当廖平得知“戊戌六君子”杨锐遇难的消息,失声痛哭。由于恩师张之洞的极力保护,廖平幸免于难,但随后的几年廖平连续被贬落职,下放到偏远地方教学。虽然廖平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是他后半生致力于著书教学,从不停笔。几乎走遍了四川大小城镇,门生遍布全国各地,也为乐山这遍故土培育了诸多学子。
  ”爷爷当时在井研很有威望很受人尊重 当时县长也好 每换届县长都要到我们老家井研县东林镇小高滩那儿 拜会廖老先生 当时不管是军阀也好还是什么都要去拜望廖老先生 他死的时候 国民党政府还国葬 蒋中正啊 政治名人 文化名人都写了很多挽联。“——廖平的孙子 廖宗元
  从近代新旧文化的冲突交替来看,廖平的学术一方面说明了传统经学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又为新的文化学术开创了道路,在这一点上来看廖平的成就在近代文化史上谁也无法替代,廖平的经学不仅在经学史上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整个近代思想史上都有独特的意义,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雷定基老人回忆廖平的生前死后

我见到过廖平先生。那是1932年春天的事,迄今已有77年之久。那年春天,井研来了一个川剧班子,名叫“品娱科社”,在城隍庙开戏院,分堂厢、楼厢、坝坝等级别。廖平当然是坐靠前的堂厢。当时,他年龄已届八旬,且已偏瘫。服侍他的不只一人,主要的是他年轻的夫人,年纪不到五十岁。先生穿的是长袍,小便频繁,都是由夫人执尿壶,揭开长袍笼著撒的。当时的戏班子演戏,不是自己安排节目,而是请县城的官府、士绅、袍哥大爷们点戏。廖平先生也点戏,戏目名称是用毛笔蘸白粉写在黑牌上,周知观众。
  就在这年的端午节,廖平先生因病逝于何耳坎场上,享年81岁。为什麽死在那里呢?原因是他要亲自持稿到成都交涉刊印,率儿子、孙子等数人坐轿登程。行至乐山,驻足乌尤寺,与高僧故友畅叔别情,不料引起感冒,突发高烧。药石无效,儿孙们急了,快速返程,当时无马路与车辆,只能以轿代步,行至何耳坎,查觉先生已气绝。先生是名人,噩耗一出,遐迩皆惊,遗体装殓之后,停于宅内,井研全城举哀,用了百多匹白布,做漫天过海,挽联挂满大街小巷。上有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要,中至四川省政要及四川大学师生,下至井研县农民、廖家的佃客亲友,特别是井研驻军二十四军刘文辉部队,以穆瀛洲司令为首的团营连长著名的挽联尤多。后来,廖家子孙将这些联语抄印成书,约有上千幅之多。现此书尚存其孙廖嘉祥家,“文革”中曾被红卫兵抄没展于市。1995年,县文化馆周玉辉同志拟择出其中文学价值高的用书法写出,刻成碑石镶在翠屏山廖平墓园,以壮陵色。
  最初,廖平墓在东林陈家山,墓前的碑铭有章炳麟、林思进等人的字迹,不幸在“文革”中被毁。廖平墓曾被发冢开棺,据当地人说,棺中顶戴抱服还未全烂,好事者将其抱挂于墓前树上,雅石墓碑被砸成多块,分与邻人作磨刀石,此情此状,令人发指!1982年,我同吴永成先生参与修县志,奉命普查文物,去至陈家山廖墓,见此情状,向主编廖嘉祥汇报。不久,廖嘉祥去省上开会,拜见了省领导张秀熟,言及此事,批了2500元重修廖平墓,张秀熟亲书墓碑。现在,廖平墓已迁至井研城郊翠屏山。
  在此,需要补充几句。廖平逝世时,井研同乡熊克武,当时在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以廖平的经学影响,定为国葬,同时汇来银圆一千馀元,作为丧葬费。廖平一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人世沧桑,77年后的今天,我以九十高龄,向在座诸君追述这段往事,不觉感慨系之!

(摘自曾加荣《新获之廖平资料》,《蜀学》第四辑,巴蜀书社2009年,第34页。)

周边行政单位

井研县东林镇蜥纪检委蚯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

周边政府机关

东林镇政府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红花井荣路东林镇政府

周边行政地标

尺廨坝家林堰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乐荣公路

周边自然地物

山牛阜攉楗市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

铲寸山踽锅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

周边诊所

东林镇卫生院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东林街

周边乡镇

东林镇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