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镇
东坝镇 东坝镇历史沿革 东坝镇地理环境 东坝镇经济 东坝镇交通运输 东坝镇街道建设 东坝镇教育事业 东坝镇宗教 东坝镇基础设施 东坝镇东坝地名 东坝镇城镇发展 东坝镇社会事业 东坝镇旅游开发 东坝镇行政区划 东坝镇东坝镇人口
东坝镇, 四川省 南部县下辖镇,是 四川 省 级 小城镇 建设 试点 镇, 南充 市 级 小城镇 建设 试点 镇, 四川省 卫生 集镇, 南充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模范 平安 乡镇, 安全生产 示范 乡镇。东坝镇地处 四川盆地东北部, 川中丘陵腹地, 西紫河中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1°11′08″,东经106°05′20″。下辖2个 居委会,19个 行政村,142个 村民小组。北接 平桥乡,东靠 梅家乡,东南与 河坝镇接壤,南邻 马王乡,西面与 大堰乡和 窑场乡接壤。总面积35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345米,地属 浅丘,森林覆盖率43%,共有 耕地14359亩,总人口20101人(2018)。东坝镇历史悠久,东坝场历来是 保宁府至 顺庆府人行古道必经之地,位于 西紫河岸,其河两岸有东西二坝,老场原建于西坝,后因兵乱失火被毁,移建于东坝,故名。...
详情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有2个社区
东坝镇, 四川省 南部县下辖镇,是 四川 省 级 小城镇 建设 试点 镇, 南充 市 级 小城镇 建设 试点 镇, 四川省 卫生 集镇, 南充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模范 平安 乡镇, 安全生产 示范 乡镇。
东坝镇地处 四川盆地东北部, 川中丘陵腹地, 西紫河中游,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1°11′08″,东经106°05′20″。下辖2个 居委会,19个 行政村,142个 村民小组。北接 平桥乡,东靠 梅家乡,东南与 河坝镇接壤,南邻 马王乡,西面与 大堰乡和 窑场乡接壤。总面积35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345米,地属 浅丘,森林覆盖率43%,共有 耕地14359亩,总人口20101人(2018)。
东坝镇历史悠久,东坝场历来是 保宁府至 顺庆府人行古道必经之地,位于 西紫河岸,其河两岸有东西二坝,老场原建于西坝,后因兵乱失火被毁,移建于东坝,故名。
明朝 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兴集,后置崇教乡。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第五自治区,辖东坝场(今东坝镇)、河坝场(今 河坝镇)、梅家场(今 梅家乡)、太平桥(今 平桥乡)、李渡场(今 铁佛塘镇)、马鞍场(今 马王乡)、大堰坝(今 大堰乡)、蟠龙场(今 窑场乡)、石龙场(今 群龙乡)。
清 宣统三年(1911年)置东坝镇。
民国元年(1912年)沿清制不变。
民国四年(1915年)全县改划六区,仍置东坝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设东坝 区公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马鞍场并入,设东(坝)马(鞍)联保处,属于第二区(驻新政坝,今 新政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置东坝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于第四指导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东坝乡辖36保,378甲。
解放后,设东坝乡,驻东坝区人民政府(辖东坝镇、 平桥乡、 窑场乡、 大堰乡、 马王乡、 河坝镇、 龙庙乡、 梅家乡)。
1958年9月成立东坝人民公社
1984年设东坝镇。
1992年8月,撤销东坝区人民政府, 平桥乡、 梅家乡并入东坝镇。
1994年8月,将平桥乡、梅家乡划出东坝镇。
1996年,恢复东坝区( 县辖区)。
2006年,撤销东坝区。
东坝镇,位于 四川省 南部县东南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北距南部县城29公里,南距南充市区51公里,幅员面积35平方千米,海拔高度:345米。地属 浅丘,现有耕地14359亩,辖19个 行政村,2个 居委会,142个村民小组,东坝镇总人口15023人(2017)。东坝镇属东坝片区中心场镇,也是东坝片区13万人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信息中心、辐射六乡两镇。
2016年,东坝镇农业总产值9980.8万元,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954万元,财政总收入达6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228元,主要粮食作物有 水稻、 小麦、 玉米、 红苕等,经济作物以 油菜、 花生、 海椒、大豆为主,小杂粮以绿豆、豌豆为主。2014年全镇新建标准化养蚕工厂11处,新栽速生林3000亩,珍稀苗木1000亩,名优柑桔800亩,培育优质葡萄500亩,年出栏生猪6000头,出栏禽类12万只,建高标准良田5000亩,建农村水泥路30公里,培育专业合作社5个。
加快 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是加快东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制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了发展环境的整治,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形成了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秩序、优质的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开放、广纳贤才、广聚客商的发展格局。截止2018年,东坝镇有大型页岩机砖厂、加气加油站、三惠食品厂、湖南酒厂、 汽车修理厂、大众超市、兴旺复合肥厂、天爱菌业公司、四川青恒农业发展公司、四川川周科技有限公司、南部县元峰食品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七百余家。全镇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和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招商引资实效,将一些有项目、有 资金、有技术、有前景、有信誉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引进来,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东坝镇交通便利,潆盘公路横穿其境, 成巴高速与 兰渝铁路在境内交叉穿过,东马公路、东梅公路、东大公路在这里交汇。东坝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15年完成1.7公里、宽36米的东坝谯周景观大道的土地平整和报批工作;城区也拥有十多条 街道,每条街道干净整洁。东坝镇汽车 客运站开通了数十条市内、省内和省际路线。 南部县东坝镇
东坝镇,明嘉靖年间兴场,今 东坝镇小学北校区所在地原为禹王宫,是清代所建湖广会馆,今东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为清代所建江西会馆—— 江西万寿宫。建国初,有街道两条,东端呈平行状延伸至西端衔接,正街为东坝镇最古老的街道。建国后30年中无多大发展。1982年至1990年,砖木结构楼房和钢混结构多层高楼日渐增多,有自来水厂供水管道1600米,2312人饮用自来水,照明、生产、加工完全用电。混凝土街面2000平方米,下水道4200米,农贸市场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90年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截止2018年,东坝镇已命名的街道有16条,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
正街:位于东坝镇正中心,呈南北走向,起于东坝老车站,止于东坝镇人民政府,长约400米。
顺南路:起于禹王路与桥北路交叉路口,即老桥处向东延伸至车站转盘处继续向南延伸,长约1100米。
桥北路:因位于老桥以北而得名,起于老桥,止于东梅公路起点处,长约460米。
禹王路:位于昔日禹王宫之下,起于老桥处,止于环线路口,长约460米。
牌坊路:起于东坝镇人民政府处,然后继续向南延伸,长约450米。
曙光路:起于曙光桥北侧,止于车站转盘处,长约360米。
西兴街:起于杨家店河注入 西紫河处附近,止于杨家坝广场口,街道大致与西紫河平行,长约140米。
杨祠街:因街旁有杨家祠而得名,起于杨家坝广场,延伸至东(坝)大(堰)公路,长约880米。
向阳桥街:起于向阳桥,后环绕杨家坝广场一周,止于至正街的桥处,长约290米。
河边街:因位于 西紫河边而得名,起于杨家坝村委会,止于东坝镇垃圾中转站,长约390米。
益民街:起于车站转盘附近,止于向阳桥,长约380米。
市场巷:因位于东坝镇农贸市场内而得名,起于车站转盘附近,后在市场内迂回,止于益民街与正街十字路口附近,长约420米。
河顺街:起于老桥旁公厕附近,止于曙光桥口,长约320米。
中学巷:因位于 东坝中学前而得名,起于曙光桥旁,止于东坝中学门口,长约60米。
鸡市巷:因从前为鸡市而得名,位于益民街后,起于益民街与正街十字路口附近,止于东坝派出所附近,长约130米。
环线路:环绕东坝镇一周,起于银家湾村村委会附近,止于东坝中学附近,长约4900米。
东坝镇事业发达,清道光五年(1825年),南部知县奉札劝谕富户捐输,在东坝场设立了义学,由地方老学儒任堂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初等小学堂。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东坝场乡绅王菼敷于禹王宫创办东坝场联立高等小学,即今东坝镇小学的前身,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名为南部县第四高级小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更名为东坝中心小学,解放后为东坝乡完全小学,1958年9月为东坝公社完全小学,1985年为 东坝镇小学,2006年与东坝镇中学合并为东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停办初中教育,更名为 东坝镇小学。
2000年,帅雄在原东坝粮站创办超越小学(私立小学),2018年12月,超越小学位于杨家坝的新校区正式运营。
1958年4月中旬,东坝区东坝乡农业中学成立,属于民办的半耕半读的农业职业学校,由东坝乡(公社)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规定学生3年毕业,学历与公办初中同等,1958年上期占东坝完小一间教室上课,下期将完小右下侧的王爷庙作教室和宿舍。
1958年9月,东坝区初级中学成立, 即今 东坝中学的前身,于赵家坝的赵家祠堂成立,是南充市重点中学。
东坝镇有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天主教四种宗教。佛教早在 三国时期就在东坝镇盛行,其境内的 上乘寺就是在那时修建的。道教在明末清初时传入东坝镇,原建于东坝镇的 江西万寿宫每年都会举行清醮会,东坝镇境内还拥有道观——寨营庵。基督教和天主教于清末民初传入东坝镇,2002年7月,东坝镇设立基督教东坝临时活动点,汪直清任组长,杨中华担任义工传道,2004年,基督教东坝临时活动点购买一家破产企业,新建教堂,即东坝镇福音堂,位于环线路杨家店河旁,占地面积900平方米 ;经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县政府批准,2003年10月,在东坝镇设立了 天主教活动点,成立活动点管理小组,修建400平米新教堂和一幢生活用房,位于顺南路祝家垭。
基础建设全面加强, 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场镇建设步伐加快。场镇10多条 街道,得到了全面硬化、亮化和绿化,城区街道两旁基本得到了绿化,栽培有 银杏树、 桂花树、 天竺桂等树木,改善了场镇街道脏、乱、差现象,人畜饮水的源泉—— 西紫河水得到了彻底净化,河道两旁也栽种有白杨树来防止水土流失;园坝寺村4公里村级公路已修成 水泥路面,马蹄岭村3公里水泥路、 上乘寺文明新村建设已全面启动。 移动、 联通、 电信等通讯设施纷纷落户东坝, 天然气、 闭路电视和水电纷纷进入各居民户,改善了东坝人居环境,提高了 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东坝镇: 西紫河有东西二坝,老场原建于西坝,后因兵乱失火被毁,移建于东坝,故名东坝。
杨家坝:原一大队。以境内杨家坝得名。位于 西紫河岸与东坝场相对。
东坝场:集市,三、六、九逢集。西紫河岸有东、西二坝,场居其东,故名。场头有永利桥。
彭家堰:原二大队。以驻地彭家堰得名。石堰昔由彭姓所建,今无彭姓,多姓王。
观音岩:山岩上有观音庵。
银家弯:原三大队。以驻地银家弯得名。相传弯内古时铸过银锭,故名。
马家山:此山昔为马姓产业,今无马姓,多姓周、王。
尤家祠:原四大队。以境内尤家祠得名。
金鸡弯:相传从前弯内长栖息锦鸡,故名。
赵家湾:原弯内住户姓赵,今多姓尤。
千佛庵:原五大队。以境内塑有很多佛像的尼庵得名。
夏家弯:夏姓人户住弯内。
夏家祠堂:夏姓族人的宗祠。
杨家弯:杨姓族人聚居在此弯。
红山岭:原六大队。以境内有红庙子的山岭得名。
村子:土改建村时,常为群众聚会的地方。
红庙沟:沟位于红庙子山下,从此到东坝由西向东一带,均为平坦山沟,有小溪汇入西紫河。
土桥子:原七大队。以地土桥子得名。桥头有土地庙。
竹林弯:弯内竹林茂密,故名。
庙子沟:建国前沟内有一小庙,得名。
范家弯:范姓农家住此。
安福寺:原八大队。以驻地安福寺得名。昔日里人集资建庙,乞求“安康幸福”。
火烧坝:明末 张献忠军过境,乡人在此烧火传信,故名。
陈家坝:坝上住户多姓陈。
园坝寺:原九大队。以驻地园坝寺得名。为一圆形平坝,坝中有寺庙,故名。
石家坝:昔有一技艺高超的石匠住坝上。
周家咀:山咀昔归周家人所有。
龟山庙:原十大队。在石龟背上建庙,龟肚下有小石桥名狮子桥。
大落弯:弯底有大田,故称。
石拱背:山脊呈拱形,全系青色岩石,故名。
继龙庙:原十一大队。以驻地继龙庙得名。为祭祀龙神的庙宇,后“祭”演绎成“继”。
蓼叶弯:原十二大队。以驻地蓼叶弯得名。以弯内盛产蓼叶,编造斗笠得名。
村子弯:土改时,干部、群众常在此开会,故名。
宋三沟:三条沟都住着宋姓人家。
八卦岭:原十三大队。以境内八卦岭得名。据《乡土志》载:“八卦岭在县南七十里,道由山脊,其中石齿排列,形如卦象”故名。
双碾房:原弯内安有两副碾子,故名。
何家沟:沟内农民全姓何。
上乘寺:古寺,始建于三国或晋初,建于定觉山下。为谯周的家产。《南部县志》载“上乘寺明 杨瞻有诗提碑”“上乘”佛教梵语。
乌龟山:山形象乌龟。
锅顶山:山顶呈覆锅形。
马鞍山:山形如马鞍。
马蹄岭:原十五大队。相传:古有钦差巡视,留有马蹄。
李家庙:原为李氏家庙,现住户姓周。
望金山:与寨营庵南北相对峙。
桐子山:以盛产油桐得名。
寨营庵:原十六大队。早年扎过兵营的山寨上建有尼庵,故称。
皂角娅:娅上皂角树多。
大眉山:山形弯如眉月,故名。
楼房沟:原十七大队。以沟内昔有高大的楼房得名。境内多白鹭栖息。
马家扁:扁上晋无马姓,多姓周。
水尖田:有水田呈三角形,故名。
周家弯:弯内住户多姓周。
马尾山:位于马鞍山之后。故名。
三清庙:庙内供奉三清神像。
打鼓山:原十八大队、以境内打鼓山得名。相传明末战乱,曾在此山击鼓助战。
孙家湾:孙姓农户住弯内。
刘家咀:咀上住友流行人家。
板桥河:小河上架木板作桥,故称,发源于寨营庵村境内,自南向北流,于打鼓山村注入 西紫河。
杨家店:原十九大队。以境内杨家店得名。
陈家弯:陈姓农民住弯内。
拐宝石:在古道拐弯处,有巨石耸立,故称。
大路地:地处东坝到窑场大路边。
东坝镇村村通水泥公路、通电话、通 有线电视,80个社达到自流灌溉,东坝镇有市重点中学—— 东坝中学,小学11所,中心校1所,具有规模的私立学校1所,东坝镇适龄学生入学率达100%,已普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东坝镇有 中心卫生院1所,乡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4个,实行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民健康得到了保障。
1999年7月经 南充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四川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3年、2004年分别获得南充市委、政府授予的安全示范乡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称号。2014年东坝镇初验通过为省级卫生集镇。2016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乡镇。
东坝镇以粮、油为主兼多种经营,粮油比例为5:5。完成镇、村道路林业产业的全覆盖,实现了林业经济效益和 生态环境效益的双丰收。粮食作物主要有 水稻、 玉米、 小麦和各种 小杂粮, 经济作物有 蔬菜、 水果、 蚕桑、 棉花、 油菜、 花生等,养殖业以 生猪、 山羊、 獭兔和小家禽为主。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东坝镇形成了 畜禽、蔬菜、水果、 蚕桑四大主导产业。
东坝镇建设形成了2000亩的优质水果基地,2000亩的蚕桑生产基地,2000亩的商品蔬菜基地,500亩以业主承包方式成片种植的 龙竹基地,2村、3村、4村、18村、正街、谯周路社区为代表的万亩特优 柑桔产业园初步形成,以12村、13村、17村为代表的2000余亩 青花椒基地落地生根,以9村、7村为代表的1000多亩珍稀苗木基地已初见效益,以6村、3村为代表的稻油两季机耕机播种 现代农业示范点已日趋成熟,以2村、5村为代表的现代 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引进业主实施开发,加快 土地流转。
东坝镇辖区内全面实施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达43%。
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截止2016年,东坝镇共有贫困户410户,贫困群众1306人。通过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贫困户“五大”教育“四好”星级示范户等活动的开展,帮助贫困户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好风气。截止2018年,建成东、西两个脱贫奔康产业园,高标准、高规格栽植有“ 春见”、“ 不知火”等优质柑橘2万亩,涉及13个村(居),覆盖农户1874户7008人,其中贫困户261户827人。加大了安全稳定工作力度,建立了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网络,实施了场镇夜间巡逻守护制度;农村联户联防治安防范制度;一岗双责责任追究和检查督查力度。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处理各类纠纷,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群众的安居乐业。
据考古专家考证上乘寺村是谯周故里,并列入南部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之中,2004年10月10日由宗教事务部门挂牌成立了 上乘寺管委会。六面山生态公园建设已成雏形。2009年,东坝镇修建了杨家坝广场,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杨家坝广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2018年3月1日,杨家坝广场改建完成,更名为向阳广场。
东坝镇辖2个 社区、19个 行政村:谯周路社区、正街社区、杨家坝村、彭家堰村、银家湾村、尤家祠村、千佛庵村、红山岭村、土桥子村、安福寺村、圆坝寺村、龟山庙村、继龙庙村、蓼叶湾村、八卦岭村、 上乘寺村、马蹄岭村、寨营庵村、楼房沟村、打鼓山村、杨家店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1736 |
男 | 11158 |
女 | 10578 |
家庭户户数 | 641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1354 |
家庭户男 | 10908 |
家庭户女 | 10446 |
0-14岁(总) | 5722 |
0-14岁男 | 3070 |
0-14岁女 | 2652 |
15-64岁(总) | 14434 |
15-64岁男 | 7307 |
15-64岁女 | 7127 |
65岁及以上(总) | 1580 |
65岁及以上男 | 781 |
65岁及以上女 | 799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0967 |
周边中学
东坝中学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东坝镇彭家堰村顺南路东坝中学
周边政府机关
东坝镇人民政府
地址:东坝镇正街102号
中共保梅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兴盛街28号
周边小学
东坝镇小学
地址:禹王路7号
周边乡镇
东坝镇
地址:南充市南部县正街102号
周边村庄
杨家坝村
地址:南充市南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