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镇

妙高镇 妙高镇行政区划 妙高镇镇情简介 妙高镇地理位置 妙高镇历史发展 妙高镇文化教育 妙高镇风景名胜 妙高镇农业经济发展 妙高镇水域水文 妙高镇道路交通 妙高镇社会事业 妙高镇人口情况


在浙江省和四川省都有同名乡镇。四川省 阆中市妙高镇系原大庆、共和、妙高三乡(镇)合并而成,位于阆中市东南部,距 阆中城区20公里,东临金城、玉台,南接金垭,西依河溪、五马,北靠二龙。境内有 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妙高镇下辖12个行政村(滩口、烽火、东溪垭、柏垭塘、福坪寨、银宝、魏家梁、鹞子岩、金紫观、陈家梁、石鱼、灵壁垭),1个居委会(东岳庙社区居民委员会)。阆中市妙高镇 (8张) 妙高镇系原大庆、共和、妙高三乡(镇)合并而成。位于阆中市东南部,距阆中城区20公里,东临金城、玉台,南接金垭,西依河溪、五马,北靠二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镇域地处高丘中谷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窄谷梁状山及窄谷桌面状山貌。平均海拔为471.00米,梯田层层,塘堰密布,村庄农舍,坐落其间。镇年平均气温为17摄氏度,年降雨量1060.20mm...

详情

妙高镇地名网_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妙高镇资料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妙高镇介绍

在浙江省和四川省都有同名乡镇。

四川省 阆中市妙高镇系原大庆、共和、妙高三乡(镇)合并而成,位于阆中市东南部,距 阆中城区20公里,东临金城、玉台,南接金垭,西依河溪、五马,北靠二龙。境内有 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妙高镇下辖12个行政村(滩口、烽火、东溪垭、柏垭塘、福坪寨、银宝、魏家梁、鹞子岩、金紫观、陈家梁、石鱼、灵壁垭),1个居委会(东岳庙社区居民委员会)。

阆中市妙高镇 (8张) 妙高镇系原大庆、共和、妙高三乡(镇)合并而成。位于阆中市东南部,距阆中城区20公里,东临金城、玉台,南接金垭,西依河溪、五马,北靠二龙。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镇域地处高丘中谷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为窄谷梁状山及窄谷桌面状山貌。平均海拔为471.00米,梯田层层,塘堰密布,村庄农舍,坐落其间。镇年平均气温为17摄氏度,年降雨量1060.20mm,具有气温温和、雨水充沛、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季风显著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特点。妙高场镇全镇幅员面积51.19平方千米,辖12个村(合并后),1个居委会,下设183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0220人(2017),共有耕地12432亩,美丽的构溪河贯穿全境,土壤肥沃,雨量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全镇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苕、油菜、花生、生姜、蔬菜。有乡(镇)卫生院3所,村级医疗站12个,镇中心校3所,幼儿园3所。场镇建筑面积1平方公里,场镇居民1200余人。集市贸易十分活跃。森林覆盖率达43.0%。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共有18个党支部。(2016年数据)

妙高镇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暖湿气候区,天气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7C,日昼温差不大,常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其特点是春季较冷,雨量少;夏季气温高多暴雨;秋季气候凉爽,多连绵阴雨;冬季较冷,较旱。

妙高镇地处大仪山系的西北部,距阆中城区20公里。构溪河绕镇而过,周边相邻乡镇有河溪镇、五马乡、二龙镇、凉水乡、金城乡、金垭镇、玉台镇。境内皆为山地。省道S206穿镇而过,水路、陆路交通发达。

妙高镇所在地——妙高场,是一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场镇,修建于大清乾隆年间为东岳庙,原是一个至汉中、长安、巴中、南江的大驿站——隆洲驿。民国初期取名新丰场,1928年改为妙高乡。老场有街道2条,约400米,场中修有戏楼一座(现存)、关帝庙、(1970年拆毁修了妙高粮站)庙宇十殿、(解放初办成小学,1977年小学迁建后全部拆除)。

据《阆中县志》记述:“妙高楼又名耀池镇,古称隆洲驿,明初置税局于此,旧有一院曰‘耀池院’,旁有一楼曰:‘妙高楼’。 ”耀池院内建有一座庙,又名东岳庙。由于古代庙会盛行,乾隆壬午年间开设场市,因此又叫‘东岳场’。民国初年更名为妙高场。

妙高场历史悠久,于清朝便开设了场市。阆、巴客商贩运物质常云集于此进行交易,解放时妙高镇就有住户35户,居民153人,共有建筑66间瓦房和12间草房街铺。场上有茶馆4处、酒馆6处、饭馆8处、中药店4处、西药店1处、干杂店3处、肉摊4处、铁匠铺、杂房、粮市、牛市、猪市各1处,赶场人数达2,3千人。

清朝咸丰年间,阆中设四路十三乡,妙高属东路新丰乡。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阆中分为十个区,妙高属于南五区(区办事处设在东狱场即妙高楼),区设团总1人,区以下设保、正、甲长、排首等职。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刘湘任帮办四川军务时整顿各县团务,改保甲为团练局,将团总改为区正,保正改为团正,其他照旧,这就是当时的区团制。

1933年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来到妙高,在妙高建立了红色政权——阆南县妙高乡苏维埃政府。办事处设在妙高场的东岳庙内,乡苏维埃主席第一任为刘洪福,第二任为滕汝福,第三任为廖元奎。下辖八个村苏维埃政府,管辖范围:东至盐井坡半山处龙洞嘴,南至蚕丝山胡家垭,西至滩口宫子山,北至玉顶楼太阴观。

1935年春,红军撤离北上。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川政统一,废区田制为联保制,整编保甲,清查户口,以十户为一甲,甲设甲长;以十甲为保,保设保长;以若干保为一联保。联保办事机构为联保办事处,设正副联保主任。当时妙高有三个联保,共辖17保239个甲。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实行新县制,整编保甲,改联保制为乡保甲制,称“妙高乡工所”。原17个保改为10个保,乡设正副乡长。保设正副保长。

1949年12月17日(农历10月28),妙高人民获得解放,随即废除伪乡公所,成立了妙高乡解放委员会。

1950年3月,从乡召开农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妙高乡农民协会”,全乡10个保为10个农协公会。

1951年1月,正式成立妙高乡人民政府,以原先第一、二保和第三保的一部分,在妙高场设立妙高乡,当时将所辖划分为10个村。

1958年10月,改乡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正副乡长兼任正副社长,高级社改为大队,设大队长1名,副大队长若干人。大队以下设生产队,生产队设队长1人,副队长1——2人。

1962年1月,又以构溪河为界划分两个公社。妙高乡人民公社下辖七个生产大队。四十九个生产队(1980年编小生产队编制,又调整为64个生产队)。

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来,公社政权日趋瘫痪,政权先后由公社文革和人武部代行,因破“旧”立“新”,妙高人民公社更名为“足天进公社”,恢复为“妙高人民公社”。1980年3月进行普选后,又将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乡人民政府,设乡长1人,副乡长1——2人。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各1人。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设组长1人。全乡辖7个村。64个村民小组。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原大庆乡,共和乡一并合入妙高乡。成立妙高镇人民政府。辖二十一个村。184个村民小组,1994年10月共和乡单列出去,1996年原大庆乡也单列出去,妙高镇只辖7个村,64个村民小组。

2007年,大庆乡,共和乡被撤销后再次合并入妙高镇至今,将21个村184个村民小组合并为12个村,1个居委员,下设183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辖区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52人,非农人口701人,耕地面积12432亩。

妙高镇解放前只有一所小学,位于妙高场,解放后于1951年至1957年,小学教育在乡下得到稳步发展,农村利用庙宇、宗族祠堂办起了一些小学(1-4年级),妙高场、大庆庙、共和场办了三所完全小学。1958年后兴办教育,各村都有了村小学(公办),有些大的村为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还开设了民办小学。1985年全市小学统一改为六年一贯制,初中、高中三年制。1976年教育改革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妙高、大庆、共和三所学校共有在校生1030人,专职教职员工86人,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目前有幼儿园3所,入园率100%。妙高中心校2008-2015年先后投资300万元修建教学楼2幢,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办公楼、操场等占地16000平方米。

①妙高镇中心学校

地址:妙高镇上新街4号。

学校距市区约20公里,与妙高场背邻。是阆中市文化教育局主管的一所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担当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为上级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 学校领导班子年轻,富有活力,平均年龄36岁。新的班子团结进取,具有实干精神。

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有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24人,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有学科带头人9人,学科教师结构合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师资保障。

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乘改革东风,与时俱进。学校形成了“文明、守纪、团结、向上”的校风;“敬业、爱生、勤学、自律”的教风;“勤学、立志、文明、向上”的学风。以“三让一树”作为全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整个学校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的轨道上不断前进。目前,学校是阆中市的“校风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全国启发式实验基地”。

②大庆中心学校

大庆中心校 (3张) 阆中市妙高镇大庆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普通义务教育学校,现有编制在岗在职人员共22人,2017年到龄退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29人,特岗教师5人。

③共和中心学校(谭坤学校)

现有编制在岗在职人员共22个,2017年到龄退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24人,特岗教师5人。

1、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构溪河全长约95公里,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构溪河流速上急下缓,河流经过妙高后、在妙高、扶农、河溪境内,河床成“U”字形,河水清澈,在河道转弯处,形成宽阔的自然湖泊。

构 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6张) 溪河湿地早于1999年经阆中市人民政府报四川省林业厅同意,设立为湿地自然保护区,2009年市委、市政府组织林业、环保、规划等部门和有关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将构溪河湿地保护区下游段3014.99公顷划为湿地公园,2011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1年4月升格为国家湿地公园。

景观资源丰富独特。湿地公园位于阆中市中东部,水系属于嘉陵江水系,构溪河在公园境内流长约40公里,如镶嵌在阆苑土地上的一串璀璨的明珠,其优美纯朴的自然风光、优质丰富的水利资源、神秘深邃的动人传奇、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令人流连忘返。公园内河流、稻田、蓬和水蓼群落、河岸竹丛、柳林、白茅群落以及以白鹭、白骨顶、普通秋沙鸭、鸳鸯、普通鸬鹚为代表的湿地动物七大湿地景观,沿构溪河主河道交替出现,林间兽类奔走攀爬,河面水鸟群居翻飞,水中游鱼追逐嬉戏,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图画,彰显了公园较高的湿地景观价值和美学价值,被人誉为“小三峡”。2009年4月被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ICGA、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评为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最近在省发改委、林业厅、旅游局等部门组织的“四川最具潜力森林康养目的地”推选活动中被当选前三位。

公园原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几乎涵盖了川东北所有的动植物种类,科考调查显示: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共有维管植物98科252属346种,由水生、湿生和沿岸山地诸多旱中生植物构成,常见湿地植物有垂柳、斑茅、菖蒲、香蒲、莲等,河岸植被区栽培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和银杏,二级保护植物香樟、杜仲等珍稀物种以及柳树、枫杨等乡土树种为主构成的河岸植被带;有鸟类16目46科167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冠鱼狗、猫头鹰、水老鸹、棕胸竹鸡、雉鸡、董鸡、白鹭等;有兽类7目18科43种,爬行动物3目8科16种,两栖动物2目3科9种,鱼类4目10科52种。这里到处山清水秀,树木葱郁,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青翠的竹林,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天堂,全流域无一处工业污染源,水源地水质达到了国家II类标准,部分区域达到了Ⅰ类标准。

公园距阆中市行政中心仅6公里,毗邻阆中建设中的民用机场,与广南高速相连,湿地游客接待中心、宣教中心即在规划中的江东新区内,整个公园处于山、水、森林、城区的紧密环抱之中。

2、妙高楼

妙高场有戏楼一座,修建于大清乾隆年间,坐落在老场中段东南侧,与原西北方的关帝庙相对,1970年关帝庙拆毁后,1972年戏楼原样整体移往原关帝庙处,2009年国家拨款,进行了修复,现原样复存。2010年被阆中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立碑保护。

妙高镇属典型的农业镇,1951年全乡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每个农户均有田地耕种,1955年成立了初级合作社,实现农业合作化,克服了劳力、耕牛、农具的不足,生产效益大大提高。1958年将合作社撤销,建立了人民公社,农民的私有土地变为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从1958年起到1972年,农业生产均属常规种植,耕作方式为传统农业模式,品种多为粮棉油、麻桑茶、糖菜烟、果药杂等所谓的全面种植,收入不高,只能基本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农民处于半温饱型生活状况。1981年以后农村改革,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自主经营,逐步大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良种等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鼓励农民从工、经商,全镇利用荒空土地栽种商品林木2000余亩,种植各类药材、果树、经济林2000余亩30万株。利用水域发展养鱼专业户5户,面积240亩,农户发展家畜家禽养殖等。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支持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多方创收,2016年统计农业总产值为3091万元,粮食8245吨,外出务工(第二、三产业)人数为4125人,创收18367万元,全镇社会总产值为214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逾万元。

辖区内自然资源丰富。

主要农业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苕、大麦和莞葫等。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黄麻、黄豆、烟叶和各类蔬菜。

镇办企业有农副产品、铁木加工等厂和运输、商贸、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以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林、桑、果、桐、银杏、养殖生猪、水禽、蚕等。

妙高镇地处构溪河中游,境内有溪沟10条,构溪河穿越妙高流经7个村,水流平缓,水清如镜。1958年后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力兴修水利,以及近年水利病害工程整治,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完善。1971年至1978年,妙高公社在东溪垭村修建小一型水库——团结水库,积雨面4500亩,现能蓄水125万立方米。截止2016年,全镇水利设施有:国家小一型水库一座,能正常使用的电灌站9处,石河堰5处,山坪塘175口,塘堰207口,蓄水池146口,这些水域水利设施为妙高农业以及人畜用水提供了坚强后盾,为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妙高镇在1958年以前,道路均是崎岖羊肠小道,物资流通都靠人力背挑。1958年以后,河溪高坎拦河坝建成后,我镇有木船十只,进行水运,陆路仅有一条通往河溪的机耕道。1976年,开工修建了扶山公路,穿镇而过,途径六个村,长达9.5公里。1980年以后发动群众投资投劳、争取国家补助,硬化村社道路,到2016年,村级公路修建并硬化达到11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硬化到社的达80%,晴雨畅通、四通八达。2017年凉水至天宫快速通道(S206)全线贯通。

【医疗卫生】妙高镇解放前有中药铺3处,游医30余人,解放后国家重视人民健康,大力兴办医疗卫生事业。1958年建了联合诊所,1966年建村医疗室21个,新老医生、卫生员、赤脚医生等78人,2005年建镇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2所,村卫生站、医疗室13个。镇中心卫生院设有中、西门诊、CR放射、B超、心电图、理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仪、洗胃机、化验等医疗设备,住院部设有病床32张,同时配有专职防疫医生,负责全镇防疫工作,卫生院定期开展妇、幼保健、村民身体检查、儿童疫苗接种等,医、防保民健康工作,全镇从医人员87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5857人,参保率100%。

【文化事业】1975年建立公社广播放大站,转播中央、省、县的新闻和其他重要节目,并结合本公社好人好事进行广播宣传。广播喇叭入户率达95%,在响率高达100%。1990年建成广播电视为一体的广播电视站,信号采用光缆传输,实行广播电视村村、社社通,入户率98%。24小时转播中央何地方几十套电视节目。1995年电话通讯入户(部分),2008年起中国联通、电信、移动通讯在镇建有10余座信息塔,通讯信息覆盖全镇。

从2008年每个村都修建了专用文化阵地并设有会议室、办公室、广播室、图书室、村级活动室,老干活动室。全镇有民间艺术家13人,艺人60余人。

【社会保障】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社会保障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设有民政专职人员对特困、五保等实施适时救助,定补发放、低保人员建卡发放,近年来全面落实耕保补贴、退耕还林、农村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奖扶、特扶等惠民政策,加强敬老院管理,将原大庆乡政府改作妙高镇敬老院,现已入住20余人,现有床位30张,建筑面积800平方米,2016年全镇低保人员1578人,大病救助247人,五保户179人,精准扶贫800多户2000余人,鳏寡孤独残 79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9000余人,领取养老金4351人。

妙高镇人口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553
8440
8113
家庭户户数 5324
家庭户男 2748
家庭户女 2576
0-14岁 2432
15-64岁 10048
65岁以上 4373
本地人口 16279

总人口10220人(2017)。

周边政府机关

妙高镇政府 地址:南充市阆中市

周边小学

妙高小学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妙高中心校(阆中市妙高镇政府西南)

周边乡镇

妙高镇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上新街170号

大庆乡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