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镇

南城镇 南城镇基本简介 南城镇地理位置 南城镇政区沿革 南城镇行政区划 南城镇人口面积 南城镇人口数据 南城镇地形地貌 南城镇气候 南城镇水文 南城镇基本概况 南城镇工业经济 南城镇特色效益农业 南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南城镇三产旅游 南城镇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 南城镇社会事业 南城镇大学教育 南城镇12国老外赴四川眉山学“青神竹编”


南城镇是 四川省 青神县下辖镇。位于青神县城南,地处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核心区,占地19.4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属城郊结合部。全镇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017年,辖兰沟等6个行政村,红桥、竹艺街社区2个社区,51个村(居)民小组,耕地面积716.7公顷,总人口17000人(2017)。截止2017年,南城镇先后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国家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南城镇有高等院校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湾神木园、国际竹艺城两处。该地竹工艺品独具特色。青神县辖乡。1929年建南附乡,1958年改南城公社,1984年置南城乡,辖红桥、 岷江、兰沟、香花、百花、鸿涛、石佛、花桥、沙河、顺江、中兴、大桥、白塔、大林14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2001年 合乡并镇。南城镇位于青神县城南,占地19...

详情

南城镇地名网_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资料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介绍

南城镇是 四川省 青神县下辖镇。位于青神县城南,地处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核心区,占地19.4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属城郊结合部。全镇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017年,辖兰沟等6个行政村,红桥、竹艺街社区2个社区,51个村(居)民小组,耕地面积716.7公顷,总人口17000人(2017)。

截止2017年,南城镇先后荣获“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国家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南城镇有高等院校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湾神木园、国际竹艺城两处。该地竹工艺品独具特色。

青神县辖乡。1929年建南附乡,1958年改南城公社,1984年置南城乡,辖红桥、 岷江、兰沟、香花、百花、鸿涛、石佛、花桥、沙河、顺江、中兴、大桥、白塔、大林14个行政村,110个村民小组,2001年 合乡并镇。

南城镇位于青神县城南,占地19.4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属城郊结合部,全镇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2017年,辖兰沟、百花、花桥、沙河、大兴、白塔6个行政村,红桥、竹艺街2个居委会,44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有耕地面积716公顷,农户6351户,总人口17000人(2017)。

2017年,境内有,江湾神木园、国际竹艺城两处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

境内有申宇木业、用九公司、裕华纺织等规模企业。 2011年南城共创造生产总值77188万元, 同比增长12%;其中 第一产业 增加值7404万元,增7%; 第二产业增加值59569万元,增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230万元,增13%;第三产业增加值10215万元,增12%。

位于东经103°48′,北纬29°51′。地处县城以南,东与白果乡隔江相望,南与瑞峰镇相连,西与西龙镇为邻,北与青城镇交界。人民政府驻南城镇竹艺街131号,电话区号028,邮政编码620460,距县城区1.5千米。

1949年前为南附乡,1952年建政时为南附乡,1957年顺江、中兴、大桥,从瑞峰乡划归南附乡,1958年南城公社,1984年4月5日更名为南城乡。2001年6月26日撤消南城乡设置南城镇至今。

2012年末设兰沟、百花、花桥、沙河、大兴、白塔6个村民委员会、竹艺街社区、红桥社区2个居民委员会,有44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

红桥社区

红桥社区地处青神县南大门,幅员面积1.97平方公里。辖7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066户,人口约2800人,耕地450余亩。“AAAA”级旅游景区江湾神木园,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坐落于此。

兰沟村

兰沟村地处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核心区,幅员面积2.8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82户,人口约3600人,耕地1400余亩。中国首家竹林湿地公园,拟争创AAAA级旅游景区的国际竹艺城坐落在该村。2014年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百花村

百花村幅员面积2.3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73户,人口约2400人,耕地1600余亩,已流转土地900多亩,主要种植西瓜、莲藕、水稻、蔬菜等作物。

花桥村

花桥村幅员面积2.5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43户,人口约2500人,耕地1700余亩,已流转900多亩,主要作物有水稻、油菜、莲藕、西瓜等。辖区内有子辉、宽庭等大中型企业以及一些小型加工厂和酒厂。

沙河村

沙河村地处岷江河西岸,幅员面积2.68平方公里,离县城约两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10户,人口约2300人,耕地1800亩,主产甘蔗、花生、烟叶等。

大兴村

大兴村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90户,人口约2400人。全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耕地1500余亩,主产水稻、油菜、玉米等。

白塔村

白塔村地处思蒙河畔,与瑞峰镇、西龙镇交界,属浅丘地貌,距青神县城6公里,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95%,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80户,人口约2300人,耕地2400余亩,主要以生猪、渔业、水稻等产业为主。2010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竹艺街社区

竹艺街社区地处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总户数54户,人口约600人。

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18395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1千米,总面积19.2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7.43平方千米,占90.6%;水域1.8平方千米,占9.4%。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0776
10380
10396
家庭户户数 644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607
家庭户男 9701
家庭户女 9906
0-14岁(总) 3684
0-14岁男 1886
0-14岁女 1798
15-64岁(总) 14965
15-64岁男 7518
15-64岁女 7447
65岁及以上(总) 2127
65岁及以上男 976
65岁及以上女 115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9660

总人口17000人(2017)。

-

地处岷江河以西,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岷江冲积平原为主,部分浅丘。主要山脉有桂花坪山脉,境内最高峰白塔村3组木移山,海拔435.2米,最低点大兴村4组走马滩, 海拔381米。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1℃,日照1181.7小时。无霜期年平均31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098.8毫米。

境内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岷江,自红桥社区东入境由北至南,从大兴村出境,长8.2 千米;二级河思蒙河,自兰沟村西入境,由北至南,从大兴村出境,长7.4千米。境内水利工程有鸿化堰,流经红桥村、兰沟村、百花村、花桥村、大兴村,干渠总长6.8千米,支渠34条31千米;水库1座,蓄水能力25.42万立方米。

南城镇位于青神县城南,占地19.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属城郊结合部,全镇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辖兰沟、百花、花桥、沙河、大兴、白塔6个行政村,红桥、竹艺街2个居委会,44个村民小组,7个居民小组有耕地面积716.7公顷,农户6295户,总人口18463人,人口出生率4.06‰。境内有用九公司、裕华纺织等规模企业,“AAA”旅游景区中国竹艺城和争创“AAAA”级旅游景区的江湾神木园驻落其中,独具特色的竹工艺品驰名中外。

南城对企业重培育,强管理,2013年工业经济持续攀升,新培育鑫统领和新久源2户规模以上企业,宏固、三距合壁等10户小微企业;实施工业项目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亿元,完成裕华工业园纺纱生产线技改搬迁和新久源资产重组并点火复产。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3.3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1.86亿元,利润3012万元,入库税金186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76%、23%、50.6%和0.81%,助推全镇工业经济发展。

2013年,南城镇以大业主带小业主,以合作社带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对上争取1000亩优质水稻和近万亩的高产油菜,带动全镇蔬菜规模化种植4000余亩,发展花卉苗木成片种植1000亩,冉山有机草莓、葡萄受到市场青睐。

2013年南城新建、维修道路8.7公里,新修三面光沟渠13公里,淘淤整治沟渠18公里,建设大兴、兰沟节水型末节渠系5.2公里,安装花桥村、大兴村城区自来水主水管7.6公里,整治思蒙河兰沟、百花段堤坝2.25公里,建成日处理5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站;完成白塔村300户天然气安装; 1250亩现代农业连片田型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改良;完成水竹怡庄56户房屋建设和地下管网铺设,小区内部道路黑化,基本完成景观绿化;完成青衣南陵公益性公墓安置区部分地型整理和基础设施、1200座墓穴建设及绿化,以及牌坊主体结构和悼念厅基础建设。

青神竹编亮相中国第九届文博会、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新制竹龙亮相元宵节、成都第20届竹文化节,南城“竹编艺术之乡”旅游品牌效应逐步凸显。依托风情小镇、竹编产业协会和易网科技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竹编产品销售市场。积极做好全镇三产旅游业的规范升级、优质服务、安全经营,江湾神木园积极创建“AAAA”级景区,有力推进游客接待中心等后续工程建设,商务宾馆、停车场、游泳池等附属功能已投入使用。南城全年完成竹编技能培训215人次、培养竹编技师80人,完成三产旅游业专题培训800多人次、新增三产从业人员500人,南城以游为主特色日益显现。

中国首家竹林湿地位于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竹编产业园区西南部,该景区占地近300亩,于2013年年初启动建设,现已完成二期工程建设。湿地总体定位以竹林景观为基底、以青神县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青神竹编为特色,吸取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融入川西园林风格,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突显独特性,打造“中国首家竹林湿地”。湿地布局分为:入口形象区、田园赏竹区、湿地幽竹区、竹趣游乐区、丛林观赏区、名竹荟萃区、滨河游赏区。

湿地景观绿化以竹类植物为主,同时搭配栽植部分乔、灌、花、草等相结合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竹类植物除了选用乡土竹类,还引进国内外具有观赏价值的竹类,分为观叶、观杆、观形三大类,共计36种骨干品种,400余种竹类。

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全年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资金147.27万元,受益农户达5775户;全镇有16132人参加新农合保险,9414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574人参加农村小额保险,继续保持全县第一;新增天然气用户200户、农村分散供水210户,新铺设城市自来水主管道7.5公里。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发放各类临时救助、补助43.82万元,落实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17人,集中托养5人,扶贫贷款贴息4人,补贴落实资金18250元。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进城区、进园区、进景区,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劳务收入50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59元。依法征兵10人,获得2013年度全县基层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持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兰沟村通过省级文明村检查验收。切实抓好社会治理,不断夯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实现统计“零误差”,社会抚养费征收较上年增幅达129%。全年殡葬火化率达100%。以不新增一例信访积案为目标,继续深化“三三”调解制、维稳跟着项目走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全年共调解民间纠纷171件,涉及群众258人次,成功化解171件;安全工作实行常态化管控机制,全年无1例安全事故发生,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8月12日上午,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奠基典礼在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隆重举行。奠基典礼现场彩旗招展,“成艺与青神携手,共创青神美好明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好青神校区造福青神人民”等大幅标语摇曳出浓浓的喜庆气氛。

奠基典礼上,全国人大代表、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院长余开元先生非常激动,他说,12年前,他遵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办一所艺术大学,把艺术还给人民”的嘱托,创办成都艺术职业学院,依靠一大批优秀的教育专家和教职工队伍,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高素质艺术人才,成为四川乃至西部规模较大的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主体的新型民办高职院校,新校区的奠基,标志着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纪元”,他将继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青神校区占地规划为800亩,由成艺投资兴建,计划3年之内建成,容纳在校学生6000人。校园建设除了具有艺术特色的教室、实训室、办公大楼、学生 公寓外,还将建设高标准的体育运动场、体育馆和现代化的演艺大厅等,使其成为学生读书求学的理想之地。除了成艺原有的设计、表演、建筑经管专业外,新专业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工艺,还将开设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机械制造等专业。2015年9月,这个全新的校区将正式投入使用。

“这将成为西部最好的艺术大学,成为一所囊括音乐、设计、美术、戏剧等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大学。”对此,余开元满怀信心,他表示,在下一个五年内,“西部动漫影视基地”也将落成。“我们将开设一些服务于四川经济发展的专业和课程;依托动漫影视基地,进行产、学、研的开拓。在此基础上,吸取国际的先进理念和模式,打造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艺术院校,开创成艺的新纪元!”

2014年4月16日至17日,参加国际竹藤中心组织的“国际竹藤组织竹子中小企业发展研修班”的学员,专门赴四川眉山市青神县的国际竹艺城和南城镇参观学习,这些学员分别来自阿根廷、东帝汶、菲律宾、哥斯达黎加、秘鲁等12个国家。他们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对青神县大力发展竹编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做法和经验获益匪浅。

据悉,“青神竹编”始于战国时期,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传承与发展,“青神竹编”创造性地将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融于一体,逐步实现传统手工艺、竹篾特质与文化艺术的结合。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已经形成了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竹编套绘三大类八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2009年,“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神县也因此成为国际竹藤组织确定的国际竹编手工艺培训基地。 (姚永亮/人民图片)

周边小学

阳光驿站 地址:学道街6
学道街6

周边村庄

白塔村 地址:"眉山市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