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渡苗族乡

罗渡苗族乡 罗渡乡 罗渡苗族乡建制沿革 罗渡苗族乡行政区划 罗渡苗族乡地理环境 罗渡苗族乡物产资源 罗渡苗族乡经济 罗渡苗族乡基础设施 罗渡苗族乡民族风情 罗渡苗族乡历史遗迹 罗渡苗族乡民俗文化


罗渡苗族乡位于 珙县中南部,距县城75公里,东与曹营乡毗邻,南与洛表镇接壤,西与筠连县乐义乡交界,北与上罗镇相连。幅员面积40.95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67个农业社,1个街村居民组。总人口13257人(2017)。 海拔392—1020米之间。地形呈五沟七梁七面坡,邓家河—洛亥河流经罗渡汇集 南广河。罗渡苗族乡原名“罗星渡”。“ 罗星”二字为古彝语译音,唐高宗凤仪二年(677),罗渡即为羁縻州治所,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置罗星长官司,明洪武(1368——1398)中置“罗星堡”,世宗嘉靖(1522——1566)间设“ 罗星营堡”,神宗万历元年(1573)设“建武营”,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汛地衙门”。 民国时期先后建立团防局,乡公所。1952年7月成立“罗渡乡民族联合政府”,1958年10月成立“罗渡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罗渡乡。1993年...

详情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所有村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介绍

罗渡苗族乡位于 珙县中南部,距县城75公里,东与曹营乡毗邻,南与洛表镇接壤,西与筠连县乐义乡交界,北与上罗镇相连。幅员面积40.95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67个农业社,1个街村居民组。总人口13257人(2017)。 海拔392—1020米之间。地形呈五沟七梁七面坡,邓家河—洛亥河流经罗渡汇集 南广河。

罗渡苗族乡原名“罗星渡”。“ 罗星”二字为古彝语译音,唐高宗凤仪二年(677),罗渡即为羁縻州治所,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置罗星长官司,明洪武(1368——1398)中置“罗星堡”,世宗嘉靖(1522——1566)间设“ 罗星营堡”,神宗万历元年(1573)设“建武营”,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汛地衙门”。 民国时期先后建立团防局,乡公所。1952年7月成立“罗渡乡民族联合政府”,1958年10月成立“罗渡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罗渡乡。1993年11月28日成立罗渡苗族乡至今。乡人民政府驻老桥头横石梁大地头。

罗渡苗族乡辖11个行政村,67个村民组,即天堂村(5个村民组)兴田村(6个村民组), 黄桷村(7个村民组),杨叉村(9个村民组),新桥村(7个村民组),武营村(7个村民组),龙坪村(2个村民组), 寨子村(4个村民组),炮房村(5个村民组),楠木村(7个村民组),槽门村(8个村民组)和一个街村居民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多种植物生长。

罗渡苗族乡

罗渡苗族乡幅员面积40.95平方千米,属 四川盆地南缘盆周的低中区,地处东经104°46′36″——104°53′22″, 北伟28°03′23″——28°06′48″之间,平均海拔高度640米,年平均气温16.4度,年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329天,日照1031小时。洛亥河(亦称黑水)与 邓家河(亦称符水)在境内上渡口合流,旧称符黑水,为 南广河上游,境内的王武寨是川南苗族聚居地,因此罗渡誉为“川南苗乡”享誉中外。

全乡由四河一溪四山七面坡组成,洛亥河从南面, 邓家河从东面,左右分流进入境内在上渡口汇集为南广河,冷水河由南向北绕西部边缘流过,四河在境内流程16公里。山系糸南岭山脉 乌蒙山分脉的小分支,在境内分为龙坪山系,炮房山系,天兴黄山系,洛表大山山系尾部,各山系以低山、深丘为主,间有槽坝,浅丘。

罗渡苗族乡物产资源极为丰富。

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100万吨,矿产资源铁矿、 铜矿、煤矸石、 石灰石、砖瓦粘土等材料储量也较丰富。

动物资源:全乡已探明的兽类25种,鸟类42种,鱼类21种,蛇类22种,虫类34种,两栖类4种。

植物资源:全乡已探明野果类6种,菌类12种,药材类55种,花

草类25种,竹类10种,藤皮类15种。土地资源:全乡幅员面积41.03平方公里,合61545亩,可耕地16774亩。水田4282.1亩,旱地12492.1亩。

水资源:全乡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7000千瓦。现已动工的罗渡水电站设计投资为1.1亿,装机总容量为1.25千瓦。

旅游资源:天堂苏麻湾悬棺与僰人石堡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兴田天生桥、范家洞、王武寨将军洞是罗渡苗族乡独具特色的 喀斯特溶洞风景点,可供开发利用。

乡境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合于多种植物生长,现主要种植以 玉米、 小麦、 水稻、红苕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 油菜、 蚕桑、岩桂、水果等为主,畜特业以生猪、鸡、鸭牛羊等为主,2005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708万元,农业总产值4338万元,企业总产值7370万元,粮食总产量6022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726元

2013年,GDP实现18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7%;粮食总产64900吨,比上年增长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4元。

乡内交通便捷,信息灵通,水电设施齐备,已安装 程控电话900余门,移动电话4000余部,通邮覆盖率达100%。乡内有学校8所,其中民族校1所(王武寨民族校),在校学生总人数2292人,教师100人。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站12个。农业服务中心1所,职员5人,畜牧兽医站一所,工作人员2人。

罗渡苗族乡是川南苗族的聚居地,境内的 王武寨,享誉中外,苗家歌舞,独具特色;苗寨风情,留连忘返,苗族文化,博大精深,苗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喜爱唱歌跳舞,常常配以芦笙、牛角号、唢呐吹奏与牛皮鼓

打击乐伴奏,男男女女在一起载歌载舞,舞蹈多姿多彩,风格独特,苗家歌曲有开春歌、迎新歌、指路歌、敬酒歌等,歌曲格调清新,歌声娓娓动听。

苗家服饰是厚重文化的积淀,男性服饰制作简单明快,蓄发挽于头,包白色青色短帕,上身着青麻布衫,衣领四周以及右衽上乡有花纹,外套短褂有花纹,穿中长裤,栓2—3圈约一尽宽的青布腰带,两端绣白花纹。女性服饰多以蓄长发,盘于头顶,用自制青羊毛线帕包头,包帕状似园盘,另有精工刺绣的牌子,两端用红色线栓在包帕的正面,牌子的边缘点缀多串五色珠子,极为悦目,其服饰色彩艳丽,多为手工刺绣缝制而成,胸前衣牌与精美斑斓的围腰飘带,配之以传统精工蜡染的百褶裙妆点出苗家姑娘的端庄与美丽。

罗渡苗族乡文体活动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王武寨流行苗族古歌、诗文、故事,常见的文体活动有跳花山,打手毽,其中王武寨花山节规模宏大,场面热闹,风情浓郁。

罗渡苗族乡境内的巴蜀古墓群,2003年3月,经中国科学院考古专家考古发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军事、政治价值,世界千古之谜——苏麻湾僰人悬棺群与突勿嶙峋,相互呼应的天堂僰人石堡寨群,倒映在 南广河水中,景色迷人,犹如桂林山水,素有“川南小桂林”之美誉。

苗族风俗,独具特色,苗族文化,博大精深。

主要有一为旧时的媒人撮合,父母抉择,重三媒六证,彩礼装套,依父

母完婚;二为交际求偶,即未婚男女通过“踩山”、“踏月”等社会、生活交际活动,漫舞欢歌,情投意合,定下终身。三为上门求亲,即男女互通情书,自由恋爱后,男子请媒人登门求亲,以“三回九转礼”、“插伞礼”、“成亲礼”等形式定下亲事。

每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苗汉同胞聚集在事先选定好的高山草地,用牛皮鼓、 唢呐、 芦笙、 竹箫、 口弦、 牛角号等乐器配以歌舞共庆一年的丰收。现在每年的花山节均在王武寨举行。

是苗族同胞用 树脂作染剂将布制品染成各种花纹作衣饰的一种传统的美术工艺,相传已久。早在1932年, 美国人葛维汉在川南王武寨见到蜡染刺绣点花裙爱不释手,索取样品带回 成都,至今仍珍藏于 四川大学博物馆。2002年葛维汉的外孙格雷厄姆·罗素和帕特·罗素再次到王武寨访问时也询问了其外公遗作中的苗族蜡染的发展情况,并饶有兴趣地展示书籍中当年在王武寨收集的苗族蜡染图案。苗族蜡染工艺已成为苗族工艺中的一树奇葩。

每年 腊月三十日,苗族同胞家家户户打 糍粑,并把糍粑抬到自己的祖宗神位前,烧香、磕头礼拜。每年的秋收季节里,要择日吃新,把当年生产的新粮爪果等煮熟后,呈奉上天和祖宗。

苗族乡手毽:川南苗族广为盛行的民族体育活动,由王武寨民族校挖掘整理,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参加省第11、12届民族运动会竞技表演,均获一等奖。2004年珙县举办了首届川南苗族手毽邀请赛。该体育项目参加民运会后得到省、国家民族体育界的高度认可,并将列为下届民运会的比赛项目。

周边政府机关

罗渡苗族乡人民政府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珙县

周边小学

罗渡中心小学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罗渡乡中学附近

周边综合医院

罗渡苗族乡卫生院 地址: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武营村1组023县道

周边乡镇

罗渡苗族乡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珙县

观斗苗族乡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