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隍镇

伍隍镇 伍隍镇现任领导 伍隍镇伍隍中学 伍隍镇伍隍猪 伍隍镇行政辖区 伍隍镇辖区代码 伍隍镇人口数据 伍隍镇中小学校 伍隍镇经济建设 伍隍镇特色产品 伍隍镇河流 伍隍镇水库


伍隍镇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南部,距城31公里,东与小院挂角,西靠资中球溪镇,南与石岭镇接壤,北与南津镇相毗邻。海拔高度:429米。公路四通八达,便利快捷。98年伍隍镇被列为市重点建设的小城镇,现已初具规模。全镇现有小集镇4个,中心村3个;面积77.1平方千米,所辖有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02个村民小组。境内土地平坝多,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总人口39306人(2017),耕地面积5.7万余亩,其中田1.19万亩,土4.5万亩。党委书记:钟新生镇长:杨利人大专职副主席:余国文副书记:张晓萍、罗德文副镇长:刘成海、曾辉、张勇专职党务委员:饶宁龙伍隍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颇具农村特色的完全中学,是在1925年创办的“私立伍隍场寿民公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学校,是一所以管理严格,教学...

详情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介绍

伍隍镇位于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南部,距城31公里,东与小院挂角,西靠资中球溪镇,南与石岭镇接壤,北与南津镇相毗邻。海拔高度:429米。公路四通八达,便利快捷。98年伍隍镇被列为市重点建设的小城镇,现已初具规模。全镇现有小集镇4个,中心村3个;面积77.1平方千米,所辖有2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02个村民小组。境内土地平坝多,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总人口39306人(2017),耕地面积5.7万余亩,其中田1.19万亩,土4.5万亩。

党委书记:钟新生

镇长:杨利

人大专职副主席:余国文

副书记:张晓萍、罗德文

副镇长:刘成海、曾辉、张勇

专职党务委员:饶宁龙

伍隍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颇具农村特色的完全中学,是在1925年创办的“私立伍隍场寿民公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学校,是一所以管理严格,教学效果好而全省闻名的中学。

民国十三年(1924)冬,伍隍场高等小学堂校长陈光俊先生会同有关人士商议欲办初级中学,苦于无力,于是议请乡绅杨潭清和社会名流杨芳毓出面支持。在杨芳毓、陈光俊、杨潭清、邵锡芳等人的多方奔走下,杨芳毓先生约请刘湘、田颂尧、邓锡侯、兰文彬、刘光喻等人募捐基金2000余银元,在伍隍场高等小学堂的基础上创办了“伍隍场寿民公学”,于1925年春开始招收初中新生。寿民公学是当时全省兴办的第二所农村中学,邵锡芳先生为首任校长,董事长为杨芳毓、邵锡芳。

民国十四年(1925)十一月廿四日,邵锡芳校长呈文请省教育厅查核备案,刻木质校章一枚,文曰:“资阳伍隍场寿民公学”,于1925年11月24日启用。

民国十五年(1926)二月,伍隍场乡绅联名呈请县教育局转呈教育厅核准,将本场高等小学堂并入寿民公学。合校后,将禹王宫初小移入公学内,本场原筹斗市、猪市及甲庙神会学款、乡绅赞助等共38股485石等一并交付公学董事会经理,全场有四人参加了校董会,董事长仍为杨芳毓、邵锡芳。

合校后的寿民公学,每年春季或秋季招收初中一个班,高小一个班。从民国十四年(1925)春至民国卅年(1941)共招收了高小17个班共694人,至民国卅一年(1942)春共招收了初中19个班,共1286人。

鉴于教育事业逐渐发展,高小毕业生不断增多,学校于民国廿年(1931)十月呈请省教育厅备案,寿民公学更名为“私立资阳县伍隍场寿民初级中学”,学制三年。

在女权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旧的传统观念也逐渐发生变化在寿民初级中学教职员的倡议下,由校董事会决定,经上级核准,私立寿民初级中学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季开始招收女初一班学生56人,第二年秋季招收女初二班学生56人。

民国卅年(1941)12月26日,私立资阳县伍隍场寿民初级中学呈请资阳县政府报教育部备案,于民国卅一年(1942)更名为私立寿民中学。原计划将寿民初中办成职业高中,后经县长刘芳的分析,遂办成普通高级中学。这年二月开始招收高中班,同时停办高小,女初二班学生合并到国华女中,本校高初中全招男生。学校由陈光倵任校长,杨芳毓任董事长至民国卅七年(1948),校内各种规章制度已建立健全,学生学习成绩在全川享有盛誉,学校共有校产:西式楼房两幢、中式楼房一幢、田土427.19亩、瓦房16间、草房140间、店房36间、学校农场田土24.3亩。

寿民中学在其二十五年的历史中培养了大批的各类人才,著名现代作家邵子南(原名董聚昌)于1932年毕业于该校。他担任过鲁迅艺术学院文学教员、新华社晋绥分社副社长西南文联副主席,所著《地雷阵》,改编成电影《地雷战》,另有长诗《白毛女》、民间故事《赵巧儿送灯台》等作品脍炙人口,流传很广。

1949年12月,随着资阳的解放,私立寿民中学也跨入了新中国。1949年12月,私立寿民中学随资阳县的解放而获得新生,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1950年3月,经资阳县人民政府文教科批准,学校更名为“私立寿民男子中学”,同年8月与私立国华女子初级中学和治平小学合并,校名更改为“私立人民中学”。1952年12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由国家接管,更名为“四川省资阳县第三中学”隶属教育厅,由内江专区代管。

1960年经内江地区文教局批准更名为“资阳前锋中学”。1962年又经内江地区批准更名为“四川省资阳县伍隍中学”。

1951年上期,浦维均调入该校,成为该校建国后第一名党员,之后又有若干同志调入,学校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于1958年成立党支部,全称为“中共资阳县第三中学支部”,并开始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1952年,学校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和学生会,1956年建立工会组织。

在办学中,经历了民国和建国两个时期,道路非常曲折从1942年增收高中到1952年,高中合并到资阳女中、初中实行秋季招生,1956年又恢复高中招生1961年困难时期,停办高中、压缩初中,压缩超龄生118人,同时压缩教师14人1963年春恢复高中,当年收两个班即66级,高中学生为150人。“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时间停课。1970年恢复初中招生,1971年恢复高中招生,初中实行3年制,高中为2年制、1974年初中实行两年制,学校贯彻毛主席“学工、学衣、学军”指示,开办了砖瓦厂、粉碎车间等企业,还实行开门办学、开卷考试等办学方式。

学校在这二十多年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建国后学习凯洛夫教学法,六十年代学习毛主席“十大教授法”,七十年代开门办学。

二十多年中,学校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名震川内的一所农村中学1953年初中毕业32人,升高中22人,升中等技术学校7人,中专学校1人高中毕业升入大学7人,备取2人。1959年,高中毕业班参加内江专区组织的统考,总分名列第一;秋季参加高考,名列专区第二名,2个班80余名同学升入高校,1977年恢复高考,有78名学生考上大专院校伍隍中学是资阳县第一个受到《光明日报》表扬的学校1982年伍隍中学成为资阳第一个为国家输送少年大学生的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历任的学校党政领导,严谨治校、与时俱进,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抓机遇,促发展,学校朝着“校风好,管理严,校园美,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迈进,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提高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期,学校调整了规划,加快了发展步伐98年申报成为资阳地区重点中学后,99年就明确提出了“双创”的目标,即“创‘省给文明单位’、创‘省级示范中学’”。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予以大力支持,省政府柯尊平副省长、省教厅汪风雄副厅长、严培坚处长等先后到学校指导工作。市、区政府和教育局多次到学校现场办公。几年来,学校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南,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科研兴校”为发展战略。积极引入激励竞争机制,狠抓教职工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工作一年上一个台阶。97年以来,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学校素以“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勤奋、教学质晕高”享誉省内外。《光明日报》、《四川日报》、《教育导报》、《蜀报》、《精神文明报》等先后作过专题报道。

伍中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近年来,学校坚持“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师是关键,改革是动力”的办学理念,在保持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同时,大兴科研促教之风学校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省内率先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各类学生研究活动及劳技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自2000年以来,学校为美术学院输送了86名合格新生、为体育院校输送138名体育后备人才。2006年8月,该校男子篮球队将代表资阳市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

学校在这一段时间充分抓住高中扩招的机会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学校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勇闯“规模发展”之路,自2001年起,高中各个年级三次共征地38亩,1997年、1998年、2002年先后建造三幢共84套教师宿舍,1995年建成实验大楼,1997年、2001年、2004年先后建成三幢学生宿舍,2001年建成一幢有四十个教室带十个教师办公室的欧式教学大楼和壮观的升旗广场,对校园进行了综合绿化,将校园规划为宿舍区、运动区、教学区三大块。

这几年,学校一路气势如虹,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内江市、资阳市“高考升学先进单位”,及格率、合格率、巩固率、升学率、优生率都位于雁江区前茅;2003年高考本科硬上线306人、2004年本科上线502人、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592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已向北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厦门、同济等高校输送合格新生5000余人。

在这一阶段,教育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和残酷,学校面临的生存压力骤增。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苦练内功,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首先:确立了“为地方输送合格建设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办学目标,制定了学校《十年发展规划》。其次,加强了内部管理,健全了《岗位职责》,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精细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与“情感管理”,“隐性管理”与“显性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建立了全新的用人机制。再次,加强了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干部制度建设,配优配足了领导班子,加强了对干部道德素质、学历层次、管理艺术的培养力度。二是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铸师魂,加强师德建设;强师能,提升业务能力。第四:建立健全起德育、教学、科研、安全“四统一”的新模式即:以“三爱为核心、四育为基础、五学为主线”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两重”(知识与能力)、“三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体制,完善了科研思路(确定一个中心,依靠两股力量、抓好三个重点);安全工作则确定了“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落实三项制度”的总体思路。

“伍隍中学是四川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我们每时每刻都感到任重道远。但我们不会辜负新老校友的期望以及社会的重托,我们一定会脚踏实地的办好伍中,回报资阳人民。为了实现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使伍中在建校100周年之际跻身于巴蜀名校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发扬伍中的创业精神,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使“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观念逐渐成为伍中教师的共识,随着今后5至10年的进一步努力,伍隍中学将更加兴旺发达,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建设人才!

雁江区“伍隍猪”系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具有遗传性能稳定、抗病能力强、耐粗饲、瘦肉率高、肉质口感好等特点。

目前,“ 伍隍猪”文字国家工商总局已受理注册。

下辖村:铜钟居委会 高庙村 炮台村 印合村 瓦店村 五台村 郭家村 红庙村 南湍村 五里村 龙门村 千弓村 石桥村 一碗水村 麻柳村 崇新村 白坡村 双峰村 铺子村 江西村 华向村 红花村 盐井村 爆花村 瓢山村 园艺村

512002110伍隍镇

512002110001伍隍场居委会

512002110200红庙村

512002110201郭家村

512002110202五台村

512002110203印合村

512002110204瓦店村

512002110205龙门村

512002110206千弓村

512002110207石桥村

512002110208一碗水村

512002110209五里村

512002110210南湍村

512002110211江西村

512002110212崇兴村

512002110213铺子村

512002110214双峰村

512002110215华向村

512002110216白坡村

512002110217麻柳村

512002110218爆花村

512002110219红花村

512002110220瓢山村

512002110221盐井村

512002110222园艺村

512002110223炮台村

512002110224高庙村

总人口39306人(2017)。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高中)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初级中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五台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五里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千弓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印盒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四合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园艺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学堂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崇新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形弓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新佛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爆花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瓦店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白坡村小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石堰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石桥铺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铜钟初级中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铜钟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铺子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长生初级中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长生小学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镇麻柳小学

2001年,伍隍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粮食总产2.7万吨。该镇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都呈现良好势头。

生猪、 山羊、 红花、 枇杷。

沱江、铜钟河、南湍河

双石桥水库 、千弓水库

周边小学

伍隍镇白坡村小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

周边乡镇

伍隍镇 地址: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