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

壤塘县 壤塘 壤塘县历史沿革 壤塘县行政区划 壤塘县人口民族 壤塘县地理环境 壤塘县资源 壤塘县经济 壤塘县社会 壤塘县交通 壤塘县民族风情 壤塘县旅游 壤塘县历史文化


壤塘地处东经100°31′~101°29′、北纬31°29′~32°41′,位于 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县境东及东北与 马尔康市、 阿坝县接壤,南与 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 色达县、 炉霍县、 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 班玛县。县城海拔3285米。壤塘于1958年建县,县名源自境内一自然村寨。寨坐落于山上,其山形似手托宝幢的“藏跋拉菩萨”。《 藏汉大辞典》记:“瞻巴拉,义译持聩。梵音译作阎婆罗。旧译布禄金刚,一财神名”。《藏汉大辞典》再记:“幢,宝幢、胜利幢。宫殿屋脊上象征胜利的一种装饰品或供神物品”!“壤”,系藏语音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 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 财神的坝子”。此亦即“壤塘”地名形成之理据。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详情

壤塘县地名网_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资料简介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介绍

壤塘地处东经100°31′~101°29′、北纬31°29′~32°41′,位于 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县境东及东北与 马尔康市、 阿坝县接壤,南与 金川县毗连,西部和南部与甘孜州 色达县、 炉霍县、 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 班玛县。县城海拔3285米。

壤塘于1958年建县,县名源自境内一自然村寨。寨坐落于山上,其山形似手托宝幢的“藏跋拉菩萨”。《 藏汉大辞典》记:“瞻巴拉,义译持聩。梵音译作阎婆罗。旧译布禄金刚,一财神名”。《藏汉大辞典》再记:“幢,宝幢、胜利幢。宫殿屋脊上象征胜利的一种装饰品或供神物品”!“壤”,系藏语音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 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 财神的坝子”。此亦即“壤塘”地名形成之理据。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壤塘的“壤”系藏语音译,源自山前有一 平坝,“坝” 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此亦即“壤塘”地名形成之理据。

公元前310年,壤塘称 牦牛徼外。

秦汉时期,即为羌人生息之地,为中央王朝徼外之地。

汉武帝统一西南少数民族之前少被人所知。

隋末,为西山微外之地。唐蕃时期,属剑南西山。

唐代属 吐蕃地,后为蜀郡之西域,属安多三十六氏部落之一。

元代,沿其旧制推行土官制。

明代以来绰斯甲为嘉绒藏区十八土司之一,历经41代土司。

1378年,嘉绒扑 龙人 宗然拉西日喇嘛在中壤塘始建错尔基寺。

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 错尔基寺活佛晋谒皇帝,归顺明朝,诏封错尔基 寿良足嘉和尚为“弘教禅师”。

明正德四年(1509年),诏封错尔基寺若尔坚于为国师。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错尔基寺二世活佛杰瓦僧格进京朝贡,晋谒 嘉靖帝,受封为“大善法王”,降旨委其领辖八大坪、五大山。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第33代土司于赴京,归顺 清王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受封安抚司。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授 宣抚司,隶阜和协。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改隶懋功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赵尔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拟设县,未果。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红四方面军成立格勒得沙中央政府,下辖绰斯甲等地,置绰斯甲县。翌年7月,红军北上离绰,废县。

民国二十八年,国民党南京中央政府批准,划绰斯甲归 西康省,建“周来县”未果,原属甘孜州色达县,系阿西部落领地。

1958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第八十一次会议通过,将色尔坝、上寨、 杜柯、南木达合并设置壤塘县。辖1镇、11乡。

2016年底,壤塘县行政区划面积6863平方公里,辖1镇11乡: 壤柯镇、 蒲西乡、 宗科乡、 石里乡、吾依乡、 岗木达乡、 上杜柯乡、 茸木达乡、 南木达乡、 尕多乡、 中壤塘乡、 上壤塘乡,共60个村,131个村民小组。

201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44304人,其中男性22397人,女性21907人。农业人口38783人,非农业人口5521人;常住人口41800人,城镇化率22.56%,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0.31‰,人口死亡率2.9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6‰。

201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数44950人,其中男性22726人,女性22224人。农业人口37246人,非农业人口7704人;常住人口41900人,城镇化率23.78%,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11.97‰,人口死亡率4.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

壤塘县位于阿坝州西部,地处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地理坐标:北纬31°298′—32°41′,东经100°31′—100°294′。与青海省班玛县和州内 金川县、马尔康县、 阿坝县及甘孜州的色达县、 炉霍县、 道孚县接壤,东西宽89.6公里;南北长134.4公里。总面积6863平方公里。

壤塘县地形以丘状 高原为主,相间河谷平地和高山,有较大的山74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60余座。

壤塘县最高海拔杜拉甲格则山5178米,最低海拔2650米,县城所在地 壤柯镇海拔3285米,县境中南部杜柯河流域山脉成西北—东南走向,河谷深切山谷相对高度为1000—1500米,北面的则曲河流域地势由东向北倾斜,河谷开阔水势平缓,为丘状高原,丘谷相对高度200—400米。

壤塘县主要河流有杜柯河和则曲河两大主流,杜柯河有支流 宗科、 色曲、 日科等40余条,另有则曲河等6条河流。杜柯河在县境内流长180公里。其它有溪沟1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沟有28条。有湖泊10个、沟432条。

壤塘县属高原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2℃—7.5℃,从河谷到高山,有明显的气候垂薇变化,多为小区域气候。

则曲河一带和上杜柯为高山草原气候区,社柯河流域为 山地气候和山地森林气候混合区。年均气温分布为南高北低,相差约2~8℃。

县城壤柯镇年均气温4.8℃,7月最高气温29.4℃,最低-23.4℃。年平均降水量763.1毫米,中部偏多,南北略少。

壤塘县形成两个主要的土壤植被分布区。杜柯河沿岸土壤为山地棕褐土、山地棕壤土、山地棕色灰化土、 高山草甸土。典型植被以亚高山常绿针叶林的云冷杉和混交林为主,间有青木冈、、桦林和白杨。河谷地带为植被集中区。则曲河沿地土壤为亚高山、高山和高山灌木丛 草甸土,次为山地棕壤土和少量的 沼泽土、局部山脊为 高山寒漠土。植被以亚高山草甸为主,次为亚高山灌丛,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在河谷阴坡有块状分布,主要为云杉和冷杉。

壤塘县土地总面积68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2万亩,草场面积628.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34万亩。

全县分8个土类、13个亚类、24个土属、32个土种。分为冲积土、山地褐色土、山地棕壤土、暗棕壤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沼泽土、高山寒漠土。壤塘土壤以垂直分布为主,分布带谱为:山地褐色土分布于海拔2700~3600米,山地棕壤土分布于海拔3000~3650米,暗棕壤土分布于海拔3700~3900米,亚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海拔3600~4100米,高山草甸土分布于海拔4100~4600米,高山寒漠土分布于海拔4500~5000米。

壤塘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横断山系北段,属川西高山高原区。境内河流、溪沟纵横密布,大小支流约有450余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40条,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79.20万千瓦,可开发量62.70万千瓦。杜柯河和则曲河是大渡河的主要支流,对长江源头的水源涵养起着重要作用。杜柯河境内流程180公里,流域面积12923.9平方公里。则曲河县境流程100公里,流域面积1624.7平方公里。湖泊21个,分布于海拔4000~4500米以上地带,湖泊四周普遍遭到古冰川严重浸融。最大湖泊容纳错湖,位于县境内上壤塘乡.距县城97公里,海拔4539米,呈长方形,长0.5千米,宽0.2千米,面积0.03平方公里。

壤塘县已发现金、银、铅、锌、锑、锂、铌、钽、锡等10余种金属矿藏,岩金主要分布于我县东北部翁沟金矿,经北部至东部休部沟金矿这一成矿带;铌钽矿分布于本县南部蒲西乡俄勒、斯跃武一带;砂金主要分布在南木达乡三郎沟至上壤塘乡协木达的河漫滩、阶地中。

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各类珍稀动物有白唇鹿、黑颈鹤、白尾海雕、玉带海雕、胡兀鹫、金雕、班尾榛鸡、水獭、藏原羚等26种;一、二类野生动物有豹、藏羚羊、豺、黑熊、林麝、水鹿、绿头鸭、高山兀、蓝马鸡、白马鸡等;属国家级一类濒危野生动物的兽类有4科5种,鸟类有5科10种;二类保护动物兽类有12科31种,鸟类有9科45种。全县有木本植物35科、109属、207种,中草药122科、218属、24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1科1种,二级有2科3种,三级有1科4种;一、二级野生植物有秃杉、岷江柏、白皮云杉、康定云杉、长苞冷杉、麦吊云杉、铁杉、紫果云杉等。植被覆盖率较高,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境内还分布有红豆杉、紫果云杉等珍稀树种,以及冰川茶藨子等古生物,紫茎小芹、细穗玄参和掌叶大黄是中国特有濒危植物。

2017年,壤塘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36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078万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946万元,同比增长2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339万元,同比增长0.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2%、78.7%和3.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个、3.9个和0.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2.1:17.2:50.7调整为31.7:20.6:47.7;第一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3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2802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24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422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7056万元,增长0.9%。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2%,占gdp比重39.8%。

2017年,壤塘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8500亩,比去年新增加了361亩。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781万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林业、牧业分别增长-0.5%、6.5%、3.9%。
  201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3097吨。种植双低油菜近3000亩,良种青稞、脱毒马铃薯播面分别在12000亩、6000亩以上。种植特色蔬菜1678亩,袋料香茹近50万袋、棒料木耳1.5万棒,推广了10余种果蔬新品种试验近300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89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556万度,同比下降5.8%。乡村从业人员23665人,同比增长2.4%。
  全年牲畜存栏222198头(匹、只),同比增长2.3%。牲畜出栏55468头(只),同比增长4.7%;出栏率25%。肉类总产量5896吨,同比增长2.7%。奶产量11204吨,同比增长13.5%。落实草原禁牧193万亩,草畜平衡314075万亩。完成人工草地建植0.3万亩,天然草原改良5万亩,现代家庭牧场示范建设20户、畜牧暖棚建设333户,多功能牧畜巷道圈示范建设6个,新建牧道266公里、维修牧道40公里,足额兑现2015草原生态奖补助资金2234.375万元,推进农作物保险663.2亩。全年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维修养护、堤防、水土保持工程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516.12万元。
  2017年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累计达43个,参与农户536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农民专业协会2个。

2017年,壤塘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48万元,同比增长3.5%。
  全县具备资质等级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户,比上年增加2户,全年完成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3113万元,同比增长287.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698万元,同比增长26.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8%,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

2017年,壤塘县全年项目共8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128万元,同比下降0.2%。(新开工项目58个,本年新增固定资产50985万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600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18397万元,第三产业投资112731万元。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89万元,同比增长10.7%。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131万元,同比增长11.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58万元,同比增长8%。按行业分: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8289万元、1396万元和5004万元,分别增长9.7%、14.6%和13.7%。

全年共接待游客3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987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8%和9.4%。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187万元,同比下降2.2%,其中各项税收收入925万元,同比增长下降42%。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34402万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教育支出1518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995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84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340万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6086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8717万元,同比增长17.6%。各项贷款余额23648万元,同比增长31%。

2017年,壤塘县启动了县城风貌总体规划、318自驾游营地规划、南木达镇镇域总体规划和中壤塘镇总体规划。完成了上村柯娜泽求忠安置点规划、河边街修建性详细规划、大伊里民族团结进步新村规划。办理规划行政审批事项达到135件,其中: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3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15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26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9件,拟制规划复函52件,以上所有办件均按相关要求实行网络平台同步办理。加强了在建项目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监管和指导,全年报建报监项目共38个,开展质量专项和综合检查督导工作220余次,先后发出整改通知书142份,停工通知书3份。全年拆除违规建筑3处共310平方米。全年实施藏区新居建设(农村危房改造)156户,其中:集中安置92户,修缮加固64户。结合脱贫攻坚,完成15个村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建成垃圾收集点57个,公厕23个,配备垃圾桶、果皮箱190个。

2017年底,壤塘县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县城公共文化广场、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舞蹈排练厅、开放式阅览室、展览馆常年对外开放,更好地满足了全县人民的文化需要。逐步建立了14个非遗传习所,其中省级传习基地1个,州级传习基地2个,觉囊唐卡、梵音古乐、时轮藏香、雕刻艺术、壤巴拉川西北民歌、藏茶、石刻、藏医药等9个非遗项目在上海成立传习基地。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艺活动。成功举办了2017年四川省首届湿地生态旅游节暨壤塘南莫且湿地生态旅游节和壤巴拉锅庄比赛,进一步丰富了壤巴拉文化内涵和壤塘人民的文化生活。壤巴拉川西北民歌歌手参加以“文脉相续.和谐家园”为主题的2017年阿坝州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系列活动,荣获州级特别组织奖;壤塘编创的《情满壤巴拉》入围四川省第十六届戏剧小品决赛榜单,取得优异成绩。

2017年底,壤塘县广播电视台拥有电视台1座,调频广播台1座,中央农村无线覆盖工程发射台1座,电视发射机4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000余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98%。全年共播出藏汉双语新闻700余条。被阿坝州电视台采用新闻98条、四川省电视台康巴卫视采用39条、青海安多藏语卫视采用63余条;制作《砥砺奋进的五年》、《我们的驻村故事》、《第一书记们的驻村帮扶路》等大小专题片14余部。

2017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53所,其中小学校12所、普通中学4所、幼儿园37所。小学在校学生总数5178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数1454人。小学专任教师31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69人。完成了2016年省属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工作,退学费27人,金额达33.17万元,完成2017年省属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申报工作7人。完成了由残联组织的残疾儿童教育补助金发放,补助35人次,补助金额达4.9万元。实施特殊群体关爱资助,引进“周日拍拍”爱心人士团队为我县资助40名单亲家庭学生,捐赠金额8万元。完成了2017年中职、普高新生助学首贷工作及普高在校生续贷工作,贷款金额达168.7万元。

至2017年底,壤塘县卫生机构78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所,基层卫生院12所,村卫生室60个。开放床位231张,卫生技术人员336人。累计发现高血压患者2188人,建档规范管理1532人,规范管理率70%。糖尿病患者累计发现482人,建档规范管理386人,规范管理率80%。累计发现精神病人及可疑患者114,规范管理率100%。全县育龄妇女10979人,婴儿死亡率19.85‰,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33.27%,住院分娩率89.9%,孕产妇管理率84.11%,全县计划免疫疫苗报告接种率均达95%以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共计12种258例,无死亡,发病率为644.17/十万。

壤塘县有科技人员578人,解放后培育出了一批在各个科技领域里的少数民族科技人员。1990年有县级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7个,会员545人。有自然科学领域里的24个研究课题取得成果。其中部分课题获得省、州嘉奖。有8篇学术论文获得州科协科技成果奖。

2017年,壤塘县在茸木达乡示范试种铁棒槌15亩,金铁锁15亩;在上杜柯乡示范试种琉璃苣50亩;在南木达镇与三郎寺管会建立壤塘县壤巴拉色玛藏茶传习所藏茶种植基地。投资30万元建立壤塘县科技扶贫综合服务平台;投资60万元与壤塘县利好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中藏药材科技扶贫试验示范园区;与县中藏医院合作完成全县肝包虫病数据库。全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223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50人。

2017年末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092.9万元,同比增长31.1%。固定电话机用户达2322户,同比下降29.3%。移动电话用户达27570户,同比下降1.4%。国际互联网用户5205户,同比增长1.8%。

2017年末, 全县参加养老保险20687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54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514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1899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446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7430人。参加失业保险2101人,参加工伤保险3249人,参加生育保险424人。年末全县共有1420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769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34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2017年末,城镇新增就业371人,28名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75余个。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3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6人,创业带动就业23人。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630人,劳务品牌培训2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201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044元,同比增长7.8%。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8098元,同比增长12.8%;经营净收入1927元,同比增长5.0%;转移净收入381元,同比下降73.4%;财产净收入639元,同比增长3.5%。人均消费支出19304元,同比增长9.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82元,同比增长10%,其中工资性收入1971元,同比增长10.6%;经营净收入4741元,同比增长12.7%;转移净收入3694元,同比增长6.2%。财产净收入77元,同比增长23.6%。人均消费支出8688元,同比增长19.2%。

2017年末,全县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3起(其中:道路交通事故63起),1人死亡(非道路交通生产经营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受伤9人,直接经济损失88.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与去年持平,死亡人数下降66.7%,受伤人数下降35.7%,经济损失增加11.4万元,未发生一般及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2017年末,全县建成垃圾处理场1座,污水处理厂1座。2017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削减5吨,氨氮排放量削减1吨,二氧化硫排放削减5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削减2吨。县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45分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全县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全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南莫且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98410 公顷。州级自然保护区1处(杜苟拉自然保护区),面积90487公顷。自然保护区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建成44个州级生态乡村。全年实施森林管护面积225.046万亩,巩固退耕还林还草3.3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7.4万亩。

壤塘县历来没有一寸公路,运输全靠人背畜驮。解放后,贯彻执行“修路、 架桥、长港、 治河”八字方针。1960年,建成了可因攘塘公路,全长164公里。

1966年开始修筑林区公路。全县通公路里程483公里。公路可与青海省班玛县,甘孜州炉霍县、 色达县和州内阿坝县相通。境内区、乡均通公路。州属壤养路段负责主要公路干线的养护。

2017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704 公里,其中等级公路704公里。全年完成客运量2.5万人,旅客周转量355.4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9.1万吨,货物周转量1648万吨公里。

南木达藏戏

系安多地区的藏戏剧种。最早酝酿于18世纪末叶青海黄南隆务寺,在寺院 喇嘛夏令安居后举行“呀什顿”游乐活动时,喇嘛们根据在西藏习经期间所看到的藏戏演出和背回来的藏戏“经文本”,开始以安多语和安多民间说唱调来表演藏戏故事片断。到19世纪中叶以后,演出的唱腔、音乐、表演、服饰更加丰富,也日趋规范,能演出完整的剧目《文成公主》、《智美更登》。

蒲西锅庄

是一种藏族民间的无伴奏集体歌舞,唱藏文学,边歌边踏边起舞。慢板时,舞姿自然悠摆,快板时,动作豪迈雄健。

藏洼寺经书雕版印刷

藏洼寺雕版印经院从2000年开始彻底恢复传统的造纸工艺,连印刷用的墨水、朱砂、各种工具等全部自己制作,所有工艺流程全部传统化,使印经院和它的产品成为活的文化遗产。

雕塑与绘画

壤塘地区宗教文化艺术中,雕塑与绘画堪称一绝。雕塑的种类有泥塑像、木刻、酥油花、细沙画等,特别是造型完美、生动、惟妙惟肖。寺庙中的佛像,大多以泥塑为主,也有木雕。木雕一般常用在门楣柱窗等建筑物上,上面刻有象征吉祥的龙、虎、狮、鹏、八宝吉祥图等。砖雕主要用于建筑藏式楼房的屋脊花边,飞檐上的兽物以及窗壁上的浮雕。细沙画既是用各色干沙在平板上绘各种图案。绘画主要是绘制唐卡和壁画。称为宗教卷轴画的唐卡,画有织锦、丝绣、彩画等,作为藏族宗教艺术珍品,价值昂贵,供奉在寺庙或藏民家中经堂。壁画主要是用于寺廊。

服饰

壤塘地区藏族服饰丰富多彩,藏袍用料以羊皮、氆氇(用毛捻织成的呢料)为主。袍身长,长襟宽大,且镶边。藏族男女,头戴毡帽,腰栓绸带,佩腰刀,许多藏袍用布料或高级衣料,衣边镶五颜六色的绸缎或贵重的水獭皮(或其他兽皮)。装束镶有昂贵的珊瑚、玛瑙、绿松石、翡翠或金银,一件藏袍价值极高。

礼仪

献哈达是最普通的一种礼节,讲究尊老爱幼,注重人际关系,逢年过节注重欢乐。在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时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象征美好,表达祝福与希望之意。

婚礼

牧区婚姻基本上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并取得父母亲友同意,结婚日子由活佛或喇嘛确定。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新娘由自己兄弟作伴骑马到男家。新娘到男方家,从下马、进门到入房都有一定仪式。

丧葬

壤塘地区的藏民葬仪带有宗教色彩。分为灵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有名望的活佛、喇嘛去世后制成木乃伊置于灵塔中,规格最高。天葬是将死者尸体分割成块后让鹰鹫吃掉,借以升天。火葬过去只用于喇嘛或有名望的人,新千年以后较为盛行火葬,且有一定规格。婴儿或小孩多用 水葬。恶行死亡者用土葬。

夏炎寺

壤塘县夏炎寺全称“夏炎扎西赞拉贡巴寺”,译作“夏炎吉祥历神寺”,位于四川省 阿坝州壤塘县 南木达乡夏炎村,系觉囊派寺院,建于公元1784甲辰、 乾隆四十九年,创始人为阿旺·更嘎求觉喇嘛(公元1735—1802年),母寺为藏洼寺。文革期间,寺院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经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寺院、经堂等得以重建,均为木石结构。

确尔基寺

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有两层半楼高的 弥勒佛像,明代壁画香巴拉胜景图,一套古版大藏经,竹庆器寺第一大成就者亲自加持过的珍贵唐卡画《莲花生威仪像》和19幅巨型 唐卡画,25尊古代鎏金佛像,多康地区独一无二的佛牙一枚,文成公主亲手绣制的《药王佛》唐卡一幅,东壤塘寺创建者仲氏头盖骨一副,上面可以看到酷似 藏文字母和佛像的裂纹。

东壤塘桑珠罗布林寺

择选修寺地址如此神算,据说得到了一头牦牛的帮忙。东壤塘桑珠罗布林寺的创建人仲热拉西绕于1356年从西藏骑着一头牦牛往东走,察看修寺地址。当来到壤塘的赡巴拉山脚时,牦牛一改平常昂奋的兴致,卧地不起,仲氏无奈,就把此地定位寺址了。

壤塘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

该风景区距县城29公里。这是一座未曾被人碰触的山,因为它是《 格萨尔王传》中的神山之一,神圣不可侵犯。

该风景区方圆30平方公里,“香拉东吉” 圣山形如“众”字,巍峨壮丽,传说它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周围有88座 雪山烘托着,传说它们是圣山的侍从。

壤塘补天瀑布

位于与金川县交界的第一寨——独寨,距县城40余公里。从公路往右岸的山脚行走,可见一条悬挂于山面的石沟,继续前走约200米,但闻如雷的瀑布声贯耳,急忙翘首望去,发现一面瀑布从60多米高的空中飞流直下,砸进地面的深潭,涌起千堆雪花。非常有意思的是 瀑布飞来处,有一块危石悬其中,仅由几根石脉牵系于旁。瀑布取名为“补天”,真点睛神笔也。

壤塘海子山风景区

该景区位于壤塘、 阿坝、 马尔康三县交界处,距县城80公里。

海子山,是有海子的山的意思。海子山不仅有海子,而且有35个。海子山不仅山美,而且水秀。

海子山海拔4760米,雄居于草原上空。它的主峰叫“ 尊玛”,“王后”的意思,据说是青海境内著名的 阿尼玛卿山神的王后。她身着银色披风,骑1匹白色骏马,手捧如意宝,护佑一方生灵。

佛教文化

壤塘的觉囊派佛教文化正如古人所说“天下名山必有寺”,在 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和 海子山风景区之间,的确孕育了觉囊派藏传佛教文化。它的载体是三座著名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院确尔基寺、藏洼寺和泽布基寺。这三座寺院原本一家,创建于1435年,名叫东壤塘桑珠罗布林寺,后来发展成三座并列的寺院,寺院的建筑连成一体,俨然一座 小城镇,距县城60公里。

寺院背靠大山,面临平坝,由东向西的则曲河环抱寺院。据说背靠的大山是财神爷“赡巴拉”,面临的平坝是 财神爷的福地,藏语中称平坝为“塘”,县名“壤塘”由此而来(“赡”字音译成汉字时走了音,成为壤)。

东壤塘桑珠罗布林寺创建人 仲氏,是明朝的风云人物,被朝廷封为“宏教禅师”,颁发了封文。文曰“奉天承运,皇帝赦曰:朕维佛氏之教,以寂静为用。上足阴翊皇度,下足以开导群迷。自昔有国者,莫不崇奖维持,兴隆其教。尔囊日领占省(仲日囊西绕)精明了悟,愿力宏深,恪守毗尼,心存清净,化诱善类,普劝有情,良足嘉尚。今特封尔为宏教禅师。庶阐扬于宗风,永笃忠诚,式丕承于宠命,钦此!”(永乐六年四月八日)明成化年间,颁与象牙图章,明正德年间又赐善悟灌顶 国师。

壤塘9层弥勒佛塔

9层 弥勒佛塔可谓佛像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各种佛像,有壁画、唐卡画、泥塑像、金属塑像。最令人刺激的是第9层佛塔外悬空转一圈。第9层 佛塔墙外,每一方有一行从墙壁伸出的石板,长度大约20厘米,恰好一个脚板放在上面。探险者从塔门出来,手扶塔身,踏着这行悬空的石板移动脚步,围佛塔转上一圈。为了以防万一。僧人在佛塔身上牵了一圈钢绳作为扶手。尽管这样,还是令人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