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木达乡

茸木达乡 茸木达乡简介 茸木达乡壤塘县 茸木达乡棒托寺


茸木达乡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壤塘县辖乡。1960年置日隆乡,1966年改胜利公社,1978年更名茸木达公社,1981年置茸木达乡。茸木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30公里。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2162人(2017)。阿壤公路过境。辖茸木达、巴生、甲拉、啄昆、牙格车、洞窝、学尔盖7个村委会。茸木达乡农业主产 青稞、小麦、豌豆、蚕豆、马铃薯。牧业以牛、马、羊为主。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棒托寺石经。辖1个镇、11个乡:壤柯镇、 蒲西乡、宗科乡、石里乡、吾伊乡、岗木达乡、上杜柯乡、茸木达乡、 南木达乡、尕多乡、中壤塘乡、上壤塘乡1958年设县。壤塘,系藏语,意为“财神坝”。传说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红教喇嘛到此传布佛教,走至一个芳香碧绿,花开似锦的草坝之中,定居下来,诵经传教,化缘捐款,为建 寺庙筹积了很多资金。县由此得名。<...

详情

茸木达乡地名网_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茸木达乡资料简介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茸木达乡介绍

茸木达乡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壤塘县辖乡。1960年置日隆乡,1966年改胜利公社,1978年更名茸木达公社,1981年置茸木达乡。

茸木达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与青海省接壤,距县府30公里。面积223平方千米,人口2162人(2017)。阿壤公路过境。辖茸木达、巴生、甲拉、啄昆、牙格车、洞窝、学尔盖7个村委会。

茸木达乡农业主产 青稞、小麦、豌豆、蚕豆、马铃薯。牧业以牛、马、羊为主。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棒托寺石经。

辖1个镇、11个乡:壤柯镇、 蒲西乡、宗科乡、石里乡、吾伊乡、岗木达乡、上杜柯乡、茸木达乡、 南木达乡、尕多乡、中壤塘乡、上壤塘乡1958年设县。壤塘,系藏语,意为“财神坝”。传说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红教喇嘛到此传布佛教,走至一个芳香碧绿,花开似锦的草坝之中,定居下来,诵经传教,化缘捐款,为建 寺庙筹积了很多资金。县由此得名。

坐落在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茸木达乡则曲河畔,距县城32公里。

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瞻巴拉山像一尊神佛塑像巍然屹立,著名的佛教密宗修行圣地密咒修行洞、仙人洞、格萨尔修行洞、喜瓦拉传承修行洞,吉祥八宝物、转王七宝分布其中。传说公元前4世纪 印度的一位圣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修行成佛。

棒托寺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0229.4平方米,规模宏大, 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僧侣200余,均信奉红教、觉囊教,庙旁伏卧名扬海内外的石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据史料记载,石刻大藏经从明正统年始由60余名石匠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大藏经高9.7米、长46米、宽13米,占地598平方米,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最完整的一部石刻大藏经,具有极高的 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2001年6月25日,棒托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 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政府机关

壤塘县茸木达乡人大主席团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茸木达乡政府(阿两路北120米)

周边旅游景点

壤塘县茸木达乡棒托石刻公园-观景台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阿两路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阿两路

周边行政单位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木达木材检查站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阿两路

周边福利机构

茸木达敬老院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茸木达乡阿两路棒托寺

周边景区,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周边小学

茸木达乡中心校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阿两路茸木达乡中心校

周边乡镇

茸木达乡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南木达镇 地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

周边村庄

茸木达村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