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

德格县 德格 德格县历史沿革 德格县行政区划 德格县地理环境 德格县自然资源 德格县人口民族 德格县经济发展 德格县社会事业 德格县交通 德格县历史文化 德格县地方特产 德格县旅游 德格县著名人物


德格县,隶属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98°12′~98°41′,北纬31°24′~32°43′之间,东与 甘孜县毗邻,南与 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 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 石渠县接壤,地处金沙、 雅砻江上游 。县境总面积11025.24平方千米, 川藏公路国道317线贯穿县城及部分区乡,雀儿山山口海拔5050千米,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县城距州府康定588千米,距省会成都954千米。截至2011年,全县户籍人口83495人。政府驻地更庆镇。2010年底,德格县国内生产总值约23000万元。德格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著名景点有中国三大藏传佛教印经院之首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格印经院 、 格萨尔王故里 阿须草原。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古...

详情

德格县地名网_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资料简介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介绍

德格县,隶属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98°12′~98°41′,北纬31°24′~32°43′之间,东与 甘孜县毗邻,南与 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 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 石渠县接壤,地处金沙、 雅砻江上游 。县境总面积11025.24平方千米, 川藏公路国道317线贯穿县城及部分区乡,雀儿山山口海拔5050千米,有“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之称。县城距州府康定588千米,距省会成都954千米。截至2011年,全县户籍人口83495人。政府驻地更庆镇。2010年底,德格县国内生产总值约23000万元。

德格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著名景点有中国三大藏传佛教印经院之首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格印经院 、 格萨尔王故里 阿须草原。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古为“董族”地。

西汉为“动黏”地。

隋唐之初分属白兰和附国。

唐 贞观十二年(638),属吐蕃辖下多康六岗之色莫岗。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 都元帅府,以俄反为中心置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 元帅府。

明 洪武六年(1373),置朵甘卫,翌年升为怵甘行都指挥司,增置 朵甘思宣慰司。

清 雍正六年(1728),置林葱安抚司、德尔格忒安抚司;雍正十年(1732),升德尔格忒 安抚司为 宣慰司。宣统元年(1909)置 德化州。

民国二年(1913),为藏军所据,改设“德西”。民国二十一年(1932),恢复德格县,隶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藏族自治区。

1955年10月,属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

1978年,邓柯县撤销,划入德格2个区、8个乡。

1990年,德格县辖6区、26乡、1镇。县治更庆镇。

2011年,德格县辖25个乡,1个镇,171个行政村。辖 更庆镇, 达马乡、 普马乡、 岳巴乡、 八邦乡、 龚垭乡、 白垭乡、 俄南乡、 竹庆乡、 俄支乡、 玉隆乡、 错阿乡、 窝公乡、 温拖乡、 年古乡、 浪多乡、 阿须乡、 打滚乡、 亚丁乡、 所巴乡、中扎柯乡、上然姑乡、 汪布顶乡、 柯洛洞乡、 卡松渡乡、 马尼干戈乡。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东经98°12′~98°41′,北纬31°24′~32°43′之间,东与 甘孜县毗邻,南与 白玉县相接,西与西藏 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 石渠县接壤,地处 金沙江、雅砻江上游。

德格县 德格县境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沙鲁里山脉。地形复杂,最高点为绒麦峨扎山峰,海拔6168米;最低点是和白玉县交界处的丁都桥麦曲河口,海拔2980米,全县相对高度3188米,平均海拔4235米,全境以雀儿山为标志,将全县分为东北、西南两大部份。东北部高,河谷宽扩平坦,土壤肥沃,古夷平面保存完整,属川西北丘状高原地貌;西南部低,河谷深切,地势高差悬殊较大,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有冰川30多条,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

德格县境内河流以 雀儿山为分水岭,形成东部的 雅砻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雅砻江水系的巴曲、玉曲等12条支流,雅砻江干流德格境内流程165千米,流域面积6500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5.8亿立方千米。西部的金沙江水系的色曲,麦曲等5条支流,金沙江干流德格境内流程156千米,流域面积4800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2.4亿立方千米。

德格县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空气干燥,气温较低,冬长夏短,常年平均气温6.7℃,最高气温极值30℃,最低气温极值-20.7℃。常年平均降水量为623毫米,多集中在5至9月。境内霜冰冻冰雹频繁,降雪期早,日照较长,无霜期115天左右,年均日照1966小时。

德格县境内金沙江水系水能蕴藏量119万千瓦,支流水能蕴藏量33.6万千瓦。雅砻江水能蕴藏量45万千瓦,支流水能蕴藏量23.7万千瓦。金沙江、雅砻江德格段及其支流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224.9万千瓦。

截至2011年,德格县已探明17个矿种,63处矿产地,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26处,矿点31处,矿化点11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镍、钒、钨、汞、锡、金、银等。

德格县境内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共17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白唇鹿、 豹、 金雕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 黑熊、 水獭、 林麝等32种。

截至2011年,德格县有森林面积86.6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516.1万立方米,树种以杉木为主,间以柏树、白桦。境内中藏药野生植物药村主要有 冬虫夏草、 贝母、知母、大黄、 红景天、 雪莲花、秦艽、 川木香、羌活、藏木香、高山党参等500余种。其中八坞虫草、玉隆大黄尤为珍贵。

截至2011年,德格县户籍人口83495人,其中:藏族约占96%,汉族、彝族、土家族,苗族等约占4%

境内有彝族、藏族、 羌族、 苗族、 回族、蒙古族、 土家族、 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 纳西族、 布依族、白族、 壮族、 傣族等民族分布

截至2010年底,德格县国内生产总值约23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仅400多万元,全县人均年收入仅1400余元,且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较大。

德格县山多地少,经济以牧业为主。截至2011年,已开发农业用地有9.21万亩,占总面积的0.51%;牧业用地915.6万亩;占总面积的51.06%;林业用地315.65万亩,占总面的7.6% ;德格县有牲畜牧业4290头(只),产肉2292吨、奶9103吨、羊毛34吨、牦牛毛51吨、牛绒38吨,产值1752万元。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粮食总产7192吨,农业总产值2801万元。农牧民人平纯收入527元。

2011年,德格县共投入40万余元,升级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结合德格城区实际,组织发改、商务、城建、工商等部门进行现场办公,按标准把鲜肉、蔬菜、水果、副食、干杂、禽类、水产等划分为6个区,共设20个门面、36个摊点,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识。

德格县工业基础薄弱,截至2010年有工业企业7个,包括电力、汽车运输、印刷等,工业总产值392万元。

民国时期,德格县仅有小学3所,其中时办时停的2所。解放后,发生较大变化,至1990年已有小学26所,在校生2361人,小学教师234人;中学1所,在校高中生79人,初中生188人,专任教师27人;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133人。

截至2011年,德格县1镇25乡,共有小学42所,其中28所是乡小,均为有一至六年级的完小,14所为村小,另外还有若干所民间自己筹办的小学,如此次调查所涉及的年古、扎科、燃姑、温拖等小学。全县有两所中学,均只设置初中部。德格县中目前有3个年级,全部学生406名。马尼干戈藏文中学,共有学生258余名。两校学生初中毕业后如继续上学,须到康定、泸定、甘孜甚至成都就读。学校采用的是双语教学,包括小学和中学;但在县城小学,调查发现藏语教学只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三年级后统一使用汉语教学。甘孜州境内专门的藏语学校有三所:康定四川省藏校(中专)、新都桥藏文中学、马尼干戈藏文中学。

截至2010年,德格县有县医院、藏医院、区乡卫生院(所)等卫生医疗机构32个、床位92张,每千人有2.34个卫生技术人员。

2011年,共投资4388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97个,改扩建乡卫生院2个,重建县人民医院,扩建县藏医院。为乡(镇)、村卫生机构配置救护车、X光机、彩超机、检查床、听诊器、三道联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价值216.54万元,镇医务人员104名。

2011年,德格县统归统建2180户,每户20立方米;改扩建户842户,每户15立方米;村组活动室36个,每个50立方米,共计43600立方米。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645人,城镇职工参保人数3019人,参保达到100%,城镇居民参保人数4626人,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61115人,参合率达到90%。

截至2012年,德格县建有水泥球场4个,排球场5个,乒乓球场12个,棋类室30个,1050个座位的电影院1个,6个电影放映队,2个录像室,文化馆1所,图书室6个,藏书记处10余万册,建有广播站县1站、乡27站、村117站,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个。2012年,德格县在全县26个乡镇、171个行政村建设地面数字电视发射中心,该项目总面积达39400平方米,总投资达2966.78万元。

德格县境有康巴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有康区著名的五所五明佛学院;是甘孜州18县里寺庙最多的地方,达到57座;在这里还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德格印经院。

在德格并存着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祖寺。有藏区噶举派(白教)祖寺八帮寺,该寺创建于1179年,有分寺200多座,为德格土司第一家庙;有康区萨迦派(花教)祖寺更庆寺,创建于1448年,辖7座分寺;康区宁玛派(红教)祖寺竹庆寺,创建于1685年,辖分寺200余座,是格萨尔王藏戏的发祥地;康区格鲁派(黄教)祖寺更沙寺,创建于1654年,辖分寺10余座;康区苯波派(黑教)祖寺丁青寺,创建于618年。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在德格县都创办了佛学院,德格有五所著名的五明佛学院。一是竹庆寺协日森五明佛学院,建院有250年历史,属宁玛派,学者高僧多达600人,著作颇丰,影响整个藏区和印度、 尼泊尔、 不丹;二是宗萨寺康协五明佛学院,建院有130多年历史,系康区萨迦派最高学府;三是八帮寺五明佛学院,建院有120年历史,系噶举派唯一系统的高级学府;四是协庆寺五明佛学院,建院有120年历史,属宁玛派;五是丁清寺基扎五明佛学院,属苯波派最高学派,创建已有250多年历史。此五大五明佛学院均以“五明”学说为基础,学研内容涉及佛学、天文、诗歌、文学、医学、文法、历史、历算、绘画等内容,培养大批学者、高僧。

川藏北线(317国道)经过德格,从康定有班车发往该地。10月份到5月份当地降雪,雀儿山一段路况较差。夏季是雨季,川藏线有时会出现塌方和泥石流。但一般而言,乘车去德格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如果从康定坐班车前往,一般在出发后第二日下午三点到达;如果从成都出发,则须先乘车到达康定。

截至2011年,德格县境内通乡的公路已经全部完成,通村公路部分完成。

竹庆藏戏

竹庆寺格萨尔 藏戏主要由《赛马登位》、《刀日洛解》、《普金普六独秩》、《龙达》几部组成,而其它寺庙演出的《岭·格萨尔王传》除《赛马登位》外,主要有《岭国三十员大将》、《岭国统帅格萨尔王、七大勇士、十三位岭国王妃》、《岭·格萨尔王·王妃珠姆和十三种畏马战神、鹞、雕、狼》几部组成,演出《格萨尔王传》剧中人物可达104人。

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最为华彩之处是经版库房和印经工场。经版库房里占据主殿二、三、四层的六、七个大小房间,为整个建筑面积的一半。经版库里光线暗淡,隐约看见靠墙一圈都是一层一层的木架子,上边插满带手柄的经版。近三十万块经版依照门类,分作丹珠尔经、甘珠尔经、大宝佛藏经、般若八千颂、名人经典、萨迦经书、版画、小经版等被小心而密集存放在这里,经版数量最大的一个是《甘珠尔》库。

说唱艺术

在格萨尔史诗的流传过程中,衍生出极其独特的史诗音乐表现形式,以史诗弹唱和说唱为主要传播载体,传承千年而不衰,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许多以史诗说唱为终身事业的说唱艺人就是现存的活本。仅阿须地区就有说唱、弹唱艺人近十五人之多。

藏医药

德格藏医药在明代以前,德格地区只有少数初晓医道的僧侣,到十五世纪中叶(1450年),出生于西藏 昂仁的 香巴噶举名僧唐东杰波在德格修行期间,配制出主治胃病的“成道白色丸”藏成药,在他的影响下,德格地区的僧侣、学者开始较系统地吸收西藏地区的藏医药学传统理论。到了十八世纪初,德格地区的藏药发展进入繁荣时期,十九世纪,德格地区涌现出一批对藏医药有重大影响和深刻造诣的藏医学大师。在土司时期,德格地区藏医药成为南派藏区的发祥地。1980年研制出在康区失传近百年“佐塔”名贵原料药之后,以“佐塔”和“八铁”、“八火质”为主要原料,研制了“珍珠七十丸”、“仁青常觉”等系列名贵藏成药,致使德格藏药闻名整个藏区,1987年,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研单位。2002年,藏医院收集的医学经典《宇妥元丹贡布八大秘笈》被国家列入保护遗产。

木香

木香为多年生草本,高1.5~2m,主根粗大。茎被稀疏短柔毛。茎生叶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三角形,长30~100cm,宽15~30cm,基部心形,下延成不规贝勺分裂的翅状,边缘不规则倾波状或浅裂并具稀疏的刺,两面有短毛;茎生叶基部翼状抱茎。

酥油茶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1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酥油茶了。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是麦角科真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上。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高海拔的森林草甸或草坪上,生长在森林草甸上的冬虫夏草颜色以暗黑棕色为主,生长在草原上的冬虫夏草则以黄棕色为主。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

雪莲花

雪莲花是藏药瑰宝,采自青藏高原3000米以上以及天山4000米以上的雪线附近,是古今有名的珍稀药材,具有除寒、去风湿、通经活血、强筋骨,促进子宫收缩,对各种风湿及妇科病患者有独特的疗效。

獐子菌

獐子菌又称虎掌菌,是生长在森林中的菌类,棕黑色。极品獐子菌是獐子菌中挑出来最好的部分,骨朵完整,个头较小,用于煲汤味道鲜美,清炒则味更佳。

羊肚菌

羊肚菌肉质脆嫩,香甜可口,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都相当丰富,药用时可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等疾病。

德格是康巴藏文化的核心区,拥有“康巴文化发祥地”和“格萨尔王故里”两大文化品牌。德格印经院是迄今中国最大的藏文印经院,素有“藏民族文化宝库”之称;南派藏医药发祥于德格;格萨尔王诞生地德格阿须草原;境内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并存;藏区三大画派噶玛噶则画派绘画与风格独特的建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有 新路海、卡松渡、多瀑沟等自然生态景观群。

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坐落在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199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须草原

格萨尔王故里 阿须草原位居德格县东北部,距离德格县城230千米,距离马尼干戈120千米,海拔4000米左右,连接竹庆、浪多等地,总面积达八万五千多公顷。

在阿须草原乃至整个德格,随处都有格萨尔王的印迹,并流传着许多格萨尔王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诞生在阿须草原这片土地上,并广为传唱。

卡松渡

德格县卡松渡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距县城63千米。沿途可观赏四川、西藏相连的金沙江大桥。

该风景区以卡松渡乡为核心,总面积29764.1公顷, 林业用地面积7609.5公顷(森林面积4535.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014.2公顷),非林地用地面积22154.6公顷,森林覆盖率15.24%。卡松渡与汪布顶、俄支、俄南三乡相连组成的沿江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总面积达到了323000公顷。

雀儿山-新路海

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巨鸟羽翼。处于德格中部地区,把德格一分为二,东部为纯牧业地区,西部为金沙江沿岸的半农半牧区。也是德格县的分水岭,众多河流以山为界,呈梳状或树枝状分布,分别流入金沙江和雅砻江。雀儿山属沙鲁里山脉北段,地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是典型的冰川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座,最高峰绒麦俄扎,海拔6168米,终年积雪不化,是四川省第四高峰。雀儿山下的 新路海风景区在川藏公路之侧,距德格县城100千米,海拔4040米。新路海平均深度10米,最深处15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

山南麓川藏公路北线899.5千米处,安息着为开辟川藏公路而英勇献身的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一等功臣 张福林烈士, 烈士陵园占地70平方米。

甲察城堡遗址

甲察城堡位于龚垭乡拉翁通村丫口处的山梁上,城堡与古时中岭部落遗迹相连,三面环一面临的龚垭寺庙就建在 甲察城堡遗址上。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岭国所辖地区分上岭国、中岭国、下岭国三部分,龚垭所在地为当时中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格萨尔王统一岭国后,派遣其同父异母的哥哥甲察镇守龚垭一带,直到公元1406年被德格土司家族取代为止。

石棺墓群

德格古墓群占地约一平方千米,有几百座之多。各墓之间的间距也有考究,排列整齐,方向均头西脚东,墓长2米左右,短的仅为1。4米,宽为45厘米的条穴土坑里,土坑上均覆以石板。在墓群中曾发掘出少量的砂墨陶罐及古瓦片、砂陶片。

德格八邦寺

康巴古建筑典范,康巴民族绘画艺术之乡。德格 八邦寺,距县城108千米。这里山峦峰回, 远离尘嚣,森林茂密,幽静宜人。八邦寺是噶举派红帽系祖寺。寺庙坐落在八帮乡政府侧边,座北朝南,是一幢大型 四合院式整体古建筑。始建于1179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寺庙建筑主要由殿堂,转经廊、 藏经阁、僧塔等几部分组成,素有“ 小布达拉宫”之称。寺庙还设有印经院一所,佛学院一所,静修院三所,寺存佛学、诗明、天文、历算、法学等著述 林林,收藏丰富。

止贡巴·仁钦贝(1143-1217),高级佛学家、修行成佛的止贡噶举派创世人。

杰帕莫珠巴·多吉杰波(1110-1170),著名学者、高级佛学家,元世祖帝师帕竹噶举派创世人。

呷马巴希(1204-1283),著名佛学家、噶举派最高领袖、元朝第二代帝师。

四郎仁钦(1244-1335),萨迦派最高领袖元朝帝师八思巴进京时的膳食堪布德格家族头人。

博它扎西生根(1500-1560),元朝封为第一代德格土司、著名政治家。

喇钦·向巴彭措(1600-1658),著名佛学家,政教合一的典型代表,第7代德格土司、第一代德格法王。

八帮师德·曲杰久勒(1700-1774),学识渊博,精通大小五明学,特别对佛学理论,天文历算,医学绘画,印度乌尔都文,藏文文法等深有研究,著书立学达120多部。

格萨尔王(1038-1119),格萨尔自幼家贫,小时就在阿须、打滚乡放牧,16岁赛马选王并登位。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1978年后,在原址处重建“格萨尔王纪念堂”。

索朗其美,男,藏族,1962年出生,四川德格县人,大学文化,中国共产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西藏第一代藏医药硕士研究生,任西藏藏医学院副教授、西藏藏医学院研究所所长、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代会代表等职。

更登,藏族,中共党员,属牛,四川省德格县人,编审。1951年参加工作,曾在甘孜报社任藏文编辑,1974年调四川民族出版社任藏文编辑,曾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民族文字编辑室副主任。1985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