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彝族苗族乡

马路彝族苗族乡 马路彝族苗族乡地理位置 马路彝族苗族乡历史沿革 马路彝族苗族乡地理环境 马路彝族苗族乡社会事业 马路彝族苗族乡经济概况


位于金沙县西北部,东与太平乡相依,南与大方县果瓦乡毗邻,西与 毕节市龙场营镇隔河相望,北以水边河的遇仙桥与清池镇相连马路彝族苗族乡,简称马路乡,位于 金沙县西北部,东与太平乡相依,南与大方县果瓦乡毗邻,西与 毕节市龙场营镇隔河相望,北以水边河的遇仙桥与清池镇相连,乡政府所在地路河村距县城99 公里。乡境元代属永宁安抚使司领地;明代属永宁宣慰使司领地;清代,先属永宁军粮府叙永厅所辖, 乾隆元年(1736年)划归 贵州省黔西州所辖,编入平定里第二甲(马路、契默、铸钟3片区)、第三甲(保安片区);民国30年(1941年)划归金沙县后并为九华乡,继改为太平乡,解放后,1953年建马路、契默、铸钟、保安4乡,录属清池区;1958年,契默、马路、铸钟3乡合并为东方红人民公社,保安与阳波(清池镇内片区)成立安阳人民公社;1963年,契默、马路、铸钟、保安分别成立人民公社...

详情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马路彝族苗族乡所有乡中心区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马路彝族苗族乡介绍

位于金沙县西北部,东与太平乡相依,南与大方县果瓦乡毗邻,西与 毕节市龙场营镇隔河相望,北以水边河的遇仙桥与清池镇相连

马路彝族苗族乡,简称马路乡,位于 金沙县西北部,东与太平乡相依,南与大方县果瓦乡毗邻,西与 毕节市龙场营镇隔河相望,北以水边河的遇仙桥与清池镇相连,乡政府所在地路河村距县城99 公里。

乡境元代属永宁安抚使司领地;明代属永宁宣慰使司领地;清代,先属永宁军粮府叙永厅所辖, 乾隆元年(1736年)划归 贵州省黔西州所辖,编入平定里第二甲(马路、契默、铸钟3片区)、第三甲(保安片区);民国30年(1941年)划归金沙县后并为九华乡,继改为太平乡,解放后,1953年建马路、契默、铸钟、保安4乡,录属清池区;1958年,契默、马路、铸钟3乡合并为东方红人民公社,保安与阳波(清池镇内片区)成立安阳人民公社;1963年,契默、马路、铸钟、保安分别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区,公社改乡;1992年“建并撤”时,以上4乡合建为马路彝族苗族乡。

全乡地理位置为东经105°47′34″-105°55′00″,北纬27°34′08″-27°42′55″,国土总面积为84.07平方公里。有耕地14734亩,其中:田1872亩,土12862亩。有小岩、龙山、清坪、大丫、铸钟、木落、高潮、金联、桶井、发寨、路河、西牛、金龙、金舟、新田、纳尾、兴隆17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总人口14037人,其中: 农业 人口13841人,占总人口的98.60%;非农业人口196人,占总人口的1.40%;少数民族人口3367人,占总人口的23.90%。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5个民族。在少数民族人口中, 彝族、 苗族人口较多,为新建乡民族。

境内,山属 乌蒙山脉芦竹山支脉,以低中山地为主,岩石以 碳酸岩类为主, 碎屑岩类次之, 岩溶地貌发育;水属赤水河水系,水边河、卧牛河环绕,还有溪沟20余条,均南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最低处清平村遇仙寨490米,最高处新田如榔树1322米,路河村高727米。相对高差大,多陡坡山地,气候资源丰富,植物物种比较齐全;森林面积37830亩,森林覆盖率30%;荒山草坡15100亩,牧草种类较多,发展畜牧业有较好前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874毫米,无霜期280天,年均日照时数980%小时,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辣椒;野生植物有天麻、香菇、五蓓子及其他中草药材。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硫、铅、锌、锰等,其中:烟煤+无烟煤储量达5000万吨,发热量7000大卡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交通、通讯、水、电设施得到加强。完成了清(池)龙(场营)公路段改造,新修了发(寨)坪(子头)和路(河)纳(尾)乡村断头公路,总长度达25公里。目前有8个村通公路,北连田坎,东接石场,西通毕节、大方、四川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对于搞活地方经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乡有60%的人口用上了自来水,实现了村村通电;乡驻地开通了程控电话。文教、卫生、广播电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乡共有学校11所,其中:初中1所,小学10所,有教职工184人,在校学生24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建立乡村图书室3个,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加强,有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室1个,医务人员8个,基本做到了小病不出乡;有地面卫星接收站、点12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5%以上。小集镇建设有所发展,有60多户村民在路河集贸市规划区建房。

马路乡是一个经济落后的民族地方。1992年建制后,尤自“九五”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乡党委、 政府组织和领导全乡各族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结合本乡实际,大搞科技兴农,大办乡镇企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2000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30万元;乡企总产值1000万元;粮食总产量4564吨;财政收入29.60万元;农民人均粮食33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95元。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实现了粮食增收、农业增效、财税增长、农民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