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镇

龙场镇 龙场镇地图位置 龙场镇历史沿革 龙场镇行政区划 龙场镇人口民族 龙场镇自然资源 龙场镇基础建设 龙场镇经济发展 龙场镇特色产业 龙场镇民俗风情 龙场镇名胜景点


贵州省黔东南州 凯里市龙场镇,位于凯里市西北部,距凯里城区15公里(平9.9公里),东靠市区、西临炉山镇、北界湾水镇和大风洞乡,南连万潮镇。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设乐登堡。1932年置乐登镇、虎庄乡。1942年为龙场乡。1953年析设龙场、狗场、虎庄、华介、箐口等乡。1956年调整为龙场、虎庄2乡。1958年撤乡建团结公社,同年并入万潮公社。1961年析建虎庄公社。1963年龙场、虎庄分置,1984年置龙场镇、虎庄乡。1992年合并置龙场镇。522601107001 123 龙场居委会 522601107002 123 龙场煤矿家委会 522601107003 123 渔洞煤矿家委会 522601107200 121 龙场村 522601107201 22...

详情

龙场镇地名网_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龙场镇资料简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龙场镇介绍

贵州省黔东南州 凯里市龙场镇,位于凯里市西北部,距凯里城区15公里(平9.9公里),东靠市区、西临炉山镇、北界湾水镇和大风洞乡,南连万潮镇。

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

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设乐登堡。1932年置乐登镇、虎庄乡。1942年为龙场乡。1953年析设龙场、狗场、虎庄、华介、箐口等乡。1956年调整为龙场、虎庄2乡。1958年撤乡建团结公社,同年并入万潮公社。1961年析建虎庄公社。1963年龙场、虎庄分置,1984年置龙场镇、虎庄乡。1992年合并置龙场镇。

522601107001 123 龙场居委会
  522601107002 123 龙场煤矿家委会
  522601107003 123 渔洞煤矿家委会
  522601107200 121 龙场村
  522601107201 220 华山村
  522601107202 220 雷公村
  522601107203 220 黄腊村
  522601107204 220 乐榜村
  522601107205 220 老山村
  522601107206 220 沙子冲村
  522601107207 220 渔洞村
  522601107208 220 狗场村
  522601107209 220 平寨村
  522601107210 220 平路河村
  522601107211 220 瓦窑村
  522601107212 220 虎庄村
  522601107213 220 箐口村
  522601107214 220 郭家坪村
  522601107215 220 华介村
  

龙场镇共 5555 户, 23519 人,主要居住有苗族、汉族、革家、西家等,少数民族占83.4%.

全镇有耕地面积16620亩,其中田10650亩,土5970亩,人均耕地0.8亩,森林覆盖率52 %,龙场镇政府驻地海拔为870米。


  全镇煤炭、硫铁矿、铅钒土等各种矿藏十分丰富,其中以煤的贮藏量居全镇之首,占全市煤藏量的80%,素有黔东南煤都之称。
  龙场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有风光绮丽的香炉山 (海拔为1233.8米),迷人奇特的麻塘革家风情、石龙寨西家风情旅游村寨,千姿百态的鱼洞溶洞。

镇内交通便利,省道炉榕公路横穿东西,凯施旅游公路纵横南北,全镇通村公路、农网改造、电话实现村村通,教育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为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深信全镇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定能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谱写更新的篇章。

龙场镇位于 凯里市的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20公里,总面积96.7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8个村民组,4836户,21593人,耕地面积16620亩,其中田10650亩,土5970亩,主要居住有苗、汉、革、西等民族。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有煤、硫铁矿、铝钒土等,其中以煤炭的贮藏量最为丰富。

革家姑娘多数从八九岁起就学蜡染工艺,到十七八岁即成蜡染能手。其图案有太阳、水波、米粒、蝴蝶、燕子、青蛙、螺蛳、鲤鱼、水草、石榴、野花的夸张变形体及几何纹样。其制品除用作衣、裙、帽、围腰等外,还用作口袋、背包、提包、枕套、帐沿、手巾、窗帘、被面、桌布、凳椅垫布、沙发桌几布、书包、伞套等。地家姑娘擅于刺绣,颜色以红为主,有平、盘、插、挑等绣法,图案多为蝴蝶、鱼、鸟、刺梨、花卉等。

龙场镇平路河位于龙场镇南面,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方面非常适合饲养娃娃鱼。于2009年8月开始在龙场平路河特种养殖娃娃鱼;同时在修建了养殖场,建有养殖池300㎡、繁殖池100㎡、蓄水池一个80立方米,建管理用房300㎡;整个养殖基地已投入资金350万元,现养殖有十斤以上5年龄大鲵亲种100余尾,3斤以上成鲵200余尾,一斤半以上大鲵500余尾,一斤左右大鲵近千尾。整个基地的娃娃鱼每天以10-15斤的速度在生长,目前预计经济效益达800多万元。

踩亲舞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一种独特的舞蹈,在集会上,当革家小伙子吹起那清脆,欢快的芦笙舞曲步入芦笙堂时,身着盛装的革家姑娘也跟上伴舞,为了试探姑娘的心思,小伙子边吹芦笙边用脚跟轻轻地踩住身后伴舞姑娘的脚尖。如果姑娘钟情,那就用手轻轻地敲打小伙子的后背,算是回音,于是他们边跳边舞,沉浸在欢乐的之中。在跳舞踩亲时,小伙子用脚跟踩姑娘的脚尖,姑娘又在小伙子的背上轻轻的捶打,这些举动既要协调,又绝禁粗俗,跳踩亲舞的青年男女,并不仅限于情侣之间,因为它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的交际舞,即使是不相识男女青年,也同样可以用同场舞蹈,一场舞下来,有的会成为朋友,甚至恋人,革家踩亲舞是男女青年们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生活执着的追求的写照。革家踩亲舞风趣优默,雅俗共赏,不仅深受青年男女们的喜爱,也颇受革家男女老幼的青睐,每当青年们在集会上跳起这种舞蹈时,周围总围着不少老中年人为他们助兴。

革家民间自古就有七个太阳的传说,传得神神秘秘,说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有条有理。既奥妙无穷,又神奇无比,传说的人,说得头头是道,听讲的人,听得津津有味。可谓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传说,上古时期,在革家人居住的地方,天上有七个太阳。日照时长,阳光强烈。七个太阳连接走一次,就是七天,百姓无力干活,无法休息。山坡上树木干得起火,石头晒得炸开,土地晒得裂口,河水断流,庄稼干死了,花草树木死光了,人类无法生活,成开躲在岩洞里,日子没法过。不得已,革族始祖……阿羿兜罗聚众商量去射太阳。众人同意了,就决定叫“阿羿”去造弓箭,又叫“阿羿”爬上七抱大马桑、七抱大杨柳树梢去射太阳。连续三箭中了六个,最后一个见势不妙就躲进东山背后。顿时,老天发怒了,一连七天七夜没有光,天黑地暗,百姓出不了门,生活再度无法过。阿羿兜罗被吓住了,立即商量请牛、请马、请公鸡又去喊太阳。牛去喊了,马去喊了,太阳不肯出来。公鸡又去喊,太阳出来了,红彤彤的,暖和和的,大地的万物得以复生,人类重见光明,革族人也得救了,故事编入古歌《摆解轰》歌词里,世代流唱在革族的生活中,千古流传,千古流芳。
  革家的七个太阳是指:“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把它们统称为太阳,是因为它们都发出光亮。当时的天与地很近,近得只需爬上七抱大马桑树梢、七抱大扬柳树顶,就能射中太阳。在这样近的距离看天上这七颗行星,显然是再清楚不过的、明亮不过的。故,都认为是太阳。这种认识,在那时对于没有科学知识、没有文化的民族,对宇宙的认识简单、浅浮是符合情理的,是难免的,是不足为奇的。至于说七个太阳被射掉六个,剩下一个到现在的说法,也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要不,就可能是正当阿羿兜罗举弓放箭的那瞬间,天突然受惊,升高了,地突然受惊,下陷了,天与地顿时拉开大距离。而太阳体积大、光度强,眼睛看得见,就认为是留下的那个太阳,是公鸡喊出来的那个太阳。金、木、水、火、土星体积小、光亮弱,眼睛看不见,就被认为是射掉的那六个(注:月亮是夜晚才出,白天看不见)只有用这样的假设和分析、这样的推测、这样的解释,才能符合客观规律的说法,符合当时人类逻辑思维的能力和推理。

境内苗族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严禁同宗和姨表兄弟妹之间通婚。也有异宗不婚的,原因是他们的祖先有过纠纷,曾发发誓过不再通婚,或者结拜过兄弟而被视为同宗,其子女视为兄弟姊妹,不能通婚。在古代,姑家之女必须嫁给舅之子,俗称“还娘头”.这种强制性婚姻,经当事人和群众的激励抗争,已演变为补给舅家一定的钱财(俗称礼金钱)即可另嫁。礼金钱的数量,明、清时期为白银1两2钱,民国时期为银元12元。解放后至今,仍沿袭礼金钱习俗。 境内苗族婚姻的缔结,自明、清以来,即存在“自主自由式”、“说合自由式”等几大类。“自主自由式”是男女青年在“游方”活动中自由恋爱而结为夫妻的婚姻缔结形式,从认识到结婚,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拥有绝对的自主权。“说合自由式”是男女双方经过“游方”,感情达到一定程度后,由男家央请媒人到女家说合,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到定亲、结婚。“说合自由式”的一种形式是先由老人提议,请人撮合,女家答应后,男女青年再通过“游方”建立感情,双方同意即可定亲,条件成熟后结婚。
  “游方”,系苗语音译,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选择配偶的公开社交活动,多在农闲季节或民族传统节日之际进行。白天“游方”,一般只限于节日期间并在寨子周围有风景树的坡上,晚上在寨子内(边)的游方堂。每个寨子都有一至两三个游方坡或游方堂,这由寨子的民族宗支情况和居民多少而定。无论是白天或是晚上游方,都是邻寨或外房男青年先到,以吹口哨、木叶等为信号,女青年闻讯,即换上新衣服,邀约同伴出来对歌、谈话。女青年对所有男客都十分礼貌、盛情,如有称心的,除唱歌、盘问等外,还抓住其心理,送些小礼物,如手圈、戒子、围腰等,使其散后再来。男女之间说话或对歌,多在集体场合中进行,内容健康,充满欢乐和真诚。男方如有轻妄之举,必遭女方冷眼或众口谴责。经多次游方交往,双方有意,可交换银饰、衣物等信物。经过考察,即订立婚约,择日成亲。如有反悔,退还信物了事。

主要景点有鱼洞溶洞、香炉山、麻塘革家风情。

香炉山位于龙场镇政府驻地南面的虎庄村,距镇中心6公里,处于龙场镇与万潮镇的交界,一半是龙场镇的辖区,一半是万潮镇的辖区。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是香炉山的爬坡节。六月十九爬香炉山始于何时,无法考证,但每年六月十九这天,数百公里之内的群众纷纷赶来爬山,人山人海。


  香炉山二屯崖古城遗址 香炉山二屯崖古城遗址,位于市城西17公里的香炉山中层,系清平卫中左千户所、炉山汛驻所。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平县城绅士李若星捐资募集数百民众于此建筑堡,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重刑清平县志》称,时于此“聚而居者百余户”.建有石拱城门,尚存。今是登上香炉山顶第一道隘口。门楣上镌刻“是一保障”四个大字,门两侧阴刻楹联“一障保名区雉堞山城千载固,层崖开胜境蜃楼海市两重盘”.拱门上方原建有楼阁,已毁,古城基址尚有遗迹。
  炉山汛外委置 在香炉山二屯崖古城池址,系明嘉靖十年(1531)兴建,已圮。
  摩崖 炉山千户所署。在香炉山二屯崖古城池址,今顾氏宗祠前后,已圮。
  将军印摩崖。位于香炉山顶“九十九磴坎”,“南天门”左侧,整个摩崖高约0.8米,宽约0.6米,为明正德十一年(1516)巡抚周廷用文,巡抚邹文盛书。右侧为“平香炉山苗碑记”,全文400字,记述明正德十一年(1516)巡抚邹文盛率湖广兵镇压苗族阿乜、韦同烈等起义军的经过。因年久风化,已毁。
  “云梯”摩崖。位于香炉山南天门下“九十九磴坎”第86磴左侧,距路基0.30米半崖上,阴刻、行书,字迹完好。摩崖长0.80米,宽0.29米,每字长0.38米,宽0.29米。为清贵东道吴光庭镌。香炉山 “南关”摩崖。位于香炉山“九十九磴坎”第91磴右崖上,距路基0.86米。楷书阴刻。摩崖长0.36米,宽0.33米,字迹清晰,系民国2年(1913)香炉山团首顾佐臣手书。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出谷”摩崖。位于香炉山城门洞城墙右侧,距石级路基高120米陡崖上。楷书阴刻,横列。每字长、宽各约0.65米,苍劲有力。
  “察院明文”摩崖。位于香炉山二屯崖观音洞口东北约120米处,距路基高1.40米。摩崖和1.03米,宽0.60米,上为半圆形,呈碑状。楷书阴刻。为明崇祯七年(1634)二月向大才、黄富以碑记形式记述“征剿炉山古绩碑衔”.今字迹清晰可辨。摩崖上0.70米处有篆字图章一枚,长、宽各约0.45米。
  “赵文奎”摩崖。位于香炉山“察院明文”摩崖右侧2.60米崖上,距路基高01.706米。楷书阴刻。摩崖长0.90米,宽0.37米。每字长0.34米,宽0.37米。清晰醒目。摩崖右上崖半壁有许多阳刻行楷摩崖,大多已被风化,无考。
  “香炉山界碑叙”摩崖。位于香炉山“九十九磴坎”下约100米石级路半崖上,距路面高10米。摩崖分左右两壁,右壁长1.00米,宽0.36米,主要记述立碑事由。左壁长1.15米,宽2.20米,主要记述香炉山具体界限,共1800余字。“为大中华民国贰年岁次癸季冬月吉日众首士仝建”、“住持王宗远”、“匠士潘桂镰造”.坚立,阴刻小楷。今字迹清晰完好。
  碑刻“胜境”碑。位于香炉山二屯崖下大路右侧。碑高0.95米,宽0.90米,厚0.15米,楷书阴刻。据《重刑清平县志》载:“炉山胜境碑,乾隆四十七年邑令雷平立”.碑文至今清晰。“胜境”碑为“黔阳胜境”碑,“文化大革命”时上半截“黔阳”二字被敲断,后筑路被埋没。今“胜境”二字仍遒劲醒目,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香炉山 “黔阳第一山”碑。位于香炉山二屯崖城门下102米,石级路右侧。青石碑,高1.60米,宽0.82米,厚0.15米。该碑中款为“黔阳第一山”,两侧自右至左竖列记文及题款。记文为:“黔省之山多矣,如金筑之南岳、螺蛳、照壁等山,诚为名胜,非不蔚然深秀,以壮会城之观瞻。然要其峭峭壁端方、烟云缭绕、倏忽变化不可捉摸,荟萃泉山之景者,莫若靖邑之香炉山。岁在癸未,予守是邦,因公会昆山管都间小住于此,浏览用概,实属天造地设,集黔山之大成,爰颂嘉名为黔阳第一山,不禁之歌曰:气象峥嵘兮,蓬台起舞。峰峦环绕兮,磅礴安堵。空阔天地兮,民属万户。岩壑盘曲兮,有豹有虎。高不及兮,去天尺五。大而难比兮,昆仑为伍。石壁巩固兮,安设营武。庙堂辉煌兮,四里可睹。万山拱象兮,右弼左辅。神仙往来兮,蓬莱洞府。登临远眺兮,眉扬气吐。夺峰第一兮,照垂千古。”题款为“知清平县事古滇徐作霖题 光绪甲年暮春 吉日立”
  “永垂不朽”碑 .位于香炉山西北山腰,塘房寨东10余米处。青石碑,碑高1.36米,宽0.70米,0.15米,有碑座,为“大清光绪戊寅四年秋”立。该碑主要记述“乐善者”芳名及所捐银两数额开报后世。总有86人捐银,包括监修5人,共91人。该碑横楣阴刻“永垂不朽”四字,自右至左坚立记文,字迹大都清晰可辨,198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门洞 二屯崖城门洞。位于香炉册二屯崖西南端,为崇祯十五年(1642)李若星筑城所建。二屯崖城门建于二屯崖崖壁缺口处,大块方石砌就,拱形,高2.5米,宽1.28米。门进深为两层,第一层0.84米,第二层1.25米。门上有横额一方,长1.15米,宽0.60米,阴刻楷书“是一保障”四个大字。两侧阴刻楹联一副,上联楷书“一障保名区雉堞山城千载固”,下联草书“层崖开胜境蜃楼海市两重盘”.过拱门登11级石阶处建有魁星点斗阁,三间二层木构建筑。明间为通道,左次间置土地菩萨,右次间置财神菩萨,二楼中间置魁星点斗菩萨。阁东北约50米处建有七层香炉塔,占地面积约36平方米,高约20米,四角撵尖顶木结构建筑。上盖小青瓦,飞檐翘角,悬吊风铃,劲风吹拂,叮当作响。各层有楼板,四面装棂窗,由底层旋梯而上。明清时期,香炉塔既是战时的了望台,又是战时的指挥所。城门洞地势险要,是香炉山的第一道险隘、第一道雄关。魁星点斗阁和香炉塔早毁,城门洞尚存。
  南天门。位于香炉山顶层南面,与“九十九磴坎”连为一体,是香炉山的第第二道险隘、第二道雄关。“九十九磴坎”至“南天门”,狭窄陡险,是通往香炉山顶层的唯一通道,故称“第一线通”,又称“一线天”.为此,明路南知州汪良有诗云:“雄关未许容双马,杀气曾教走万军。”《重刑清平县志》也有“一夫守之,可以御百”的描述。此通道踏跺九十九级,高36米,垂直高度27.30米,宽1.90米至2.50米。两壁有“云梯”、“南关”、“步南天”等摩崖。“南天门”建于“九十九磴坎”顶端,拦截路口,紧连两壁,中置一拱门,细钻条石修建,无缝、坚实、牢固。拱门为两进一体,一进高2.44米,宽1.33米,进深1.03米,另一进高3.10米。过拱门后登石梯22级即进入平缓顶层。“南天门”顶上建有一亭,称“南天门亭”,为二间木质瓦顶。亭中置数尊菩萨,面向南方。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七年(1881)修复。民国初年一和尚(俗名杨光明)捐资重建,解放后毁。“九十九磴砍”至“南天门”路段由于年久失修,毁坏较多。1989年,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维修该路段,其石级均为细钻条石,两边并设铁栏杆供游客上下攀扶。

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革家村寨,寨中村民平时务农,闲时做蜡染、绣花衣。 家是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散居在凯里西北的鱼洞、龙场各乡,人口仅1万多。


  革家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服饰更为独特, 家女孩的盛装有点像古代的将士,而平日的装束相对要简单些。曾有人认为麻塘 家是苗族的一个分支,但他们的的确确是单独的一个民族,这从他们的风俗、服饰、刺绣工艺上可以看出。跟苗族不同的是,他们的待客之道是劝饭重于劝酒,所以你到革家来,一定先饭饱,然后才酒足。
  革家历来崇拜祖宗,有每餐必供祖宗之俗。而且 家家族共祭一个“祖鼓”,祖鼓供几十年才举行一次的祭祖仪式使用,他们谓之过“哈戎节”,如果你到这儿的时候刚好赶上,真是幸运。

周边景区,

老鸦山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周边乡镇

龙场镇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周边村庄

虎庄村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龙场镇虎庄村

龙场村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龙场村

狗场村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鱼洞村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

杨家寨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