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大场镇

牛大场镇 牛大场镇乡镇简介 牛大场镇镇内情况 牛大场镇农业经济 牛大场镇牛大场太子参 牛大场镇城镇发展 牛大场镇特色产业 牛大场镇古佛山舍利塔


牛大场镇,隶属于贵州省施秉县,于1958年建牛大场公社,1984年改镇。1992年,以原牛 大场镇、紫荆乡合并设立牛大场镇,镇政府驻牛大场。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域东与施秉县 城关镇接壤,并与 黄平县 一碗水、 余庆县白泥镇、 马溪乡接壤;镇区东距施秉县城37公里,北距余庆县城12公里,施余公路穿境而过。牛大场镇土壤呈弱碱性,有丰富的腐殖 牛大场镇 质,适合药材等大多数植物生长, 太子参是该镇的主打产业,其产品饱满度高、色泽鲜黄、品质好,深受药界朋友喜爱。是全国最大太子参的产区,有“西南药城”的美誉。全镇总面积27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7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可供开发面积在10万亩以上,土壤以黄、 红壤和 黑色石灰土为主,属中性偏微酸性,土质肥沃富含 有机质,属富钾缺磷偏高地区。全镇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年均 降雨量106...

详情

牛大场镇地名网_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资料简介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介绍

牛大场镇,隶属于贵州省施秉县,于1958年建牛大场公社,1984年改镇。1992年,以原牛 大场镇、紫荆乡合并设立牛大场镇,镇政府驻牛大场。位于县城西北部,镇域东与施秉县 城关镇接壤,并与 黄平县 一碗水、 余庆县白泥镇、 马溪乡接壤;镇区东距施秉县城37公里,北距余庆县城12公里,施余公路穿境而过。

牛大场镇土壤呈弱碱性,有丰富的腐殖 牛大场镇 质,适合药材等大多数植物生长, 太子参是该镇的主打产业,其产品饱满度高、色泽鲜黄、品质好,深受药界朋友喜爱。是全国最大太子参的产区,有“西南药城”的美誉。

全镇总面积27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7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可供开发面积在10万亩以上,土壤以黄、 红壤和 黑色石灰土为主,属中性偏微酸性,土质肥沃富含 有机质,属富钾缺磷偏高地区。全镇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年均 降雨量1060mm,年均气温14―16℃,无霜期在255―294天之间,高原性 季风气候特点明显。

全镇辖9个行政村160个村民组5594户2.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万人,居住有汉、苗等民族。

镇区居民以粮食、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业、个体私营业等非公有制为主要经济来源。

2007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35亿元,比上年增长7.14%,完成财政收入463.46万元 (其中 本级财政收入358.46万元,比上年315.82万元多收42.64万元,增长13.5%),比上年增长9.27%。 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比上年增长100元。全镇各类存款余额2586万元,人均1115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13%。2007年,全镇完成烤烟移栽面积1.1万亩,烤烟产量258.4万斤,实现产值1350.65万元,实现财政收入达291.74万元,种烟农户户均烤烟收入超过9400元;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

药材种植农户3100户;总产量达2600吨,实现产值2800万元,中药材外调1680余吨,其中太子参产量达10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近三分之一。

水稻栽培面积1万亩,玉米种植面积8500亩,油菜种植面积7032亩,马铃薯种植14300亩,产量分别达4000吨、3400吨、703吨、2516吨,粮食作物产值达1900多万元;全镇大牲畜存栏 8048头,猪存栏15742头,家禽存栏46351只,畜牧产值达1740多万元;全镇发展优质葡萄、 金秋梨和 西瓜种植1500多亩,经果业产值达300多万元;五大基地的稳步推进为镇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牛大场镇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土壤呈弱碱性,有丰富的 腐殖质,造就了牛大场镇丰富的名贵中药材资源。上个世纪80年代,每年平均收购 野生天麻、 首乌、天冬、五倍子等20多种中药材10万公斤。

1992年冬,牛大场从湖南廉桥引进生产周期短的太子参、 元胡、白术等药材品种种了100亩,拉开了牛大场人工种植中药材的序幕。之后种植品种和规模逐步扩大,品种发展到10多个,一些种药大户成为市场媒介的主体。1998年种植面积达到4082亩,种植品种主要有太子参、白术、元胡、射干、 生地等。经测产,大子参亩产143公斤,元胡亩产95公斤,白术亩产206公斤,射干亩产286公斤,药农获得较好经济效益。1999年后,全镇中药材种植已实现品种多样化,管理科学化,种植规范化、规模化,并且建立了信息机构、加工企业和药材市场,中药材生产步入产业化轨道,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1999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万亩, 鲜药总产量达3240吨,其中太子参1800吨。200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1万亩并稳定至今。牛大场镇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好路子。 经济效益明显。1997年400户种药,面积仅1000亩,收入300万元,户均收入7500元。2000年2万户种药,面积3万亩,产值2000万元以上,创税150万元。

种植大户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三元药材公司经理 张代金1998年冬种植太子参、射干、玉竹、白术等300亩,产值超过100万元,利润达50万元以上,向国家交纳税费3.5万元。药材大户阮道选1999年种植药材300亩, 经济林150亩,并建起了牛大场镇中药材种苗场,当年药材收入达8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 改进了 耕作制度。在中药材产业的带动下,改变了单一种粮结构,出现了药材与玉米套种,药材与经济林木间种,药材与烤烟套种等模式,有效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2000年药材生产扩大到8个乡镇、80多个村、2万余户,种植面积3万亩。随着规模的扩大,该县从湖南 邵东引进投资商到牛大场镇兴建市场及中药材基地,第一期工程投资300万元修建78个门面,现已投入使用,从福建引进投资商到牛大场镇兴办中药加工厂。中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宾馆、餐饮、交通等服务行业发展,到 施秉考察、投资、购药的客商络绎不绝。

牛大场镇中药材生产已初具规模,每年8月客商云集牛大场镇,产品销往除西北以外的全国各省区,牛大场镇已经成为中药材的集散地。县委、县政府已决定把中药材生产作为继 烤烟之后的替代支柱产业来抓,计划到2005年,本县种植5万亩,带动周边县种植5万亩,并大力引进、开发新的药材品种。

牛大场镇 太子参于2004年通过国家GAP认证,现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上 ,跃居于全国两大产区之一,成为全国太子参规范化种植基地,为了创立本地太子参品牌,发展地方中药材产业,牛大场镇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为太子参设计了产地专用包装袋——“西南药城”贵州 施秉牛大场太子参。从此,牛大场太子参结束了没有自已名字的历史,凡从产区调出的太子参产品将一律以自已真正的身份亮相各大药市。

2011年牛大场镇太子参种植面积25000-35000亩,年产量3500吨,产值1亿左右。产量全国第一,该镇通过种植中药材现拥有资产100万元以上的有8户,50-99万元的有36户,10-49万元的有219户,太子参种植户有50%的人家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

镇内有党政工作机关、中小学(其中:有中学2所,村级完小7所,初小6所,点校5所,在校学生4000余人)、电信、邮政、税务、工商、粮食、烟叶、银行、卫生、畜牧、林业等工作部门和单位。200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与资源、环境得到协调发展。全镇已有10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11个村建有村级活动室,2个村的活动室正在建设之中,建有4个数字移动基站,移动通讯网络覆盖13个村,2个村开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车,组组通路。

七彩山鸡养殖

牛大场镇七彩山鸡养殖基地位于牛大场村供销社梨园,四面环山,周围近距离内无人居住,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其山鸡放养地仿野生环境,种植梨树,地下种草养虫,四周拉网,使 山鸡能自由地在自然野生环境里活动。七彩山鸡肉质鲜嫩味美,被人们当作珍稀野味食用和馈赠佳品。

其生产的七彩山鸡和 七彩山鸡蛋供不应求。现基地正在扩建发展中,计划在2年后年出栏达10000余只以上,实现产值80余万元。同时,该基地还积极带动当地群众发展七彩山鸡养殖,免费传授技术,请来专家和畜牧学校联合举办了两期 特色养殖培训班,共培训养殖技术人员160余人,现已发展20余户,为该镇特色养殖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药材生产

太子参、 何首乌、 头花蓼三个品种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我镇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乡镇,其中头花蓼是第一个通过国家认证的 苗药品种。镇党委、政府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科技推广培训、科技示范与 规范化管理,使中药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主导品种太子参年商品交易量达1500余吨,占全国太子参总产量的1/3强,跃居为全国第二大种植产区之一,其产品色泽好、质量优、饱满度高,深受各界药商的喜爱,引领全国太子参市场价格。

2010年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3.5万亩,收入近2.1亿元。全镇种植中药材3.88万亩,其中太子参种植面积2.78万亩、白术4000亩、其它木本、草本药材5000亩、 头花蓼计划2000亩,预计产值2.5亿元。

“黑珍珠” 葡萄

牛大场镇党委、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把“黑珍珠”葡萄作为一项产业来扶强扶大。一是投入15万元 财政扶贫资金和30万元扶贫 信贷资金,为群众解决种苗和架子的投入资金,牛大场、柳塘、紫荆三个村发展种植面积已达1180亩;二是由镇政府协调,由种苗场与农户签定“ 三包”(即包技术、包产量、包回收)责任合同,保障种植户的利益;三是开发“黑珍珠”葡萄系列产品,已研制出“黑珍珠”葡萄酒,下步正在与厂家联系生产葡萄汁和葡萄饮料等商品。计划在近五年内扩大种植面积到5000亩。

古佛山--地处牛大场镇 铜鼓村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四面陡绝,止一径可上”,地势险要。据载,山上寺庙建筑物从清初始修建,到康熙年间已初具规模,并在当时的贵州佛教界占有很高的地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后屡遭战火焚毁而衰败。

这处古佛山寺庙仅存部分石砌堡坎、断墙残垣和殿堂基础以及晒经台、石经幢、 放生池等。所幸四周分布的古文物群保存相对完整,它们包括数所明代古墓、4座清代佛塔(又称舍利塔)、数百座和尚坟和1座 贞节牌坊。佛塔分成七至四级不等,其中的七级佛塔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古佛山上殿堂屋基、断墙残垣、放生池、古井及山周围的古驿道、脚庙、进山关卡等等遗址于废墟中依稀可见,山间松柏拥翠,山谷清溪流水依然,人迹罕至。

周边行政单位

贵州省施秉牛县趵苗大场镇石桥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Y003

周边

贵州省施秉惹牛县娟大场镇山口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

周边乡镇

牛大场镇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

周边村庄

牛大场村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政府西北(818县道西)

柳塘村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