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湖乡

地湖乡 地湖乡历史沿革 地湖乡河流 地湖乡桥梁 地湖乡泉眼洞穴 地湖乡亭楼馆所碑 地湖乡山景 地湖乡山塘 地湖乡地理优势 地湖乡民俗特色 地湖乡贵州省飞地 地湖乡“插花地”现状 地湖乡当地特产 地湖乡新闻动态 地湖乡乡镇发展


地湖乡,隶属于贵州省天柱县,位于天柱县东南面,距县城55公里,周边与湖南 会同县的 地灵乡、 广坪镇、 靖州县的 大堡子镇、 坳上镇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有天柱“东大门”之称。全乡辖5个 行政村,54个 村民小组,33个自然寨,1040户4471人, 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其中吴姓人口占比超90%,杨、宋、李、丁、唐、朱、刘、蒋、罗、潘、林等姓氏占少量人口,国土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6.5亩,其中田2504.7亩,土301.8亩,人均耕地0.65亩,农民人均收入793元,财政收入25.8万元。地湖乡在明代属远口乡兴文里。清代属兴文里。民国三年(1914年)属第三区,二十一年(1932年)置地湖镇,二十九年(1940年)为地湖联保,三十一年(1942年)属南宁镇。1950年属远口乡。1953年4月建立岩鼓乡人民政府...

详情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地湖乡所有乡中心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地湖乡介绍

地湖乡,隶属于贵州省天柱县,位于天柱县东南面,距县城55公里,周边与湖南 会同县的 地灵乡、 广坪镇、 靖州县的 大堡子镇、 坳上镇接壤,地理位置特殊,有天柱“东大门”之称。全乡辖5个 行政村,54个 村民小组,33个自然寨,1040户4471人, 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其中吴姓人口占比超90%,杨、宋、李、丁、唐、朱、刘、蒋、罗、潘、林等姓氏占少量人口,国土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6.5亩,其中田2504.7亩,土301.8亩,人均耕地0.65亩,农民人均收入793元,财政收入25.8万元。

地湖乡在明代属远口乡兴文里。清代属兴文里。

民国三年(1914年)属第三区,二十一年(1932年)置地湖镇,二十九年(1940年)为地湖联保,三十一年(1942年)属南宁镇。

1950年属远口乡。

1953年4月建立岩鼓乡人民政府。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乡长 吴宗卿 1953.4 1954.3
乡长 丁昌友 1954.3 1955.4
副乡长 吴恒谋 1953.4 1954.3
副乡长 吴宗清 1954.3 1955.4

1955年4月改为岩鼓乡人民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乡长 丁昌友 1955.4 1958.9
乡长 吴展文 1958.9 1958.11
副乡长 吴宗清 1955.4 1956.4
副乡长 吴展孝 1956.4 1958.1
副乡长 罗秀英 1958.4 1958.11

1955年11月建立岩古乡党支部。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书记 吴宗继 1955.11 1958.4

1958年岩古乡人委迁至地湖,改名地湖乡。

1958年4月改建地湖乡党总支。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书记 吴宗继 1958.4 1958.12

1985年12月改为管理区党总支。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书记 吴宗继 1958.12 1961.8
副书记 丁昌友 1958.12 1959.12
副书记 吴受根 1960.1 1961.8
副书记 吴德超 1960.1 1961.8

同时改乡为地湖管理区。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主任 吴展文 1958.12 1959.4
主任 吴展荣 1959.5 1960.1
主任 吴受根 1960.1 1961.8
副主任 吴展孝 1958.12 1959.4
副主任 吴受根 1959.5 1960.1
副主任 丁昌友 1960.1 1961.8
副主任 宋才秀 1960.1 1961.8
副主任 吴宜家 1960.6 1960.7
副主任 吴展文 1960.6 1961.2
副主任 蒋秀花 1960.12 1961.2

1961年9月建立中共地湖人民公社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书记 吴宗继 1961.9 1961.11
书记 梁克银 1961.11 1962.5
书记 吴宗继 1962.6 1966.5
副书记 吴宗继 1961.11 1962.5

同建地湖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社长 丁昌友 1961.9 1961.10
社长 王元洲 1961.10 1962.5
社长 丁昌友 1962.6 1966.5
副社长 王元洲 1963.3 1966.5
副社长 吴美媛 1963.3 1966.5

1966年5月建地湖公社党委。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书记 吴宗继 1966.5 1968.2
书记 吴本棋 1971.6 1976.10
副书记 杨逢炳 1973.9 1976.10
副书记 吴新香 1975.12 1976.10

同时建地湖公社管理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社长 丁昌友 1966.5 1968.2
副社长 王元洲 1966.5 1968.2
副社长 吴美媛 1966.5 1968.2

1968年与远口镇、清江公社合建清江公社(又称地湖公社革命委员会),1970年3月恢复地湖公社。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主任 杨承祚 1968.3 1968.11
主任 吴本琪 1970.4 1976.10
副主任 吴展孝 1968.3 1968.11
副主任 杨逢炳 1970.4 1976.10
副主任 吴治炳 1973.3 1976.10

1971年4月建地湖公社革委核心领导小组。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组长 吴本琪 1971.4 1971.6
副组长 杨逢炳 1971.4 1971.6

1976年10月建中共天柱县地湖乡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书记 吴本棋 1976.10 1980.4
书记 杜昌运 1980.4 1981.6
书记 杜昌运 1981.6 1981.12
书记 吴宗寿 1981.12 1984.2
书记 吴德忠 1984.3 1987.2
书记 刘英教 1987.3 1990.2
书记 胡其富 1990.2 1992.3
副书记 杨逢炳 1976.10 1980.12
副书记 杜昌运 1979.6 1980.4
副书记 李学通 1980.3 1984.2
副书记 王佳武 1984.3 1987.3
副书记 杨绍林 1987.3 1987.10
副书记 蒋秀昆 1989.3 1990.2
副书记 吴得时 1990.2 1992.3
副书记 吴安金 1990.2 1992.3

同建地湖公社革命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主任 吴本琪 1976.10 1979.5
主任 吴本春 1979.5 1981.5
副主任 杨逢炳 1976.10 1980.10

1981年5月建地湖公社管理委员会。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主任 吴宗寿 1981.5 1981.12
主任 吴本春 1981.12 1982.12
主任 刘天春 1982.12 1984.3
副主任 吴本春 1981.5 1981.12
副主任 吴本春 1982.12 1984.3

1984年改社为乡,建地湖乡人民政府。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乡长 吴得时 1984.4 1992.3
副乡长 吴作金 1984.4 1987.2
副乡长 张先干 1987.3 199.2
副乡长 杨国康 1990.4 1992.3

1992年3月在建并撤时升格为科级乡人民政府。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乡长 吴宗寿 1992.5 1992.12
乡长 潘华治 1993.2 1993.12
副乡长 吴育高 1992.5 1993.12
副乡长 潘华治 1992.5 1993.2
副乡长 罗永香 1993.2 1993.12

同时设立乡人大主席团。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卸职时间
主席 吴德祥 1992.5 1992.12
主席 曹世远 1993.2 1993.12
副主席 胡其富 1992.5 1993.2

名称 概况 备注
岩鼓河 发源于湖南靖州县,向北至大木进入天柱县境内,经长圳、佑家、马坪转东、过岩鼓口、埂田,于傍山复往湖南注入沅江。天柱县境河段长3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64平方公里。平均流量5.31立方米/秒,枯水流量1.5立方米/秒。在县境流域区内,属东南面主要林区河段。
友谊河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碑文记载称芭溪 ,两条溪流在岩板头寨汇合而成。一条发源于鹫岭山(又称秀岭山),流经永光村龙毛寨、桐油湾寨、三管团寨、地湖街道;另一条发源于湖南省会同县地灵乡层溪村,流经新开村、团结村;两溪在岩板头寨汇合成友谊河,流经甄家墓寨、板栗山寨、李家团寨、碾子背组、众塘组、江口村大树脚寨、最后经江口组汇入湖南省会同县地灵乡地灵河。
桥头溪 发源于湖南省靖州县大堡子镇,流经大堡子镇上河村、中河村中河组、下河组汇入岩古河。

名称 概况 备注
岩鼓桥 原系天湖公路上第一座大桥,位于地湖乡伍永线42K+395米处;横跨岩鼓河,全长91米,宽5.5米,高15米,2孔双曲结构,跨径各30米,1/5拱矢度,空腹式料石拱,桥墩青石料全部来自岩鼓洞。荷载汽15吨,拖40吨。于1966年动工,1967年2月竣工,1967年5月县交通局验收通车。 岩鼓大桥的建成,天湖公路得以畅通,使地湖乡的龙毛、桥冲及岩鼓河沿河一带的木材,源源不断运往省内外各地,大大促进了地湖乡及其外乡邻近村寨的经济发展。
岩鼓洞桥 位于伍永线43K+215M处,长17米,宽6.5米,高2米,载15吨,拖30吨,2008年改建为钢筋混泥土结构车行桥。
地湖风雨桥 座落在距地湖乡政府300米的甄家墓友谊河上。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年),经80余年的风吹雨打,桥身严重腐朽。1988年村民集资献料,在保持原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修复,现一座长17米,宽6米的风雨桥横卧友谊河上。桥身选用上等油杉、6柱落脚,桥两边设护栏靠背,各有一长17米的木板坐凳。桥面木板铺垫,上盖青瓦,四角飞翘,整个风雨桥的建构不用一钉一铆,全凭巧匠榫接,可为苗岭山间一枝独秀! 2006年桥体因洪灾损毁严重,2007年由地湖乡人民政府筹资维修风雨桥。
永兴石拱桥 位于天柱县地湖乡永兴村元介脚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东西向,横跨永兴河(又称友谊河),为单孔石拱桥,桥面长45米,宽5.8米,净跨16米,矢高18米。桥面铺青石板,原有木构风雨桥已毁损。桥东头竖立清乾隆时期的碑刻3通,分别名为“向日月长”、“与天地久”、“万寿无疆”碑,记述修桥事宜。该桥原是当地群众东走湖南会同县,西走天柱地湖的重要桥梁。 另有乾隆期碑文记载“窃闻先人聚石为桥川吞其流,桥垅元人复造。明万起亭于其桥之上,所供行人经于途者”。
佑家桥 原系简易木桥,2011年10月经吴展华、宋良亩等人筹备建设一座长46米、宽7米、高10米的车行桥,一个大拱跨度40米,四个小拱。造价54万元。2012年6月14日竣工通车。
埂田桥 原系简易木桥,2008年经吴会玖、吴展银等人筹备建设一座长80米、宽4.5米、高7米的车行桥,一个大拱跨度30米,六个小拱。造价27万元。
马坪十八孔便桥 原为木架浮桥,坐落于岩鼓村马坪寨,2013年4月吴恒佐、吴恒光、丁盛军等人筹建,由原中河村吴宜勇承包施工,桥面长20米,宽4米,高1米,总投入12.88万元。以十八口一米涵管架设桥墩,以砂石水泥填充加固,通行人与摩托车,故得名十八孔便桥。
傍山人行便桥
鸳鸯桥
阴阳桥
中河桥 位于伍永线44K+214M处,长11米,宽6.5米,载8吨,拖30吨,1968年5月建成。
龙形桥 位于岩古村中河组,原系石板桥,2009年改建钢筋混泥土人行便桥,长12米,宽5米,高3米,造价5万元。
地湖桥 位于伍永线50K+214M处,长12米,宽6米,载8吨,拖30吨,1968年5月建成。
中河树根桥
名称 概况 备注
岩鼓洞 相传宋朝年间称岩虎口,因此地有一洞,口似虎口。后人发现溪水落入洞中发声似鼓击声,又称为岩鼓洞。1966年修建岩鼓大桥在此取石毁坏此洞。
螺蛳井 位于地湖乡地湖村山背湾寨。
桐油湾井
鱼坪井
古仗坪山泉
名称 概况 备注
鳌山祠 又称吴氏宗祠,因座落地湖鳌山而得鳌山祠。祠堂门联“祀配鳌山宏骏烈,灵钟鹫岭蔚龙文”。文革年间被毁,后在此地建学校,教授小学、初级中学课程。2016年乡民筹资选址于地湖村山管团寨正面友谊溪对岸马鞍山脚重建。
九刀岩亭 又名八角亭,位于地湖村桥冲寨口(小地名岩盘土地坳),处一湖两江三河正中,上通滇黔巴川,下达两湖两广,原系交通要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建公路此亭被毁,2000年(农历庚辰年七月十一日落成)村民集资献料复建此亭。亭建八柱八角,柱体朱红色,上书金字对联四幅,“庐云青山楼外楼,盘中秀水文采文”、“坳连东西传播现代文明,亭跨湘黔促进民族团结”、“月朗风火神仙至,山明水秀士子游”、“朝阳似榴坳使故乡添瑞色,晚霞好彩亭为桑梓增祥云”。亭背梁上书一功德榜,记载此亭捐资献料情况。亭左有一土地庙,右立2000年复亭碑,碑前摆放九刀岩。
飞山庙 位于地湖村桥冲寨内。
上马岩
奔场冲
船形
芭溪口
藤盖屋
树夹碑
地湖岩鼓吴氏宗祠 岩鼓吴氏宗祠位于地湖乡岩鼓大桥北岸西方,距河约100米,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为纪念岩鼓吴姓开基始祖吴学蛟,由其后裔吴开有修建。建筑占地面积140多平方米,四扇三间两层全木结构,楼下前堂为宽敞的议事堂,堂后两侧为书房。堂与书房之间设有神龛,高4.8米,两侧雕龙画凤,堂前成拱门形状,一对石狮坐立两旁。神龛供奉吴学蛟公以下四代祖先,牌位依次摆放。拱门前为80平方宽空地,青石板铺地。 祠堂主要用作议事、清明祭扫、六月六晒谱、制订族规民约等。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此设立岩鼓小学,大跃进时期岩鼓小学与中河小学合并于此办学。1968年,祠堂及神龛等被当作“四旧”捣毁。(1988年后岩鼓村民集资、教育局投资在岩鼓桥北面东方建岩鼓小学,中河村桥头组建中河小学。) 2010年农历六月初六,经吴恒传等学蛟公后裔商定实施重建,由湖南艺工胡桂华承建,历时半年,2011年清明节俊工,总投资14.8万元。 祠堂占地160平方米,内屋四扇三间木房,两层,四周红砖砌过屋顶,一楼大厅可同时容纳200人用餐,正中设神台,供奉祖先雕像和牌位。厅右为厨房,二楼设有办公室和保管室。祠堂正南建牌楼,高8.8米,宽11米。门上刻“吴氏宗祠”,镌刻门联“盛祖后裔建盛业,雄公子孙展雄风”。墙壁书“忠、信、孝、悌”四个大字。牌楼上雕龙画凤,有“八仙过海”、“孔子讲经”等经典历史故事浮塑。大门两侧麒麟献瑞。
义元堂 明洪武年间建造,原系私塾所在地,私塾因灾而毁,在此地建庙一所,历经百年。1959年因古树压毁,1994年重建改名友谊庵,2000年改建正名义元堂。位于岩鼓村江冲口(马坪寨与佑家寨之间)大路边,占地400平米,大门设28级台阶,门牌红底金字“义元堂”,同时挂岩古村老年协会活动中心牌。为四合院结构,正厅为义元堂,内供诸神像,左边后厢房前凉亭,右边为火房。院内空地平中分,后设戏台,前为观戏坝。堂内现保存有碑文七块,详细记录此堂变迁。
三尊庙 建于清末民初,1947年被古树压毁,当年重建,1950年被人为捣毁,1989年重建,2006年暴雨洪涝毁,2007年再建,同年12月11日竣工立碑于此。坐落于岩鼓村埂田寨,占地15平方米,高4米,白体,屋顶用7根梁,14张椽皮,两层青瓦梁边设翘角,顶层居中十一点水,二层分两边各七点水。顶层瓦沿下与二层瓦沿并排右起刻黑底灰色阴形行楷体字“三尊庙”,正面当中一门高约一米八,门梁成上拱状,两眼正摆等六边形孔窗与门同高分设门两边,门边书黑底灰色阴形行楷体对联一副,“除却劫难尊南岳,求得隆恩犹再思”,孔窗外正面书红底灰色阴形行楷体对联一副“功冠古今率领夷民助一统,德济方兴和谐黎庶仰三尊”。庙内设神台高约1米,沿袭南岳皂旗供三尊。
盘古庙 建立年代不详,文革十年浩劫(1969年)被拆毁,其砖瓦运往岩古寨修建碉堡,公元2010年(农历庚寅年)由宋良田等人倡议重建,位于岩古村佑家寨中,占地十平方,内供六臂盘古像。
回龙庵 位于岩古村下河寨口(中河桥边)。
名称 概况 备注
鹫岭山 又称秀岭山、秀灵山。
寅山 山形如“猛虎卧食”,故名虎形,世德太公葬于此山。吴世德,字楚晋,生于元泰定年间,24岁令授湖广靖州路总管府佥事。甫奉命赴陕西上任主簿,明朝定鼎,革府(总管府)设州,录用史官。任职20余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抱病弃官归里,安居地湖。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子孙繁衍,用青石块垒砌圆形墓,占地面积14.7平方米,高1.2米,墓中间用青石砌三级墓顶,底座30厘米。 有关世德公(吴世德)的传闻 1. 世德公地湖卖鱼开基。相传世德太公原本生活在清水江边的远口, 家有世禄、 世德、 世铭、 世雄四兄弟。世德太公在家排行第二。20 岁左右那年, 世德太公从远口挑鱼来地湖卖。当时, 地湖乡主要居住着蒋姓人, 其中, 蒋姓中有一大户人家, 早年曾做过官, 当时在地湖很有势力, 掌握着大量的山林和田产。但家中育有一 “哑女” , 年已长 18。蒋家多方设法, 想为哑女完婚, 一算命先生预言, 该女一旦见夫才能说话(此女是乌龙搪爪,见夫说话), 而后世德太公卖鱼经过地湖, 偶遇“哑女” , 哑女飞奔回家并告知其父亲 “有人卖鱼来了” 。蒋父见女儿能开口说话, 高兴之余, 便联想到算命先生所言, 便将吴世德太公留下, 雇其当长工, 令其开荒种地。后见吴老实能干, 就将其女儿许配给他, 并赠送柴山( 虎形山)一块, 吴世德就在地湖落户定居。 2. 虎形山柴山纠纷获胜: 定居 “合法化” 。世德公与蒋氏 “哑女” 结婚后, 经过几代的发展, 势力逐步壮大, 对蒋姓后裔构成了危险。因此, 蒋姓要求吴姓归还其地, 吴姓则坚持认为其产乃其祖世德公所留如此等等, 蒋有势, 吴有理, 纠纷一下子很难解决。于是双方约定按神祇意愿来决定其归属, 双方约定共同砍一颗向下倾斜的大树, 树向上倒吴姓胜, 反之, 则蒋姓赢, 在树快被砍倒时, 突然吹来一阵大风, 将树吹倒在了上方, 吴姓获胜, 蒋姓无言以对, 认输了事。吴姓从此在地湖站稳了脚跟。
天堂山 又称亥山,猪形山,德公夫人蒋氏墓在此山。地湖卫生院位于此山东部,政府位于中部和西部。2005年在地湖桥边征地新建卫生院。2014年在废弃卫生院办公房处新建公租房。
月角山
四岔树
马鞍山
朝阳界
名称 概况 备注
石家山塘 库容蓄水量0.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0亩。
永兴山塘 库容蓄水量0.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0亩。

地湖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宜人,既无酷暑,也无严寒,是度假休闲的好地方。这里地型属丘陵地带,士壤肥沃,以黄壤为主,海拔为500-700米,适宜树林的生长,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乡的森林覆盖率已达75%,其中:营造的经济林500亩,楠竹林1151亩,杉木林14216亩,油茶林4921亩。

地湖乡 地湖乡的百姓勤劳善良、待人热情。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群众依靠科学积极发展种养殖业,使一部分群众率先脱贫致富,朝小康生活迈进。

其中种植以中药材、灵芝菌、杨梅、脐橙、荸荠、折耳根、山核桃等为主,目前有一部分已产生经济效益;养殖以饲养山羊、鸭、鸡、猪、鱼、黄鳝等为主,养殖业的发展既满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的需要,有一部分产品还销往湖南等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境内,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 地湖乡 (3张) 县,占地30.5平方公里。根据《天柱县志》记载。在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之前,现在的天柱县地境一直都划在湘楚范围内。

此后,万历皇帝为了安抚苗人,天柱县被置为一个独立的县。但仍属于湖南。后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天柱县才由湖广靖州府改隶属贵州黎平府。由于天柱县一带多丘陵山地,从设县以来至民国,多次划界。逐渐导致地湖乡成为了一块孑然独立的飞地。

地湖乡位于贵州省天柱县城东南面, 直距县城 54 公里, 距离远口镇政府所在地 19 公里, 距离湖南省会同县仅 26 公里, 与会同县的地灵乡、 广坪镇、 靖州县的大堡子、 坳上镇接壤, 从而形成了一块被湖南 “三镇一乡” 严密包围的 “插花地” , 总面积 30. 5 平方公里。辖永光、 永兴、 江口、 岩鼓、 中河 5 个行政村, 29 个自然村, 共 54 个村民小组 ① 。地湖乡的主体人群为吴姓苗族, 与其杂居的湖南籍人群则主要为蒋姓侗族, 亦有少数汉族朱姓居住其间。

地湖乡的土特产--“蜜饯”和“大山茶”是每家每户待客的必备品,只要一走进家门,热情好客的主人便会端上一杯香喷喷的大山茶,配上一盘自制的外形美观、味道甜美的蜜饯,这是主人对你的最好接待,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2015年12月

县长陆再义到竹林乡、地湖乡调研

2015年11月

地湖乡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2015年10月

地湖乡集镇路灯安装工程竣工

地湖乡全面完成计生全员人口信息核实工作

2015年9月

地湖乡举行湘黔边界八乡镇签约联谊活动

9月25日,由天柱县组织的湘黔两省三县八乡镇( 地湖乡、 远口镇、 坌处镇、 竹林乡—湖南 靖州县 大堡子镇、 坳上镇, 会同县 广坪镇、 地灵乡八乡镇)《和谐平安边界公约》签约联谊活动在地湖乡举行。

天柱县何善权副县长深入地湖乡调研安全生产工作


  


  


  


  


  


  

地湖乡“三举措”做好精准扶贫遍访和建档立卡工作

地湖乡召开新兵入伍欢送大会

地湖乡傍山冲发现“ 龙虾花”

2015年8月

地湖乡“四严一化”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2015年7月

地湖乡多措并举抓实征兵工作

2015年6月

天柱县地湖乡太阳能路灯询价采购公告

2015年5月

地湖乡举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地湖乡“四个提高”全面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地湖乡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大演练活动

2015年4月

地湖乡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地湖乡“三步走”做好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地湖乡“三抓三重”全面落实“多彩贵州文明行动”工作

2015年3月

地湖乡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环境

州地质六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地湖小学开展贫困学生帮扶工作

地湖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地湖乡“早、齐、保”共建绿色家园

地湖乡实行“四抓”工作机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地湖乡消防安全出妙招,“六有”保平安

地湖乡三举措助新农合医疗事业再登新台阶

地湖乡四“强化”筑牢第一防线,营造廉政环境

2015年2月

地湖乡铸牢“三道防线”迎新“廉”

2015年1月

县委副书记王兴明到地湖乡指导湘黔边界联合党总支筹建工作

2014年9月

县政协副主席吴贵英一行到地湖乡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2014年4月

地湖乡医疗机构一览表

2014年2月

地湖乡代表团认真讨论“两会”报告

地湖乡代表团认真讨论“两会”报告 (3张)

刘余超同志说:各乡镇加强并村工作及中心村建设,加强合并村的村委候选人在原各村的宣传力度,提高原各村群众的知晓率;加大对民生资金的投入,并希望民政资金预算能全部到位;希望相关部门能统一思想,提高服务意识,齐心协力推进我县殡葬改革,确保殡仪馆、公墓的建成投入使用。

2013年12月

县委副书记陆显武到地湖乡调研并村及中心村建设工作

12月3日,县委副书记 陆显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黄欣、县政府副县长 李腾刚到地湖乡就乡镇并村及中心村建设工作进行摸底调研,以及指导安全生产工作,该乡班子成员参加座谈。

2013年9月

县政协副主席吴贵英到地湖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2013年8月

地湖乡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四加强携手推进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

2013年7月

地湖乡五抓助推诚信计生工作

2012年9月

地湖乡召开推进接边地区和谐共建交流座谈会

地湖乡着力抓好民政工作

2012年7月

地湖乡、瓮洞镇率先完成2012年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标任务

2012年6月

地湖乡多措并举狠抓农村养老保险工作
  

2010年12月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宗豪到地湖乡慰问受灾群众

副主任杨宗豪到地湖乡慰问受灾群众 (2张)

2010年10月

地湖乡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

2010年9月

地湖乡采取“4333”办法进一步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

天柱县地湖乡岩古村楠竹受灾严重

2010年8月

县人大副主任杨宗豪到地湖乡检查指导抗旱工作

2010年6月

地湖乡举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培训班
  

2010年1月

地湖乡农低保核查工作开局良好
  

2009年12月

地湖乡为民修桥“搭桥”

地湖乡地处黔东湘西的结合部,与湖南的6个行政村杂居,基本上每一个寨子都是 贵州人和 湖南人杂居。在地湖街上,一侧是 贵州,一侧是湖南。

地湖乡立足于边界群众杂居实际,加强边界协作,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湘黔苗侗群众团 地湖乡 (3张) 结互助,共同发展,处处呈现着省际边界的和谐。

和谐的地湖乡也出现过不和谐的音符。

山林、土地、河流 界线交错,使得两省群众有时为争地、争水、争山林闹矛盾,甚至发展到械斗的地步,关系曾一度恶化。

为扭转这一局面,塑造省际边界门户形象,地湖乡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了村村通电、公路、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完成了大湾(湖南会同县)至地湖乡永兴村通乡公路的镶边改造工程。这些成绩的取得,令湖南乡镇领导和群众刮目相看,乡镇与乡镇间的协作、村与村的协作逐渐增多。现在,不少湖南群众又接贵州的电,安装贵州的电话,有些甚至安装有两部 电 话,用两省的信号。

2004年,地湖乡在实施大湾至永兴通乡 公路的镶边改造工程时,沿路需要部分田土,其中湖南田土占70%。湖南 地灵乡、 广坪镇得知情况后,积极配合地湖乡召开协调会,共同商议补偿标准。许多被占田土的湖南村民说:“贵州搞建设,我们两省群众都受益,我们全力支持,你们需要多少就用多少。”据介绍,3年来,湘黔两地群众共架“连心桥”5座,共建“致富路”8条、“同心水坝”3座、“团结市场”1个。

地湖乡党委书记杨绍军告诉 记者,为使边界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双方加强了边界协作。地湖乡与相邻的湖南广坪、地灵、坳上、大堡子等4乡镇签订了边界联防联调协议书,并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对接边地区各类纠纷的控制和处理。建立互访制度和联访、联防、联查、联治的“四联”信访工作机 地湖乡 (3张) 制,领导班子每年互访两次以上。

在毗邻、杂居的接边村寨聘请信访联络员,互相向对方通报社情民意和信访问题,做到小问题相互通气,一般问题座谈协商,重大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同时,每年举办一次文体联谊活动,5个乡镇轮流举办篮球友谊赛、文艺联欢晚会等活动。这些措施的落实,加强了与周边乡镇的协作,维护了省际边界的和谐稳定。7年来,该乡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

在永兴村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该村与湖南团结、新开、罗家等村寨联合制定的《湘黔两省四村护林联合公约》。

公约上对联合看护职责、处理处罚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村委主任吴宜平说,《公约》签订执行8年来,两省群众都认真维护和遵守。近3年来,没有出现一人违反《公约》的事情发生,林木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永光村甄家墓自然寨是一个典型的湘黔两省人民友好杂居的山村,共居住着70来户人家,其中贵州60多户,湖南10余户。

村支书吴兴平告诉记者,大家不分省份和睦相处,农忙时,你帮我插秧,我帮你打谷。去年两村群众共同投工投劳,修建了进寨水泥路,并延伸到各家各户,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寨子里还有一支由湘黔两省群众共同组成的龙灯队,每逢寨上有人建房、红白喜事,龙灯队都要去热闹一番。

周边行政单位

天柱县地湖乡篆觜役退料军人服务站 地址: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地湖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地湖乡政府

周边政府机构

天柱县役地乡钧岩湖退镱村傅古军人服务站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

周边乡镇

地湖乡 地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

周边村庄

地湖村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

中河村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

岩鼓村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

佑家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