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镇

永和镇 永和镇乡镇介绍 永和镇自然环境 永和镇社会经济发展 永和镇民间文化


永和镇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瓮安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瓮安县城东部,距县城12公里,是瓮安县东出黄平的咽喉要道,是瓮安县城通向老坟嘴温泉和 黄平温泉的必经之路。东邻黄平县浪洞乡,南邻岚关乡、平定营镇,西邻 雍阳镇、银盏镇,北邻草塘镇。总面积123.7 平方公里。全镇3.4万人。垛丁关红军战斗遗址 (2张) 永和的唢呐也海笛为主,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永和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远的不说,蓱水村的一伙唢呐艺人就红火过好一阵子。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闹热,争面子,讲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娱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

详情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永和镇所有乡中心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永和镇介绍

永和镇为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瓮安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瓮安县城东部,距县城12公里,是瓮安县东出黄平的咽喉要道,是瓮安县城通向老坟嘴温泉和 黄平温泉的必经之路。东邻黄平县浪洞乡,南邻岚关乡、平定营镇,西邻 雍阳镇、银盏镇,北邻草塘镇。总面积123.7 平方公里。全镇3.4万人。

垛丁关红军战斗遗址 (2张) 永和的唢呐也海笛为主,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永和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远的不说,蓱水村的一伙唢呐艺人就红火过好一阵子。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闹热,争面子,讲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娱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永和镇境内多山,西部洗马河谷地形较为平缓。平均 海拔1100米左右,最高气温30℃左右,最低气温-2℃左右,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拥有耕地面积23713.5亩,其中田11607亩,土12106.5亩。

境内白水河、龙滩河、长岭河均匀分布,有龙坪大沟和洗马大沟等人工水利渠道,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盛产茶叶、 水稻、玉米、 辣椒、 西红柿以及野生香菇、木耳、八月笋。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正在建设万亩茶产业基地。

境内有煤矿、磷、铁、硫等矿产资源,煤炭储量约占全县二分之一,探明储量有2亿多吨,素有“黔南煤海、瓮安煤都”之称。

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自然植被种类繁多,森林迭翠,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处处古朴清幽。境内垛丁关、黄泥凼、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长岭河谷风光,周边有朱家山原始森林、艳山红休闲山庄、朱元璋将士屯兵遗址、老鹰洞龙宫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东南的长岭河谷属朱家山自然保护区核心或缓冲区,大山莽莽,古树参天,生物种类繁多,河谷神秘幽静,原始森林苍翠迷人,是地球同纬度保存较完好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是科学考察和森林旅游的胜地。

全镇辖6个行政村,93个村民组,6882户,26250人。少数民族人口1902人,有1个苗族(金薅杨家院)和1个仡佬族(黑山高田坎)聚集村寨。全镇共有17个党支部,500名党员。

境内采煤业及煤化工业较为发达,寄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省直属煤矿1个(瓮安煤矿),乡镇煤矿9个(大洞口煤矿、悦来煤矿、泰丰煤矿、洗马煤矿、袁山煤矿、兴成煤矿、万鑫煤矿、东发煤矿、永安煤矿),大项煤化工企业2个(成黔公司和梅家坪焦化项目)。成黔公司焦化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现投资1亿元的成黔公司三期工程和投资数亿元的梅家坪焦化项目正在建设中。

镇域内公路数量多,形成密集的交通网,运输半径较小,但路况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目前全镇正在建设全镇五纵四横公路交通网,瓮黄公路( 瓮安至黄平)已油化,白石公路( 白水河至新华)已完成路基改造、永和至打石冲油路已基本竣工、永草公路、白夹油路(白水河至夹山)已纳入“十二五”规划。

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4%,乡镇企业总产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3%;农业总产值7459万元,同比增长9%;完成财政税收4464.85 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956元,同比增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6亿元,同比增长31.13%;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人数5300人/4710户,户均0.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3.29%,同比增加0.99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标:小学入学率99.56%,辍学率为0.15%;初中入学率96.5%,辍学率0.98%,小学入学率较上年增0.06个百分点,辍学率较上年减0.1百分点;初中入学率较上年减0.04百分点,辍学率增0.01百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为 92.88%,控制在指标以内。

永和民间文化“唢呐”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唢呐在我国很是普及,但地域性较强,不同地域的唢呐各有不同之处。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永和的唢呐也海笛为主,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永和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远的不说,蓱水村的一伙唢呐艺人就红火过好一阵子。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闹热,争面子,讲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娱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基于此,永和的唢呐是越吹越响亮,越吹越闹热。永和镇人民政府也很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致力于组建“永和唢呐协会”。相信在政府与人民的齐心协力之下,永和的唢呐会被永远吹响下去。

周边政府机关

永和镇政府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永和镇垛丁村田坝组
营业时间:08:30-17:3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永和镇垛丁村田坝组

周边景区,

白水河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

周边乡镇

永和镇 地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

周边村庄

长岭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

白水河村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

木孔村 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