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良村
下元良村 下元良村村情概况 下元良村自然资源 下元良村基层建设 下元良村基础设施 下元良村发展重点 下元良村文化教育 下元良村人口卫生 下元良村人文地理 下元良村经济发展 下元良村特色产业 下元良村新农村建设
下元良村委会隶属安宁市县街镇,地处县街镇西南边,距县街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安宁市22公里。据有关资料显示,全村辖小箐口、上元良、中元良、下元良、龙泉、白登、车铺里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32户,有乡村人口2759人,其中农业人口2694人,劳动力18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43人。全村国土面积94.08 平方公里,海拔1944米,年平均气温 14.8 ℃,年降水量877.4毫米,适合种植粮食、水果等农作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94.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据有关资料显示,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681.1亩(其中:田1682.6亩,地998.5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粮食、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138047.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43.75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4 亩,...
详情下元良村委会隶属安宁市县街镇,地处县街镇西南边,距县街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安宁市22公里。据有关资料显示,全村辖小箐口、上元良、中元良、下元良、龙泉、白登、车铺里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32户,有乡村人口2759人,其中农业人口2694人,劳动力18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43人。
全村国土面积94.08 平方公里,海拔1944米,年平均气温 14.8 ℃,年降水量877.4毫米,适合种植粮食、水果等农作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594.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据有关资料显示,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681.1亩(其中:田1682.6亩,地998.5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粮食、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138047.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43.75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4 亩,主要种植红梨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5亩,其中养殖面积5亩;其他面积255.9亩。有磷矿、石英砂等资源。
该村建有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6个,共有党员107人,少数民族党员14人,其中男党员68人、女党员39人。 村委会由主任(兼书记)、副主任、委员等组成,下设小箐口、上元良、中元良、下元良、龙泉、白登、车铺里7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7个,共有团员50人。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828户通自来水,有4户饮用井水。有832户通电,有68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86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7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72户。
该村到县街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交通便捷,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9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32辆,拖拉机138辆,摩托车77辆,农用运输车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670.1亩,有效灌溉率为62.29%,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09.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1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0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01户;建有小水窖20口。全村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有7个自然村已通路;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7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已安装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8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5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资金不足,各村小组在建设新农村中,道路、公共场所、房屋标准化方面有一定困难。
2、有的自然村资金困难,村中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需靠上级资助。
3、 在生产发展中,群众对新的科技知识、生产经济意识观念还比较淡薄。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发展烤烟、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5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8000头、牛500 头、羊5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00人。
2、强化农村生产发展中的科技知识和适应市场经济意识,优化养殖和种植产业结构,使农业增收。
3、辅助资金困难的村小组建设好村间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4、村“两委”集中精力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5、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拥有教师13人,在校学生276人,距离县街镇中学9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87人,其中小学生276人,中学生111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5个、图书室3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该村现有农户878户,共有乡村人口2759人,其中男性1356人,女性1403人。其中农业人口2734人,劳动力188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366人,彝族382人,仡佬族5人,怒族3人,苗族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94人,参合率100 %;享受低保5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 9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33个和村内生活排水沟渠等设施,无人畜混居农户。
人文地理简介:解放前,我村委会统称"昆阳五村"即;头村、中、土、白、车为五村,而小箐口只有300年的历史。所以没有列为昆阳五村,据说昆阳五村原来由昆阳管理,后来移交安宁管理。所以有昆阳五村之说。上元良有过一李姓之人,在大理为官后返老回到上元良,当地百姓称其为李官。(现李官坟还在)李官回到上元良时,把随从毕开甲带回上元良后娶一红祥村女为妻。后因不习惯与汉族为居,李官把她安排在小箐口居住,称为小箐口村,也就是小箐口村始祖。小箐口属彝族村,能歌善舞,旧社会的文化主要以火把节为特色,中村以三碗斋、白马庙、石宝庵之说。三碗斋位于中村、土猪庙之间对门的山头上。流传、三碗斋不满,中村、土猪庙两村衣食有忧之说。白马庙:传说解放前,在中村地界的一条箐居住着一个草寇王,他会法术。可以草帽为兵。他整天修炼射箭,希望有朝一日以草帽为兵,攻克京城做皇帝。所以他居住的这条箐的箐头东西方向有一大藤连接。此人每天在藤上、夫人在前面背犁头路。他在后面骑马射箭。有一天,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起兵攻打京城。就站在箐头的山峰上朝北方京城方向射了一剑,此剑正好射在了京城的皇宫的中柱上。皇宫里的皇帝、大臣大惊,大臣拿出地图一看,不好,西南数千公里处有异人要起兵攻城,所以,皇帝就拿起朱砂笔在西南方向数千里的山箐的地图上划了一笔,在第二天草寇王骑白马射箭时,身后的腰刀自行脱落砍断藤子,人马一起落箐底身亡。所以在小箐口村南面有一条箐叫马握箐。中村人为记录此事,在西南面的山峰山建白马庙纪念。有余址。以就是马握箐、白马庙的传说。石宝庵友称飞来寺。传说原来建庙时地址是在不远的一块平地上,木料朝斗好后打算第二天立木健庙,但当天晚上材料自行移至石宝庵。所以石宝庵又称"飞来寺"。石宝庵又是解放前昆阳五村绅士聚会的场所。现记载着昆阳五村义学、土地、山场碑文。主要以解放前昆阳五村开始办学的相关资料。筹资、筹田、筹粮办义学,发扬文化的记录以及五村的田公地亩,山场地界记录,学校从无到现有农村文艺队4支,节日期间开展健康文明的文娱活动,文艺队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嘉奖。解放前有张开科等革命前辈。有民间艺人肖国强,70余岁。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94.45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90.8万元,占总收入的17.2%;畜牧业收入704万元,占总收入的15.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924头,肉牛107头,肉羊524只);林业收入14.1万元,占总收入的0.3%;第二、三产业收入3311.24万元,占总收入的72%;工资性收入3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89元,农民收入以从事第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9人,在省内务工302人,到省外务工7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第二、三产业,主要在本地服务。2009年主产业全村总收入3311.2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红梨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殖业。
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 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我村委会白登、车铺里村小组被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主要就是按照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在2008年带动其他村民小组。
周边政府机构
县街街道下元良霜煅村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周边小学
下元良小学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县街街道096乡道下元良小学
周边乡镇
县街街道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
周边村庄
中元良
地址:昆明市安宁市县小线
小红祥
地址:昆明市安宁市下元良--小红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