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镇

豆沙镇 豆沙镇简介 豆沙镇农村经济 豆沙镇资源 豆沙镇人口卫生 豆沙镇豆沙旅游


豆沙镇位于 云南省 昭通市 盐津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4°1′53〞—104°11′29″,北纬27°57′50″—28°7′2″之间,东接 盐井镇,南靠 柿子乡,西邻 大关县 吉利镇,北与 中和镇、艾田乡接壤,距盐津县城23公里。2017年11月,豆沙镇获评 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豆沙镇辖摩崖社区1个居委会和石门、长胜、黑喜、石缸、万古、银厂6个村委会,161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回、苗、白四种民族,总人口23251人(2017年)。幅员面积156平方千米。境内山峦起伏,山高坡陡,河谷纵横,因 关河的深切,形成南北向的条状侵蚀山地,多呈“V”字地形。最高海拔万古黎山1984米,最低海拔黑眼溪沟口460米。属温湿地区,半亚热带与温带共存,季风立体气候明显。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昆水公路、 内昆铁路和 水麻高速公路东西沿江横穿...

详情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介绍

豆沙镇位于 云南省 昭通市 盐津县西南部,地处东经104°1′53〞—104°11′29″,北纬27°57′50″—28°7′2″之间,东接 盐井镇,南靠 柿子乡,西邻 大关县 吉利镇,北与 中和镇、艾田乡接壤,距盐津县城23公里。

2017年11月,豆沙镇获评 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豆沙镇辖摩崖社区1个居委会和石门、长胜、黑喜、石缸、万古、银厂6个村委会,161个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回、苗、白四种民族,总人口23251人(2017年)。幅员面积156平方千米。境内山峦起伏,山高坡陡,河谷纵横,因 关河的深切,形成南北向的条状侵蚀山地,多呈“V”字地形。最高海拔万古黎山1984米,最低海拔黑眼溪沟口460米。属温湿地区,半亚热带与温带共存,季风立体气候明显。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昆水公路、 内昆铁路和 水麻高速公路东西沿江横穿而过。自秦开 五尺道以来, 豆沙关就是中原与边疆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枢纽、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并享有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集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五大殊荣。

2007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065.8万元,比上年增12%,人均纯收入1167元, 豆沙镇 (4张) 比上年增11%。农业农村经济收入2818.75万元,比上年2562.5万元增256.25万元,增9%;第二产业115.03万元,比上年107.5万元增7.53万元,增7%;第三产业1132.08万元,比上年928.11万元增203.97万元,增18%。生猪存栏27850头,比上年22962头增4888头,增4.2%,出栏17880头,比上年11767头增6113头,增10.4%;大牲畜存栏2706头,出栏750头,比上年增1.5%和1.2%;家禽存栏32500只,比上年30650只增1850只,增1%,出栏20010只,比上年增1.3%;肉蛋产量162.7万千克,比上年103.7万千克增59万千克,增11.4%。年内,实现财政收入85万元,比上年24.9万元,增71%;支出 1396.6万元;实现 存款金额5150万元,比上年3025万元增2125万元,增42%;各项贷款金额1050万元,比上年857万元增193万元,增19%;实现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1553万元,比上年增45万元,增8.1%;城乡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比上年增48万元,增8.8%。2007年,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以新农村建设试点为突破口,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年内,采鲜茶32.5万千克,产值70万元;加强对203.33公顷柑桔、板栗、李子 豆沙镇 (3张) 等病虫害防治和管理,实现收入85万元;种植反季蔬菜27.33公顷,产值184万元。2007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960万元,比2001年增长38%;粮食保持稳中有升,总产量568.5万千克,比2001年的515.7万千克增52.8万千克,年增长2%;粮食总产量568.5万千克,人均有粮269千克。

2008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任务为:全镇生产总值增长10%,达4472.2万元;粮食总产量年增长1.5%,达577.02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1284元;镇级财政收入增长10%,达137万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15%,达1786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2011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1103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267万元,第二产业完成100万元,第三产业完成4669万元;粮食总产量达764万公斤,人均有粮36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208元。财政总收入69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7万元。 豆沙镇

生物资源:松茸、鸡枞、蕨菜、大竹笋、罗汉笋、甜竹笋、刺尖、山鸡、黄柏、杜仲、天麻

旅游资源: 豆沙关省级风景名胜区、长胜溶洞、老黎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无烟煤、铜、银、铁、硫磺

水利资源:三个包水库、响水洞泉水、丰收大堰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一把手负责制,“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制度,以 豆沙镇 (5张)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率为目标,以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全力抓好医学监护工作为主线,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努力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2006年,全镇有总人口23325人,正在朝无多孩镇目标迈进。豆沙镇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着力点,全面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切实加强“降消”、“脊灰”免疫项目的实施,努力抓好妇幼保健和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全镇有镇级卫生院一所,村级卫生室6所,2007年全镇新型农村医疗农民参合资金14.98万元,参合率70.1%。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23251人。

登“入滇第一关”

千百年来,从杜宇经此入巴蜀,僰人经商到印巴,诸葛亮挥师返四川,南诏诸王出关进长安,马可波罗过石门,李兰义军出雄关,蔡锷讨袁出石门,朱德数度石门镇……所有这些都给雄关刻下了永久而光辉的历史。登“入滇第一关”,首先要走秦五尺道。五尺道现存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全国五尺道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的古驿道,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第二、到观音阁进香。观音阁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是四川省庆符县静修和尚募捐建造的,属于如意斗拱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建筑,是滇东北少有的古建筑之一。千百年来,为这一带虔诚的佛教信徒所敬仰。观音阁内有数尊精塑的神像,阁内金碧辉煌。在崖壁上刻有“观世音慈航普渡众生”的浮雕,造型别致,技艺精湛。每年农历二、六、九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朝圣观光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第三、登古城堡。它始建于隋朝,是利用五尺道雄奇险峻的自然形势,用大石条砌成的一座军事性城堡,通高15米,宽约5米,中开卷洞形城门,在城堡的门额上,书写着“石门关”三个古朴雄浑的大字,系当代书法家楚图南所书。第四、赏历代文人墨宝。许多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长歌短句和名言隽语,这些题刻字形大小不一,书法正草隶篆各体皆有,阴阳刻同生,随石型排字势。第五、看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唐贞元十年(794年),御使中丞袁滋奉命赴滇,册封异牟寻为南诏,途经石门关,为记其行,特摩崖题记。第六、观赏马帮。豆沙关就是乌蒙马背驮出来的。

览“石门万古绝壁”

石门绝壁是一部无字的天书。在这壁立千仞的绝壁上,有千古之谜的僰人悬棺,有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美丽的神话故事,如:仙人指路、雀笼高挂、犀牛望月等,还有季节性的大瀑布。山洪暴发时,山溪水从绝壁上飞奔下来,吼声如雷,山鸣谷应,整个绝壁到处飞着水雾,颇为壮观。对着绝壁大声呼唤,它还会声声呼应。

观“僰人神秘悬棺”

僰人的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他们选择壁立千仞的悬崖,用至今无人知晓的方法,将棺材悬挂在悬崖半山腰的垭口里。这些高高在上的悬棺,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千秋岁月的磨砺,更显现了一种精深玄奥的神秘。

游“豆沙千年古镇”

古镇上杂居着不同信仰的民族,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街,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教俱全,水乳交融,宁静祥和,沧桑悠远。豆沙古镇的雏型应是先民村寨和古道驿站,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居住着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安徽、广东八省移民,建有八省庙宇(会馆),虽然这些庙宇已被拆毁,但遗址还在,依稀可辨。多省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豆沙镇可谓是八省建筑文化的博物馆。现存民居建筑123间,其中清代65间,民国16间,共和国初期42间。在现存房屋中最早的房屋是清康熙36年(1697年),距今已有307年历史。远看古镇,古色古香;趋近细观,逐见沧桑。

周边行政单位

豆沙镇银厂役退箜军人雀村服务站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G040(麻水线)

周边中学

盐津县豆沙中学 地址:昭通市盐津县摩崖社区亲民路2号
昭通市盐津县摩崖社区亲民路2号

周边出口

G247/豆沙镇/盐津(南)出口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

周边行政地标

沙僬蜊红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

周边医疗

盐津县豆沙卫生院 地址:昭通市盐津县摩崖社区亲民路8号
昭通市盐津县摩崖社区亲民路8号

周边乡镇

豆沙镇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