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坎镇

罗坎镇 罗坎镇概况 罗坎镇历史沿革 罗坎镇文化 罗坎镇交通 罗坎镇自然资源 罗坎镇经济 罗坎镇基础设施 罗坎镇特色产业 罗坎镇扶贫开发 罗坎镇招商引资 罗坎镇新农村建设 罗坎镇基层组织 罗坎镇政务公开 罗坎镇文化教育 罗坎镇人口卫生 罗坎镇社会保障 罗坎镇人口数据


罗坎镇位于镇雄县城的西北面,素有“柑桔之乡”称号,是镇雄威信两县入昭进滇赴川的重要通道,中心集镇距镇雄县城87公里、威信县城70公里。全镇辖18个 村(社区)委会347个 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81609人(2017年);有汉、苗、彝3个民族。罗坎镇位于 镇雄县城的西北面,素有“柑桔之乡”称号,是 镇雄威信两县入昭进滇赴川的重要通道,距县城87公里,地处北纬27°43',东经104°41',东接镇雄李子乡,南连镇雄盐源乡,西邻彝良县落旺乡,北抵威信县 长安乡。是镇雄的西北大门。全镇有国土面积221.29平方千米,年降雨量780毫米,年平均日照1384小时,年平均气温14.9℃,气温最高39℃,最低0℃,海拔高差悬殊较大,最高海拔1720米,最低海拔630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000米。境内立体气候突出,是少见的干热河谷地区。罗坎镇属白水江流域,...

详情

罗坎镇地名网_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资料简介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介绍

罗坎镇位于镇雄县城的西北面,素有“柑桔之乡”称号,是镇雄威信两县入昭进滇赴川的重要通道,中心集镇距镇雄县城87公里、威信县城70公里。全镇辖18个 村(社区)委会347个 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81609人(2017年);有汉、苗、彝3个民族。

罗坎镇位于 镇雄县城的西北面,素有“柑桔之乡”称号,是 镇雄威信两县入昭进滇赴川的重要通道,距县城87公里,地处北纬27°43',东经104°41',东接镇雄李子乡,南连镇雄盐源乡,西邻彝良县落旺乡,北抵威信县 长安乡。是镇雄的西北大门。

全镇有国土面积221.29平方千米,年降雨量780毫米,年平均日照1384小时,年平均气温14.9℃,气温最高39℃,最低0℃,海拔高差悬殊较大,最高海拔1720米,最低海拔630米,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000米。境内立体气候突出,是少见的干热河谷地区。

罗坎镇属白水江流域,白水江、小溪河从境内穿插而过,把罗坎同昭通北部经济区的金沙江乃至长江流域连接在一起,历史上罗坎在经济文化上与四川及整个长江经济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更是如此,罗坎的许多商品都直接从四川宜宾进入。百余年来罗坎一直是周边落旺、牛街、长安、盐源、碗厂、李子“六乡一镇”的经济贸易中心,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很早就有“旱码头”的美誉。

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立足镇情,科学规划,发展特色经济,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在全镇实施“六个一”工程,即在全镇发展以柑桔为主的水果1万亩,以杉为主的用材林1万亩,以蚕桑、竹子、苦丁茶为主的经济林1万亩,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1万亩,以土鸡为主的家禽10万只,力争劳处输出产值达1000万元,另外利用江边河谷地区气候较热的特点,在小溪坝大力发展热带水产养殖,新种植棉花300余亩,继续发展种植花生4000亩,红苕4000亩,油菜5000亩,地瓜1000亩,处处围绕“绿色”下功夫,依托镇情在特色上作文章。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建设山川秀美绿化工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罗坎现阶段的镇情,可归纳为“区位特殊、地位重要、基础薄弱、潜力巨大。”所谓 区位特殊,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处川滇两省、镇、彝、威三县结合部,是洛旺、庙沟、盐源、碗厂、五德、木卓等三县七乡(镇)28万余人区域市场的中心。二是地处凤大、镇凤、柿凤3条二级公路的汇集地,是镇雄入川赴昭、连接内昆、通达昆水,贯通巧威的黄金码头。三是地处昭通“十一五”旅游产业规划的“大山包—黄连河—豆沙关—牛街古镇—小溪坝—扎西”红色旅游精品线的关节点,是镇雄休闲旅游开发最具潜力的乡镇。 地位重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镇国土面积221.29平方千米,居全县之首。辖17个村347个村民组,是全县行政村最多的乡镇。人口数居全县第三。可以说,罗坎镇在全县具有重要的地位。二是属全县水能资源储量最富集的乡镇。三是属全县二级公路覆盖面最广的乡镇。凤大、镇凤、柿凤3条二级路建成通车后,罗坎将有7村57个村民组通二级公路,直接受益。 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农村水电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全镇水利化程度还很低,农业生产逢旱必灾,至今还有3万余人饮水无保障或饮水不安全,有近200公里的村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达能力弱,有2个村至今未通公路,集镇过境路狭窄破烂,集镇配套设施不足。农村电网差,农网改造覆盖率不到10%。二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2009年末,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403元,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平均水平。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发展能力弱。人均耕地仅为0.89亩,人均经济水平低,部分群众生育观念落后,仍存在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现象。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欠账大,发展任务艰巨。五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部分党支部有人不管事、有章不理事、无钱难办事、党员无事干的情况依然存在。所谓 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一镇连三县”及1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优势及区位优势的凸现,必将使罗坎成为镇、彝、威三县、周边乡镇28万余人以及内昆、昆水、巧威经济带人才、商品、资本、技术、先进思想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汇集地,从而带动商业贸易、农副产品开发、生物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煤炭资源等的开发和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便捷的交通、特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宜居的气候、良好的生态、锦绣的山河、厚重的人文底蕴以及沿路、沿边、沿江的优势,完全可把罗坎打造成镇雄独具特色的山地商贸旅游中心城镇及新农村示范样板。目前,以“两心两带三轴四组团”为总体结构的新老集镇规划已完成,是昭通“十二五”40个重点建设的特色乡镇之一。三是以柑桔、蚕桑、油菜、红苕、花生、水产养殖、竹木、反季节蔬菜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通过结构升级和品牌开发,产业和增值空间将不断拓展。四是罗坎地处盐源、洛旺、庙沟等周边七乡(镇)的腹心,可以把罗坎建成辐射周边的菜油、苕粉加工基地和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五是罗坎煤炭、水能资源丰富,随着四级电站的开发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完全可把罗坎建成镇雄重要的煤炭、水电输出基地。六是罗坎有近3万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素质,完全可把人口资源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引导富余劳动力在集镇居住就业、外出务工就业、回乡发展产业,为罗坎跨越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技能支持,释放巨大的发展能量。

2009年,罗坎镇党委、政府拟定了“12345”的发展思路,即 抓住一个中心,即“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这个中心;实施两大战略,即“科教兴镇”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三大建设,即“水电路改造和集镇建管开发等基础的建设”、“招商引资硬软环境建设”及“基层组织和党的建设”;主攻四个重点,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教育和劳动力基本技能培训”、“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安全生产与社会稳定”;培育五大优势产业,即“在稳定粮烟种植的基础上,培育以油菜、花生、红苕、柑桔、蚕桑、反季节蔬菜、养殖、竹木种植为主的优势农业产业”、“培育以油菜、花生、红苕深加工为主的农特产品加工业”、“培育以小溪坝、落尾坝等河谷风光地带为依托的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水电和煤炭产业”、“培育以提高转移为主的劳务输出产业”。

1950年设罗坎区,

1958年建公社,

1961年改区,

1970年复改公社,

1984年复改区,

1988年设镇。

作为镇雄“西北大门”的罗坎镇,属革命老区,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清雍正七年(1729年)到宣统一年(1911年)属上北迎恩里,辖5个甲135个村寨,同时设罗坎关汛,驻三司把总。中华民国二年属上北区团;民国二十三年设为第六区,辖1镇10乡;民国二十九年设罗坎镇,辖11个保113个甲。新中国建立后,高为第六区,辖1镇3乡;1952年设为第十一区,辖1镇20乡;1958年分设为英雄、英勇、踊跃3个人民公社,同年10月并为英雄人民公社,辖23个管理区;1961年改为罗坎区;1970年又改为罗坎公社;1984年2月恢复为区,改大队为乡;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后,改为罗坎镇,下辖9个办事处191个农业社。

罗坎镇历史悠久。清朝时期,政府就在罗坎镇设关收税,古有“罗汉关”、“旱码头”之誉。

民国23年,镇雄县设置8个区,其中,第六区设于罗坎镇,辖1镇10乡。

民国29年废区设乡镇,镇雄县建24乡镇,其中,罗坎镇设在罗坎街,辖11个保,113个甲。辖地为今罗坎、凤翥、纸槽、麻地、花园、桐坪、温水、粉壁、长岩。

1950年秋,全县设7个区24个乡镇。罗坎属第六区,辖罗坎镇、茶蔚乡、盐源乡、杉树乡。

1951年,全县设7个区79个乡镇。罗坎属第六区,辖罗坎镇、花园乡、凤翥乡、坳田乡、茶蔚乡、军备乡、盐源乡、盐溪乡、孔坝乡、杉树乡、瓦桥乡、细沙河乡共1镇11个乡。

1953年,全县设14个区208个乡镇。罗坎属第十一区,辖罗坎镇和纸槽沟、坳田、泡瓜林、落尾坝、凤翥、茶蔚、桐子坪、大庙、李子坝、粉壁山、大温水、花园、麻地、军备、盐源、寨上、沧海、傅家寨、盐溪、长岩、干河、蓼叶坝22乡。

1958年,撤销区、乡、镇,设23个人民公社,将203个乡改为管理区。罗坎属“英雄社”。

1982年底,全县设13个人民公社,1个镇,1个综合场,229个大队,3个街,5141个生产队,5715个自然村。罗坎公社辖罗坎、凤翥、纸槽、落尾坝、泡瓜林、李子坝、花园、盐源、茶蔚、大温水、傅家寨、干河、麻地、寨上、盐溪、粉壁山、大庙、坳田、军备、老街、发达、桐子坪、蓼叶坝、长岩、沧海25个生产大队。

1985年底,全县共设19个区,1个县辖镇,22个区辖镇,213个乡。罗坎区边罗坎镇和纸槽、发达、凤翥、落尾坝、泡瓜林、坳田、茶蔚、粉壁、李子坝、大庙、军备、老街、寨上、麻地、花园、桐坪16乡。

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撤区设乡镇,罗坎镇辖罗坎、茶蔚、粉壁、落尾、凤翥、桐坪、麻地、纸槽、花园9个村。2006年乡镇撤并,原李子乡及原干沟乡老街村并入罗坎,罗坎镇辖罗坎、茶蔚、粉壁、落尾、凤翥、桐坪、麻地、纸槽、花园、李子、坳田、泡瓜、发达、大庙、寨上、军备、老街17个村。

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后,全镇有22个镇直单位,辖9个村民委员会,19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8662户37651人,其中农业人口36335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有以汉族为主的汉苗两种民族错杂居住。

2006年撤乡并镇,原李子乡大部并入罗坎镇后,罗坎共辖17个自然村、347个村民组,2009年底总户数17060,其中农业户数16278,总人口77499,其中农业人口75552,总人口中男40643、女36856。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81609人。

“双流几曲浴丹苍,冠翅居然凤欲翔。莫漫吹笙明月夜,便教飞去白云乡。”这是清代罗坎凤翥举人王廷桂的传世佳作。这既是对罗坎丰厚的人文历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罗坎毓秀山川的真实写照。

罗坎镇地处川滇两省、镇彝威三县结合部,是镇雄县西北部地区入川入滇的重要通道,被称作镇雄县的“西北门”。全镇地形地貌属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过渡带,东南高西北低,沟壑纵横,最高点海拔1729米,最低点海拔630米,立体气候特征突出,降雨少,积温高,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季风气候,是“全县谷物先登场,一年四季着单衣”的宜人居住区。

全镇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地表崎岖,由于水流剧烈的下切作用,地形切割强度和密度大,河谷深狭,山坡陡立,分水岭几乎成鱼鳍状,全镇17个村地形都是从河边延伸到山顶,海拔高差500至1000米。正因为如此,方始形成“三圣岩前两合江,凤凰飞来歇中央”之类别具一格的地形地貌,也才形成“罗关渔唱”的景胜。附:罗关渔唱:州志记载:“罗坎关白水江头,渔人上下,泊舟于此,歌弄晚风,荡漾春云,浩渺秋月,烟波流音,青山作答,有水天之趣。”知州吕心哲填《渔父家风》词:“浮家向幕亦云还, 网挂溪边。渔弟渔兄众唱和,声度蓼花滩。 笛孔,扣船舷,酒须乾,纵然散去,酸腐梦迷离也在江天。”

罗坎镇地处川滇两省、镇彝威三县结合部,古有“罗汉关”、“旱码头”之誉。因此,川滇两省商贾来往频繁,川文化影响较大,教育文化发端较早,人文较为丰厚。

一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罗坎人入必躬自捧茶,奉上清凉可口的苦丁茶、红橙橙的蜜桔;会为你准备丰盛的晚餐,晚餐上有三道必备菜肴:炸花生、炒腊肉和清炖鸡,让你顿生宾至如归之感。

二是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罗坎镇文化较为发达,文人才子较多,常填词作赋,吟诗作对,佳作较多。如“双流几曲浴丹苍,冠翅居然凤欲翔。莫漫吹笙明月夜,便教飞去白云乡。”是清代罗坎凤翥举人王廷桂的传世佳作;“三圣岩前两合江,凤凰飞来歇中央。洛航粉壁高万丈,黄桷树上老龙王。”出自桐坪罗秀才手笔。这些美妙诗文,不得不让人感叹罗坎人的艺术才能。之外,罗坎镇苗族文化比较发达,篝火笙歌,让人陶醉;发达茶埂坡人文也比较丰厚。

三是勤劳纯朴,艰苦创业。罗坎人用自已的双手、战天斗地的精神和气魄,于1972年至1976年间,建成长37.4公里,渠宽深各1.5米的白水大堰,大堰有隧洞198个,其中最长的隧道960米,6个村2万多人口5千多亩土地受益,当时是全省第二大、全市第一大水利工程,堪称罗坎的“红旗渠”。祖祖辈辈以来,罗坎人民就是用勤劳的双手,精心建设着自己的幸福家园。

随着内昆铁路和通县油路的建成通车,巧威公路罗坎段的破土动工,使得罗坎交通更加便捷,更加凸现罗坎镇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的重要地位。

罗坎镇 资源丰富。全镇立体气候特征突出,物产丰富,水能资源富集。柑桔万亩,声名远播; 油菜万亩飘香,黄遍山川;花生、 红苕、 向日葵全县独有。白水江、白水河穿境而过,是全县水能资源最富集的乡镇;有全县第三大煤田。

全镇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白水江和白水河。白水江水能理论储量1.764万千瓦,实际可开发1.704万千瓦。现在正在着手开发白水江四级梯级电站。白水河水能理论储量6783千瓦,实际可开发5800千瓦,已开发利用55千瓦。

全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镇雄县第三大煤田即在罗坎镇;罗坎镇境内还有零星分布的硫铁矿、磷、卤泉;麻地村还有一定储量的铜矿。

全镇的植物资源主要有柑桔、油菜、花生、红苕、蚕桑等。柑桔主要分布在凤翥、罗坎、桐坪三村,品种除传统的红桔外,还有血橙、青稼等十多个品种,以口味酸甜适中享誉周边地区,远销昆明、宜宾等地。油菜、花生主要分布在泡瓜、发达、坳田、茶蔚、落尾、大庙等村,花生年产量约450吨,油菜年产量约140吨。另外,镇境内河谷地区生长有慈竹、凤翥等村生长有楠竹,还有红豆杉等珍稀植物。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罗坎镇高度重视并扎实抓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着力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全镇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07年,全镇完成良种推广3万公斤,规范化种植4万余亩,建立包谷科技样板8170亩;扩大反季节蔬菜种植规模,蔬菜种植200亩,收入100余万元;种植烤烟2660亩。

2007年,罗坎镇加大植树造林和护林力度,天然林管护64646亩,封山育林14400亩,完成退耕还林500亩,进一步加大柑桔、加洲李等果园改良、管护力度。全年加洲李产量约80万斤,收入80余万元;柑桔产量估计5000万斤,收入 2700万元。

2007年,全镇完成猪种改良3425头,完成配合饲料推广650余吨;出栏肥猪1.44万头、牛960头、鸡4.5万只。

全镇发展农产品加工个体企业20个,其中 面粉加工企业14个,油菜加工企业6个。

2007年以来,全镇累计外出20486人次,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有序输出8500 人,输出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达 750 元,转移后毛收入达1000 余万元,其中回流县内资金800 余万元。

2006年以来,全镇新建沼气池100口,主要分布于凤翥村小溪坝、河边以及桐坪村半坡等村民组。

2006年,罗坎镇人民政府坚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不放松,着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文章,全镇基础设施条件有新的变化。

一是罗坎中心集镇的人畜饮水工程已立项,计划投资400万元的人饮工程力争在2007年下半年开工建设。二是罗坎中学、李子中学的寄宿制工程正顺利施工,进展良好;发达村香港苗圃希望小学已竣工投入使用。三是小溪坝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四是凤大路已开始征地拆迁,花元村上半山至碗厂长岩、寨上至龙塘和罗坎村坎上田等村组40余公里新修公路建设顺利启动;全镇镇村公路100余公里已作了全面维修养护,寨上大桥建成投入使用。五是凤翥、纸槽两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已维修完毕,茶蔚村已搬进新的办公楼,粉壁、泡瓜、发达、麻地四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已投入使用。六是罗坎卫生院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中心法庭办公楼正在建设之中,派出所办公楼、司法所即将竣工,,交警中队建设已获准立项解决。七是寨上村、发达村人畜饮水得到初步解决,泡瓜村人饮工程已开始实施。八是桐坪大渡口铁索桥已维修完毕,确保了人民群众通行的需要。

2007年,罗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凤翥、纸槽、粉壁、泡瓜、发达、麻地六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已修建完毕并投入使用。二是全力支持凤大公路建设,认真做好征地拆迁准备工作,确保公路建设能如期启动;三是新修乡村公路67公里,并做好凤翥至麻地、大坟坝至花园、大庙至军备三条村级公路建设规划。四是全力支持白水江四级梯级电站开发工作,第三级电站的征地等前期工作已经开展。五是集镇人畜饮水工程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水源地址已确定。六是罗坎中心法庭、派出所正在修建,进展顺利。七是加速罗坎电站改革进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八是罗坎中学、李子中学寄宿制工程施工进展良好,预计2008年春季学期能完工投入使用。

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桔竹桑李杂再谱新篇

罗坎镇按“产业兴村、大户带动、企业拉动”的思路,以经济作物种植、生猪养殖为重点,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目前,形成了粮、烟、畜、柑桔及各类水果、 花生、 油菜、蚕桑、竹木、蔬菜等各种产业,其中 柑桔、 蚕桑、油菜、花生、养殖等都是较有特色的产业。

一、柑桔产业:柑桔是罗坎镇的主要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风翥、罗坎、桐坪三个村,李子、军备、大庙、泡瓜、花园、麻地等村也有部分村民组种植柑桔。春去秋来,红红的柑桔挂满枝头,成筐成车的柑桔摆满街头,各地采购柑桔的客商人流如潮,成为罗坎秋天的一大景观,也是罗坎果农最舒心的季节。据统计,全镇柑桔年产量500余万斤,年收入2700多万元,是罗坎镇多年来的传统优势产业。以后,罗坎镇将在柑桔改良、果园的管护及拓宽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

二、蚕桑产业:主要分布在大庙、军备两个村。其中,军备村有桑林1000余亩,养蚕年收入可达32万余元。

三、油菜、花生产业:主要分布在泡瓜、发达、坳田、茶蔚、落尾、大庙。罗坎镇的油菜年产量平均 28万斤,年收入近50万元。同时,以香油、花生油加工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在全镇比比皆是,罗坎菜油、花生油以其价廉质优而闻名于周边地区,年创收100多万无。

四、养殖业:近年来,罗坎镇发展了200余户养殖大户,其中125户养猪、1户养牛、21户养鱼、34户养鸡。以牲猪为主和以土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在全镇蓬勃发展,养殖年收入已突破千万元大关。

五、水电产业:投资1.2个亿、装机容量为1.5万千瓦的罗坎镇白水江梯级电站建设工程已经启动。

除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如柑桔、蚕桑、 养殖业外,认真做好白水江梯级电站的开发工作外,罗坎镇结合打造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口号,计划用五年时间在全镇沿江沿河大力发展笋材两用的杂交竹500亩,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丰富的优势,扩大油菜、花生、甘蔗等种植面积,积极招商引资,走深加工之路,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形成自己的优势品牌,以带领全镇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2006年,罗坎镇人民政府把“ 三农”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扶贫攻坚工作有新的起色。 罗坎镇 (13张)

一是着力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在寨上村龙塘、巴焦组顺利搬迁了27户家庭,在桐坪村埂上组顺利搬迁了12户家庭,在粉壁村搬迁了6户家庭。二是继续实施大面安居工程,在全镇17个村实施了119户家庭,完成县下达指标的125.3%。三是扎实推进重点村工程。粉壁村21户安居工程已全面完成,坳田村陶家寨组3.5公里公路已顺利开通。四是认真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罗坎镇镇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资11100元,结对帮扶粉壁村111户贫困户。五是认真搞好劳务输出工作,全年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3358人,回流资金1300余万元。

2007,罗坎镇人民政府重视扶贫工作不放松,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扶贫攻坚工作有新的起色。上半年,一是对2006年度工程全面扫尾。寨上村龙塘、芭蕉组27户、桐坪村埂上组12户、粉壁村6户家庭顺利搬迁;全镇17个村大面安居工程119户修建完工,完成县下达指标的125.3%;粉壁村21户安居工程、泡瓜人饮工程全面完成,9个组1800多人用上了洁净充足的自来水。二是启动凤翥村河边小组整村推进工程,硬化卫生路4公里,建沼气池40余口;启动刘家沟整村推进工程,维修公路3公里,开挖土方200余方,支砌公路挡墙300余方。寨上村公所至芭蕉窝乡村公路17公里毛路基本贯通;对坳田村陶家寨组3.5公里公路进行铺砂面石,改变以前晴通雨阻的现象。三是认真实施“百千万帮扶工程”,市、县七家挂钩帮扶部门认真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在良种、资金等方面给予了贫困群众极大的支持,全镇镇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资11100元,结对帮扶粉壁村111户贫困户。四是认真搞好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参加县政府组织的“万人 劳务现场招聘会”,现场输出劳动力20人。

罗坎镇水能资源丰富,白水江、白水河穿境而过。为充分发挥白水江、白水河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以治理白水江流域,改善环境,罗坎镇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山东鲁能集团开发白水江,拟建白水江四级梯级电站。

目前,投资1.2个亿、装机容量为1.5万千瓦的罗坎镇白水江梯级电站建设工程已启动,厂房征地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坝区征地工作已经进行,机械已进入工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滔滔白水江,巍巍罗汉关”,罗坎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在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镇雄县委政府“三个三分之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栽树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罗坎经济。展望未来的罗坎,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除现有便捷的通县油路以外,即将开工建设的镇凤公路、凤大公路、凤柿公路,将把罗坎变成镇威两县入川赴昭、连接内昆铁路和昆水高等级公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比较优势的柑桔产业、油菜产业、蚕桑产业、竹木产业、果蔬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白水江四级电站正强势起步,罗坎将成为镇雄县的重要水电基地。

镇雄县罗坎镇新农村建设

罗坎镇根据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选点要求,把凤翥村小溪坝自然村确定为新农村试点村。该试点位于镇雄县城西北部,距镇雄县城93公里、威信县城50公里、彝良县城76公里,即将动工的镇威两县连接213国道和内昆铁路的高等级公路从其旁边通过,海拔650米。全组有耕地面积160亩,其中经济林74亩,是金沙江一级支流横江上游白水江畔的一个典型的农业山村。

小溪坝村民组人均耕地少,经济收入单一。2005年全组人均收入834元,人均有粮230公斤。农户住房杂乱无序地摆放在柑桔林中,蚊蝇乱飞,污水横流,院内乱堆乱放,垃圾成堆,卫生状况极差,全村唯一一户使用沼气池的农户由于建设不规范,臭气熏天,行人掩鼻。2006年7月,在镇雄县发改局的支持下,罗坎镇人民政府把凤翥村小溪坝确定为第一批试点村,发动群众,艰苦创业,积极建设美好家园。

在开展新农村试点的工作中,罗坎镇摸索前进,坚持走了一条“培植新产业、建设新设施、培养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的建设之路。

一、舆论先行抓宣传。确定试点村组后,罗坎镇同县发改局一起,先后三次召开了凤翥村小溪坝及周边五个村民组的群众大会,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市委、县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率先学习,弄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召开第一个实施村组群众大会,大力宣传“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政策,重点围绕本镇结合实际提出的“五个新”工作思路,讲清在建设新农村中党委政府的职责、农民群众的职责,明确了党委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使党委政府的主张成为了村民的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

二、因地制宜搞规划。“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小溪坝的地形特点和农民群众的经济能力,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召开户主会议,广泛听取意见,以不增加农民负担和债务为原则,根据农民愿望,制订了产业发展、村庄道路修建、沼气池建设和厩厕改造、庭院建设、房屋改造、村民学习培训用房建设等规划。规划分为近期和中远期,建设内容主要是修建入村到户的水泥路、建沼气池配套改厩厕、平整院坝改善房屋等,以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修建五米宽公路1800米、公共路840米、连户路1563米,建沼气池52个、改厩厕1320平方米,硬化庭院2650平方米,改善房屋(含水泥抿糊墙体等)16000平方米,修建垃圾集中堆放池等。中远期建设内容主要是引进优良品种改进柑桔,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发展养鱼业等;同时,修建一个80平方米的集村民教育、培训、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室和一个45平方米的公共厕所。

三、干部齐上搞建设。从2006年8月开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保证顺利实施,罗坎镇一是成立了小溪坝新农村建设组织协调工作组,镇党委政府安排领导挂帅,抽调相关站所的精干力量五人组成两个工作组,一个工作组负责物资的采购和发放,一个工作组负责指导群众实施。具体工作中要求干部要做到“三个讲清”、“三个公开”,即向群众讲清建设的政策、建设的方法、建设的补助标准,建设内容公开、补助标准公开、补助对象公开。二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推荐村民组成理事会,选举一名德高望重的村民任会长,负责调整土地、解决纠纷和动员群众参加公益事业建设。三是科学施工,避免重复建设。先建入村路和公共路,再建沼气池和改造厩厕。目前,入村路和公共路、人畜饮水工程已修建完毕。硬化公路1800米,硬化公共路840米,硬化连户路面36条1603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铺设人畜饮水管道2100米,现在每家每户都用上了清洁、方便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新建住房5户565平方米、扩建8户410平方米,改厩厕42户960平方米,完成沼气池建设53口;四是院坝地皮处理46户3682平方米;墙体抿糊52户8042平方米。整个建设总投资63.2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投资31万元,村民自筹17.5万元,投工投劳折资14.75万元。通过一系列努力,凤翥村小溪坝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整个试点集产业、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呈现出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四是对缺乏劳动力而又积极性较高的群众,组织干部帮助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干群关系密切了,以前组织进扫盲班,落实计划生育手术等工作群众较为反感,现在群众主动积极参加和落实,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极大的提高,群众对干部的信

四、民主治村有新起色。在新农村建设中,罗坎镇始终坚持把办实事与普法相结合,与推进乡风文明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扫盲和巩固提高职业技术的机会,精心选择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得到了增强。二是引导群众完善《村规民约》,组建了村民义务巡逻队,为和谐农村建设打下了一定基础。三是村民自力更生创建美好家园的意识得到增强。以前一发动搞公益事业,村民要就是不来,要就是说风凉话,现在通过理事会一召集,村民积极献计献策,作出决定后,立即行动,以前村民小组甚至村两委办不了的事情,现在村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部都办到了,而且办得很好。

罗坎镇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加以延伸,着力从产业支撑上多作努力,打造更多更好的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文明村、小康村将在罗坎大地上逐步登场,一展英姿!

罗坎镇有17个农村党总支55个党支部,有12个镇直部门党支部;全镇有党员有1555名。

镇党委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载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进一步推进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着力构建“保先”长效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镇党委深刻认识到,永葆党的先进性必须真正抓、长期抓、持续抓,必须健全具有长效性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才能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为此,在第二、第三期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镇党委一是建立镇、村两级党组织抓“保先”的责任制度,明确了镇、村两级党组织抓“保先”的工作职责。二是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上,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对镇直单位党员、干部侧重于党的农村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和管理知识的培养;对村干部侧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组织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村普通党员侧重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三是在发展党员上,构建党员发展长效机制,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到“四个优先”,即:政治素质好优先,致富能力强优先,市场意识强优先,经过镇、村党校培训优先,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质量。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党建工作,全镇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程序示意图

二、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镇党委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了“班子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促进了党委班子学习、议事、决策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推动了学习型班子的建设,增强了班子决策的民主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围绕推动罗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造镇雄北大门新形象,镇党委认真组织开展主题讨论,使镇党委对罗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具体。通过活动,罗坎镇党委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按照“双强”即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人民致富能力强的标准,加强对村党总支书记的培训,使他们懂得自己发展与带领发展同等重要的道理,促使他们在搞好自己发展的同时,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对村两委的指导,帮助其进一步明确职责,理清工作思路,落实脱贫项目,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三、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度,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党代表有选举权、质询权、罢免权、建议权。镇党委按照镇雄县委的统一安排,积极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度,切实保障代表的权利,充分发挥闭会期间代表的作用,集群智以推动罗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一是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代表们的代表意识,使代表们明白党代会闭幕后自己的作用并没有终止,明确闭会期间的职责。二是建立党代表意见建议收集反馈制度。确定专人定期不定期收集党代表对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的意见和建议,镇党委通过登记、研究、承办落实的程序办理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一定时间内向代表反馈。三是建立镇党委和党代会报告工作制度。镇党代会由镇党委主持,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由镇党委和镇纪委向代表报告年度工作,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工作报告由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形成决议。这解决了过去党代会每届只开一次,代表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四是建立党代表定期活动制度。闭会期间,按地域将全镇121名代表划分为19个代表小组,各代表小组长定期召集代表小组会议,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设,并将代表的意见建议梳理向镇党委反映;镇党委每半年组织党代表实地视察本镇重大工程建设及重要工作的实施情况。五是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制度。每位镇党委委员联系10—15名党代表,在联系中做到每半年至少与联系党代表谈心一次,每年家访一次,指导代表发挥代表作用,并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四、圆满完成第三届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夯实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镇雄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罗坎镇依法组织,扎实开展并顺利完成第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和村党总支换届工作,一批有知识、有文化、真心为民办实事,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年轻干部选进了村两委班子。本次选举共产生94名村民委员会成员,其中主任17名,副主任16名,委员61名;选举产生党总支委员96名,其中总支书记17名,委员80名。在96名党支部委员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有65名,妇女委员7名,少数民族委员8名,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有30名,村级班子的素质得到明显增强。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70%,基本达到了镇雄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夯实了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

透明 行政,水清鲤白,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也可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促进社会的发展。罗坎镇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国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全面深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全镇设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党政办主任、财政所所长、经管站站长、民政所所长、计生办主任、学校校长等为成员,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罗坎镇政务公开领导组工作制度》、《罗坎镇政务公开办公室制度》及《政务公开主要项目》,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多渠道、多形式搞好政务公开工作

(一)用板报、会议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党委领导班子的分工情况。

(二)在党代会、人代会、村干部会议等会议上,向社会公开政府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使全镇人民都了解政府“经济发展罗坎、人文丰厚罗坎、生态良好罗坎、民族文化罗坎”的战略目标。

(三)在镇、村、组会议上进行宣传,或用板报的形式,对全镇的安居工程、易地搬迁工程、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小溪坝新农村建设工程等项目进行公开宣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对于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由镇纪委加强监督,要求镇向村、村向村民组、村民组向村民级级明确直补金额,及时足额把资金发放到农户手里。

(五)严格“五保补助金”等救济款物的发放程序。具体是:由“五保对象”本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到镇民政所亲自领取;如果由他人代为领取,除要出示“五保对象”的身份证、户口簿以外,还要出示领款人的身份证、户口簿。这从根本上消除了截留现象的发生。

(六)在婚姻登记、土地审批、计生办证等方面,进行价格公示、程序公示,或是会议宣讲、当面解答,实行阳光操作。

(七)督促学校、医院等单位实行挂牌收费,明码标价,不搞暗箱操作。

(八)实行抽查制度,由镇纪委对各单位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不按规定开展工作的单位或个人予以批评教育。

(九)在民政所、综治办、计生办等单位设立举报箱,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受理群众的诉求。

(十)依靠镇雄县委政府网、镇雄县委组织部党建网,及时发布本镇的各种政务信息。

(十一)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反馈应反馈的信息,听取上级部门的指示。

罗坎镇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化解了诸多社会矛盾,营造了和谐环境,为“平安乡镇”的营造夯实了基础,也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重教兴文 人才辈出

罗坎镇有一所完全中学即罗坎中学、一所初级中学即李子中学,有34 所村级完全小学,有2所“希望小学”即怀来希望小学和发达茶埂坡希望小学。

一、罗坎中学

罗坎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校风良好的乡镇完全中学,位于罗坎中心集镇。学校创建于1980 年,其前身是镇雄县第七中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在堪称花红果硕、桃李遍天下,是镇雄县西北部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

学校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高中部有12 个教学班,有专任高中教师47名,2007年有高中学生610名;2007年有157学生参加高考,有70人上线,上线率为44.6%。初中部有20个教学班,有专任教师65名,2007年有初中学生2100名。

全校的120名教师中,有专科学历的有72人,占60%;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8人,占40%。

近年来,罗坎中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加大教学教研和教师培训的力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学生寄宿地点的管理力度;重视德育工作,提倡教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塑造学生的心灵。学校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正一步步地前进着。

二、李子中学

李子中学位于罗坎镇李子集镇,是一所风景优美的乡镇初级中学。校园内花木葱茏,秩序井然。学校始建于1989 年。现有19个教学班,有学生1187人。有教师72人,其中中专学历的2人,占2.7 %;专科学历的54人,占75%;本科学历的6人,占8%。

学校建成以来,历任校领导锐意改革,实行过优化组合,搞过在职教师考试竞争上岗,设立过一个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以图学校兴旺。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李子中学正昂首阔步,走向辉煌!

三、小学

罗坎镇共有50所小学,分布在17个村。其中有2所乡镇级中心小学,有34所村级完全小学,有2所“希望小学”即落尾怀来希望小学和发达茶埂坡希望小学。

全镇小学有教师376人,其中中专学历的 167人,占44.4%;专科学历的156人,占41.5%;本科学历的8人,占2%;有代课教师112人,学历达标的48人,达标率为42.9%。

2004年至2005年,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罗坎镇小学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了7个远程教育收视点、3个光盘教学播放点。

2007年,罗坎镇“普九”工作已经启动,为了确保小学入学率达99%以上,巩固率达98%以上,中学新生入学尽量达到或超过录取指标,巩固率达95%以上,罗坎镇及时成立了“普九”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实施办法和相关责任措施,对具体工作进行了分工,罗坎镇党委、镇政府正组织相关部门强势推进“普九”攻坚。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召开会议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奖优罚劣。二是沿公路书写了8条“两基”标语,同时要求各村书写1至2条标语,对“普九”工作进行大力宣传。三是全镇抽调了10名计算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好“文化户口册”电子档案的录入工作。四是明确分工,制定相关责任措施,加强对“普九”工作的检查督促。五是以网吧为重点,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

抓好人口保素质 搞好卫生保健康

罗坎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人口政策,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坚持六个不动摇”、“牢固树立一个干字”、做到“八个结合”,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坚持六个不动摇”:一是以村为主的工作机制坚持不动摇;二是以村“两委”成员掌握提供情况坚持不动摇;三是以计生执法队打开工作突破口坚持不动摇;四是各项计生工作指标一并推进坚持不动摇;五是干部包结扎任务与工资挂勾坚持不动摇;六是清理假证明、清理术后超生坚持不动摇。

“牢固树立一个‘干’字”:就是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敢于担担子,敢于碰“钉子”,苦干与巧干相结合,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八个结合”: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和率先垂范相结合。罗坎镇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工作中认真听取各村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对各村的计生“钉子户”,党政一把手带头深入一线亲自抓,大大增强了大家的战斗力和工作热情,计生工作稳步推进。二是逐月考核通报和严格兑现奖惩相结合。为确保阶段性计生任务能如期完成,罗坎镇制定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把计生各项任务分解到各村,与村委会、挂村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并与工资奖金直接挂钩,逐月进行考核,逐月兑现奖惩。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各级干部抓好计生工作的责任感,促进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提供优质服务和做好思想工作相结合。卫生院和服务所克服困难,切实抓好后勤保障工作,不分白天夜晚,做到了手术对象随到随做,对没有人照顾的手术对象,请专人帮助照顾,直到痊愈出院。其次,因为罗坎镇山高坡陡,镇党委、镇政府、广大镇村组干部出于对手术对象的关心,对路途较远的手术对象实行“车接车送”,小车送不了的就用摩托车接送。四是认真做好手术对象的思想工作,切实帮助手术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较好地理顺了手术对象户的思想情绪。四是落实“四谁”负责和流动人口管理相结合。按照“谁种地谁负责、谁住房谁负责、谁带孩子谁负责、谁看山林谁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采取收取保证金、违约金等形式督促“四谁”人员催促外出手术对象落实相关手术,并且组织计生工作组奔赴威信县扎西镇、庙沟乡,彝良县落旺乡,本县五德、盐源、碗厂等乡镇开展计生突击工作。五是严格打假治乱和清理术后超生相结合。在县打假治乱工作组的大力帮助下,对外传假证明和术后超生进行认真清理和严厉打击。六是突破集镇难点和全面整体推进相结合。集镇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结构复杂,是计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罗坎镇坚持以罗坎、李子集镇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先难后易,整体推进计生工作。七是干部包片、包组、包户和核准两套台帐相结合。镇村干部职工实行包片、包组、包已婚育龄妇女的计生工作制度,结扎任务落实到人。同时认真做好计生档案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镇、村计生报表、台帐等的管理,加强生育证发放力度,按照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对全镇17个村委会的计生两套台帐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确保计生台帐运转正常。八是加强计生宣传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相结合。把宣传教育和利益导向机制有机结合,并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向群众大张旗鼓地宣传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奖优免补政策,为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对主动落实计生相关手术困难户给予照顾,通过进一步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明显提高,新的婚育观念逐步树立。

截止2007年8月14日,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0.5‰,计划生育率为85.1%,多孩率为1.29%。共完成五术1319例,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03.13%。其中结扎完成560例,一放完成584例,补救措施完成175例,分别占县下达任务数的100%、103.55%、111.46%;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39.2万元,已全部上缴县财政,占任务数100%;完成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37本,占任务指标数102.78%。

罗坎镇有两所卫生院,分别是罗坎镇中心卫生院和李子卫生院,有医务人员24名。有村卫生室17个,有村医生33名。有4个个体诊所。

在卫生工作中,罗坎镇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做好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工作,加强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防治,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严格资金监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全镇有农业人口70280人,2006年有56000多农民参合,参合率达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几个月以来,全镇参保农民减免医疗费用近30万元,参保农民受益率超过39%。新型合作医疗给参保农户减轻了经济负担,参保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加大 社会保障力度 构建平安和谐罗坎

近年来,罗坎镇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认真做好各种社会保障工作,为构建和谐罗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罗坎镇一是切实开展五保救助、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和特困户救助等系列工作。全镇救助了838名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了60.336万元五保救助资金;办理了2127户农村低保户相关工作,调查摸底并向县民政局上报了719户农村特困户相关表册。二是加大救灾救济力度。2006年,罗坎镇相继遭受“4·09”风雹灾、5月份近20天的旱灾、“6·28”、“7·03”及“7·06”三次洪灾,全镇共发放了50余万元救灾救济资金,大力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2007年,罗坎镇一如既往开展五保救助、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和特困户救助等系列工作。全镇又救助了838名五保供养对象。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30559
15466
15093
家庭户户数 7469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546
家庭户男 15455
家庭户女 15091
0-14岁(总) 11512
0-14岁男 6056
0-14岁女 5456
15-64岁(总) 17139
15-64岁男 8522
15-64岁女 8617
65岁及以上(总) 1908
65岁及以上男 888
65岁及以上女 1020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0284

注: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81609人。

周边政府机关

镇雄县罗坎镇凤翥村民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罗坎镇凤翥村(镇凤公路东)

镇雄县罗坎镇人大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五罗线罗坎镇政府

周边中学

罗坎中学 地址:罗坎镇将军路114号

周边乡镇

罗坎镇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

周边村庄

坎田络掏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石河段

马路村 地址: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镇凤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