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镇

新厂镇 新厂乡 新厂镇村镇概况 新厂镇地理位置 新厂镇资源环境 新厂镇农村经济 新厂镇社会事业 新厂镇文化风俗 新厂镇旅游景点


新厂镇2013年由乡改镇,地处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地处东经99°25′-99°33′,北纬22°47′-22°57′,行政区域面积128.89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与中课镇,勐卡镇相连,西部和北部毗邻缅甸佤邦龙潭特区与昆马区,是集“边、少、山、穷”为一体的典型的佤族镇,国境线长33.2公里,是县内国境线最长的乡镇,距县城78公里,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全镇辖新厂村、阿莫村、窝羊村、代格拉村、永广村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居住着佤族、汉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等8个民族,全镇常住人口12651人(2017年),是佤族聚居乡镇,2013年由乡改成镇。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介于北纬22°47′至22°57′,东经99°25′至99°33′之间。东、东南部与中课镇、勐卡镇相连,西部、北与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勐冒县龙潭区、昆马区接壤。...

详情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介绍

新厂镇2013年由乡改镇,地处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地处东经99°25′-99°33′,北纬22°47′-22°57′,行政区域面积128.89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与中课镇,勐卡镇相连,西部和北部毗邻缅甸佤邦龙潭特区与昆马区,是集“边、少、山、穷”为一体的典型的佤族镇,国境线长33.2公里,是县内国境线最长的乡镇,距县城78公里,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镇。

全镇辖新厂村、阿莫村、窝羊村、代格拉村、永广村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居住着佤族、汉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等8个民族,全镇常住人口12651人(2017年),是佤族聚居乡镇,2013年由乡改成镇。

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城西北部,介于北纬22°47′至22°57′,东经99°25′至99°33′之间。东、东南部与中课镇、勐卡镇相连,西部、北与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勐冒县龙潭区、昆马区接壤。国境线长35千米,边界有178、179、180号界桩,国境线长达33.2千米。

新厂镇行政区域面积128.89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220米,最低海拔880米;立体气候明显,秋冬季温差较大,干湿季节分明,日照充足,年降雨量1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8.9摄氏度属亚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主要以赤红壤、棕红壤偏酸为主;有茶叶粗制所一个;粮食作物主要以种植水稻、旱稻(特色红米)、玉米、小米荞、小麦、豆类、小红米为主;畜禽类主要以牛、羊、猪、鸡、鸭为主,是典型的农业乡镇。有铅锌矿、银矿、锡矿等矿物资源。

为了提高农业收入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全镇工作的首要位置,尽可能地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工作的领导,带领全镇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抓好农业这项国民经济基础工作,抓好扶贫攻坚机遇,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引导群众走固定耕地、推广农科技术、引进优良品种,确保粮食和农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建国初期,生产十分单一,刀耕火种状况极为普遍。没有固定的田地,种了一山坡,只收一箩筐,粮食收入就取决于老天爷的“喜怒”,辛苦了一年,还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

全镇水田水田面积9630.3亩,旱地10662.7亩,人均耕地面积1.9亩,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41元。干部职工福利待遇逐年提高,离退休人员、残疾人、五保户、老弱病残党员及特困户的生活有所保障。

新厂镇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针对新厂镇人口多、底子薄以及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缓慢的实际,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经过努力,先后使我镇的电力、交通、住房、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观。

(一)电力建设。电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76年,架通输电线路,但由于电力功率小,只有镇机关、阿莫村、新厂村部分村民有照明用电。电力一直是制约我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设施,为彻底改变电力对我乡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多渠道争取资金,得到了国家、省、市、县的大力支持,先后架通了窝羊村五、七组;2004年架通了代格拉村四、五、六组、永广村五组输电线路,实现了村村通电工程,全乡35个村民小组只有3个村民小组因灾害搬迁或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而未通电。

二)交通建设。建国初期,我镇公路里程是零。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便于与县的联系,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各村各户抽调了1-2名劳动力共计5000多人,修通了32公里的县乡公路(毛路),1981年,西盟锡矿建厂后,为了矿石的运出,由西盟锡矿建成了从募西公路K93公里岔路口到厂部的弹石路面,乡村公路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乡村道路47.5公里;村组道路,也实现了组组通,至2006年低,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三)邮电通讯设施。县乡邮件由人背发展到汽车运送,电话由手摇式的一乡一部发展到一村一部的程控电话。全乡5个行政村及部分村民用上了村村通无线电话,共计45部;2002年在乡机关所在地安装了移动、电信信息地面接收塔和电脑联网设备。

(四)住房条件有所改善。解放初期,人民的住房是由竹子搭建,茅草为顶的茅草房,上世纪90年代,发展为油毛毡、铁皮和石棉瓦为屋顶的杈杈房。在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采取国家扶持、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实施我乡农村民房改造项目。截止2006年5月底,完成民房重建1025户。其中:砖木结构897户;砖混41户;土木1610户;其他结构231户,改善了我乡农村群众的住房条件。全乡已基本消灭了茅草房和油毛毡房。

(五)人畜饮水建设。建国初期,佤族群众只用竹子背水喝,已累计争取扶贫资金112万元,解决了全乡24个村民小组1720户5601人,5259头大牲畜饮水问题。改善了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厂镇属佤族聚居乡镇,风俗便是佤族风俗。历史上的佤族,男人穿黑色短衣和宽口大裤;妇女着掼头衣和横条花短裙,饰物有项圈、项链、手镯、腰箍和脚箍等,大部分为银制品或竹藤制品,或涂上天然色料,或取决于自然的色彩,几乎为男女老少所共同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佤族的服饰也开始有了变化,出现了长裙、筒裙以及一些较为有时代感的衣着和装饰,但佤族聚居的地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民族特色,且大多数衣服的原料是自种的棉麻,经过自纺自织成布,按其传统的方式,加工制做的,织出的图案像孔雀、白鹇等羽灵,有的像灵猫、鲮鲤等毛皮的图案。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腰或小山巅。在西盟地区有的村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聚成了数百户的大寨。佤族喜欢住竹楼,部分改住土坯平屋,这是后来改变的新的住宅形式。竹楼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房内陈设简单而明快,必不可少的是一个供人使用的火塘和一个供祭祀之用的火塘或供祭祀与牲畜饲料加热的火塘。在铁锅传入之前,佤族多用竹筒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数分食,一次平均分完。喜欢嚼槟榔、喝酒,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水酒用小红米发酵后制成,多盛于大竹筒内,插入细竹管吮吸。佤族人也有饮浓茶的习俗,而喜食辣椒是男女老少的共同嗜好。

佤族的家庭形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财产多由幼子继承,女儿没有继承权。佤族命名时用逆式子父连名,由自己上溯祖先。佤族所有家族向上推算出的最早一代的名字都叫“司岗”,意为葫芦或石洞,是对母权的崇拜。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交往,称为“串姑娘”,青年男女三、两成群聚在一处,对唱情歌,用赠给槟榔、菸草表示定情。但是,缔结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男方要交几条牛的聘金,称为“奶母钱”和“买姑娘钱”。有时父母一方不同意,则双方逃婚,父母也不追究。过去佤族曾流行姑舅表婚,现已有较大的改变。

佤族实行薄葬,村寨有共同的墓地。有些地区则保留将亡人葬于竹楼下或竹楼附近的习俗。

新厂镇有当归山、永东瀑布、代格拉溶洞、佤山云海、178水库和佤山梯田等旅游景点。

周边村民委员会

新厂村民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镇

周边景区,

新厂河 地址: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周边乡镇

新厂镇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新厂村 地址: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新厂小寨 地址: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公路

新厂大寨 地址: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公路

永广 地址: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