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尚镇

博尚镇 博尚镇乡镇简介 博尚镇概述 博尚镇沿革 博尚镇邮编 博尚镇2008年代码 博尚镇特色村 博尚镇经济社会 博尚镇资源环境 博尚镇组织机构 博尚镇新农村建设 博尚镇农村经济 博尚镇民主法治 博尚镇科学技术 博尚镇新街百年 博尚镇老街 博尚镇风土人情 博尚镇土壤植被 博尚镇矿藏资源


博尚镇位于 临沧城以南22公里,是全市的航空窗口镇、烟叶生产基地和食用油料基地。2005年11月撤乡并镇后,按区域、气候、海拔等特点划分为三大片区,即:勐托片区、博尚片区、那招片区。全镇国土面积334.5平方千米,辖19个 村委会、102个 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7650人(2017年)。博尚镇因常年积极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省文化厅、省体育局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民族文化艺术乡”、“先进文化体育乡”、等荣誉称号。位于云南省 临沧市临沧城以南22公里,国道214线穿镇而过,东与马台乡接壤,南与 圈内乡毗邻,西与双江县勐库镇交界,北与章驮乡和凤翔街道相连。博尚镇地图 临沧机场位于镇境内,距集镇中心3公里,是全市的航空窗口镇、烟叶生产基地和食用油料基地。全镇国土面积334.5平方千米,辖19...

详情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所有村庄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介绍

博尚镇位于 临沧城以南22公里,是全市的航空窗口镇、烟叶生产基地和食用油料基地。2005年11月撤乡并镇后,按区域、气候、海拔等特点划分为三大片区,即:勐托片区、博尚片区、那招片区。全镇国土面积334.5平方千米,辖19个 村委会、102个 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7650人(2017年)。博尚镇因常年积极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省文化厅、省体育局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民族文化艺术乡”、“先进文化体育乡”、等荣誉称号。

位于云南省 临沧市临沧城以南22公里,国道214线穿镇而过,东与马台乡接壤,南与 圈内乡毗邻,西与双江县勐库镇交界,北与章驮乡和凤翔街道相连。

博尚镇地图 临沧机场位于镇境内,距集镇中心3公里,是全市的航空窗口镇、烟叶生产基地和食用油料基地。全镇国土面积334.5平方千米,辖19个 村委会、90个 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7650人(2017年)。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9894.55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1906元,粮食总产量10988吨,人均占有粮食271公斤。

博尚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西南部。面积33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7650人(2017年)。有汉、傣、拉祜、彝等民族。辖博尚、户有、完贤、完海、勐托、碗窑、幕布、勐准、弯子、永和、永泉、夹山、那戈、小那么、大那么、那招、邦别、邦公、坝蜜河19个行政村,91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博尚,距市区22千米。

地处南汀河源头,怒山山脉向南延伸部分,属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部。全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高峰是户有村南高箐石排坡。214、323国道贯通镇境,镇区距临沧机场3千米。

1931年设太恒镇,1950年设乡,1955年改博尚乡,1958年设上游公社,1959年更名博尚公社,1961年改区,1966年设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镇。1997年,面积230.9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博尚、户有、完贤、勐托、完海、碗窑、幕布、弯子、勐准、永和、永泉11个行政村。2005年11月1日,撤销那招乡,并入博尚镇。原那招乡位于临翔区东南部,距市区51千米。有汉、彝、拉祜、傣等民族。博那公路过境。1931年设临沧乡,1950年设那戈乡、邦公乡,1952年增设那招乡,1957年并设那戈乡,1958年分设那招、那戈、邦公3个管理区,1961年设那招公社,1966年更名红卫公社,1969年并入博尚公社,1973年设那招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设乡。1997年,面积100.4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那招、夹山、坝密河、邦别、邦公、大那么、那戈、小那么8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那招乡,并入博尚镇。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33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7650人(2017年)。

677008

530902102:~201博尚村 ~202户有村 ~203完贤村 ~204完海村 ~205勐托村 ~206碗窑村 ~207幕布村 ~208勐准村 ~209弯子村 ~210永和村 ~211永泉村 ~212夹山村 ~213那戈村 ~214小那么村 ~215大那么村 ~216那招村 ~217邦别村 ~218帮公村 ~219坝密河村 [2006年代码]530902102:~201博尚村 ~202户有村 ~203完贤村 ~204完海村 ~205勐托村 ~206碗窑村 ~207幕布村 ~208勐准村 ~209弯子村 ~210永和村 ~211永泉村 ~212夹山村 ~213那戈村 ~214小那么村 ~215大那么村 ~216那招村 ~217邦别村 ~218帮公村 ~219坝密河村

[勐准村]始建于1414年,最早进入定居的俸氏是在明朝初期。原分为大勐准和防混南两寨,后因临沧机场建设,防混南寨下迁并入大勐准寨。古迹有勐准佛寺,始建于明太祖洪武31年(1386年)。勐准傣族主要三大节日:傣人春节,关门节,点大灯节。

博尚镇紧紧围绕“科教兴镇、产业富民、项目拉动、和谐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巩固油菜产业;提升茶叶、畜牧产业;发展经济林果业;壮大烤烟、甘蔗产业;培育旅游业”为产业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油菜、茶叶、畜牧业、烤烟、甘蔗为主的五大支住产业,成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后劲。博尚镇因常年积极开展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省文化厅、省体育局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民族文化艺术乡”、“先进文化体育乡”、“1988——2001年度云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云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博尚镇地处 南汀河源头,怒山山脉向南延伸部分、属横断山脉纵谷区的南部。因陆地抬升运动的强烈和流水侵蚀的切割作用,形成全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全境地形狭长、为中等切割中山宽谷,由博尚坝——勐托槽子构成。海拔高度1600米——2100米。全镇四面高山环绕,东北部晓光山南北走向,海拔2.483米;东面大亮山,海拔2.664米;西面是勐博后山,海拔2.792米。境内大部分是坡形地、属半山半坝。其中最高峰是户有村南高箐石排坡,海拔2835米,最低点是博尚河与勐托河,汇合进入凤翔细嘎村处,海拔1650米。

全镇地表层多为深厚的花岗岩红色风化壳。博尚坝原为坡积裙,在博尚村大玉地处、可见顺坡向倾斜分选不完全的层理,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相对高差70——150米,山丘顶部平缓,绝对高度大致相等的中山宽谷或丘陵地形;永泉村的漫乃山、垄岗山、博尚村、勐准村的大玉地、白塔粱子、中岭岗、碗窑村的腊托大坪掌大致等高,俗称“山坝子”。

博尚镇地质属澜沧江古陆台凸起带内,由南北延伸的巨大花岗岩基构成。由于强烈的剥蚀作用和抬升作用,作为深成岩的花岗岩已裸露地面并形成全镇的东西南北横断山脉。地表层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分布于全镇大部分地区。凸起边缘地区,有前奥陶系的变质岩,主要为绢云母千枚岩及变质砂岩。完招、完等、拱卯、忙竜、勐托大寨、忙贤地区均有页岩、泥岩露头。境内储量丰富的高龄土,硅澡土为长期演化的多期浸入的复式岩、分属于印支,燕山及喜山期火山岩浆演化产物。

博尚镇境内主杆横断山脉属怒山山脉向南延伸余脉。北部由章驮乡丙野后山马鹿坑入境,山顶是章驮乡、风翔镇分界处,自北向南横卧在勐托河东岸。当地人称“前山”,蜿蜒于户有村、勐托村、完海村、碗窑村东面,落脚于风翔镇石房村细嘎自然村与碗窑村的分界处,约30千米。

另支主杆山脉起源于西北方南美乡北石岩箐分界处,山顶均与南美乡,双江县勐库镇分界,北南走向于户有村、完贤村、勐托村、完海村、碗窑村、幕布村、勐准村、永泉村。至坝胡与永泉的交接点分水岭止。当地人称“后山”。东部是那招后山大亮山,岭峻林密,至永和后起文巽山,转下接坡头讯。三大山脉上峰多箐深,参差连绵。

博尚镇内设6个机构,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纪检审计办公室、组织人事宣传办公室、

村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办公室、武装部。其中“5办1部”下设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水土保持站、文体服务中心、党校、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计划生育服务所共10个站所。

博尚镇勐托村自2006年被列为全市第二批“三村”建设点以来,村“两委”班子严格以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和建设内容,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坚持以“生态村”为发展基础,“文明村”为发展动力,“小康村”为发展目标,结合“云岭先锋”工程,按照“五好五带头”的总体目标,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合力攻坚,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和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重点工作成效明显,面上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开创了“党建领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文化活村、制度建村”的良好格局。勐托村产业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成绩喜人。共建成烤烟2565.7亩、油菜2710亩、茶叶780亩、泡核桃2124 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11.84万元,同比增23.4%;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2639元,同比增39.6%;人均占有粮食达216公斤。

澜沧江沿线涉及村委会的基本情况

博尚镇涉及“澜沧江一线”的共6个村民委员会,32个村民小组,涉及18.6公里。

生活在江边的村小组有16个,分别是:大那么村的旧村组、公别组、小那么村的下寨组、中寨组、小那么组、那弋村的夹山组、邦公村的大邦公组、邦别村的彭家组、下兴村、马觅组、那招村的大寨组、坡脚组、学堂组、张家组、啊拉村组、大路边组。少数民族自然村组有4个,人数是773人。分别是:大那么村的公别组、那招村的啊拉村组、那招村的坡脚组、邦公村的大邦公组。

怒江之系涉及村委会的基本情况

博尚镇怒江之系共涉及十一个村民委员会,59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村组有10个,分别是:完贤村的户门一、二社、勐托村的大寨组、完海村的那昔尼组、南令组、碗窑村的腊托组、幕布村的那袜组、勐准村的勐准组、腾龙组、弯子村的上糯气组、永和村的联合村组。

少数民族分布情况

博尚镇集山区、半山区为一体,辖19个村委会,102个村民小组。全镇少数民族自然村组有11个,有两个民族村,分别是:

两个民族村是:

1.邦公村委会:是一个以彝族居多的村民委员会,邦公村委会位于博尚镇东北31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大邦公、小邦公、外寨),有278户1077人,少数民族人口94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3%。森林覆盖率达40%。全村有耕地面积2644亩,其中:水田896亩,旱地1748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45亩.邦公村有村完小一所,有6个班级,教师6人,学生82人。有一师一校点一所,有学生5人。2006年末适龄儿童辍学8人。

2.勐准村委会:是一个以傣族居多的村民委员会,勐准村委会位于博尚镇西北2公里处,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394户1630人,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65.8%。国土面积50平方公里,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全村耕地面积1855亩,其中:水田1321亩,旱地534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14亩。

全镇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油菜、茶叶、烤烟、甘蔗、稻谷和畜牧业养殖为主。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的总户数910户总人口4036人,耕地面积4622亩,人均纯收入1100元,通路37.1公里,通电882户,人均耕地面积1.1亩。

以彝族为主的邦公村,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7.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5.52万元,占总收入的65%;畜牧业收入40.45万元,占总收入23%。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69元,人均生产粮食525公斤,均为全镇农民人均水平的最低位次。交通又不通,严重阻碍了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以傣族为主的勐准村,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45.6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9.05万元,占总收入的51%;畜牧业收入60万元,占总收入13%。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人均生产粮食288公斤。2003年被省委列为民族团结示范村工程建设。2006年又被列为市“三村”工程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现全村有村寨道路7条,全长11公里,其中:水泥路3.9公里,弹石中6公里,泥结碎石路1.82公里;有机耕道路5条,全长15公里;有三面光沟5条,全长2.5公里。全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村寨道路,多数晴通雨阻,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生活困难,村寨居住较散,在澜沧江沿线中,其中:邦公村村民有50多人还未成家,适龄儿童辍学8人;大那么村村民有30多人还未成家,适龄儿童辍学15人;邦别村村民中,适龄儿童辍学5人。

(二)结构型原因。少数民族村寨多数在山区,属中高海拔区域,长期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耕作技术落后,且产量低,质量差,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资金不足,村容村貌的改善困难大。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在澜沧江沿线中,建设一口沼气池要耗费资金2000多元,上级补足500元,农户自己要出1500多元,所导致到2006年,邦公村只建4口沼气;那戈只建9口沼气;那招建19口;小那么建32口;邦别建3口。

(四)素质型原因。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整体素质较低,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极少,且耕作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上,对商品经济的思想转变较慢,科技意识淡薄,科技带头人较少。

(五)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不注意教育,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滞后,多数群众为文盲中文盲,对发展个体经济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比较突出。

(六)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生存条件较差,基本医疗卫生难以提到保障。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商品流通,促进人民增收。

(二)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广良种良法,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种植业、养殖业的培养力度。

(四)加大沼气建设,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环境。

(五)加大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推广科技,节约出部分富余劳动力,进行劳务输出,提高群众素质,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六)加大科教兴镇的宣传力度,使家长和学生能正确认识知识的重要,提高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加强村医生的业务培训,解决范围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博尚镇以巩固“平安博尚”为契机,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通过两年多的普法宣传教育,全镇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基层民主自治不断扩大,各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在创建工作中,以幕布村、夹山村为试点,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建成“民主法制示范村”2个(即:幕布村、夹山村);“民主法制村”10个(即:勐托村、完海村、碗窑村、勐准村、博尚村、弯子村、那戈村、大那么村、那招村、坝蜜河村);“标准化人民调解室”3个(即:永泉村、博尚村、幕布村);“人民调解示范村”1个(即:勐托村)。

民国至共和国初,农灌,耕作,施肥,病虫防治等手段落后,加之,人为的政治运动频繁,科技进入农业领域的速度很慢,以至经济效益低微。

民众云:收多收少在于肥。民国至共和国初,田地之肥,以畜肥和厩肥为之。一九六0年以后,钙镁铃、尿素、农药等开用于种植。当时,对境内土壤情况不明,增产效果不明显。随着气候的变异,民众习惯的种、管已不能适应现实。共产党政权组织农业科学技术队伍,研究、试验、实践了境内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植物保护,科学耕作等具体措施。从一九七0年起,永泉、完海、幕布等地,进驻地、县农业科学技术员,设立试验示范基点。组织起“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发展农科员数百人。从品种改良,施肥试验,规格种植,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攻坚。至二00四年止的几十年间,称为土肥专家的姚天全、郑进贤、宗家鹏;称为水稻专家的徐跃文、字有贵、王培德;小麦专家陈兴儒(官至云南省副省长)、曹能高;油莱专家吴建华、田兆金等等,屡次进境,拨点传经。

测土的兴起

一九七九年,境内11个大队(二00四年的11个村民委员会)分两批进行土壤普查。认定境内土镶普遍偏酸(酸碱度4.5—5.5),缺磷、缺硼、锌;氮不足;钾中等,从而因地施肥。地县土普资科载:“一九八O年在博尚公社勐托片普查时,经速测化验,士镶缺磷较突出,每亩含速效磷2.34斤至5.4斤。一般才3斤左右…。提倡普遍增施磷肥,氮肥配合。油菜增施硼肥效果很好”。又载:“一九八O年一月,在勐托土普时,完海11队小麦不施磷肥,苗期每亩虽用40斤尿素追肥,苗棵不见效,改用每亩50斤普钙作追肥,苗棵很快由黄转绿。又如户有大队,户有一队,有份‘病夫田’,历年种小麦生长不好,追氮肥不起效果。后经测化发现,此田偏酸,严重缺磷,且氮不足,逐亩施尿素30斤加普钙100斤,产量则比施前增10.3倍”。总结云:“博尚公社士普后,连续两年增产,每年递增一百万斤以上”。

几十年的科学效应,至二00四年止,钙镁磷、普钙、复合肥、尿素、销铵、炭氨、钾、硼、锌等化学肥料广用于户,年总用量陆千余吨。

境内田地在海拔1700-1900米之间。空气湿度太,光照虽足,但气候凉,病虫害频繁。虫害多有螟虫、蚜虫、飞虱、叶蝉、地虎等。病害多为包谷大小斑病、锈病、枯叶等等。妨碍庄稼生长的杂草达10多种。从一九五五年起,对庄稼保护采用两治。其一,治病。始用农药六六粉、甲六粉,后来发展为杀菌剂,用喷雾器进行人工喷治。其二,药物除草。一九八四年大力推广化学除草,种类较多。分水田除草和旱地除草。水田中曾用除草醚、扑草净、敌稗、敌草隆、二钾四氯、五氯酚纳。旱地尤以“草干宁”为最。

化学除草,节省薅锄之工。二00四年计,境内各类年用农药2800余公斤。

一九九0年在农作播种期,又引入了保苗、保水、保肥的地膜覆盖技术。称为“一场白色的革命”。二00四年计,全境年使用薄膜47000余公斤。耕农通过算帐,觉得薄膜省工,且增产,十分经济,乐用之。

法国人亨利奥尔良著《从东京湾到印度》一书的“云南游记”中写到:“一八九五年五月二日,上午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走完一段路,来到一个汉族大村寨,博尚村,各地开阔,简直就象平原一般…。”奥尔良所指之地,就是当时已建立二十多年的博尚新街。今考证,新街建于一八七0至一八七七年之间。史料有七:

其一,一九三八年新街文人王允昌(一八九四至一九五四年)为新街始居村民刘母傅氏老孺人提碑文云:“安人…刘公之德配也,生于清咸丰癸丑年(一八五三)四月十四日子时。值回乱,缅境然,甫(傅氏)七龄,孤城(缅宁县城)失守,随父避难,遍历他乡。…乱平后至丁亥年(一八八七)始由改心(双江勐库)卜居泰恒(新街子)”。

其二,新街子张母郑氏老孺人(镇志办张宗能为其重孙,现年62岁)1948年,墓文云:“郑氏一八八九年殁于街子,时由县城迁新街八秋矣”。

其三,新街首居村民,朱德光姐弟三人,自凤庆象庄逃难而来,朱德光来时十二岁,

落居于此地结婚。于一八七八年生子朱习山,以朱德光大约二十岁间生朱习山推算,朱德光约于一八五八年出世,十二岁入居新街。那么入居时间大约是一八七0年。且朱德光和朱习山父子,皆任过博尚新街街长。可惜所传四面护街“令旗”,于解放前,遭兵乱焚毁。说明了新街确建于一八七0年左右。

其四,苏氏族谱记录,苏宗元始祖,第十五世后裔苏大枝,于清同治年(一八六三至一八七四年共十三年)间贸易落藉博尚新街子,配余氏。其孙苏以才为街中文客。可见,苏大枝约于一八七0年左右入居新街子。

其五,兴华村九十岁老人李枝贵二00四年提供,他父李万祥(一八五七年生)告诉李枝贵说:“我二十岁那年,村上有个叫王启贤的人,被叫到大荒塘刷老母狗刺,说要开新街子。”李枝贵(生于一九一四年)说,他七岁那年去赶街,适逢街子添修,那天有个叫周石宝的疯人,在街上杀死了两个人,街人惊慌四躲。所以他终身难忘。他七岁,刚好是一九二一年。原居新街一老人孔金荣又供,“我记得我有十三岁时,博尚新街添修”。孔金荣生于一九0八年,他十三岁时,正好是一九二一年。两位老人各居一方,然所说新街添修时间完全吻合。也就是说,在街修成十几年后又添修是情理之中。亦证明新街确是一八七0年就有了。

其六,已故的旧缅宁县参议长,邱誉超(振声)传略称:“一八九九年,邱出生于博尚新街富商之家”。邱的父辈要成为博尚富商,不经十几年苦心经营,是不可能的。邱誉超父邱允良居新街。娶上漫竜李氏,生邱誉超,此时,邱允良已是博尚新街富商,说明了博尚新街早已存在。

其七,据文载,新街人欧阳祖扶,1896年在家中办私塾,有学生:李顺宁、蒙永兴(1889—1951)等21人,可见新街已是多姓人居住的村子。由于新街没有历史文字记录其发展过程,因此,本志以七个资料推出:博尚新街约建立于一八七0至一八七七年之间。从建立,至一九五九年拆除,先后经历了近七十多年。七十多年中,此街孕育了不少的文人武才,且又有多次振动全县的兵事、要事。这些人和事影响到如今博尚的方方面面。固录为史鉴。

为什么在一八七0年前后要弃老街而辟新街?村民口传说:一为老街短而窄,摆摊后,骡马(时主要运输工具)、鞍驮无法存放;二为集人常酗酒争吵,常摊村人赔讼费。有次,一外人在街中作祟被打死,命案牵涉村中。固众人希望另选新址建街。幸老街南侧有一大荒烂坝塘,面积大,且又是公地,适宜开街。当地乡绅并组织七村人开辟。地点开辟后,分段划于各村,设街面。称博尚新街。各村又招人居住。久之,则由街摊演变为村子。

新街之地坐西向东,似一把靠椅。从西,缓坡下百米即为平地,地积约百余亩。出平地向东,又是一缓坡,直连千亩沃田。由大猛准、荒田、腾龙、讯房、永泉、永和6小河汇集成的南汀河源流,从田坝中弯曲流过。

缅宁文人彭桂蕚,一九三五年描述此地:“南区不论人才资财,自来都称邑中(全县)魁首,尤以博尚为最…地居城南六十里,周山高伟,万木青葱。使此高原平野,形成撑雨荷叶。近旁多村拱列,六溪交汇,成南河主源。…因此地,当勐库茶山大道,商情异常繁热,住民近二百户之多,镇后坟茔丛垒。四周田畴交错,有区立两小及区仓,新建于左右两侧,宏大堂皇。漫乃、龙岗两山,障立前方,更成天然玉案。这真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一片乐土”。而当地人口传说:选地建街时,地师看过风水,预言下,“是一块牛皮好地,发也快,烂也快。”事后几十年,这里发生了多次事件,似乎与预言有些巧合,所以“牛皮地”之称流传至今。一旦遭祸,寨人常以此预言,宽慰自己。认为,不是命不好,是地太硬。

建新街十几年后,因匪患不断,乡绅则于一九二五年组织街民在村子四周筑砌土围墙,开设东、西、南、北、四门。每门为两层,底安大门,楼上可住。设瞭望口及枪孔。时人称为“枪碉”。一九二五年乡绅王佑箴被推为镇长。同年王与街中文人欧阳助扶、王海廷(即王老太爷)、蒙会三等人共商,以新街子为镇公所驻地。在新盖北门门口横额,写以“泰恒”二字,配以“泰往来吉”,“恒利真享”对联。由此,原老街前身“太恒”之称,便移至了新街。只是太阳的太字引深为泰山之泰字了。一九三0年,缅宁县国民政府定名新街为泰恒街,老街子定为泰昌村。老街小学定为泰昌小学。定新街泰恒中心小学为公立中心小学、泰恒中学也便应运而生。直到一九五四年,泰恒又复称博尚。

一九三九年,街面全新翻新,街轴心及街左右两侧以石条镶砌,中夹弹石,街中段配以十字街,悬挂天灯。增设一条玉溪背街。全街弯曲近八百余米,加背街百余米,共长千余米,约二万平方米街面。

现健在的老街76岁王申德云:时年王申德十一岁,王佑箴家竖柱建房又修街,逢街,外地商贩云集,马帮数十个,骡马数百匹。本地茶叶山货,皮革烟土外输。外地布疋、棉纺品、植物油、米、面粉、糖类输入,交易兴隆,时有“小昆明”之雅称。缅志编撰人,邱悟庄老先生言:“泰恒距城60里,为南入勐库茶山通忂。街面石镶,居民栉比,邑中之第二大镇。聚市达数千人,以茶布为主”。

缅宁县志又云:“就商情的热闹言,县城为第一,泰恒街为第二。其于可归纳为甲乙丙三等,甲等为遮奈、帮东、圈内、宁安、勐托等五街”。

新街当时的街状为,从老街往南走半里地,过一凉亭,入卖猪塘(现烈士墓以东人户居住地),向东下坡40米左右,进入街子北门。入北门向东下50米缓坡,坡左侧为泰恒中心小学、(1926年建)大门及财神庙。财神庙前是茶叶交易市场。由此,又向南走百米到龙水沟。街面两侧有马店、多家商号。沿龙水沟,又向东走一百五十米余,两侧全为各住户商贩。又折向南七十余米,设十字街,悬挂天灯,逢夜即点。时曰“天灯杆”。以十字为中心,东下百米通东门,西上五十米左右成⊥形。⊥形南进玉溪街(背街),西进民宅区。十字街向南二百米左右为尽头,成T形。T左角为“关帝庙”也是镇公所。所的周围是肉米市场,T形顶端往南50米左右出南门。T右角西上三百米左右,经泰恒粮仓,转出西门。

一九五九年修建博尚水库,新街拆出,人户搬迁四方。迁时有住户308户,1203人。据一九五二年政府资料提供,一九四九年前新街富者占20%,中富占22%,贫民占58%,

新街拆除后的一九六一年,在众人要求下,公社于现镇政府大门前。设长150多米,宽20米余的临时街子。经几次整修,直廷三十多年,拥挤杂乱。一九九九年勐托人杨伟杉租用部队营区演练场,投资百万余元,建农贸市场,总面积14000多个平方,200多个固定摊位。宽敞度,为全县之最。二00三年起,由镇党委政府领导:张勇、杨永寿、杨华康等人倡导和组织,扩建集镇小区,现建成一号路12000多平方。设计中的二号、三号路正在扩建中,预计开辟居住区及街道。

已拆除的新街子,从建成拆除,经历了七十多年。它的特点是先建街,后招商,大批贤达人士纷纷而入。据考,拆除前,此地有41个姓氏,其中以邱、王彭、蒙、张、陆、苏、李、刘、虞姓为多。他们带来了资本和生易经,带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开商业,置田产,带动了这一地区的发展。新街乡绅王佑箴(字家铭号三元)其父王丙堂、四川石川县马乡人,在景谷县就为盐号师爷。(秘书类)来此娶李氏定居,承商置田,生三子。老三即王三元(王佑箴)曾在一九二0年开那招渡口办盐号。一九四四年,在昆明园通街积善巷开会馆。一九四五年,在博尚新街第一户铺水泥地面。一九四三年办泰恒中学等等。

陆,苏二姓加工烟丝,彭姓搞饮食照像。李铭章一九三六年入新街,办茶行,开马店,名噪一时,成为乡绅。邱、蒙、虞三姓则至于文化办学。其于诸姓,亦有佼佼者,或商或军。在县志中入名挂姓。如:周继福,曾为云南省县长考试第三名,历任绿丰、楚雄、江川、鹤庆、永胜、马关六县县长,但两袖清风,廉官一位。

邱誉超又名邱振声,1899年生,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任国民革命军60师八旅上校参谋长,是一九四九年缅宁自行解放的组织者之一。

建立人民共和国后,泰恒中学发展成为临沧县第二中学。原街街民迁居于勐托、那招等二十七村。遗下的数千亩粮田地面,已建成博尚水库,能畜水2240万方,水面2400万平方米,成为临沧县的重要景点。

新街子世居居民迁到各村寨后,人生地不熟,加之当时政治上“五风”(生产风、平调风、浮夸风、强行命令凤、瞎指挥风)盛行,又逢国家经济处于连续三年困难。迁居人对生产生活环境不熟悉、不习惯、思想抵触,出现了几次聚集上访,其中以一九六0年、一九六一年到区上访,和一九六七年文革期间到中央上访为突出。为此,在上级部门的督促下,县政府于一九八一年对新街移民作了一定的经济补偿,解决了这一长年危安的隐患。移民已和迁居地的村民融洽相处,带动、促进了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百年所经事实,似验证了“牛皮地”的预言,以至新街街民还在世代相传。

旧名老街子原称“勐准拨”,“拨上”。二00四年止为老街村,与镇政府及农贸市场、集镇小区紧连。从街子演变为村至今,有住户262户,1034人。含33个姓氏,其中:李姓60户,240人,袁姓28户,117人,王姓27户,82人,曾姓29户,76人,其余为:康、杨、周、张、吴、刘、何、郭、段、苏、唐、龚、柯、罗、熊、蒋、高、陈、赵、余、杞、施、蒙、俸、徐、金、钟、字、彭姓。

据考,老街村王姓中有一族谱(一九三四年所写)说:其祖王长盛于明正德十二年即(1517年)来楚雄做官,落藉镇南河洞村。后裔王国贤及戴氏,康熙年间(康熙1662—1722共有61年)由河洞村来缅宁南乡拨上街生一子,第八世王土贵(生于1715年,1794年立墓)。家谱说明,王姓是老街先居人之一。又,1790年所立康宁墓中提及,康宁生于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康宁祖父,康云从南华来缅,娶张氏居缅宁城,生康宁之父康其贵,后迁老街。康其贵娶王氏(王国贤之女)生康宁等四个儿子,成为康氏四支。康宁留居博尚,其三个兄弟,迁往南柯、永和、勐托等”。说明老街子在1670年前后即康熙中期就有人居住。

村中李姓一族李应举墓文提供:李氏1726年(雍正四年)从南华郑景地迁来。

仕林墓文供,1760年就生于村中。彭锦松墓文称,其1749年生于老街村等等,所有资料说明,老街村在1670年前后(康熙中期),已是多姓人居住的寨子。圪今300余年。

人多了,柴米油盐、生产、生活用具要通过固定的场地,定时交换,街市便应运而生。老街街子建立的时间,本志以两例作为推断。其一,一杨氏老孺人墓文称,她生于1808年,“幼年与令尊留居太恒贸易。”杨氏的幼年可定为8—10岁之间,那就是说,至少1815—1820年之间,此地就已经有街了。而这个街子就是老街。

其二,街北尽头为街子入口,建有一“过街楼”。确切建年,无文可考。但可以肯定,楼,是在街子建成以后,根据需要再添建的楼阁,这是一种常规。楼建多年后,曾有小猛准木匠王永正(生于1874年)来翻修过一次。后人传为“移梁换柱”。推理,王若30岁左右,成为木匠,那他翻修楼阁大致于1904年。按博尚地区的松木用龄,一般要在百余年后才会枯朽,若是百年后才“移梁换柱”,那过街楼是在1804年前后兴建的。1804年是嘉庆九年,这与村中所传,“过街楼建于嘉庆年间”的说法是相吻合的,两个例子说明老街子约建于1800—1804年之间。

从缅宁县城,徒步入村,必经过“过街楼”,从过街楼入街子,走百余米,便是十字街。再往南五十米左右为尽头。街面宽不到十米。因几十年后,人多,街窄,众人才另选地,重开新街。新街子开辟后,人们就将这一首开的小街称之为老街子。新老对应,顺口好叫,便有了“老街”、“新街”之说。

据考,老街村,在建街子以前就有寨名,从众碑文反映出它的原寨名叫“勐准拨”。建街后称街子为“太恒”街,也就是“泰恒”的前身。博尚新街建立以后(考为1870—1877年建)改称老街,一九三0年,缅宁国民政府将老街定名为泰昌村,但传不开。当地人仍按习,称老街子。传至二00四年。

村西侧,在建过街楼同期,又建了一寺,习称观音殿。一九四四年博尚新街乡绅王佑箴,又组织村人再行扩建。为一正两厢、两耳,金壁辉映,内有四川塑匠所塑像数十尊,以观音老母为主线,四大金刚,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可惜一九五七年以后相继拆毁。一九八0年以后,寨人若明若暗,盖起小房,以供香火,并有道姑

博尚镇“油菜花杯”龙舟赛 为全面贯彻实施党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临沧县委、政府关于建设“生态优势县,边边缘文化特色县”的总体思路,以发展为主题,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宣传博尚,发展博尚,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发展,博尚镇党委、政府于2002年至2004年先后组织了三届“油菜花杯”龙舟赛,还承办了“临沧佤文化艺术节”博尚分会场龙舟赛一次。每一届龙舟赛,镇党委、政府都经过精心策划、周密地部署和安排,认真地组织。镇机关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全盘总动员,个个都是服务员,大家齐心合力,忠于职守,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龙舟赛事的圆满成功。每一届来观光、经商的都达3~4万人次,大小车子上百辆,没有发生过一起大小事故。开创了由一个乡镇组织大型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的先例。

赛事方面,龙舟赛的项目有400米、800米、2000米,第一届还安排篮球赛。各村委会及镇属机关,县直单位(县二中)都分别出一个参赛队,优胜者发给奖状和奖金。

商贸活动,安排有招商引资洽谈会,物资交流会和“美食一条街”。

旅游观光,印制绘有旅游线路和景点介绍宣传材料,安排向导,组织车辆、游艇,为旅客乘船游览水库风光,观看万亩油菜花、观音殿、过街楼、傣家佛塔、飞机场及勐虎营、小道河林场等景区提供方便。

文化方面,安排专场文艺演出(曾邀请云南澜沧啤酒集团文工团,临沧茶文化风情园艺术团及县内知名歌手到会献艺),组织篝火晚会打歌,举办书画展及摄影展。

在“油菜花杯”龙舟赛期间,通过经济、体育、文艺、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了博尚,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博尚镇的巨大变化及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文化特色,每届龙舟赛拉动商贸旅游资金近百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傣族、拉祜族节日

镇内拉祜人除与汉人过传统节日外,还有二月的马日祭竜节,还注重“二月八节”和“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祭竜在竜林和竜树下由竜头主持举行。全寨人要参加。第一个马日起,备办要用的酒肉之类。第二个马日,正式举行祭竜。竜分公母。在寨中划界祭公母。公竜祭猪,母竜则祭鸡。公竜祭公猪,母竜则祭母鸡。公竜祭母猪,母竜则祭公鸡。祭后,全寨人共分享用。

镇内傣人过傣年,在汉族清明后十天举行。历史上称“插花”或“采花”。汉人常说:“老摆夷插花”过节。“泼水节”之称,镇内史无记载。此称是一九八0年以后,从外县傣族聚居地搬来。

古历七月十五至十月十五是关门节,佛爷和尚不能到外食宿。傣民轮流煮饭送与他们。50岁以上老人到缅寺听经文。

八月十五称点灯节,缅寺设小灯一千盏以上。由每户轮流点灯,过宵。次早,点火把归家。

九月三十举行烧包节,每户到田边地头叫魂,把谷穗带回插在饭头上再到缅寺滴水。

冬月初七至十五树幡杆,用四丈余树或竹两棵,挂白布两丈,吊灯笼,老年妇女晚上到缅寺点灯。意在纪念释迦牟尼母亲去世。

月半节

博尚人俗称“接老祖公”,即 农历七月上中旬“接送”。何日兴此节,无考。袭传说,此间,阴间放假,死人之灵魂可回家串门。此节分两种做法,一、家中老人病故不满一年者俗称“新亡人”。一般在七月初一就将茶酒端于盘中,在门外瞌头献饭,吟咒接祖回家中。在家中正堂侧方,摆一桌,将花果摆于桌上,点燃火烛。将茶饭于人吃前逐于桌上祭献片刻,而后食膳。直到十四或十五才送之。一般人是七月十四之早接回,晚饭后或者次日晚送之。送时,要在院内摆一桌菜饭,献毕,人可吃饭。饭后将纸钱香火烧于门外,取菜少许,水果数个砸烂送丢于门外,意为让众鬼魂带走。此节代传至后。

一、土壤

博尚镇土壤成土母质来源于花岗岩源深厚的红色风化壳。在勐托片勐博后山脚、从碗窑、完海、勐托、完贤至户东一线,有页岩、泥岩露头。

主要土壤类型有:

红壤:为全镇主要土壤,分布于永和、永泉、博尚、勐准、幕布、完贤、户有等村。由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含石英砂粘多,不粘重,田渗透性强,保水保肥力差,含钾量中等或较丰富、偏酸缺磷:甘兰型油菜缺硼;包谷缺锌:土壤组合多为山砂田、沙胶泥,、末香土,瘦红土,鸡粪土。

冲积母质:主要分布在小勐准坝,勐托河流域的户有小坝子、蛮迈坝、

那芦坝、完海坝、忙腊坝及谷底地带上。为砾石、粗沙、细沙、沾土组成、层次明显、土层厚薄不等;距河道愈近含沙愈多,沙粒愈粗;距河道愈远,沙粒愈细,河流上游较下游含沙多而粗;分布于河滩两侧,此类母质上发育形成油沙田、浮泥田、河沙田、沙泥田、胶泥田。一般灌溉条件好,但部分易受涝,土壤养分含量高或可给性好,肥力多属中、上等。

坡积母质:主要分布于永和、永泉、博尚、勐准、幕布、完海、完贤、户东等地的村前平缓地带和寨后的山麓上。其中较大片的有永泉村麻栗坪、垄岗山、永和村的曼乃后山大坪掌、博尚、勐准村的大玉地坪掌、幕布村前的缓坡田、碗窑、白家寨的腊托大坪掌。这类母质发育形成的黄棕壤、属香面土、瘦红土、土壤养分含量低、肥力多属中、下等。

油红土:主要分布在弯子村、博对门村、碗窑村、忙蚌村、大杨家寨村一带,群众称大红土。成土母质系花岗石千枚岩,老冲积红壤发育而来的坡积——残积物。离村寨较近。耕作层深厚、肥力足、一般为中上等肥力地。

水稻土:全镇主要有山沙田、砂泥田、砂胶泥田、未香土田、冷浸田。完等、完招、完竜、勐托大寨、完贤、户东等地稻田成土母质是页岩、泥岩。这一带田属胶泥田。

茶园土壤:博尚镇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5——5.5;有机质含量丰富,多数在3%以上,土壤较疏松,质地多为轻壤;排水良好、是茶树生长最适宜地区。成土母质系花岗岩发育而来的坡积——残积母质。土层深厚,土壤偏酸、严重缺磷、缺硼、氮不足。多为香面土、涩红土、红土等。博尚镇是临翔区主要产茶地之一。

二、植被

博尚镇在海拔1610——2891米范围内,气候温和、夏秋多雨,秋冬多雾。镇境内的晓光山、勐博后山、大亮山三大山脉、绿荫如屏、中下部植被以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山顶部为常绿阔叶林和箭竹林或竹木混交林。

云南松是全镇的主要优势树种和用材树种、分布广,多在海拔1600——2400米之间。多为纯松林。在阴坡,半阴坡,箐底还有以桤木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原来植被破坏以后,往往形成疏林、灌丛、有的被紫茎泽兰占据。主要树种有云南松、木荷(红毛树)桤木(水冬瓜)、山苍子(山胡椒)、锥栗、水青岗、麻栎、栓皮栎、白栎、黄栎、青岗栎、猪栎、包头栎、杨梅等。林下灌木主要有珍珠花、乌饭、铁仔、金丝梅、火把果等。

海拔2000——2700米之间,气候寒冷,为高寒深箐。植被主要属水源林,均有生长较好的常绿阔叶林,林下有茂密的箭竹(实心竹)、方竹(刺竹),野生竹类。竹林或树竹混合林多在深箐沟两侧的阴坡和半阴坡,阴暗潮湿、树根或竹杆上披满绿色苔藓、杂草密集得人畜难以通过。土层深厚、土壤腐殖质含量高、枯枝落叶层厚、有较强的蓄水能力。森林植被主要由山毛榉科、豆科、山茶科、桦木科、杜鹃花科组成。主要树种有水青岗、长穗高山栎、滇青岗、包栎树、临沧石栎、桤木、多种桦木、白木莲花(山桂花)黄心篮、三丫栗、白麻栗、白花油茶、白杜鹃、映山红、丁香花等多种亚乔木和灌木。地被层有山茅草、旱茅草、蒿枝、飞机草、蕨类等多种本 科草类。

建国前森林覆盖率达65%,因历史原因,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退到32%,通过80年代至90年代的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到2004底恢复到47%。

矿藏以煤、硅藻土、高岭土、锗、铀等金属非金属矿为主。

贵金属

已探明的金矿点仅在勐托东一小河床中断续可见,含量为0.001克/30千克,并与锡石矿相间量少,开采价值不大。

稀有金属

主要有铀、锗、砷等,均与煤合为共生矿。主要分布在户有村羊半山区,品位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矿点之一。中央核工业部曾在此地建立以采集铀矿为主的七六五矿。锗在煤中的含量居全国之最,含量为60—3500克/吨。砷以硫砷铁矿形式杂混于煤中,含量一般为2—49毫克/千克。区煤炭公司近几年来在户东建厂提炼锗。

非金属

非金属矿以硅澡土、高岭土、陶土最负盛名。硅澡土,探 明有勐托坝巨型硅澡土矿床一处,分布于勐托街至蛮招自然村一带。长约10公里,宽0.5~0.8公里,厚度为104—210米。据有关专家勘探评价,硅澡土地质储量17.88亿吨,粘土质硅磷土3.35亿吨。矿区以园筛战时澡和直链澡为优势属科,直链澡属在云南省首次发现,是催化剂载体的好原料。勐托硅澡土资源丰富,质量较佳,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是全国5个亿吨级特大硅澡土矿之一。

高岭土

经探明,矿床有四处:一是户有村大田河马家寨南850米处;二是马家寨西南1.5公里处,属风化殊余型高岭土矿;三是勐准村细腊寨北面1公里处;四是永泉村南面1.5公里处;为砂质高岭土矿。据省有关部门多次钻探勘查,仅大田河的高岭土矿物储量达100万吨以上。专家估算,博尚镇高岭土资源品质优良,总储量达1.8亿立方米,品位和贮量勘称亚洲“第一土”。镇内建有博大高岭土厂,开发制作产品销往国内外。

陶 土

在碗窑村西部1.5公里处,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远道而来的湖南人开采,制作各类土陶器血,畅销市场,传统手工艺流传至今,碗窑村以此得名。

已探明勐托、白家寨、户东、大田河等地煤矿为禢褐煤,储量为81万吨。

有色金属

磷钇矿、探明有博尚村小勐准自然村西南500米小箐中有矿床。

周边政府机关

临翔区博尚镇博尚村民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临沧县博尚烈士纪念碑

周边飞机场

临沧机场 地址: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机场路
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机场路

周边乡镇

博尚镇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

周边村庄

碗窑村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

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幕布村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勐线

博尚村 地址:临沧市临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