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山西镇

大朝山西镇 大朝山西镇乡镇概况 大朝山西镇介绍 大朝山西镇自然资源 大朝山西镇基础设施 大朝山西镇特色产业 大朝山西镇农业产业 大朝山西镇经济发展 大朝山西镇社会事业 大朝山西镇乡镇风貌 大朝山西镇人文地理 大朝山西镇土特产品 大朝山西镇基层组织 大朝山西镇基础设施 大朝山西镇人口卫生 大朝山西镇文化教育


大朝山西镇位于 云南省 临沧市 云县东南部,东临 澜沧江与 普洱市 景东县隔江相望,西南与 临翔区 邦东乡毗邻,东北与 栗树乡接壤,北与 大寨镇相连,西靠 大雪山。大朝山西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 云县东南部,介于东经100°14′-100°24′,北纬23°56′-24°4′之间。镇政府驻地距县城76公里。东凭澜沧江与景东县隔江相望。西南与临翔区 邦东乡毗邻,东北与 栗树乡接壤,北与 大寨镇相连,西靠大雪山,澜沧江航运通达大朝山西镇电站库区各乡镇,境内有国家级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全镇辖10个建制村,80个村民小组,124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208.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95人(2017年)。大朝山西镇猛麻河一级电站大朝山西镇境内水利、矿藏资源丰富,有百万千瓦级 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全镇辖10个建制村、80个村民小组、...

详情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朝山西镇所有乡中心区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朝山西镇介绍

大朝山西镇位于 云南省 临沧市 云县东南部,东临 澜沧江与 普洱市 景东县隔江相望,西南与 临翔区 邦东乡毗邻,东北与 栗树乡接壤,北与 大寨镇相连,西靠 大雪山。

大朝山西镇位于云南省临沧市 云县东南部,介于东经100°14′-100°24′,北纬23°56′-24°4′之间。镇政府驻地距县城76公里。东凭澜沧江与景东县隔江相望。西南与临翔区 邦东乡毗邻,东北与 栗树乡接壤,北与 大寨镇相连,西靠大雪山,澜沧江航运通达大朝山西镇电站库区各乡镇,境内有国家级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全镇辖10个建制村,80个村民小组,124个自然村。行政区域面积208.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795人(2017年)。

大朝山西镇猛麻河一级电站

大朝山西镇境内水利、矿藏资源丰富,有百万千瓦级 水电站——大朝山水电站.全

镇辖10个建制村、80个村民小组、124个自然村,大朝山西镇属典型的山区农业镇,境内最高海拔3249米,最低海拔784米,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气温17度,立体气候特征显著,生物多样性资源富集,盛产优质泡核桃、茶叶及土党参、刺竹笋等土特产;文化积淀厚重,自然风光优美独特,曾经繁荣的朝山寺拜会和节孝牌坊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谚,神奇的天生桥和占地19亩的巨石听后令人神往。大朝山西镇在 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小城镇”、“五个好乡镇党委”、“无毒乡镇”、“扶贫攻坚先进乡镇”、“平安乡镇”等荣誉。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文明和机遇,尤其是大朝山电站的建设,不但有效的利用了水利资源,而且改善了基础设施,尤其是进电站 公路沿线的六个村,无论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信息流通还是生活方式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改善,使勤劳、朴实、勇敢的大朝山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

截止2006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2838.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元,人均占有粮食286公 斤。10个建制村均属山区,境内最高海拔3249米,最低海拔784米,属立体气候明显、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山区农业镇。

在建成政府办公楼、宿舍楼等重点工程的 基础上。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对第一批“三村”建设工程巩固加强,建成水泥硬板路425米1820平方米,完成安居房建设12户1120平方米,累计完成建设投资48.7万元。“三村”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建立健全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朝山·茶

大朝山西镇野生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有红山茶、白山茶、毛茶树、大树茶、紫

叶茶等茶科 植物。大树茶、紫叶茶适合饮用,红、白山茶可作花卉观赏。大朝山西镇种茶历史悠久,镇内菖蒲塘村糯伍组尚存活着一株茶龄200多年,高11米的紫叶大茶树,年产干茶50多公斤。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知县杨春林派人到猛库买回茶籽,发动村民广泛种植,从此茶叶种植得以在大朝山西镇发展。由于大朝山西镇在土壤、 气候、阳光辐射等方面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因而所产茶叶品质较好,味纯耐泡,很受人们欢迎。茶农每年春、夏、“雨水”采茶三茬,春茶味最佳,夏茶次之。1950年初,全镇有茶园500多亩;1973年,全镇 茶园达1600多亩;1988年末,全镇种茶达4511亩。随着大朝山水电站的建设及对外公路的修建,大朝山西镇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密切,逐步改变了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发展滞后的状况,茶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茶叶加工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全镇有茶厂14个,有7个和澜沧江原生茶公司实现联营,2006年,实现茶叶产值187.58万元;主要加工碧螺春、银毫、烘青、红茶等茶叶品种,外销到普洱、大理、广东、 广西等地。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大朝山西镇的支柱产业,采茶、制茶的收入,也成为镇内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镇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和人均富裕度提高这条主线抓支柱产业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明显。2006年全镇共完成泡核桃种植33978.8亩,完成木瓜 种植2510亩,茶叶种植面积达7304亩,其中高优生态茶园911.6亩,培植紫胶、刺竹笋、土党参等多个特色产业,农业产业趋于规模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实现畜牧业产值752.91万元,实现劳务输出收入278.5万元,“三农”工作呈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积极向外推介储备项目,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以商活镇思路,促进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先后引入临沧源鑫公司投资建成大寨河二、三级电站、广西河池市个体私营企业投资开发糯伍铜选厂、广东省林产公司、忙怀磷化厂合资建成大朝山松香厂,湖南永州市群鑫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完成了大寨河零级电站和那戈河三级梯级电站控制性详规外业勘测工作,项目实施后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

教育事业改革成果全面巩固,小学入学率达99.49%,初中入学率达99.31%,素质教育不断提升;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4531人,占全镇农业人口总数的93.29%;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面普及;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完成独生子女办证62对;扶贫济困工作扎实有效;兑现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补贴13.7万元;积极参加“勐麻杯”篮球运动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好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小城镇”、“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形成了弘扬正气的社会氛围,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为全镇人民和外来投资者提供安定的发展环境。

在 澜沧江畔,云州大地的东南部,耸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山峰,不知从何时起,何人因何原因在此山峰上修建了一院近700平方米的庙宇。据老一辈人讲,多年前,凡每年正月十六、二月初八,来自四面八方求神拜佛的人们在此杀猪宰羊,朝山跪拜,自此,形成了盛极一时人山人海的朝山庙会。“大朝山”因此而得名。朝山寺依次供奉着用大理石雕刻的17尊神像,最大的一尊是正中的高1.2米的老君神像,其次是高1米的送子娘娘神像。 1958年大兴破除迷信的活动,庙内所有神像均被毁掉,庙宇也被拆毁,如今只可依稀辨出破墙断壁,当年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清代 雍正元年( 1723年),猛麻土司俸天和,聘请顺宁一儒生杨樗到猛麻任教。传说杨宗师教学有方,俸天和很是赏识,年终给其俸禄时,杨宗师辞谢不收,唯提出要一席之地安居乐业。俸天和便将现今的菖蒲塘村给了他,从此,杨樗定居此地,任教于菖蒲塘村一古庙中。杨宗师深得当地村民的尊敬。其子杨续祖蒙受其父教导,加之自己聪敏好学,在同辈人中极受赞赏。但杨续祖在风华正茂之年便不幸早逝。其妻吕氏忠贞不移,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杨汝玫抚养长大。杨汝玫在其母吕氏的辛勤教育下,性格温和、为人善良、能文善武,曾为当地村民办了许多好事,但于25岁时去世。其妻李氏效其婆婆终不移志,历尽千辛万苦把儿子杨彩之抚育成人。后来杨彩之考取监生,人称新爷。杨新爷才华横溢,却不幸于壮年病逝。其妻徐氏挥泪葬夫,担起哺育儿女赡养老母的重担。杨氏门中祖孙三代均英年早逝,杨彩之之子杨占春长大后,把自家三世节孝之事上奏朝廷。嘉庆十七年( 1812年)颁旨旌表杨徐氏,并恩准树立“三世节孝牌坊”以表扬杨氏门中的功德。牌坊就立于今天的菖蒲塘村,因此菖蒲塘又名牌坊。

牌坊系四柱三空两台结构,四柱一尺见方,中空一丈,两边空七尺,高一丈六尺六寸。中空可两人骑马并行,高一丈处镶有九块大理石,石上刻着树坊年月、立坊工匠名录及捐功德人名单和名流题诗、对联等,书法工整流利、图案栩栩如生。整个牌坊的造型气势雄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艺。这座牌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吹雨打,后来因为1950年的家族纠纷和1966年的 文化大革命,被彻底毁坏,如今在原址上仍可找到一些破石断柱。

柿子: 柿子是大朝山西镇的一大土特产品,全镇均有分布,在大朝山村更为集中。

核桃: 核桃,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

土党参:土党参,又名土洋参,产于镇内雪山的向阳坡地上,为桔梗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金钱豹的根,主根肥大,肉质,米黄色,须根少。

菌类:镇内主要的野生可食用菌类有鸡纵、木耳、香蕈、鸡油菌、大红菌、姑堆菌、马屁泡以及各种树窝等。

黄连: 黄连大致分为“一把伞”和“鸡脚黄连”两个种类。

龙胆草: 龙胆草又名酒药草根,属草本植物。

棕片:民国时期大多数人家把棕片缝成连片,用来当被盖,称为棕褡。

竹:镇内竹类较多,以刺竹和实心竹为冠。

截止2006年底,全镇有16个党支部,445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339名。镇党委紧紧围绕建好阵地、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创新载体四方面,把强化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着力改善农村党员活动条件,扎实开展“支部+支部”、“支部+协会”“党员+农户”活动。2006年顺利完成党委换届“两推直选”试点工作,为基层党组织扩大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经验,争取中央、省、市、县资金14万元,完成坡头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配齐各村电教设备。通过抓示范、树典型,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领导地位增强,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运用市场化的办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拉大小城镇建设框架,提高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在建成政府办公楼、宿舍楼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2006年兴建了体育运动场、公共厕所、街道绿化等项目,启动标准化公安派出所建设,吸引商户3户,小城镇建设核心区——平掌园累计完成投资700万元,小城镇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中心功能凸显。农村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全镇乡村公路实现全部保通,村组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村级公共设施不断完善。

大朝山西镇全镇有卫生院1所,村 医疗点10个,医务人员29人(其中村医20人),设有病床10张,2006年门诊3800人次,完成业务收入32万元,“四苗”接种率85%,乙肝一针次接种率85%。 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4531人,占全镇农业人口总数的93.29%。妇幼保健工作再上新台阶,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面普及。

大朝山西镇大朝山中学

2005年底教育综合改革后,大朝山西镇撤消了原 教育管理工作站,成立了教育督导办公室,代表镇政府履行对全镇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撤消了大朝山学区,将大朝山中学和原大朝山学区合并成立了大朝山九年一贯制中心校,初中部服务全镇,小学部服务文物、纸山箐、大朝山、龙潭、坡头、邦旭、菖蒲塘7个村;撤消了昔元学区,成立了昔元六年一贯制中心校,服务昔元、背阴寨、蒿子坝3个村。

2006年底,全镇共有各类 学校(教学点)共计29所(个),其中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2所,村完小4所,幼儿园1所(附属大朝山中心完小),二师一校点6个,一师一校教学点15个。全镇共有教育事业人员127人。全镇有7-12周岁适龄儿童1341人,小学在校生为1451人(含不足龄和超龄),小学入学率为99.31%,巩固率达99.03%;有13-15周岁适龄少年658人,初中再校生633人,其中在大朝山中学就读529人,初中入学率达96.49%,巩固率达99.08%;附属 幼儿园有大、中班各1个,幼儿在园54人,另有两个学前班(昔元完小和牌坊完小各1个)38人,跟班就读26人(分布在各村完小),幼儿在园在班共计118人。

周边政府机关

大朝山西镇政府 地址:临沧市云县274县道大朝山西镇附近

周边医疗

云县大朝山西镇卫生院 地址:临沧市云县274县道附近
临沧市云县274县道附近

周边乡镇

大朝山西镇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云县

周边村庄

大朝山村 地址:临沧市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