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夕村

曼夕村 曼夕村自然资源 曼夕村基础设施 曼夕村农村经济 曼夕村特色产业 曼夕村人口卫生 曼夕村文化教育 曼夕村村务公开 曼夕村基层组织 曼夕村人文地理 曼夕村新农村建设 曼夕村发展重点 曼夕村地理位置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海县 打洛镇,地处打洛镇北边,距打洛镇政府所在地0.9公里,到打洛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勐海县73公里。辖曼夕下寨、种植场村、曼火景村等8个自然村。现有农户506户,有乡村人口2110人,其中农业人口2110人,劳动力13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03人。全村国土面积60.28平方公里,海拔670米,年平均气温21.9℃,年降水量1,220毫米,适合种植 橡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56亩,人均耕地2.43亩,林地81012.24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3.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 。截止2007年底,该村大部分自然村已实现通水 、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有1个自然村未通水,有2个自然村未实现通电、通电视。全村有468户通自来水,有1户饮用井水,有1...

详情

曼夕村地名网_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资料简介
  曼夕村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328221022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32822。曼夕村与景洛社区、象塚社区、勐板村、曼轰村、曼山村、打洛村相邻。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介绍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海县 打洛镇,地处打洛镇北边,距打洛镇政府所在地0.9公里,到打洛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勐海县73公里。辖曼夕下寨、种植场村、曼火景村等8个自然村。现有农户506户,有乡村人口2110人,其中农业人口2110人,劳动力133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03人。

全村国土面积60.28平方公里,海拔670米,年平均气温21.9℃,年降水量1,220毫米,适合种植 橡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56亩,人均耕地2.43亩,林地81012.24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03.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橡胶为主 。

截止2007年底,该村大部分自然村已实现通水 、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有1个自然村未通水,有2个自然村未实现通电、通电视。全村有468户通自来水,有1户饮用井水,有1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97%、1%、和4%)。有466户通电,有43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3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6%、91%和9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2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0户(分别占总数的68%和19%)。

该村到打洛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大部分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集贸市场0.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有农用运输车6辆,有拖拉机167辆,摩托车50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97.3亩,有效灌溉率为1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97.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5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41户;全村有7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8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44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22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143.88万元,占总收入的11%;畜牧业收入122万元,占总收入的1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89头,肉牛72头); 渔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1%;林业收入860万元,占总收入的65%;第二、三产业收入113万元,占总收入的9%,其他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2%。工资性收入54.12万元,占总收入4%。农民人均纯收入3017元,农民收入以林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1.36万元,外出务工人数10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0人(占劳动力的6%),在省内务工53人,到省外务工17 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橡胶 、 香蕉和 西瓜,主要销售往本县和省内。2007年全村橡胶销售总收入86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橡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养殖产业。该村没有建企业和县级龙头企业;没有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该村现有农户485户,乡村人口2019人,其中男性1024人,女性995人。其中农业人口2019人,劳动力 1242人。该村以 布朗族、 哈尼族为主(是布朗、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布朗族:1193人、 彝族:1人,哈尼族:798人,汉族24人。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854人,参合率92%;享受低保8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打洛镇卫生院,该村距离打洛镇卫生院1.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人畜混居的农户438户,占农户总数的91%。

该村距离打洛镇小学1公里,打洛镇中学1.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39人,其中小学生131人,中学生108人。全村建有图书室1个,没有文化活动室、业余文娱宣传队。

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39份,农村地承包面积31,871.4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914.62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 ,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2.37万元,有固定资产82.29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村两委委员工作职责等。

该村建有党支部4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7人,少数民族党员87人,其中男党员76人、女党员11人。

村委会由支书(兼主任)、副支书、副主任组成 ,下设8个自然村。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4个,共有团员15人。

曼夕村委会以布朗族、哈尼族为主(是布朗、哈尼族混居地),其中布朗族:1193人,哈尼族:798人,彝族:1人,汉族24人。曼夕,“曼”是傣语“寨”的意思,“夕”是人名,尼夕。为尼夕首建,故名。曼夕的布朗族人民能歌善舞,特别是曼夕的布朗弹唱,是闻名省内外的。布朗族和傣族一样,每年都过“豪瓦萨节”(即关门节)、“翁瓦萨节”(开门节)和“桑勘比迈”(过新年)

豪瓦萨节与翁瓦萨节的时间与傣族的一样,活动内容也大体相似。所不同的是在节日期间,家族卡滚的全体成员应到家族长高卡滚家里举行“松玛”(跪拜、忏悔)活动。一个家族成员要送一朵鲜花、一对蜡条祭祖宗胎卡滚,并且要跪着举行为家族长高卡滚洗手洗脚的象征性活动。家族长坐在竹凳子上向家族成员们一一祝福:我请求神灵丢瓦拉降福给你们,保佑你们。你们一定会子孙满堂、长命百岁。今年你们的庄稼一定长得好,过不缺吃、不缺穿、无痛无病的好日子,布朗族过新年的日子和传说虽然与傣族相同,但布朗族过年不划龙船,也不举行热闹的泼水活动。他们的泼水只是象征性的,按照传统的习俗,一是要浴佛,二是要给家族长洗礼。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只是近年来才开展起来的。

2007年以来,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勐海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规划,上级补助、群众自筹总投资70多万元。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为支撑,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扎扎实实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新农村风貌正逐步展现。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大部分村寨村内没有排水沟;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3、山区村寨进村道路比较窄且陡、滑、烂,雨水季节无法通车;4、大部分村寨无垃圾池和公厕;5、有1个自然村未通水,有2个自然村未实现通电、通电视。6、村内没有文体设施,村民无法开展文体活动。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计划发展茶叶7100亩;2、发展橡胶250亩。3、发展养殖业,年生猪出栏达184头.4、到“十一五”期末,经济总收入有较大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2570元增加到3017元,增18%。5、水、电、电视、电话达到村村通,户户通;6、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实体。7、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曼夕村

周边政府机关

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民委员会 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周边村庄

曼夕村 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曼夕 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

曼搞村 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搞--帕点

曼打火村 地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