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镇
芒市, 芒市历史沿革, 芒市行政区划, 芒市地理环境, 芒市自然资源, 芒市人口, 芒市经济, 芒市交通运输, 芒市政治, 芒市社会事业, 芒市历史文化, 芒市风景名胜, 芒市地方特产, 芒市荣誉称号
芒市, 傣语 称“勐焕”, 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首府, 地处云南省西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东南部,介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面积2900.91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芒市 常住人口461922人。 截至2023年6月,芒市辖1个街道、5个镇、6个乡, 市人民政府驻斑色路16号。 芒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芒市古为“乘象国滇越”地。西汉,为不韦县,属益州郡。明朝。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清初。属永昌府,乾隆年间改属龙陵厅。民国初。隶属滇西道观察使。1949年。改为潞西县。2010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芒市。 芒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德宏芒市国际机场 获批为国际口岸机场,成为云南省第三大支线机场,是中国距缅甸最近的国际航空口岸。拥有铁路...
详情芒市, 傣语 称“勐焕”, 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首府, 地处云南省西部,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东南部,介于东经98°01′~98°44′,北纬24°05′~24°39′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总面积2900.91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芒市 常住人口461922人。 截至2023年6月,芒市辖1个街道、5个镇、6个乡, 市人民政府驻斑色路16号。 芒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芒市古为“乘象国滇越”地。西汉,为不韦县,属益州郡。明朝。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清初。属永昌府,乾隆年间改属龙陵厅。民国初。隶属滇西道观察使。1949年。改为潞西县。2010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芒市。 芒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德宏芒市国际机场 获批为国际口岸机场,成为云南省第三大支线机场,是中国距缅甸最近的国际航空口岸。拥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机场的完善交通网,已形成了“三出境、三出州”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格局。 截至2022年,芒市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拥有包括孔雀谷景区、勐巴娜西珍奇园景区等众多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 2018年9月29日,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芒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2年,芒市地区生产总值1900176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2450万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394332万元,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394万元,同比增长2.9%。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2年,潞西县置3区24乡(镇、街),划出畹町镇。 1954年,高埂田等7个乡从梁河县划入。 1959年,将遮放区所辖弄坎乡的莫里等7个寨子和西山文化站所辖原崩补乡的白沙地等8个寨子划给瑞丽县。 1960年,又将西山文化站所辖原崩补乡的半个乡域划给陇川县。 1962年,全县设城关、芒市坝、江东、勐戛、遮放5个区,东山、西山、中山、三台山4个生产文化站,辖61个乡(镇)。 1987年12月,根据省政府区乡体制改革精神,决定将区级行政设为乡,原乡(镇)改为行政村(办事处)。同时,原东山区的芒海镇升为县属镇。原遮放区、勐戛区改为县属镇。 2005年11月,潞西市撤并乡镇,撤法帕乡并风平镇,撤东山乡并遮放镇,撤城郊镇、象滚塘乡并芒市镇。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芒市辖1个街道、5个镇、6个乡: 勐焕街道 、 芒市镇 、 遮放镇 、 勐戛镇 、 芒海镇 、 风平镇 、 轩岗乡 、 江东乡 、 西山乡 、 中山乡 、 五岔路乡 、 三台山德昂族乡 ,另辖1个农场: 遮放农场 , 市人民政府驻斑色路16号。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质
芒市地处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状构造西支中段与三江经向构造带中南段,南岭纬向构造带西延部分的交汇部位。是藏滇地槽褶皱系的横断山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褶皱断裂相当发育,其中泸水—瑞丽大断裂从象滚塘入境,向西南过三台山,经遮放盆地的北面边沿至瑞丽市姐勒出境,属压扭性逆掩断层。另一条是畹町大断裂,呈东西走向,从中山乡尖山入境,经落虎山,沿国境线延伸至畹町,为压扭逆推断层。在这两条大的断裂带之间,还有呈分带性断裂现象:一条从龙陵县朝阳,过中山乡小街,出缅甸;一条从象滚塘经芒市盆地东南边沿,至勐戛地区;一条从龙陵县的象达,过法帕、遮放镇,出畹町;一条从龙陵县城,过芒市风平,至东山地区;一条从腾冲市的团田,经象滚塘、轩岗,至三台山;一条从龙陵县的河头,过江东,沿龙江,出陇川县贡瓦,至瑞丽市户育。这些皱褶断裂是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地壳运动形成的(约100~2500万年)。地形地貌
芒市地貌属横断山系南段中切割中山盆地类型,呈现出“八分山,二分坝”和“两山、两坝、两河”的地貌特征,“两山”均是高黎贡山的余脉,从东北部的龙陵县入境。地势略显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东北山地海拔在2000~2700米之间,西南山地海拔在1700~22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为2889.1米;最低点为528米。“两坝”即是四面大山环抱着的两个新生代沉积盆地——芒市盆地、遮放盆地(盆地俗称坝子)。芒市坝的海拔在860~900米之间,遮放坝的海拔在783~792米之间。“两河”即县内两条主河道,一条称为芒市河,从龙陵县流入,穿过芒市、遮放两个坝子中部。另一条河为龙江,流经西北部作为县界,后注入遮放坝西南部,汇流芒市河出境。水文
芒市主要有“两江七河”。“两江”即怒江、龙江。怒江干流从芒市东南角中山乡境内擦境而过进入缅甸,过境全长13.7千米。龙江流经芒市境内81千米,经黑山门峡谷进入瑞丽市境流入缅甸。“七河”即万马河、勐古河、芒杏河、芒市河、番家山河、光荣河、南茄河。万马河发源于风平镇平河村东北部,主干流32.5千米,径流面积265.7千米。勐古河发源于遮放镇谢里寨,流经户那、芒海、赖南,与南开河汇合后流入缅甸境内,市境径流面积105.9千米。芒杏河发源于勐戛镇从岗寨,流至橄榄坡注入怒江,市境径流面积175.6千米。气候
芒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冬短,热量丰富,日照长,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分明,雨量充沛等特点,温度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坝海拔差达2361米,立体气候明显,可分为南亚热带低热盆地气候、南亚热带低热丘陵气候、亚热带山地气候。根据气象部门多年测定,最多年日照为2713.3小时,最少为1834.9小时,平均每天为6.2小时,年平均日照数量是2252.9小时。年平均气温19.6℃,最热月6月,均温23.9℃;最冷月1月,均温12.2℃。历年极端最高温度36.2℃,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6℃,无霜期300天以上。四季雨量分配不均,春季平均降雨量22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3.6%;夏季平均降雨量1015.9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1.4%;秋季平均降雨量361.9毫米,占21.9%;冬季平均降雨量51.8毫米,占3.1%。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芒市有耕地36849.11公顷,种植园用地27746.7公顷。林地192515.83公顷,草地2898.89公顷,湿地434.6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514.7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488.4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121.52公顷。水资源
芒市年平均总产水量3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3.11亿立方米,地下水8.69亿立方米。2021年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138立方米。经对较大的28条河流测算,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0万千瓦,其中伊洛瓦底江水系河流21条,蕴藏量39.33万千瓦,怒江水系河流7条,蕴藏量20.67万千瓦。目前已开发37.25万千瓦,占可开发装机容量的62.08%。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芒市有高等植物2564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36种,省级重点保护21种。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4.3%。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秃杉;属二级保护植物的有铁力木、野茶树、大树杜鹃、董棕、云南黄连、原始莲座蕨、滇桐、光叶珙桐、云南石梓、荔枝、云南野稻、鹿角蕨、云南山茶花、云南梧桐、香果树;属三级保护植物的有滇菠萝蜜、黑黄檀、楠木、见血封喉、云南苏铁、云南木姜子、林生芒果、扇蕨、黄牡丹、鸡毛松、香龙眼、云南紫薇、红椿、大果木莲等。林木中适应性强、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良乡土树种有柚木、八宝树、团花树、杉木、木荷(红木树)、思茅松、红栎、桦木、旱冬瓜(桤木)、樟树、蓝桉、牛筋木、秧青及楠木等。 动物资源矿产资源
芒市矿产资源经勘查有燃料、金属及非金属矿资源三大类。在燃料资源中主要有低变质褐煤;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锡、铅、锌、钨、镍、锑和锗等25个矿种,矿产地102处,已开发利用12种;非金属矿有宝砂、蛋白石、多种大理石、花岗岩、水晶石、石灰岩、黏土、硫酸钡和萤石等。 截至2021年,芒市主要矿产保有储量为:原煤3578.92千吨、铁235千吨、铜3.75千吨、铅20.16千吨、锌26.37千吨、伴生银金属36.62吨、伴生镉金属386.23吨、镍金属31.57千吨、金金属1.47吨、钨矿12.9千吨、冶金用石英岩2362千吨、水泥用石灰岩矿石25828.38千吨、水泥配料用粘土矿石3670千吨。人口
人口数量
民族构成
截至2021年末,芒市有汉族261288人,占全市总人口56.58%;傣族14017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36%,主要居住芒市坝、遮放坝、轩岗坝等亚热带盆地及河谷地区;有景颇族3064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64%,主要居住在西山乡、东山乡、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五岔路乡居多;德昂族人口为1022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主要居住市辖三台山德昂族乡、勐戛镇、五岔路乡等山区;阿昌族人口为315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68%,主要居住在市辖江东乡高埂田村民委员会;傈僳族人口为438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95%;其他少数民族11907人,占总人口的2.58%,主要分布在全市山区和集镇,以及农场垦区。经济
综述
2022年,芒市实现生产总值190017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2450万元,增长5.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94332万元,增长1.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13394万元,增长2.9%,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6:20.8:58.6。 2022年,芒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56223万元,同比下降4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191万元,下降42.9%。财政总支出421334万元,下降23.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361万元,下降18.3%。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443万元,增长4.2%;公共安全支出23075万元,增长26.1%;教育支出65968万元,下降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264万元,下降20.6%;卫生健康支出23782万元,下降47.8%;节能环保支出2032万元,下降59%;城乡社区支出24716万元,增长88%。第一产业
2022年,芒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527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443732万元,增长6.6%;林业产值40124万元,增长4.4%;牧业产值84042万元,增长2.2%;渔业产值12343万元,增长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035万元,增长4.4%。 2022年,芒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52823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51546亩,增长0.1%;油料种植面积3823亩,下降24.8%;甘蔗种植面积89210亩,下降7.8%;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302780亩,增长6.5%;烟叶种植面积38063亩,下降8.3%;瓜类(果用瓜)种植面积20374亩,增长44.4%;药材类种植面积15027亩,下降37.8%,其中石斛11359亩,增长21.8%;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26098亩,下降17.6%。 2022年,芒市粮食总产量223269吨,比上年增长0.1%;油料产量556吨,下降28.4%;甘蔗产量397077吨,下降14.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89511吨,增长7.4%;烟叶产量5359吨,下降3.9%;瓜类(果用瓜)产量38507吨,增长69.4%;药材类产量5224吨,增长25.3%,其中石斛产量4424吨,增长81.5%;其他农作物产量33237吨,下降2.9%。 2020年,芒市茶叶产量10632吨,增长4.4%;核桃产量702吨,下降9.9%;橡胶(干胶片)产量2054吨,下降10%;咖啡(干咖啡豆)产量5043吨,下降2.2%;坚果产量9103吨,下降1%;竹子产量133.8万根,增长0.5%。 截至2020年末,芒市茶园面积140634亩,比上年增长3.2%;核桃实有面积51986亩,增长0.8%;橡胶年末实有面积66657亩,下降2.5%;咖啡实有面积36202亩,下降1.8%;坚果实有面积260967亩,增长5.1%;竹子实有面积130791亩,下降1.9%。 2022年,芒市肉类总产量19208吨,比上年下降2%;禽蛋产量1506吨,下降5.3%;牛奶产量128吨,下降2.3%;水产品产量8222吨,增长1.5%。年末生猪存栏100730头,下降1.2%;牛存栏44261头,下降0.4%;羊存栏31752只,增长5.5%;家禽存栏1373685只,增长12.6%。生猪出栏139018头,增长4.6%;牛出栏29645头,下降7.1%;羊出栏20892只,下降1.3%;家禽出栏2130641只,下降22.1%。第二产业
2022年,芒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长3.2%,按行业分,制糖业增加值下降27.4%;饮料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6.9%;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增长13.2%;谷物磨制业增加值下降11.7%;橡胶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3%;精制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12.7%;机织服装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9%;水泥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5.8%;电力生产业增加值增长28.3%;电力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3.7%。 2022年,芒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9605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9%。全市具有资质的62户建筑业在库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68279万元,增长1.7%。第三产业
2022年,芒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009万元,比上年下降1.5%。按销售地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92946万元,下降1.4%;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9062万元,下降2.3%。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23295万元,增长0.9%;商品零售898713万元,下降1.8%。 2022年,芒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028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2022年,芒市邮电业务总收入53473万元,比上年增长9.1%。年末拥有固定电话3.0万户,下降1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3.9万户,增长4.2%;宽带互联网用户17.1万户,增长10.6%。 2022年,芒市实现旅游业社会总收入951089万元,增长35.4%;接待国内旅游者997.82万人次,增长48.6%。 截至2022年末,芒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14590万元,比年初增长4.3%。其中,境内存款3009500万元,比年初增长4.3%;境外存款5090万元,比年初增长0.8%。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1811418万元,比年初增长8.8%;非金融企业存款402493万元,比年初增长20.7%;机关团体存款760288万元,比年初下降11.9%;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49万元,比年初下降2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57764万元,比年初增长8.3%。其中,住户贷款1374638万元,比年初增长12.8%;企(事)业单位贷款1183108万元,比年初增长3.5%。交通运输
综述
芒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杭(州)瑞(丽)高速建成通车,芒(市)梁(河)高速、瑞(丽)孟(连)高速、大(理)瑞(丽)铁路全面推进,芒市机场获批为国际口岸机场,成为云南省第三大支线机场,是中国距缅甸最近的国际航空口岸。“铁公机”的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拥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机场的完善交通网,已形成了“三出境、三出州”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格局。公路
芒市有芒市—腾冲猴桥、芒市—临沧铁路,瑞丽—孟连高速公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 截至2022年末,芒市公路线路470条,公路通车里程3063千米,比上年增长3.5%,其中等级公路2981千米,增长5.8%。公路运输总周转量63468万吨千米,增长17.7%。铁路
大瑞铁路 (建设中),全长330千米,设计时速140千米每小时,为国铁一级单线电气化铁路。芒市境内将设置“芒市站、芒市西站、坝托站、遮放站”,计划竣工日期2026年12月31日。航空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9月,芒市有城市公交车183辆(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已达115辆),运行线路19条;全市共有出租经营业户3户、出租车400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业户19户、网约车296辆。 截至2022年末,芒市公共汽车运营车156辆,比上年下降18.3%;公共汽车客运量8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政治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谢金翔 |
市委副书记、市长 | 郑昭 |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11月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芒市有各类学校167所,其中普通中学21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小学(含教学点)73所,幼儿园67所,其他学校3所。高中招生数3231人,在校学生9486人,毕业生2421人,专任教师705人;初中招生数6688人,在校学生19671人,毕业生5885人,专任教师13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2448人,在校学生6998人,毕业生2846人,专任教师172人;小学招生数6082人,在校学生37364人,毕业生6484人,专任教师2009人;幼儿园招生数7113人,在园幼儿数17944人,离园人数6104人,专任教师931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小学学生辍学率0%。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率96.6%,初中学生辍学率0%,初中升学率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52%,高中升学率98.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91%。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芒市有卫生机构52个(不含个体诊所、村卫生室、医务室),其中医院14个。床位数4718张,其中:医院3665张,卫生院817张,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数8.3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138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711人,注册护士2417人,检验师186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人。卡介苗接种率99.84%,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99.53%,百白破三联制剂接种率99.76%,麻疹疫苗接种率99.5%,乙肝疫苗接种率99.39%,甲肝疫苗接种率99.52%,乙脑疫苗接种率99.54%,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66%,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9.52%,百破疫苗接种率99.51%。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68‰,婴儿死亡率2.05‰。传染病发病率2211.55/10万。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芒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9642人,比上年增长0.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4763人,增长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601人,增长8.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6360人,增长2.8%;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9327人,增长2.3%,覆盖率10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3621人,覆盖率9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361人,覆盖率99%。 截至2022年末,芒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市共有8133人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929人,农村居民7204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84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343元;全年共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355.8万元,其中城镇居民476.45万元,农村居民2879.34万元。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芒市由“茫施”演变而来。“茫”广义上泛指部落名称,“施”为部落首领称谓 。 相传在上古时代,有一只暴虐的猛虎经常伤害人畜,有个勇敢的人披上虎皮,装扮成一只勐(“茫”)虎为民除害。他融入虎群,终日以虎为伍,出没山林,最后将那只凶猛的老虎驯服,使其成为守卫村庄的忠诚卫士。这位驯虎者智勇双全,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茫”是古代德昂族先民对首领的尊称,后演绎为部落名称。傣语和德昂语有一部分相同,两个民族都称老虎为“施(社)”。于是,人们便将“茫”和“施”二字合并在一起,变成英雄的名字,统一称为“茫施”,意指征服老虎的大首领。随着时间的推移,“茫施”便由此演绎而来。特色节庆
泼水节风景名胜
勐巴娜西珍奇园地方特产
云南小粒咖啡荣誉称号
时间 | 荣誉称号 |
---|---|
2019年10月 | 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
2020年1月2日 | 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
2020年2月 | 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
2020年4月 | 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
2020年5月14日 | 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
2020年10月20日 |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2021年5月10日 | 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 |
2021年7月 |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
2021年9月8日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
周边政府机关
芒市镇人民政府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大街22号
营业时间:08:30-17:30
周边飞机场
德宏芒市国际机场
地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风平镇320国道
周边高校
德宏职业学院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营水路11号
周边景区,
芒市河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周边乡镇
芒市镇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遮放镇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周边公检法机构
云南省芒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大街12号
营业时间:00:00-24:00
周边村庄
芒核村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镇
芒常
地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镇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