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坝纳西族乡

三坝纳西族乡 三坝纳西族乡概况 三坝纳西族乡沿革 三坝纳西族乡简介 三坝纳西族乡代码 三坝纳西族乡人文地理 三坝纳西族乡文化教育 三坝纳西族乡资源环境 三坝纳西族乡民风民俗 三坝纳西族乡发展


三坝,唐属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边属宝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后,由木氏土司占领。清雍正二年后属江边境。民国初属第三区,民国27年(1938年),设三坝乡,仍属第三区。三坝纳西族乡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哈巴雪山之东,地处北纬27°19′-27°43′、东经99°56′~100°19′之间。是全县唯一的的民族乡。面积977.4平方千米。人口17694人(2006年底),其中农业人口17067人。以纳西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62%。辖东坝、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边6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白地村水甲,海拔245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哈巴雪山主峰5398米,最低点为江边村委会河谷1600米,4000米以上雪山有两座。多为干热河谷,山多地少。农产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产苹果、梨、梅子等,药材资源丰富,有丰...

详情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所有乡中心区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乡介绍

三坝,唐属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边属宝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后,由木氏土司占领。清雍正二年后属江边境。民国初属第三区,民国27年(1938年),设三坝乡,仍属第三区。

三坝纳西族乡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哈巴雪山之东,地处北纬27°19′-27°43′、东经99°56′~100°19′之间。是全县唯一的的民族乡。面积977.4平方千米。人口17694人(2006年底),其中农业人口17067人。以纳西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62%。辖东坝、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边6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白地村水甲,海拔2450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哈巴雪山主峰5398米,最低点为江边村委会河谷1600米,4000米以上雪山有两座。多为干热河谷,山多地少。农产稻谷、玉米、小麦、马铃薯。产苹果、梨、梅子等,药材资源丰富,有丰富的金、银、钨、铜、铅、锌及大理石等矿产资源。建有安南河电站。县城至乡驻地水甲村的公路为八条支线的汇集点。泉华奇观白水台旅游景点在其境内。名胜古迹有“仙人遗田”白水台泉华台观、哈巴雪山、渣日岩画遗迹,江边瀑布、黑海、九子海等。

以东坝、白地、哈巴三块不平整的坝子而得名三坝。唐属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边属宝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由木氏土司占领。清雍正二年(1724)属江边境。民国初属第三区,民国27年(1938),设三坝乡,仍属第三区。1950年改为三坝区,1958年成立三坝公社,1962年改三坝区,1968年改三坝公社。1977年,划出洛吉及安南九龙归洛吉公社。1984年改三坝区,1988年改三坝乡,1989年成立三坝纳西族乡。1997年,面积870平方千米,人口1.6万,辖白地、安南、东坝、哈叭、江边、瓦刷6个行政村。

[邮编]674411 [2007年代码]533421202:~201东坝村 ~202安南村 ~203白地村 ~204瓦刷村 ~205哈巴村 ~206江边村

三坝纳西族民族乡位于 香格里拉县东南部,在北纬27度19分--27度43分之间,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以东坝、白地、哈巴三块不平整的坝子而得名,全乡国土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6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601公顷(两季),退耕还林5000亩,牧草地48634亩,全乡人均耕地面积1.2亩。乡境内最高点为 哈巴雪山主峰,海拔5398米,最低点位于江边村委会的金沙江河谷,海拔仅1600米,海拔高差达3798米。乡政府所在地白水新村海拔2200米,距香格里拉县城100公里,全乡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乡辖东坝、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边6个村委会,共75个村民小组。4080户,17356人,其中农业人口17067人,占总人口的96%,是 香格里拉县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全县 民族众多,居住分散,人口多,贫困面大的乡。境内居住着 纳西族、 汉族、 回族、 彝族、 藏族等11种民族,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的62%,道教、 佛教、东巴等多宗教并存。主产 包谷、 小麦、 稻谷、 荞麦、 洋芋等农作物。 农村经济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半农半牧乡。

533421202:~201东坝村、~202安南村、~203白地村、~204瓦刷村、~205哈巴村、~206江边村

三坝纳西族乡,唐属于吐蕃神川都督府,宋为磨些大酋所据,元代,白地、瓦刷、

哈巴和江边属宝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后,由木氏土司占领,清 雍正二年后属江边境,民国初属第三区, 民国27年(1938)年,设三坝乡,1950年香格里拉县解放,初设三坝办事处,同年6月设立三坝乡,1989年批准为三坝纳西族乡。

三坝乡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民族乡,具有异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三坝是纳西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然保存着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东巴象形文,其中东巴画、东巴舞、纳西 服饰、吟唱调、民情风俗等都独具一格,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三坝纳西族乡境内居住着纳西族、汉族、回族、彝族、藏族等11种民族,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的62%,因此三坝乡的民风民俗也主要以纳西族为代表。

纳西族普遍信仰东巴教,此地的纳西族,很重人际关系,有个纳西语名词叫“遇忠”,意思是受难者不受约束的向支援者接纳东西,尊重老人和好客也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

三坝纳西族,以井干式木楞房为主居住,一般人家设有正房、仓房、草楼、畜厩,从80年代开始,新盖房舍以穿斗木结构瓦房居多。三坝纳西族传统妇女服饰,一般上身为麻布绣边对襟圆领长衫,下身为麻布或白布百褶长裙,长衫背部下摆织彩色图案,腰系五色彩带,背披白色长毛山羊皮,男青壮年着大襟短褂,老年人着麻布大襟圆领长袍,下身着齐膝宽脚麻布短裤,裹绑腿,脚穿山草鞋或皮钉鞋,腰间佩腰刀、钱包、烟兜烟袋。三坝纳西族主食为大米、小麦、玉米,一般一日三餐,农忙或立木动土时吃四餐。

三坝纳西族视生小孩为人生大事,特别是小孩的满月客,还要请外村外寨的远客,客人们在约定的日子里来祝贺,各带一只母鸡,一升米,几个 鸡蛋,主人要待遇茶、待酒、待饭,还要送回礼,一般以五块圆形饵块粑粑,五块猪膘肉片,一大碗麦子酒为回礼。之后小孩的周岁礼、成人礼等也各有讲究。

除了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冬至节外,三坝纳西族还比较重视农历二月初八的祭龙节,《新修中甸志书稿本》记载:“仲春朔八,土人以俗祀为祭,贽币承牲,不禁百里而来;进酒献茶,不约千人而聚”。

三坝闻名遐迩的“仙人遗田”泉华奇观白水台,渣日岩画,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天然动物园”的哈巴雪山,举世闻名的虎跳峡(下虎跳峡在境内),东巴祖师阿明修行成道的灵洞阿明阿卡洞等奇观,具有可观的文化资源开发价值,三坝纳西族乡通过开办东巴文化学校等手段,加强了纳西东巴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通过支持乡村举办一年一度的“二月八”和东坝“北山脚节”等民族文化活动,使我乡的纳西东巴民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景观享誉海内外。

三坝乡共有21所小学,其中村级完小5所,乡级完小1所,村小15所,全乡在校学生2446人,教职工共有152人,教师编制为160人,但都没有满过编。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经济”,三坝乡政府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初中生入学率达98%,为迎接“两基”工作的验收,党委、政府把“普九”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副科以上领导包村联系制度,与村社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辍学学生返校。

三坝乡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成了丰富的生物种群,几乎包罗了香格里拉县所有植被的类型,景内雪山耸立、山高谷深、流域纵横、景观独特,这里有世界闻名的“仙人遗田” 白水台、泉华台地、有被喻为"世界花园之母"的天然动植物园哈巴雪山、有古人遗迹渣日岩画、还有黑海、九子海、白水瀑布、阿明灵洞等自然景观都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三坝乡有1131100亩森林,覆盖率达75%,有天然草场40万亩,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赋予了三坝乡丰富的旅游生物、矿产、水能、土地等资源,加之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境内有金、银、钨、铜、铅、锌及 大理石等矿产资源,早在明、清就大量开采金、银、铜、铅、锌,现办有 钨矿厂一个,年产钨精矿60吨,建有安南电站,装机400千瓦,199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32万元,人均283.61元,农村居民纯收入360万元,人均236元。

三坝是 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至今仍保存着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东巴象形文。其东巴画、东巴舞、纳西服饰、吟唱调、民情风俗等都独具一格,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坝文化站为发掘、抢救、收集、整理东巴文化古籍作出很大努力,取得较好成果,受到国家文化部表彰。三坝乡境内闻名遐迩的“仙人遗田”泉华奇观 白水台,渣日岩画,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天然动物园”的哈巴雪山,举世闻名的虎跳峡(下虎跳峡在境内),在东巴祖师阿明修行成道的灵洞阿明阿卡等奇观,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坝纳西族民族乡是全州唯一的纳西族民族乡,境内居住着纳西、藏、回、彝、汉、傈僳、普米等10个民族。由于全乡社会发育程度低,人口居住分散且文化素质偏低,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畜稳乡、旅游强乡、科教兴乡”的发展思路,切实把教育工作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教育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两基”攻坚工作,先后投入资金862万元,改扩建校舍3673.7平方米,通过“贫义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初中毛入学率达98%,顺利通过了省政府的“普九”评估验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坚持“科教兴乡”的发展理念,狠抓全乡教育。一是坚持德育为先,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二是坚持人才兴教,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着力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四是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强化 学校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五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在发展农村教育过程中,该乡从实际出发,开展了“54321”捐资助学活动,建立了副科以上干部捐资联系扶助贫困生制度,通过社会捐助、发动职工奉献爱心等活动,多渠道建立贫困生救助资金。共筹集教育助学金268615元,帮助536名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乡党委政府还筹集近10万元资金按家庭贫困程度分别资助三坝籍大学本科生完成学业。

周边乡镇

三坝纳西族乡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周边村庄

三坝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公路

东坝村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

俄自里 地址: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