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木江乡

当木江乡 当木江乡概况 当木江乡沿革 当木江乡基本简介 当木江乡行政区划 当木江乡班子发展思路明 党员队伍打先锋 当木江乡教育促进观念变 树立典型带一片 当木江乡文明之风深入心 全面小康现雏形


当木江乡,为 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市聂荣县的一个农业乡镇。聂荣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常住人口3019人(2017)。辖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玛岗村。1962年设乡,1972年改公社。1987年撤区并乡,。1996年,当木江乡人口约0.1万,辖格那、多达、赤玛、巴卓、困奶、托加布、马丁、当木江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当马尔贡;果雄乡辖打查、左档、白奶康、多种卡玛、赛加玛、嘎布、巴永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加德。2000年,果雄乡常住人口1263人,当木江乡常住人口1253人(五普)。2002年,撤销果雄乡,并入当木江乡。【2014年代码及城乡分类】542424202:~201 210玛岗村 ~202 220雪龙村 ~203 220拔卓村 ~204 220奎如村 ~205 220唐加村 ~206 220玛地村 ~207 220多那村 ~208 220松庆...

详情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当木江乡所有城乡结合区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当木江乡介绍

当木江乡,为 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市聂荣县的一个农业乡镇。

聂荣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常住人口3019人(2017)。辖1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玛岗村。

1962年设乡,1972年改公社。1987年撤区并乡,。1996年,当木江乡人口约0.1万,辖格那、多达、赤玛、巴卓、困奶、托加布、马丁、当木江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当马尔贡;果雄乡辖打查、左档、白奶康、多种卡玛、赛加玛、嘎布、巴永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加德。2000年,果雄乡常住人口1263人,当木江乡常住人口1253人(五普)。2002年,撤销果雄乡,并入当木江乡。

【2014年代码及城乡分类】542424202:~201 210玛岗村 ~202 220雪龙村 ~203 220拔卓村 ~204 220奎如村 ~205 220唐加村 ~206 220玛地村 ~207 220多那村 ~208 220松庆村 ~209 220曲擦村 ~210 220帕格村 ~211 220列玛村 ~212 220多珍俄玛村 ~213 220贡墨米村 ~214 220桑果村

1962年建当木江乡,1972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乡府驻当马尔贡,距县府169公里。 面积866.83平方千米,人口3019人(2017),村村通简易公路。该乡以牧业为主,牧养牦牛、山羊、绵羊等。属多灾易灾乡,主要有雪灾、旱灾、风灾。

当木江乡辖15个行政村:玛岗村、当达村、雪龙村、拔卓村、亏如村、唐加村、玛地村、多那村、松庆村、曲擦村、帕格村、列玛村、多珍俄玛村、贡墨米村、桑果村。

熟悉情况的人都说当木江乡好,夸这里的经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问到主要原因时,聂荣县委主要领导同志一语中的:关键是有一个发展思路明确、真抓实干的乡党委班子,以及一支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善于打硬仗的党员队伍。

在当木江乡 党委书记才旺坚参和乡长加青的带领下,乡党委一班人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每人一匹马、一个挎包,常年生活在草场和牧民之中。对此,他们说,我们是最基层的干部,草场和牧民家就是我们的办公室。组织上把我们安排在这里,就是要让我们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带领群众尽快实现小康目标,使他们过上文明幸福的好日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

才旺坚参和加青是一对好搭挡。他俩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增加群众收入,使当木江乡富裕起来。每次到县里和地区开会,他们都特别留意学习各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会后还专门前去取经。为此,才旺坚参曾专程到山南地区几个脱贫致富的先进乡考察取经。通过学习和思考,他们对当木江乡的前景充满信心。当木江乡党委在全乡党员大会上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畜牧业、虫草业并举,相互补充、互相促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指导思想上的统一,促进了发展思路上的统一,一个全新的、重点突出的发展规划在全乡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行动的指南。

1998年底到1999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 雪灾降临 藏北草原。大批牲畜被冻死饿死,当木江乡的党员干部不顾自己家中的损失,心中牵挂最多的是比自己更困难的群众。他们响应乡党委号召,在各村党支部的组织下,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开展一对一帮贫助困活动。二村牧民玉德、鲁祖家里的牛羊死光了,既无粮食又无燃料,同村的两名党员桑布和布嘎挺身而出,带头把自家的牛羊、粮食和干牛粪送到他们家中,鼓励他们挺过难关。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乡上下到处呈现团结互助抗大灾的感人场景,所有贫困户都有党员和群众负责帮扶。群众感激地说:“社会主义制度最好,党和政府最亲,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党员和干部最关心我们。”大灾之痛和群众的称赞,使当木江乡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目前,全乡15个行政村,每个村的贫困户都有固定的党员和富裕户负责对口帮助,而且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

最典型的事例还是修公路。从当木江乡驻地到库如有一条16公里的羊肠山道,是全乡群众每年挖虫草的必经之路。人们盼路心切,但只能望路兴叹,说这条路“只能是鸟飞的,不是人走的”。每年挖虫草的队伍中,常有马匹失蹄摔下山谷。为修这条路,县、乡两级领导想过不少办法,都因最少300万元的投资无着落而无法动工。2001年初,三村党支部书记桑布,在妻子布尔丹的支持下,召集村里7名党员商量修这条路的事。他感慨地说,党号召我们加快发展,带领群众尽快 脱贫致富。在上级拨款修路还有困难的情况下,难道我们就只有“等”这一招了吗牵桑布的一席话,一下子把大家的激情点了起来。他们一致表示,没有困难,要我们这些党员干什么牎党的号召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群众的要求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要想富先修路,小康生活等是等不来的,只有靠我们的双手和汗水才能实现牎他们说干就干,冒着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进驻工地,搭起帐篷,支起锅灶,抡动铁镐、铁锤,挥舞钢钎、铁锹,顶风冒雪,日夜奋战在修路一线。冬季的 唐古拉山区,气候恶劣,狂风暴雪常把工地上的帐篷吹得四处翻滚,正在做饭烧菜的铁锅、铝壶也被掀翻,热茶洒在地上转眼间便成了冰块。他们有的手掌磨起了血泡,有的脚被砸伤,有的耳朵被冻坏,但大家毫不在意,谁家里有急事,回去处理完后马上又返回到工地继续坚持干。由于他们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既无工资,也没补贴,吃的用的全靠自己解决。工具不够就从自己家里拿,没钱买炸药就大伙凑钱买。布尔丹把孩子托给亲戚照顾,大部分时间忙碌在工地上,为大家烧茶做饭,搞好后勤。起初,村里有的群众对他们的行为不理解:“没翅膀也想飞,出主意的人不是疯子也是傻子。”然而,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当木江乡党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才旺坚参号召全乡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并带领乡里的干部到工地一起修路。党员干部为民造福和带头苦干的精神深深感动了群众,先后有350多名群众自发地加入到筑路的行列。经过3年艰苦奋战,这条公路终于建成通车。如今,乡亲们走在这条路上,不论是徒步的,还是坐车的,不论是挖虫草的,还是跑生意的,都夸三村党员干了一件大好事。受此事启发和鼓舞,当木江乡统一组织,召集300多名能工巧匠,从2003年9月开始,利用县里支援的15000元炸药,自己动手、集中会战,仅用半年时间,又把原来一条25公里的羊肠便道,修成了能通车的乡间公路。群众高兴地说:羊群吃肥草要靠头羊领,有实干精神这么好的党员干部带着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困难再大也不怕。

如今的当木江乡,人气旺,事业兴。这骄人的成绩里面,浸润着乡、村两级党组织对事业、对人民倾注的大量心血,演绎着他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陈规陋习不破除,文明进步则无从谈起;传统观念不改变,经济社会就无法发展。”这是当木江乡党委的深刻体会,也是他们起步遇到的头一道难题。号召人工种草,有人说祖祖辈辈没听说过,破坏了地气要遭上天报应;鼓励经商致富,有人担心做生意是倒买倒卖,不务正业,怕被人瞧不起;提倡刷牙漱口,有人指责脱离实际,是瞎讲究,瞧不起自己的民族习惯。最突出的一件事是打野狗。2002年初,针对全乡野狗成灾,经常威胁家畜,影响环境卫生,并有传染疾病的危险,乡政府决定集中开展一次灭狗活动。没想到通知发出后,遭到很多群众反对,说这是杀生,是造孽牞会给草原带来灾祸的。当木江乡党委强烈地感觉到,要想解决社会发展进步问题,必须首先从改变人们的观念抓起。

在全乡党员干部学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上,当木江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谈体会做辅导,并以“践行‘三个代表’,我们应该怎么办”为题开展讨论,同时组织大家到外面参观学习,然后发动大家回各村做工作,统一群众的认识。借鉴兄弟县的成功经验,试点村人工种草喜获丰收,牧草长了一米多高,群众信服了,高兴了,人工种草技术很快得到普及。乡党委积极鼓励乡、村干部组织群众走出大山,闯市场、串亲戚,看社会变化,长现代知识,很快,人们的卫生习惯有了明显进步,刷牙漱口的人多了,饭前洗手、睡前洗脚的人多了,勤换衣服的人也多了。乡党委因势利导,结合开展争创文明乡村和文明户活动,引导群众认清消除狗患和保障人畜安全的意义。思想一通,阻力全无。全乡一举捕杀了200多条野狗。此事在藏北草原影响很大,受到全县通报表扬。

从地势上讲,当木江乡分南北两部分,南部山高草场差,但盛产 虫草,北部水草丰美,牧场辽阔,但现金收入少。近年来,由于虫草连年丰收,价格上涨又快,北部牧民到南部挖虫草的人越来越多,南部牧民意见大,经常发生驱赶北部人的现象。北部群众为了报复,见到南部牧民到北部放牧就追打,一度搞得双方关系很紧张。当木江乡党委多次协调,分别找双方村干部和群众谈话,摆团结互助的道理,讲共同富裕的必要。才旺坚参多次到南部做工作,找干部和群众谈心,要求南部发扬风格,做出表率,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每年挖虫草季节,南部主动让出一部分地段,欢迎北部牧民进驻,并热情提供生活方便;北部群众十分感动,公开表示欢迎南部群众到北部放牧,从此双方再没有因挖虫草和放牧问题发生任何矛盾。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赌博之风也随之刮起。不少群众沉迷于赌桌,影响了生活,破坏了家庭关系,甚至打架斗殴动刀子。当木江乡党委及时召开群众大会,一方面讲清赌博给生产、生活和社会治安带来的严重危害,一方面动员广大村民对家庭成员中参与赌博的人进行教育和劝阻,并规定有赌博行为人的家庭不能评为“文明家庭”,已评上的也要摘牌。为了挽救不愿悔改者,乡政府专门开办戒赌培训班,组织学员集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帮助大家从思想深处提高认识,并以惩罚的形式,要求他们义务拾干牛粪,为乡小学解决燃料问题。培训班结束时,每个人都与乡里签订了拒赌协议书,保证今后不再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整治,全乡赌博现象彻底消除,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三村牧民阿布,曾因赌博输掉八千元而与人发生矛盾,造成用刀捅伤人的严重后果。经乡里教育后,他痛改前非,发奋努力,把心用在发展生产上,不仅生活质量提高,还买了2台“东风”车跑运输,年收入超过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二村的晋美次仁因为好赌,输得家里牛羊没剩几头,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禁赌教育使他深受触动,不仅戒掉了赌瘾,还贷款一万元办起了小卖部,开起了磨面房,钱多了后,他又买了2辆“东风”车和一辆北京吉普跑运输,日子越过越红火,年现金收入达6万多元。他感慨地说:“乡党委亚古嗜!帮我远离了恶习,把我领上了致富路。”原先,有些年轻人卖了虫草就进城潇洒,钱不花光不回家,在比勤奋、赛发展的氛围影响下,他们自觉克服挥霍习惯,有钱再不乱花了,而是攒着买汽车、买摩托车跑买卖,一门心思忙致富,谋发展。

条件落后的深山牧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引导群众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是当木江乡党委思考最多的课题。新班子成立初期,他们广泛发动群众,逢会就讲,要求各村党支部挂帅,党员干部带头,广开思路,广辟财源,增加收入,可喊了一两年不见效果。调查发现,不是党员干部不想干,而是普遍苦于找不出好办法。有的群众说,如今连傻瓜都想富,可就不知道致富路怎么走。乡党委从中领悟到,“喊破嗓子,不如拿出样子牎”要让干部群众掌握致富办法,必须用典型引路。

由于七村基础条件比较好,班子干劲足有朝气,村委会主任布嘎头脑灵活,点子多,乡党委决定以七村为试点。书记、乡长轮流蹲在村里,帮他们定规划,定项目,跑贷款。首先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下功夫。一是抓好虫草生产。采挖旺季有组织地发动全村劳力一齐上阵,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62万元。二是提高畜产品质量,从信用社贷款5万元,更新设备,改进加工条件和手段,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他们还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从信用社贷款10万元,把村里有经营头脑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畜产品经营小组,负责全村畜产品的统一收购和销售,既形成了规摸、提升了质量、扩大了影响,又增加了群众收入,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三是发动群众跑运输做买卖,鼓励和支持各家各户剩余劳动力,发展所长,各尽其能。很多家买了汽车,办起了商店,把生意做到了那曲、拉萨甚至青海。

要把牧区与市场有机连接起来,经纪人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偏远牧区的群众来说,更是如此。为了发展和培养这样的致富经纪人,乡党委费尽苦心。要找致富能手,全乡可以排出十几个,可有些致富能手不适合做经纪人,有些适合的又不愿意做。凡是适合的,乡党委都努力做好说服争取工作,并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三村村民布,头脑灵活,经营有方,常年做生意,朋友多,消息灵,不但在那曲镇购买了私房,还积累了30多万元发展资金。乡党委动员他带头做经纪人,开始时他有顾虑,一怕影响自己做生意,二怕搞不好担责任,受埋怨。才旺坚参亲自找他谈心,讲清做经纪人与个人做生意只能互相促进、不会互相影响的关系,并用他家遭受大雪灾时,靠政府和群众帮助过难关的经历,希望他担负起帮助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责任。领导的信任和鼓励,坚定了布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决心。流动资金不足,乡里帮他贷款,人手不够,乡里选人配合。实践证明,布当了经纪人之后,不仅搞活了畜产品的流通渠道,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生意,收入更好了。在布的影响和带动下,全乡一批新的经纪人不断涌现,成为活跃牧区经济的骨干。

当木江乡近几年变化最大、最深刻的,还是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全乡持续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牧民们的现代意识日益增强,对生活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遍注重改变生活条件和发展生产,而且形成了互相比富的局面。

一是比家居环境。世代以游牧为生的当木江人,过惯了一群牛羊、一顶帐篷的简单生活,一年四季全家人跟着牛羊在草原上转,生活条件差,抗灾能力弱。多年来,政府大力号召并积极组织牧民建房,鼓励定居与季节性游牧相结合,群众普遍有了固定住房。但由于人的观念和生活习惯没有改变,生活简陋,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仍很突出。结合创建文明乡村、文明家庭活动,全乡党团员带头,兴起了盖新房、建新家的热潮。看到一座座适合牧区又有现代品位的新房在各村落成,牧民们的眼球亮了,心里动了,一家接一家干了起来。新房逐渐增多了,人们又在房内装饰和家具摆设上较足了劲。起初,各家都用黄土打室内地面,既平整又好打扫卫生。不久,有人从那曲镇买回的塑胶铺地,又光滑又亮堂,引得邻居羡慕不已。接着,不少富裕户又先后用上了磁砖和强化木地板,还购置了洗衣机、电冰箱,用上了液化气罐。在我们走访的几十户牧民家中,多数家具齐全,摆放整齐,布置漂亮,卡垫又厚又软,过去的土石坑,如今换成了 雕龙刻凤的木床,铺的是海锦和沙发垫,用品应有尽有,给人以富足和温馨之感。

二是比精神生活。物质条件丰富以后,当木江人对精神文明生活的渴求日趋强烈。各村之间的文体活动一年比一年活跃,规模越来越大,互相比赛,谁都不甘落后。两个文明示范村建起文化室不久,其它13个村很快也跟着建了起来,而且有计划有活动,发挥作用一个比一个好。文化室是村民们开展业余文化生活的场所,也是村民们学文化的主要课堂。近两年来,乡文化站和各村文化室举办扫盲班49次,2000多人参加,成人脱盲率达到88%。村民们说,不识字跟牛一样,想致富也找不到方向。村与村之间如此,户与户之间比得更凶。前些年,家庭安装太阳能、买大彩电的,全乡也屈指可数,可近几年几乎已经普及,而且不少人家还购买了家庭影院、VCD、卡拉OK等设备,不仅年轻人喜欢,一些老阿爸阿妈也常和孩子们一起唱一块跳,特别是逢年过节和亲朋聚会时,举办家庭歌舞会已成常事。我们在一些村里还看到,有些家庭房子外边悬挂着高音喇叭,一问才知道,是户主为方便村民特意安装的,目的是让乡亲们都能享受到音乐歌声和新闻广播。年轻人告诉我们,这里电视信号不太好,他们经常到地区和县城买流行光碟,看流行大片,听时髦歌曲。虽然交通不便,深居大山,但这里的牧民观念一点都不落后。听说七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搞得好,我们便赶到七村,正巧碰上他们赛马和摩托车比赛刚结束,30多个身着藏式盛装的年轻骑手,在各自崭新摩托车映衬下,显得格外彪悍豪气。村委会主任布嘎介绍说,他们村每年最少要搞五六次文体活动,除了赛马和摩托车比赛外,还有歌舞、拔河、抱石头跑等,获胜者由村里发奖。他见我们对每辆摩托车边的音响感到好奇,便笑着说,这是小伙子们为放牧和进城路上听音乐安装的。大山里的年轻人如此爱生活、会生活,令人感慨。

三是比清洁卫生。环境和个人卫生状况,是评选文明村、文明户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家庭成员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以前,村民卫生习惯差,室内又黑又脏,室外牛羊粪遍地,人不洗脸不洗澡不洗衣,姑娘们放牧怕晒,普遍用酥油擦脸,如今这里已大变样。我们所到之处,村前村后清洁整齐,牛羊入圈,垃圾堆放有序。各家室内外都很干净,人畜饮水分开,卧室厨房分开。各村按照文明村的标准,普遍制定了《乡规民约》,建立了卫生管理制度,要求每户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定期组织检查,对生活垃圾、炉灰等,由村里集中倾倒。四村卫生监督员多吉告诉我们,村里每周要检查一次环境卫生和家庭卫生,月底进行讲评,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的依据。目前,全村男女老少爱清洁、讲卫生蔚然成风,连孩子们玩耍时都互相告诫,谁乱扔脏物就去报告卫生监督员。卫生习惯的养成,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也提升了人们的爱美标准。首先表现在服饰穿着上,不论大人小孩,都很讲究穿戴,即便是旧衣服也很干净,大部分成年男女几乎每人都有一两件万元以上的民族服装;其次表现在卫生习惯上,漱口刷牙,睡前洗手洗脸洗脚,已成村民们的习惯,不少人外出也带着刷牙工具,有的还养成了不定期进城洗澡的习惯。吃饭用筷子代替了手抓,吃肉后手上沾的油不再往衣服上抹,而是用上了城里人用的手纸;再次表现在使用化妆品上,青年人包括中年妇女特别是姑娘们,纷纷告别了酥油擦脸的历史,托家人和朋友从城里买回各种化妆品、增白粉、 防晒霜之类,比着打扮自己。求美比漂亮已成为当木江的社会时尚。

四是比勤劳致富。当木江人盼富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从山外传来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使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只能永远受穷,只有解放思想,广开致富门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各村纷纷开展“破传统观念、立创新意识”大讨论,发动干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围绕着如何发挥优势,赢得市场这个主题,一个个谋跨越、奔小康的发展规划形成了,完成了;一个个生财致富的点子出来了,见效了。有的村认为自己的草场好,决心走科学发展畜牧业、双业并举之路。七村更高一招,他们吸纳各村之长,多业并进,在下大力抓好虫草和牧业生产的同时,利用银行贷款,组织剩余劳动力搞汽车运输,每年收入近百万元。群众之间比的劲头更足。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牛羊成群,想得最多的是如何通过正当劳动赚到更多的钱。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些家庭不仅养有牛羊,还买车跑运输,开百货店,开甜茶馆,每年收入低的一两万元,多的十几万元。比勤奋赛富裕的社会氛围,自然影响和带动了懒汉们,一些多年沉迷于麻将、酒馆的游手好闲之人,自觉丢掉坏习惯,开始把主要精力用在劳动致富上,有的还成了做生意的能手。

当木江乡,一个阔步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路上的牧区典型。

当木江乡,一面飘扬在羌塘草原上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鲜艳旗帜。

周边

聂荣县当木江乡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当木江乡退役军人事务所

周边邮局

那曲市聂荣县当木江乡邮政所 地址:那曲市聂荣县当木江乡

周边自然地物

玛睇胯碘列 地址: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

等硷倭钦 地址: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

周边景区,

当木江曲 地址:那曲市聂荣县

周边乡镇

当木江乡 地址:那曲市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