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县

噶尔县 噶尔 噶尔县历史沿革 噶尔县行政区划 噶尔县地理环境 噶尔县自然资源 噶尔县人口民族 噶尔县经济发展 噶尔县交通运输 噶尔县社会事业 噶尔县风景名胜


噶尔县,位于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 噶尔藏布流域,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面积17197平方公里。耕面积0.89万亩。总人口4.2万。辖4个乡,1个镇,11个行政村。噶尔县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平均海拔435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554米。 县境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噶尔县境内的主要公路有三条,即叶狮公路、阿日公路和黑阿公路。境内公路里程达498公里。 以狮泉河镇为中心,昆莎机场正式通航,天堑变通途。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噶尔县退出贫困县(区)。1960年1月成立噶尔县。1987年噶尔县党政军机关先后前驻噶尔雅萨和噶尔昆。1987年噶尔县迁至狮泉河镇。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

详情

噶尔县地名网_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资料简介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介绍

噶尔县,位于西藏最西部、沿森格藏布和 噶尔藏布流域,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面积17197平方公里。耕面积0.89万亩。总人口4.2万。辖4个乡,1个镇,11个行政村。

噶尔县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平均海拔4350米左右,最高海拔为6554米。 县境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

噶尔县境内的主要公路有三条,即叶狮公路、阿日公路和黑阿公路。境内公路里程达498公里。 以狮泉河镇为中心,昆莎机场正式通航,天堑变通途。

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噶尔县退出贫困县(区)。

1960年1月成立噶尔县。

1987年噶尔县党政军机关先后前驻噶尔雅萨和噶尔昆。

1987年噶尔县迁至狮泉河镇。

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

1988年9月迁到狮泉河镇。

1985年11月,全县开展“撤社建乡”工作,设12个乡,改社为村。

1998年,成立狮泉河镇。

1999年实行撤区并乡。

狮泉河镇:1989年设置,即是阿里地委、行署的机关驻地,也是噶尔县府驻地,镇区建筑总面积为11336平方米。位于县境北部,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1.03万。

门士区:1960年设置。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政府260千米,人口0.18万。辖2个乡,9个村,其中门士乡5个村,索多乡4个村。

昆萨区:1960年设置。位于县境中部,距县政府80千米,人口0.16万。辖3个乡,其中那木如乡3个村,索麦乡4个村,噶尔新乡3个村。

扎西岗区:1960年设置。位于县政府西面,距县政府60千米,人口0.09万。辖4个乡,其中扎西岗乡2个村委会,典角乡3个村委会,朗玛乡2个村,加木乡2个村。

左左区:1960年设置。位于县政府东面,距县政府48千米,人口0.11万。辖3乡,其中上左左乡3个村,下左左乡2个村。朗久乡3个村。

截止到2014年,全县下辖4乡1镇:狮泉河镇、扎西岗乡、门士乡、左左乡、昆莎乡(包括12个行政村2个社区) 。

噶尔县 噶尔县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西部、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东南与阿里地区普兰县相邻,南及西南与阿里地区扎达县接壤,西北与印控 克什米尔地区相连,北靠阿里地区 日土县,东与阿里地区革吉县毗邻。噶尔县地理坐标为东经79°07′至81°10′,北纬30°58′至33°17′。

噶尔县西部有伊拉日居山山脉,中部有西北是东南走向的 冈底斯山脉,北部有则木日山,海拔高6051米,拉梅拉山,海拔高4828米。中部有日赛田山,海拔高4802米,阿弄拉山,海拔高6018米。西南部有拉加山,海拔高6261米。东部有罗布山,海拔高5603米。

噶尔县境共有大小湖泊12个,系印度河的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为冰缘地带,下游流入荒漠区。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由于地处干旱区,狮泉河水系不甚发育,平均径流深仅为25毫米,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是西藏外流河中径流量最小的河流。

噶尔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噶尔县全年平均气温在0.5℃。其中,7月份为最高,为13.8℃;最冷月均出现在1月,气温为-12.7℃。每年除7、8两个月份外,其它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年降水量73毫米。狮泉河镇冬季极端最低气温-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气温随海拔高度呈垂直变化。一年四季可降雪。

到2014年,噶尔县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水晶、锑、铅、锌、石灰石、硼砂、盐等矿产品,分布面积广,矿质好,极具开发价值,是继革吉、改则之后的第三大矿藏资源县。

噶尔县是西藏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年降水量仅在50-80毫米之间。有沼泽和温泉分布。温泉多为火成岩裂隙中涌出的潜水,不但补给了河流,也提高了河水的温度,使一些河段冬季很少封冻。

2000年,噶尔县辖1个镇、4个乡。除少数是汉族外均为藏族。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364人,其中: 狮泉河镇7731人、左左乡1255人、昆莎乡1705人、门士乡1944人、扎西岗乡729人。

2014年,噶尔县总人口(含驻军部队、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4.2万余人。

城市建设 (2张) 2012年,噶尔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6%;县级财政收入完成3047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5827元,同比2011年增长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9.3%;劳务输出创收1413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0.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达到6405.7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35.7%。

201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9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72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076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567元。

2004年上半年,噶尔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6911.7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14.8亩,油菜播种面积532.85亩,饲草饲料播种面积3464.1亩。牲畜存栏总数达2.6383万头(只、匹),其中牦牛1.2639万头,马2561匹,山羊15.3075万只,绵羊9.55只,黄牛55头﹔末期牲畜存栏总数达33.5994万头(只、匹),其中牦牛1.4259万头,马2680匹,山羊19.2778万只,绵羊12.62只,黄牛77头﹔适龄母畜12.149万头(只、匹),幼畜繁殖数10.7328万头(只、匹),幼畜成活率达79.3%,繁殖成活率70.1%,牲畜总增率达到30%,2003年噶尔县劳务创收达到473.95万元,全县劳动力人均创收1335.45元。

该县经济以牧业为主、农牧业相结合。种植业主要是 青稞、春小麦和豌豆。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山羊和绵羊。

2014年,噶尔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速。依托蔬菜种植和奶牛养殖,着力打造“一县一企一品”。先后投资3700万元、占地450亩的噶尔县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已建各类蔬菜大棚190座,一期已培育出食用菌、花卉、蔬菜等50多个品种,预计实现经济产值380余万元。总投资1103.826万元的昆莎乡奶牛养殖基地完成改扩建,现有产奶奶牛350头,日产奶量约6300斤。绿色精品工业和传统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狮泉河绿色产业集聚区已入驻的6家企业总投资9300多万元,预计2015年投产。

2013年以来,噶尔县旅游业的建设项目有所增加。到2014年,噶尔县逐步推动加木红柳湿地公园、那木如温泉、索麦民俗村、芝达布日寺和古入江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建设。修复重建阿里分工委旧址纪念馆。投资100多万元实施“噶尔一日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调剂资金100余万元对加木湿地红柳公园景观进行改善。评定星级酒店3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60万元。

噶尔县全县实现“村村通”公路,219国道全县贯通,301省道狮革段通车,狮泉河镇至典角村国防公路建成,乡村公路及专场道路维护保养良好。以狮泉河镇为中心,昆莎机场正式通航,天堑变通途。

国道219线贯穿噶尔县东西,连接着 日喀则市,众多的县道、乡道,交通便利。噶尔县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二三千里内都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

噶尔县境内的主要公路有三条,即叶狮公路、阿日公路和黑阿公路。境内公路里程达498公里。

噶尔县内街景 (5张) 到2014年,噶尔县全县现有各类学校6所,其中小学3所,幼儿园1所,学前班2所。全县现有高中在校生108人,初中在校生661名(含内地西藏班就读和在外借读),小学在校生809名(含在外借读),幼儿园及学前班在校生217名,全县现有小学专任教师76名。

噶尔县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加强多元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截至2014年,全县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个,部分村(居)还建立了村级活动场所(广场)。此外,噶尔县还加大投入力度,为所有村(居)配备了办公设备、桌椅、健身器材等文体设备,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办事、休闲、娱乐的多方需求。截止到2014年,噶尔县已建成农家(寺庙)书屋近20个(间),藏书近1000多册。噶尔县以综合文化站为依托,集中力量解决村(居)群众活动需求,因地制宜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业余文体队,成立业余演出队。索麦村、鲁玛村等业余演出队的活跃,极大地丰富了周边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06 年,西藏自治区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全县安居工程各类资金共计达到3020.56 万元。同时,整合了原朗久地热固定厂房资源,用于22户农牧民安居房建设。

顿久寺

顿久寺位于噶尔县门士乡南面,象泉河的源头,距门士乡42公里,该寺由多杰扎喇嘛·曲尼桑布(宁玛派)于十三世纪创建。由山南多吉昌寺派出舍久喇嘛和珠姜喇嘛主持修建。从修建开始寺庙共有7位转世喇嘛,寺庙主供佛为:多巴·释迦牟尼,属象泉河源头寺庙。

巴尔沸喷泉

巴尔沸喷泉喷泉位于噶尔县西南门士乡南部约6公里的阿依拉山中,噶尔河的左侧支流哈母曲由南偏东向北偏西穿越长约1.2公里的阿木纳布峡谷。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沸喷泉。粗大的汽水柱喷高可达10米,射程在20米以上。沸腾的泉水喷出后在空中很快冷却,逐渐在河岸上堆积起一座晶莹剔透的冰塔,在阳光投射下发出幽蓝的光彩。

千年泉眼

千年泉眼又叫牛奶泉,它与热拉红堡毗邻,顾名思义,就是泉水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当地群众认为牛奶泉的一杯泉水就相当于一杯牛奶,后经过水质监测,牛奶泉泉眼富含多种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