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丰村

秦丰村 秦丰村简介 秦丰村历史演变 秦丰村地理位置 秦丰村产业发展 秦丰村领导班子 秦丰村其他组织 秦丰村村委建设


秦丰村,陕西地名,位于杨凌农业示范区西南部,渭河之滨,是揉谷镇16个行政村之一,其中:常住1300人,流出213人,流入0人。60岁以上老人350人。陇海铁路、西宝 高铁、西宝高速和西宝中线公路穿境揉谷镇而过,交通便利,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毗邻。2008年8月14日国务院在《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咸阳市与宝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8】77号)文件中,同意将宝鸡市扶风县揉谷乡划归杨陵区管辖,这标志着扶风县揉谷乡正式划归杨陵区。 12月26日,揉谷乡正式划归杨陵区。揉谷乡,原隶属于扶风县,属古邰国地。2011年揉谷乡撤乡设镇。在 杨凌区揉谷镇的地图上,不难找到一个“姜塬遗址”,这个姜塬遗址就是雷泽。而姜塬有其神话传说,神话中,一位名叫华胥的少女去野外游玩,在雷泽岸边看见了一个大脚印,很好奇,便踩了上去。这一踩,华胥心有所动,便怀孕了,十二年后...

详情

秦丰村地名网_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揉谷镇秦丰村资料简介
  秦丰村是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揉谷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403102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10403。秦丰村与揉谷社区、陵东村、陵湾村、除张村、新集村、权家寨村、太子藏村、姜原村、白龙村、田西村、田东村、石家村、法禧村、尚德村、光明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秦丰村同名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揉谷镇秦丰村介绍

秦丰村,陕西地名,位于杨凌农业示范区西南部,渭河之滨,是揉谷镇16个行政村之一,其中:常住1300人,流出213人,流入0人。60岁以上老人350人。陇海铁路、西宝 高铁、西宝高速和西宝中线公路穿境揉谷镇而过,交通便利,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毗邻。2008年8月14日国务院在《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咸阳市与宝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8】77号)文件中,同意将宝鸡市扶风县揉谷乡划归杨陵区管辖,这标志着扶风县揉谷乡正式划归杨陵区。 12月26日,揉谷乡正式划归杨陵区。揉谷乡,原隶属于扶风县,属古邰国地。2011年揉谷乡撤乡设镇。

在 杨凌区揉谷镇的地图上,不难找到一个“姜塬遗址”,这个姜塬遗址就是雷泽。而姜塬有其神话传说,神话中,一位名叫华胥的少女去野外游玩,在雷泽岸边看见了一个大脚印,很好奇,便踩了上去。这一踩,华胥心有所动,便怀孕了,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周人的始祖、帝喾正妃姜嫄同样是踩了大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弃,也就是 后稷。雷泽边缘上现在有4个村子,学者们反反复复地考察了东西两个村子,一个是姜塬,一个是白龙湾,遗憾的是从没有人去注意南北两个村子,一个是太子藏,一个是秦丰。 杨陵区揉谷镇秦丰村

考察姜塬的收获大概是得到了一些青铜器,肯定了玛祖源出姜塬而已。可以说,专家首先关心的是地名,并不了解地名的变化和发展史,自然太子藏和秦丰就成了漏网之鱼。遗憾的是,这两条漏网之鱼确实是两条真正的大鱼。太子藏就是邰氏姜,邰氏姜就是昆仑城,秦丰就是姜太公钓鱼的姜尚村。历史在邰氏姜是连续的。

正义《 括地志》云:“故斄(邰)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 后稷所封也。有后稷及姜嫄祠”。这里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武功镇西偏南,即沿渭河向西二十二里就是古邰城,现在为扶风县的太子藏。据邰氏姜传说(可能在《刘秀走虢》中有记载),西汉末年,汉光帝刘秀被王莽追杀,四处乱逃。当逃到(宝鸡扶风)牛谷村时,饥饿难忍,抓起地里的谷穗就生吃。待王莽快追到时,又向西南方向逃去。不到七八里路,来到了姜尚村,看到一口井,匆忙下马喝水(这里地势很底,扒在井边掬手可及)。.,

刚喝完,王莽追了上来, 刘秀又顺路向北逃去。也就两三里路,逃到了邰氏姜。有一小孩正在路旁的树上玩,看到刘秀骑马过来便向其身上撒尿。刘秀不但没有发怒,反而笑着对树上的小孩说,后面有坏人追他,要顽童哄骗王莽说自己去了北边。说完后,刘秀急忙躲藏到了村子的一个窑洞。王莽追到树下时,问小孩刘秀向哪个方向跑了,小孩指了指北面,说上北坡去了。王莽沿北坡追赶时, 刘秀乘机沿东坡逃脱。王莽上北坡追了一会儿,发现不对,气急败坏,回头便把骗他的小孩徒手劈成了两拌。至今村里人仍用“王莽来了”吓唬哭闹的小孩。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为了感谢救命之恩,便将牛谷改为揉谷,将姜尚改为井儿上(今秦丰),将邰氏姜改为太子藏,并在邰氏姜设置邰县城。

虽然三个村子都改了名,但本地老百姓至今一直叫牛谷,姜尚和邰氏姜。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改名和设置邰县都是真实的。扶风县志将古邰城误为邰氏姜的东邻村法禧,武功县则认为是法禧到疙瘩庙。

历史是不变的,地名是可变的。只有揭开地名的演变过程,才可能找到真正的历史。历史的误会常常是张冠李戴。太子藏因为具有天池皇邰和羊头结构而称为邰氏姜,《 国语》、《世本》、《帝王世纪》均有“炎帝长于姜水”之记载。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这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东汉初年在邰氏姜设置了古邰县,对古邰县的记载应具有权威性。

秦丰村位于杨凌农业示范区西南部的渭河之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19°,北纬34.26°,地处“八百里秦川”的关中腹地。村庄占地面积约2100亩,其中耕地面积1650亩。全村共有三个自然村和一个行政村,共有343户1513人,常住人口1300,流出213人,60岁以上共有350人。2011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880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000元,经营性收入7806元。秦丰村占主导产业的洋葱1200亩,苗木300亩,两项年收入占全年人均收入75%以上。近年来,秦丰村的洋葱由于其品质优越,远销西欧各国和韩国,成为秦丰村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之一。

秦丰村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毗邻国家农业产业示范区,且西宝高铁高架而过,北临西宝高速和西宝中速,南邻渭河和正在建设的渭河沿河公路,交通便利。

地理条件

秦丰村海拔1000m左右,相对高差960m,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热带暖湿气流北进,气温迅速回,降水明显增多。易受极地冷气团南下影响,升温快而不稳,昼夜差大,多寒潮、霜冻、大风等,春旱时有发生。夏季,主要受副热带气压影响,天气炎热,多雷阵雨和大风。雨量分布极不均,常发生程度不同的夏旱和伏旱。秋季,随着大陆冷气团的加强而南压,迫使副热带高气压东退,暖湿气流和干冷气流相互交替,降温快,多连阴雨。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气候寒冷且干燥,气温最低,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高气温42.7℃,极端最低气温-19.5℃,年均降水量592 mm,无霜期209天。年日照积温4643.8℃,年平均降水量591.8毫米,夏季多雨,间有伏旱。灾害气候主要是干旱、连阴雨和干热风。

秦丰村水系资源丰富,南邻渭河,整个地区灌溉基本依靠渭河。地区地貌类型为平原,主要作物是洋葱,其中大宗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是苹果、核桃等苗木,以及少量的蔬菜。

第一章 农业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发展历史沿革

秦丰村是远古农业发详地之一,历史悠久,据秦丰村、法禧村、坎底村、尚德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刀、石斧、石锤、镰、铲、石磨、石器、禽兽之骨及《扶风县志》记载证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炎帝后裔姜氏部落已在这里从事农、牧、渔、猎等生产活动。

尧舜时代农业始祖后稷“弃” 从小就喜欢农艺,长大后遍尝百草,掌握了农业知识,于境内种植百谷,教民稼穑,开创了农耕文明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技术得到了应用,农民重视农家肥料,根据不同的土壤,因地制宜施肥种植各种谷物,那时,人们农业种植粮食主要是菽(豆类总称)。

秦汉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农业由原来种植的豆类作物开始发展种植小麦,人们常吃的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技术栽培是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隋唐时,境内农业主要种植菽、栗,小麦,水稻,高粱等农作物外,农民开始种植麻、还在房前屋后种植桑树,作为衣服的原料。

五代十国,人们从印度半岛引进绿豆优良品种,从回鹘人那里获得了西瓜种子,在本地栽种,农业发展已多样化,深受村民喜爱。

元、明时代,农业发展已不是单一的种植粮食作物,桑、麻、棉花种植技术也列入了农业发展行列。农业已由第一职业发展到第二职业,几乎家家防线织布,养蚕抽丝。把加工的布匹,蚕丝拿到集市去买。

清朝时期,玉米成为除小麦外的另一个重要粮食作物引进了秦丰村。

民国——解放初期,大烟种植已成为秦丰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粮食作物物的种植上,由于科学技术不达标。农民种植的农作物,不重视品种的选种,加之病虫害得不到及时防治,同时水利条件设施不到位,农业发展迟缓,农民始终在饥饱中徘徊。

建国后1949—195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村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深翻土地、改良土壤,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农业产量由195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41.4%,1958年比1952年进一步增长了25%,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30000斤增加到1952年105220斤,1958年粮食产量达到131525斤农业生产和人均口粮都有了基本改善。

1960—1962年是全国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农业欠收,秦丰村民靠吃救灾粮生存,生活十分艰难。

1963—1965年,农业发展属于恢复阶段。村民对低洼及水地。实行开挖渠道退水还田,开挖南北退水渠道1200多米,东西退水渠道1500多米,对过于低的不能退水的低洼水地打塄坎加工成水稻田,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6___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农业的发展受到了的影响。由于的村民不懈努力,我村农业生产在曲折中上升。

文化大革命后期到70年代,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秦丰村和全国一样,学习兰考拉沙治碱,由生产队统一开始,大面积的改田,深翻土地1021亩,拉土压沙212亩,修水利,从秦丰村和姜嫄村交界处,开挖“人民”引渭渠,引渭水灌溉,为了使大面积农田得到灌溉,兴修水利建设设施,钻机井8眼。修灌溉渠3548米。灌溉面积俩给千多亩。使粮食产量翻番。

1975年,秦丰村民集思广益,多方发展村里经济;村上办起了双百场(一百亩果园,一百亩养猪场)。四个村民小组都建起了苹果园林。

1976—1982年,村上成立了以刘文艺为农业技术员科学种田实验小组,先后在杨凌农科院引进小麦良种,丰产三号,郑引一号、矮丰三号、小偃六号等优良品种,并在四各村民小组建立了小麦良种培育实验基地4亩左右,常和西农大专业老师沟通,对培育基地的小麦进行良种提纯复壮的麦穗行圃繁殖,使精选小麦良种在满足本村种植需求外,还对外进行兑换和销售,同时对玉米、油菜种植杂交的良种进行地段隔离培育。引进玉米自交系“105”号,采用隔行和隔株抽雄、人工辅助授粉、合理施肥,使我村玉米产量由原来亩产300斤提高到亩产500斤,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1985—1986年,村民看到苹果树苗市场销售好,家家户户盲目的种植苹果树苗,由于种植量大于需求量,结果村民种植的苹果树苗全部挖掉成柴火。

1986—1988年,村民在科学种田上大胆摸索、创新,在传统的种植上改进农田作物套种,在冬季种小麦时实行“三密一希”宽窄行播种,到小麦将要成熟时,提前将玉米种到小麦宽行,提高了玉米日照光亮时间,使玉米产量到1982年的40%。粮食由过去吃不饱,到现在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村民在农作物间作套种中尝到了甜头,1995年——2015年大胆在蔬菜地地里实行间作套种,每年清明前后村民就把玉米点播在洋葱地理,实行洋葱、玉米同时作务。使人工浇地、施肥的成本降低了一半,而且玉米在传统的收获时间上提前了两个月(本村洋葱地里套种的玉米在阳历的8月就成熟了)。而套种玉米的收获这个时期正给村民创造了两个大好机遇,一是,种植萝卜,白菜、甘兰、菠菜、莴笋、四季豆、洋葱育苗、、大葱育苗、种植油菜等农作物种植的大好时期,村民充分利用了这一空间,将自己需求的农作物种到田地里,是我村传统的农作物年两料种植变为一年收获三料,二是,阳历8月正是玉米秋黄不接的时期,这是收获的玉米不仅填补了市场的空白,而且秦丰村这时收获玉米的产量要比传统种植玉米产量高出2——3赔,每亩产量大约在1500——2000斤,且价钱每斤要比平时玉米价钱高到0.24——0.36元。是玉米买到了好价钱。间作套种不仅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农民单位面积的收入。

1988—1990年秦丰村农业发展已随时代的经济与时俱进,人们看准了商机,种植蔬菜是秦丰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村民是在自己的责任田地里种植西瓜、白菜、甘兰、西红柿、架豆王、豇豆、辣椒、洋芋。洋葱等蔬菜作物,在成熟之际人们,便把成熟的蔬菜拿到集市去买,当年村民总收入上百万。

1991年,村民已大量种植洋芋到1993年洋芋已由露天种植发展成地膜种植,同时地膜洋葱种植也在秦丰村的市场打开了局面。

1994—1999年,人们发现洋芋种植费工、经济收入没有没有洋葱效益好,已将洋芋淘汰,洋葱种植已成为秦丰村民农业发展经济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2000年,为了提高现代农业的工作效率,实现大面积的农业现代化机械作业,国家投资680万在本村成立了农机合做社,是我村农业机械化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是在成片集中的土地上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运用高效的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的生产投入的前提下,降低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使农产品的价格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带动诸如运输、农机制造、维修服务,形成大农业的发展局面。

2006年,国家下发了关于减免15项农民收费通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三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寄予农民极大的关怀。同时,国家颁发了农村一免两补政策(一免是免收农业税,两补是粮食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带给农民极大的欣慰和鼓舞,农民从此种地不纳税,国家反而要给农民补贴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无先例可举。

2014年我村又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2015年,秦丰村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农田所有的土地得到了全面平整,新增加深水灌溉机井17眼、电、道路等设施不断完善。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秦丰村有史以来均是以农耕为主。社会性质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很大影响。

解放前: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多数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有少量土地或没有土地,多以租借地主土地耕种或扛长工、打短工为生,常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解放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解放后农村实际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秦丰村村民也和全国一样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农民个体所有制。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归农民私有。耕地的形式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但不少的农户因劳力,蓄力及其它生产资料不足,给生产造成了困难。1952年出现了三五户或十几户自愿搭帮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生产小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

一、农业互助组生产

1955年,秦丰村基本上实行农业互助组生产劳动。参加互助组的农户,其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仍归农户个体所有。由于互助组分临时季节性和常年两种。所以,实行记工分算账工资制。按劳力的强弱,技术高低,民主评分,实行畜力,农具分别按件,按时记取固定工分。农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证。部分家中有了余粮。随着农村社会主义的改造和深入,农业生产开始向合作化的道路方向上发展。

二、农业合作社

1956年触及农业合作社产生,农民私有的土地,除自留地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做菜地,其余均入社,入社的土地牲畜,农具等归农民私有。但是土地以入股的形式交给初级社统一耕种。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牲畜私有公用,付给报酬后由公社收买,分期付款。大,中型农具。由社员自报,会议划等级。由社按期还价款。这是粮食产量增加,群众生活有所改善。

1956年下半年,进入了高级社。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入社的农户,其原来的私有土地,一律归高级社所有。由社统一经营使用。从此土地属于群众集体所有制,确定了农村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取消了土地分红制。全部实行按劳分配制。当年人均口粮412斤。现金49.2元。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

1958年到1961年,原归高级社所有的生产资料,变为公社所有制。即不顾高级社贫富水平不同,一切财产归公社,多着不退,少着不补。在全公社统一分配。一段时间取消了按劳分配制度,实行供给制加工资制的劳动分配制。在本村办起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大搞;“一平二调”。平即高级社之间的平均主义。社员之间的平均主义。无尚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结果农户口粮呈下降趋势。肉类等副食品更为短缺。

1961年到1962年秦丰村和全国多地一样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地里的庄稼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公共食堂解散。这时 秦丰村处于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1962年在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决定精神。正式肯定了土地属于以生产劳力为基础的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作为人民公社的根本的制度。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生产资料等由生产队统一经营使用。这种体制从1962年开始到1982年结束。

1963年到1965年“实行基本口粮和按劳动工分分配粮食相接合”的办法,一般人占百分之七十,劳动工分占百分之三十。夏季预分,秋季决分,粮款及时兑现。

1965年后,坚持土地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生产队的土地、生产资料等,由生产队统一经营。

1966年到1969年,这一阶段主要是一手抓生产,一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村上钻大小水井7眼,从谓惠渠引水修灌溉渠2312米,同时组织起有较强劳力参加为何治滩修筑堤坝。

1970年到1978年,家家户户配锄头,簸箕等农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分天寒地冻,不分天晴下雨。大家都按时出工,实行工分制。形成了上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分配一拉平,严重的影响了社员生产的积极性。年终计算当年工分总数,扣除实物口粮之外,分配进款,一般最多的也只能分到200元左右,部分农户甚至超支,年终分不到钱,生活较困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将工作经验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秦丰村为了提升生产力,实行分组,采用集体经营模式以生产队为单位,包田到组,产量分配到组,自负盈亏,但集体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高,生产力并未得到提升。

1982年,一小队为单位,按地质分优,中,差三个等级采用抓阄的方式,分田到户。当时有公粮和定额余粮之分。“公粮”,即农业税。“定额余粮”即国家每年向农民收购的粮食。由于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粮食也呈高速增长。农民原来没粮卖的局面转变为“愁粮卖”,农民家里储集了大量的余粮。村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1984年将生产队的生产资料(耕牛,农具等)陆续分到农户,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

四、双田制

1987年,本村又推行“双田制”。这一制度是在土地承包制不变的前提下,将一部分耕地作为“责任田”,按人口平均划分给各农户耕种,将另外留出的一部分土地分包给有较强劳动能力的人耕种,每年由这些承包户向集体交纳一定的承包费,作为村、组集体经济收入,以减少向其他农户摊派的各种提留款。这种制度至今还在延续着。(被留的土地在2000年前后,以几年,十几年,三十年不等时间承包给了个别农户耕种)。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寄于农业上的三农政策,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增强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和谐新农村的信心。

五、土地流转

如何提高耕地的集约化水平,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实现零散土地科学合理有序流转,杨凌区政府、揉谷镇党委、秦丰村村委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当好“服务员”,做好“监督员”,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利益。先后在2012年3月对秦西村部分土地、2013年8月对秦西村、秦东村、秦北村的部分土地,2015年8月对秦东村、秦西村的部分土地,在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工资性收入。流出地农民可以从三个方面增加收入:一是农民能够得到稳定的土地流转费;二是农民可以给被流转之后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打工获得工资收入;三是因为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腾出手来从事二、三产业和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第三节 农业发展优势

秦丰村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由于地处平均海拔为438.4—485米的盆地,境内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四季分明。风光优美、空气纯净清新。

粮食生产优势: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产。根据本村的历史记载和实践证明,本地的气候特点与小麦、玉米、洋葱生育期基本吻合。9—10两月多雨。多年平均9月114.6毫米,10月67.4毫米,历史资料显示9月降雨80毫米以上的几率为70%,而9月份降雨量多少又与秋玉米产量和下一年小麦产量成正比例。11月份降雨20毫米以上的保证率为50%,有利于小麦,洋葱播种全苗和培育壮苗。并可积蓄底墒,缓和冬春旱。4,5两月多雨,有利于小麦,孕穗,抽台和开花结实,洋葱果实增大好机遇,又给秋玉米播种带来了底墒。这些是小麦,洋葱,玉米成为秦丰村优势农作物的主要自然原因。

地域交通优势:北有西宝高铁,西宝高速公路,铁路陇海线,西宝中线,南有临潼天水一河两岸工程绿化带大道,农业运输交通便利,农副产品销售路径良好。便利的交通使得每年都有大量大葱、洋葱、土豆收购商主动前来收购农产品,2000年至今,每年洋葱等农副产品收获季节,就在秦西村形成自发一个农产品批发收购市场,停靠着大量农产品收购车辆,村民们在这个市场上就可以将洋葱等农产品销售出去。

第三四节 农业发展的潜力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为经营实体,以家庭主要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不排除短期雇工和长期雇工),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并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体。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和规划家庭农场制度已成为历史必然。国家把发展新型农业园区试点基地放在了农科城杨凌高新示范区,秦丰村是杨凌高新示范区揉谷镇“田园农庄”试点村。

2013年,国家投资近2.2亿元在秦丰村占地300多亩。建有700 栋,建筑面面积约13.35万平方米。
  独家独院,新型农场居民住宅二层楼庄园,可入住农户690余户,田园按照建筑景观协调、生态环境优美、生产生活舒适、人文管理和谐的要求,规划为四大功区,即职业农民居住区、公寓区、农家乐商业区、公共服务区。职业农民居住农庄周围发展各种养殖等第一产业。在农庄内从事农家乐、特色产品展销、农产品加工等第二、第三产业。

可见秦丰村潜力之大,是发展职业农民的好机遇,前景一片宽广,我们应抓紧机遇,早日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抢先一步。

第二章 生产力

第一节 生产工具

民国时到解放初,村民劳作沿用传统的手工农具,锄,锨,犁,耱,耧,杈,连枷,碌碡(zhou),石碾,扫帚,手推车,木制大车等。

1956年后,传统的农具使用量逐年减少。铁锨代替了木锨,架子车代替了手推车,木制大车等运输工具。传统的落后的农具逐渐被淘汰。

1976年,人们取其了牛用碌碡碾打小麦传统模式,开始使用电碌碡碾小麦,机动脱粒机脱小麦。

1978年—1982年,秦丰村已有了35型拖拉机,40型拖拉机,50型拖拉机。四个村民小组各有手扶拖拉机一台。真正实现了耕种、收割、运输、碾打一体化。机械化代替了牛耕作种植。

1985年,村民传统的用锄头锄地,施用化肥,改为用手扶拖拉机、小四轮耕作。

1990年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家里都有了三轮车,代替了村民平板车拉运农作物的体力劳动。

2000年,刘忠友、罗永红两家先后卖了大型新疆Ⅱ号小麦联合收割机、把村民从繁重的人力收割小麦中解放了出来。

2006年,刘忠友家又购回来大型玉米联合收割机,代替了人力收获田地玉米。

2010年,国家投资投资680万元,占地1200多平方米,在我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

现在机械化机器,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农具,锄,锨,犁,耱,耧,杈,连枷,碌碡(zhou),石碾,扫帚,手推车,木制大车等。
  科学技术现代化耕作方法日新月异,大批劳力被解放了出来,又是农村的经济结构开始向家庭农场 和新型农业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农业基础设施

一、水利设施

民国十五年,到解放初期,秦丰村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力握竹子杆提水、人工搬辘轳提水进行灌溉。

1952年6月,村民引进铁制解放式畜力水车提水灌溉。

1964年,村民在贯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精神指引下,为我村钻了第一口深水电动机井。

1972年 ,引进农用深(浅)井电力水泵抽水灌溉。

1973年—2011年全村深水动力灌溉机井17眼,耕地管概率为100%。

二、农机设施

2011年村委为了帮助村民摆脱旧式耕作方式,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耕作,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国家投资680万,配备了几十辆大型耕作机械,实行耕种收割一条龙,大大的减轻了村民的工作量。现在,秦丰村民沐浴着党的政策的春风,农业现代机械化代替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大批的劳动力被解放了出来,走向自主创业之路。

三、农发办农业扶持设施建设

2009年到2010年,扶风县农发办为了使群众洋葱种植灌溉方便,来我村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井八眼,其钻机井的一切费用由农发办资助,由个体户私人负责出资5000元,免费提供农发办相关人员吃住。同时,农发办用沙石为我村铺设通了田间道路。水利设施到位,秦丰村民种植洋葱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考虑到化肥、地膜也是农民的一大投资,扶风县政府、县农发办了解民情后,调来几十吨碳铵、磷肥、地膜平价向群众销售。解决了村民化肥、地膜的问题,调动农户洋葱种植积极性。

第三节耕地

一、耕地的地质类别

秦丰村耕地面积1650亩(不含渭河滩2平方公里),地形平坦。其主要由褐墡土、沙土地、、水稻土、沼泽土、、黒涝洼土、潮土(俗称二合土)水田组成。农作物对六类土地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褐墡土

主要分布在秦丰村福惠寺公路北到太子藏连畔的土地,是自然粘土相结合而形成的古老耕植土壤,亦是本村的主要优质农作物土壤。熟化层厚度一般为30—120厘米,吸水性强,上松下实,保水保肥,耐旱耐涝,宜种小麦、玉米、油菜等多种农作物。

沙土地

主要分布在秦丰村西南地,靠新老砀堎的滩地,此地土层浅薄,渗水量大,耕层浅,肥力差,近几年通过改良。适宜种植西瓜、甜瓜、红薯、土豆、花生、幼树苗等各种蔬菜。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防洪指挥部南到渭河防洪堤坝境内。系洪水漫淤或栽植水稻淤灌而形成黄泥田土种。潜育层厚度32—65厘米。中壤或沙壤,解放后到70年代经过改造育成一年一熟的水稻田。70年代末期,通过“人民”引渭渠引水再次淤灌成了旱田。现在耕层营养较丰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沼泽土

属水成土壤,主要分布在秦丰村,村南挧蒿地、村北北蒿地及现在的文化广场。由于地下水接近地表,排水不易造成的。解放后到70年代,经过改良后适宜种植莲藕、水稻、芦苇。在2000年之后,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秦东村与秦西村交界处最后一片莲藕(涝池)水田也干涸了,通过改良改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并与2015年改建莲花池为秦丰村村民游乐园。

黒涝洼土

全系斑斑黑油土,主要分布在村退水渠北到秦丰村福惠寺南的土地。适宜种植玉米、小麦,洋葱及各种普通蔬菜。

潮土(俗称二合土)

主要分布在渭河滩地(2平方公里),是在河流冲积物上直接旱耕熟化成形的半水成的土壤,表层多为黄土状物质,中层砂性较大,底土层(100—150厘米以下)多为沙砾层种植高粱、大豆、花生、西瓜、红薯。

六种不同类型土地的特点也对秦丰村民在选择农作物的种植产生很大影响,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引导作用。

二、耕地的变迁

秦丰村土地面积在明朝前尚无文字记载,清朝至民国到解放初期,直到现在,有碑文和土地证证实,秦丰村的土地东至周至卫家堡、南至孙家崖。西至姜嫄、北至太子藏。

水能养人,也能给人带来灾难。秦丰村的祖先因渭水而安居在里。可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渭水上游暴雨,河水猛涨,洪峰流量每秒达5800立方米。河面行至5.5—6公里,两岸的地产全部被水冲淹,从此,渭水就在降帐镇南仵村前打开缺口,直到秦丰村下游成了两道河流。渭水猛涨,虽然时间短,几率小,可这次的涨潮使秦丰村的土地随着渭河的分岔,而分为河南地(河南地又分为头道河滩地和二道河滩地),和河北地(也称上岸地)部分土地成了河流。人们耕地常常要趟过主道河流,去二道河的中滩耕地。虽然耕种有了困难,更严重的是村民居住地也成了低水坑。外村走进秦丰村随处的水坑都能看见人的影子,就有外村人把秦丰村叫“镜上村”寓意秦丰村到处都是在水,好像秦丰村人都在镜子上面住着,

当时秦丰村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

住在渭河滩,

眼泪檫不干。

渭水瘤子几千年,

村民的生活实在难。

不是渍水淹没田,

就是洪水毁掉田。

蚊子咬,

癞蛤蟆吵。

人的生存无法保。(意思是人们无法生存下去)。

建国后政府发出根治渭河滩的号召,全民动员,从降帐南午村、罗家村前堵住了头道河的源头,(秦西村的李全友在治理渭河堤坝搬运石头时翻车死亡,秦东村的刘恩平在筑堤坝时被渭水淹亡,)从此渭水泛滥得到了根治,为了长期保障渭水不在伤害农田,扶风县政府在降帐镇罗家村,揉谷乡秦丰村建立了防洪指挥部。实施了长期修补堤坝措施。使秦丰村的土地又恢复原样。1985年后,揉谷乡政府由于各村修筑堤坝有功。就将治理渭河复原的秦丰村部分土地划为揉谷镇其它各村所有,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飞机实弹演习训练,秦丰村的滩地被203部队作为了训练基地。203部队转移后,没有将秦丰村的土地还归秦丰村,而转给柳林马场,草滩农场,中滩3000千多亩土地至今还流失在外。1996年至今,秦丰村实有耕地面积2300亩,人均1.4亩,

三 耕地之滩地纷争

明末清初,秦丰村滩地(现名秦丰村),东至杨家村(现名三号路)为东界;南至清水河(原名清江河)为南界;西界(眉县包伏沟西沟为南界石,扶风明堂寺为南北界石)。

周边各村的滩地争斗原因:由于河水流势不稳,时而南移,时而北移。当时眉县梁家庄人在滩地中抢收抢种,与我村经常发生争斗,伤残无数,争斗一直持续到道光十三四年。本村有位名叫白老虎的李**(现已绝户),与我村众人团结维护我村滩地,把梁家庄人赶到了城墙脚下。平安耕种几年后,梁家庄人又和我村为滩地发生争斗,梁家庄请来两名武举人与我村耕种滩地户发生争斗,两名武举人手持大刀,骑着战马,耀武扬威,最后被白老虎用一个木铣将其打死。此事因出了人命官司,为了使白老虎死里逃生,秦丰村父老乡亲捐钱、捐物,又将朝阳寺古柏百余棵卖掉,所得到钱财供白老虎逃生之用。此事过后,两村未发生争斗,秦丰村维护了自己的滩地。从此,本村练武的人越来越多,终而在道光十八年,清政府立碑亮界(现有碑文为证)。

光绪初年,秦丰村为了加强河道及滩地的管理,由乡亲共同推荐,结果派黑皂角(外号黑老虎罗生祖父)的人镇守西界;让赵龙(外号哑巴,赵志明的祖父)镇守南界,并分给两人原滩地西、南两边各百余亩地,作为滩地管理的酬金。每逢收种季节,由于黑老虎与哑巴的镇守维护,姜原嘴村抢收抢种滩地,与我村发生争斗,虽然伤残无数,但是我村滩地却原封不动。从此,黑老虎与哑巴威名远扬,再无他人在滩地中寻畔闹事。清政府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在光绪五年,立碑亮界(现有碑文为证)。

民国初年,秦家庄(现名秦丰)和武功郭家庄的郭师长联合,共同组织,以刘兆西、(刘国旗的父亲)、罗占奎(罗志让的父亲)为首领的保护滩地硬队,维护管理滩地。硬队因和姜原嘴村发生械斗,双方打伤打残数人。姜原嘴村以马劳娃借武举人之名,欺压我村,在滩地上抢收抢种,硬队打死了王正东,保住了秦丰村滩地,才使得百姓平安耕种到解放初夕。

解放后,秦丰村与眉县曹家堡、魏家堡、柳林马场,为滩地发生争斗,伤残无数。秦丰村抢回了拖拉机二辆,耕牛十余头。此事经当和政府协调处理,滩地权重归秦丰村耕种,1952年县人民政府曾为秦丰村滩地及耕地发放土地证。

到87年,姜原村又因滩地边界和秦丰村发生械斗,当时乡政府派水利组杨荣耀、赵升权等和两村干部,秦丰村书记任省省,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中央,姜嫄村重、明智马来来、生产队长等人组成测届小组。由眉县包伏沟、扶风明堂寺用经纬仪测量,量出姜原村东界、秦丰村西界,结果为新老河堤西夹角处向东30米为两村的东西界畔。由此过后两村百姓和睦相处,平安耕种达十余年之久。

直到九六年两村又因滩地发生械斗,伤残无数。百姓李永兴,(李聪社的父亲),罗卜后(罗有灵的父亲),任中义(任长社的父亲)等人,不惜个人钱财,为村上滩地,自发组织上访,上访乡县市各级信访部门达百余人,上访次数达十余次。县政府出面调解,派信访局,土地局等五大家出面调解,维持了一年多时间。九七年两村又因滩地发生争斗。乡政府由乡长张保平带队,两村书记、村长参加(中民治、马来来、罗周全、赵选民、罗小民);水管站(郭建谋、刘文艺、赵富喜);政府干事(罗长林、魏红利、刘军锋、赵春生)组成的滩地纠纷领导小组,最终确定维持原畔。

为此乡政府以书面形式发文到各村、各单位,目的是今后不再发生任何争执,确保两村群众团结,为早日致富奔小康而共同奋斗。

第四节 农产业经济

解放前到解放初

秦丰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以种植一冬小麦和玉米为主要农作物,一年两熟。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及人们观念的限制,村民几乎只靠种粮食来维持温饱,而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收入。

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开始实行农民分田到户,村民在种植粮食解决维持温饱的前期下,人们开始发展多种经营。将自己的土地留出一部分,种植花生,红薯,西瓜,梨瓜、油菜,棉花等农作物,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1990村民又开始种植少量豇豆、大辣子、线辣子、葱、蒜、西红柿、架豆王、莲花白、白菜耕农作物。到成熟时拿到集市去买,结果招来好多小商贩来我村收购,这样一来在秦西村十字口就形成了一个自发的蔬菜收购市场,收购市场的产生,极大的调动了村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

“洋葱”带来的农业腾飞

1994年村民已大规模的种植地膜洋芋和少量的平装洋葱,到了成熟季节,吸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商贩来我村收购,一时间,在秦西村收购蔬菜的车辆及农用车辆,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络绎不绝。

1996年为了提高产量,秦东村赵选民,刘周科从渭南华阴县引进了优良高装洋葱品种,以设帐的形式向秦丰村、田东村、石家村等各村推广,也有不少农户从蔡家坡购回了高庄洋葱种子,令人惊喜的是秦丰村资深技术员罗恩后研制的“秦红宝”高装洋葱种子已在本村实验成功。结果,这一年种出来的高装洋葱比原来的平装洋葱色显、个大、味好、产量高。特别是罗恩后研制“秦红宝”洋葱很受商贩喜欢。当年,村上已有好几个收购点。这一年村民就洋葱一项经济总收入达一百多万。小吃商贩,家用电器商,摩托车销售等商家看出这里的欣欣向荣的商机,也在村口摆起了摊点,进一步唤起人们科技兴农、

发家致富的信念。

1998年人们已感到洋芋的种植费工量大,且经济效益比不上洋葱的经济效益,同年,人们开始大面积种植薄膜洋葱,罗恩后研制的“秦红宝”洋葱种子已在秦丰村全面种植,深受群众喜爱。受秦丰村民种植洋葱的辐射,周围村庄的村民也开始发展主种植业,当年,:“秦红宝”种子已销售在揉谷乡,扶风,杨凌,武功各地,秦丰村种植洋葱的人富了,辐射各地的人富了。2009年。秦丰村种植的洋葱,及“秦红宝”
  洋葱种子已销售全国各地。秦丰村也成了全国远近闻名的洋葱基地。

主导产业:洋葱1200亩,苗木300亩,年收入占全年人均收入75%以上。

2011年起,在杨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推动下,秦丰村不断探索洋葱的种植模式和发展经营模式,所产的洋葱在病虫害防治和经营模式中能够赶超其他洋葱种植基地。同时,其所生产的洋葱近两年来能够远销欧洲诸国,其洋葱品牌能够逐步走向国际化和市场化。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可预期的发展问题,洋葱的种植开始出现产量低、农民种植热情不高、高新技术推广不到位等情况。

书 记:赵选民 支部委员:罗周全刘建国

主 任:王小林 副主任:刘军平村委委员:罗小明 刘科科

正式党员:30人,其中:妇女党员4人。预备党员:0人,入党积极分子:7人,党员科技示范户:5户。

村“两委”班子

监委会主任:刘文艺 监委会成员:罗周全罗小明

妇代会主任:王桂宁 妇代会成员:白文娟

调委会主任:刘中友 调委会成员:刘军平

红白理事会长:刘建国 理事会成员:罗建平

老年人协会理事长:罗周全

理事会成员:任省省会员46人。

村“两委会”办公室:150㎡,党员活动室:35㎡,计卫服务室:20㎡,医务人员1名。农家书屋:20㎡,警务室:15㎡,老年活动室:20㎡,农民文化中心:50㎡,活动器材无。

周边村庄

秦丰 地址:咸阳市杨陵区二号路

揉谷村 地址:咸阳市杨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