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头镇

庄头镇 庄头镇基本概况 庄头镇农业产业 庄头镇产业结构 庄头镇多种经济 庄头镇招商引资 庄头镇风云人物 庄头镇牛继鹏 庄头镇洛生华 庄头镇鲁发展 庄头镇刘智鹰 庄头镇李平辉 庄头镇发展规划


庄头镇有两个,一地处 陕西省 兴平市南部偏西,五公里处,南倚渭河,北临西宝中线,陇海铁路、西宝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另一地处陕西省澄城县,北纬34°55′45″-35°27′05″,东经109°04′30″-110°05′50″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平缓,平均海拔714米,年平均气温 12.2℃,年日照时数2616小时,年降雨574毫米,无霜期204天。耕地面积4.6万亩,耕地土壤以垆土、黄土性土为主,耕种土壤深达2米左右,耕层土壤质地中壤,过耕性较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全镇土地总面积27.9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 仪空村、 白家空村、 马村、老官村、三渠村、 北于村、南于村、岳阜村、 庄头村、 流顺村、 亢家村、金龙村、八里村、蔡东村、蔡西村),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37人(2017),2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6名...

详情

庄头镇地名网_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庄头镇资料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庄头镇介绍

庄头镇有两个,一地处 陕西省 兴平市南部偏西,五公里处,南倚渭河,北临西宝中线,陇海铁路、西宝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物产丰富; 另一地处陕西省澄城县,北纬34°55′45″-35°27′05″,东经109°04′30″-110°05′50″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平缓,平均海拔714米,年平均气温 12.2℃,年日照时数2616小时,年降雨574毫米,无霜期204天。耕地面积4.6万亩,耕地土壤以垆土、黄土性土为主,耕种土壤深达2米左右,耕层土壤质地中壤,过耕性较好,土壤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全镇土地总面积27.9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 仪空村、 白家空村、 马村、老官村、三渠村、 北于村、南于村、岳阜村、 庄头村、 流顺村、 亢家村、金龙村、八里村、蔡东村、蔡西村),1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37人(2017),2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86名。

庄头镇地属渭河平原,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和气候条件优越,是典型的温带农业种植区,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大棚蔬菜、油菜、大蒜、杂果、西瓜、花生、地膜洋芋、莲藕等经济作物也在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辣椒、优质杂果、银杏林、苗木花卉、大中棚蔬菜等四个千亩基地,大蒜远销外省区,成为经济作物中的新兴产业。

庄头镇经济发展迅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85元。全镇产业结构呈现两大板块:沿西宝高速三吴、北于千亩高效设施产业带和沿渭蔡西、仪空、马村各2000亩地膜红芋、洋芋及千亩清水莲茶、千亩苗木基地。畜牧产业投资500万元,建成占地40亩的蔡东村万头秦川关中黑猪养殖基地,流顺工商小区已成为庄头镇城镇化建设的亮点。

该镇养殖业和乡镇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省国营三厂普及推广的瘦肉型猪养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养殖蓬勃发展,全镇年生猪存栏3.5万头, 500亩水域养殖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水产品。以印刷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产品涉及印刷、橡胶制品、医用器械、纸箱、软木加工、童装、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

优越的生产条件,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服务,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庄头镇致力改善公路交通、水利设施及邮电通讯设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杨凌乔盛苗木有限公司、青海敬业园林花卉责任有限公司、石头河水泥厂 兴平分厂、宝航微生物制剂责任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该镇,并已完成建设,开始运营。

赵云芳,兴平市庄头镇北于村三组人,1950年12月出生,小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4年,她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和丈夫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仅靠700多元资金,办起了“兴平市秦丰童装厂”,组织20多名有缝纫技术的妇女进行童装加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她敢拼敢创敢搏,科学管理,童装厂效益连上新高,规模一再扩大,截止1992年达到了有缝纫设备50台,有工人50人,年创效益80万元的民营企业。1985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被庄头乡政府授予“勤劳致富标兵”称号;1986年被党员群众推荐为出席兴平县党代会代表。1987年被兴平市授“勤劳致富标兵”。1988年省政府授予“勤劳致富标兵”称号。

张崇俊,1955年3月20日生,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仪空村人。现任武警工程学院党委委员,训练部副部长(正师职)、党委副书记,大校军衔,物理学教授。小学及初中就读于兴平市法震学校,高中就读于兴平市西郊中学。1974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曾任生产队会计、大队团总支副书记。1978年2月考入西安理工大学物理学专业,1982年1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职工大学任教。1984年9月特招入武警工程学院工作,历任物理教研室教员,训练部教务处参谋、副处长、处长,基础部主任(副师职)、党委书记,武警部队教学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西北地区军队院校物理协会名誉会长。任教期间曾获学院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在训练部任职期间,参与谋划并组织实施了学院历次教育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调整、教学力量编成、教员队伍培训等工作,在建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任职教育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为执行编委出版《军事语言学通论》、《军事指挥语言研究》等编著五部,主编出版《武警院校招生考试复习指南》丛书一套共六册。《武警院校向任职教育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获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武警部队反恐怖立法研究》获武警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武警部队移动地理信息系统》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警用噪声发生器》、《移动人员监控系统》获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面向武警部队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教学指挥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等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在《物理通报》、《军事教育》、《武警学术》、《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牛继鹏,男,1955年1月出生,兴平市庄头镇仪空村人,大学文化程度,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西北农学院农业机械系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2年1月至1983年1月在安康县大同公社工作,先后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1983年5月至1984年2月任兴平县大阜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1984年2月至1990年1月先后任兴平县委常委、大阜乡党委书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1990年1月至1992年10月任长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1992年10月至1997年11月任中共武功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期间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

1997年11月至2001年7月任咸阳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01年7月至2004年4月任中共泾阳县委书记;

2004年4月至2004年7月任咸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泾阳县委书记;

2004年7月以后,任咸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分管市民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民族宗教事务局、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机中心及亭口水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引石过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9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牛继鹏同志勤奋敬业、政绩突出,无论是在基层单位、县级领导岗位还是市级机关工作,无论是在普通岗位还是担任领导职务,都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思路清晰。担任咸阳市副市长以来,先后分管全市工业和农业与农村工作,始终坚持把科学的决策建立在对市情的准确把握上。在指导全市工业发展中,他提出的“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上规模、强支柱;调结构、促技改;抓改革、活机制;建平台、优环境”的发展思路、“三个善待”的改制理念和“四轮驱动、工业为先”、“工业发展、非公为先”的发展理念,为全市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指导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他明确提出了“多投入、少索取;争项目、强基础;抓基地、壮龙头;靠院校、上科技;提效益、促增收”等发展思路,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饮水、群众住房困难等“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的工作措施,既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符合咸阳实际,切实可行,为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多方努力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精心组织,科学指导,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投资6.7亿元、全市人民关注的引石过渭工程2008年3月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内可实现通水目标;投资13亿元的亭口水库项目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主体工程已于2008年12月启动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洛生华,兴平市庄头镇马村人,1930年2月出生,幼年丧父,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7月13日,洛生华任三乡代表,后加入共青团,任团支部组织委员,乡农会副主席,土改中带领农民群众闹翻身,斗地主,分土地。

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后,任乡妇联主任,成立村读报组,组织生产便工队、互助组,开展生产竞赛活动。

1952年兴平县级政权成立,任首届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县委委员,县妇联2--3届执委。

1954年县政协成立,任1—6届常委和7—9届委员。

1954年—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任初高级社主任;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任生产大队书记(总支)。

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任庄头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之职,止1984年5月。

光 荣 册

1955年获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个人;

1956年获陕西省农业生产先进生产者;

1956年获陕西省妇女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三八”红旗手;

1959年获陕西省工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

1959年获西北区妇女先进工作者;

1961年获陕西省农业生产建设先进生产者妇女标兵;

1963年获陕西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生产者;

1979年获陕西省妇联“三八”红旗手;

1979年获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

1982年获陕西省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先进工作者;

1983年获陕西省妇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八”红旗手;

1983年获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

鲁发展,男,出生于1952年农历2月23日,兴平市庄头镇白家空村人。现任中国石油大连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1968年3月,他和同村的8个青年,报名参军,登上了西去的列车。部队三年,先后在甘肃独立师、陕西省独立师服役,多次立功受奖,担任过班长、文书。1970年5月入党。

1971年3月,响应部队动员和号召,参加由兰州军区组织的长庆油田会战。他先是在长庆油田一分部综合机修厂政治处宣传组工作。

1975年5月调到分部宣传处工作。

1978年调庆阳,在长庆油田指挥部宣传处、指挥部办公室秘书科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分部、油田先进工作者。

1983年4月,被调到渤海之滨的大港油田。先后在钻井二公司和大港油田管理局办公室秘书科工作。这期间在全油田科以上干部公开考试中,考上了南开大学经济系,得以脱产学习两年,获得大学专科学历。

1986年调中国石油报社参加了中国石油报的创刊,在报社经济部作编辑、记者。

1991年2月,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人教局,任机关干部处副处长。期间曾在塔里木油田劳资处挂职两年。

1996年回北京后,中石油重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继续从事干部人事工作,担任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人事劳资部干部二处处长、干部一处处长。这期间完成了专科接本科的学历教育。

2000年中国石油重组并在境外成功上市,到中国石油股份公司人事部担任副总经济师。

2004年5月,被中国石油党组任命为中国石油大连石油销售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副局级)至今。

刘智鹰(1965 --)曾用名刘社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员。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马村人。 由于家境贫穷,从小就养成了勤劳俭朴、刻苦学习的习惯,小学五年每次考试,算术和语文都是双百,年年被学校评为五好学生。1981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县重点中学--南郊中学,入学后就担任班干部,在此期间,培养了一定的组织指挥能力。1984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合肥炮兵指挥学院并随即入伍。198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863部队副连职排长,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曾三次荣立三等功。1993年5月任该团加榴炮一连政治指导员,1995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4806部队政治部组织科副营职干事,1997年7月任武警8673部队一营政治教导员,1999年4月任该部政治处副主任,2000年12月任武警8674部队副政治委员,2001年任武警8673部队副政治委员,2002年8月任西安警备区政治部副团职干事,2006年4月任陕西省周至县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周至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2006年12月任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武装部政治委员、碑林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校军衔。

李平辉同志曾任青海省棉纺织总厂厂长,中国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从事纺织事业四十五年,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全国纺织劳动模范、青海省优秀企业家、尊师重教先进厂长、省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

李平辉同志原籍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蔡西村李王家,1936年8月27日出生,1952年前在兴平读小学、中学;1952年8月至1955年7月在纺织工业部咸阳纺织工业学校学习;

1955年8月至1978年分别在西北国棉二厂、西北国棉六厂、西北国棉五厂任技术员、车间主任、科长等职;1979年至1980年应青海省邀请离开西安奔赴青藏高原,开始任青海省轻纺局统一青海棉纺织厂工作组组长、副厂长、1981年至1997年任青海棉纺织厂厂长,青海棉纺织总厂厂长。在任十七年厂长期间,为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曾去美国留学,并先后到十多年国家考察学习,走访了祖国大江南北十个纺织工厂,大胆超前、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运用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不断培育的“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企业精神激励下,通过全厂职工几年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年年有新招,年年迈大步,年年上台阶,年年有发展。终于使这个连年亏损、濒临倒闭的工厂、青海省多次派工作组没有改变的老大难单位,焕发了生机,旧貌换新颜,实现了扭亏增盈。连年被评为青海省上缴利税大户、省市先进企业。全国双文明先进企业;从1981年任厂长开始,开山平地,引水上山,植树造林,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把厂区周围的荒山秃岭,建成了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清水环绕,亭阁林立,成为青海省的旅游圣地。被誉为“西海明珠”的西海度假村,吸引着省内外游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得到青海省社会各界的支持,各族人民的热爱,大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正如平安县政府送来的牌匾所书“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花园式工厂”,增强了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人心向往的好地方。正如中央电视台曾报导“在遥远的地方有这样一个工厂”全面报导了艺术节的盛况和青海棉纺织厂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李平辉同志出席北京会议期间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李平辉同志通过十多年的艰苦顽强拼搏,使这个落后的小厂发展成棉纺织、毛纺织、针织、制衣、房地产、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产品畅销世界各地。

李平辉同志尽管热爱事业,但他更爱故乡,正如他在度假村碑林上题的“奉献高原、梦回秦关”。1997年8月,这位61岁的陕西人退休了,回到了故乡兴平,现定居咸阳。今天厂职工怀念他,社会各族人民惦记他,就是对他过去任职的最好评价。

庄头镇 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一、 指导思想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依靠科技,优化结构;上规模,增效益,建设强镇。”即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为契机,牢固树立必胜信念,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大力引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全面优化和提高区域经济质量和效益;坚持一、二、三产业并重,全面提高区域经济实力,确保五年建成全市经济强镇。

二、 基本思路及奋斗目标

1、 基本思路:

“依科技,求发展;抓调整,促增收,建设强镇”。具体来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六大基地建设(小麦良种繁育、大棚蔬菜、树木育苗、畜禽、纸业、银杏),基础设施建设抓“五通”(通水,农田水利暗管化;通路、环乡干路油路化;通电,18个村农网改造全部完成;通电话,新增电话用户1000户,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开通);第三产为业兴“五点”(马村什字、镇区街道、亢家、马村十字、三渠);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全面夯实发展基础,奋力实现庄头经济的大发展、大突破。

2、 奋斗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到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年均递增5%左右。

――经济结构目标。三大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75:15:10调整为55: 25: 20。

――到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万元,年均递增5%。

――人民生活目标。到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0元。

三、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①农业。农业发展的主线是产业结构调整,方针是“优粮果、攻蔬菜、上畜牧、抓纸业”,重点是“蔬菜、育苗、畜禽、粮食、银杏、纸业”六大产业,主攻方向是建基地,扶龙头,抓配套服务,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产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蔬菜生产围绕“建基地、攻优质、创名牌”的思路,重点发展以精细菜和反季节菜为主的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积极引进名、优、新、特品种,以三渠村为龙头,在环乡西路建成绿色经济带。到2005年,全镇蔬菜面积发展到5000亩,其中大路菜3000亩,大中棚蔬菜2000亩,实现产值1500万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30%。树木育苗:围绕“优生区域、优良品种、优化管理”的思路,重点调整苗木生产结构,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在沿渭一带着力侧柏、行道树、速生杨等名优苗木生产,同时大力发展秦王桃、美国黑荔子等优质适生杂果品种,抓紧建设苗木和杂果示范园各100亩,苗木、杂果面积分别达到2500亩、3000亩,产值75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5%。银杏生产要在稳定面积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银杏叶片深加工,积极开发银杏茶等高附加值产品,打好绿色牌,走出特色路,使庄头尽快成为名符其实的关中第一银杏镇,实现产值突破200万元。粮食生产围绕“攻单产、上质量、压面积、稳总产”的思路,重点抓好并扩大“吨粮田”、“双千田”及“种子基地建设”。到2005年,建成吨粮田3000亩,双千田3000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种子专业村4个(亢家、流顺、北于、仪空),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5万吨左右。畜牧业生产围绕“良种繁育、扩大基地、规模经营”的思路,重点发展瘦肉型猪、笼养鸡、肉用牛和肉用犬等特种养殖,积极壮大以一站三村(镇畜牧兽医站、岳阜、老官、吴贺)为主的关咸1系良种猪繁育基地、以三渠、流顺为骨干的笼养鸡基地,以东三村(蔡庄、蔡东、北金家)为主的肉牛基地,以肉用犬养殖场为主的优质种犬基地,着力扶持百头猪、千只鸡以上的经营大户,抓点带面,辐射带动,使我镇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建成种猪繁育示范乡镇和仔猪交易市场。猪、鸡、牛存栏数分别到3万头、20万只、3000头,肉犬基地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种犬200条,其中规模养殖占总量的40%,畜牧业值达到1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以造纸、印刷、隔档为主的纸业生产要走集团化路子,形成1-2个在全市有影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抓紧筹建庄头纸业集团和亢家印刷工业小区,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整体实力,进一步把纸业做大做强。纸业产值达到1亿元,从业人数达到3800人,占企业总产值50%。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三纵四横”主干路(渠)和渭河堤坊防护林带建设,使庄头镇全镇实现路成林、渠成荫,农业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初步达到国家平原绿化标准。

②、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五通”。道路方面,投资兴建环乡东路、苟段路(庄头段)油路工程,构筑“三纵三横”环乡干路主骨架,同时抓好村级道路建设,逐步实现村内主干街道水泥化、硬料化,计划新修水泥路10公里,沙石路30公里,全面实现环乡路油化目标。水利方面,加大渭河提坊整修加固力度,新修短坝10座,加固短坝15座,完成标准化堤坊并绿化6公里,使提坊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确保汛期安全。同时加快实现农田水利暗管化,通过改革的办法,拓宽融次渠道,忙完成庄头供水公司配套管网建设,切实解决镇区群众“吃水难”问题,到2005年,全镇暗管输水面积达到1.8万亩,占农田总面积60%,新打中深井30眼,测改60眼,衬砌渠道20公里,切实解决部分田块灌溉难和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农业连年丰收夯实基础。在电力建设方面,重点抓好农网改造工程,进一步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用电条件,将完成全镇16个村农网改造任务。通信方面,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延伸服务范围,同时逐步在各村、各商贸网点设立IC卡电话。全镇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500户,移动用户达到300户,IC卡电话达到30户。抓紧有线电视综合信息传输网建设,力争2005年年内开通,为下一步发展“网上农业”创造条件,到2005年,有线电视用户将达到1500户。

③、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

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发展环境,通过优惠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向小城镇建设、生态农业、水利设施、中介服务业等领域进军,推动全镇非公有制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新发展200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30户,招商引资企业10户,实际利用外来资金突破10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在全镇经济中的份额提高到35%左右,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路是突出抓好五个商贸网点(镇区街道、马村什字、仪空街、亢家桥、三渠),重点发展商贸、餐饮、信息、运输、建筑五大行业,使庄头成为全市有名的商贸旺镇和三产强镇,形成一套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第三产业体系,为一二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发展搞好服务。到2005年,力争使第三产业产达到1600万元,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三、 实施五年规划的主要措施。

①、转变职能,加强服务。

一是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精简财政供养人员,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压缩村组干部人数,实行交叉任职,减轻群众负担。二是在财政增收的基础上,对重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实行贷款贴息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建设庄头镇信息服务中心,通过上网,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经济信息,定期向全镇发布,引导群众以市场为民导向科学调整生产结构。四是积极组团参加市内外的经贸洽谈活动,主动宣传庄头,拓宽招商渠道,大力引进各类资金、技术和人才。五是大力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实现千变万化的市场与千家万户的生产有效对接,积极尝试“订单农业”、“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

②、加强管理,强化考核。

建立目标管理激励机制,严格实行奖优罚劣及目标任务“末位淘汰制,在干部的提拔任用上,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注重工作实绩,努力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对经济工作要进行重点考核,制定科学详尽、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狠抓奖惩措施落实,充分激发干部抓工作、干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十五”目标实现:

镇村两级班子和干部都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精力,扑下身子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采取科学有效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圆满实现。

周边中学

庄头中学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庄头中学(兴平市庄头镇政府南)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庄头中学(兴平市庄头镇政府南)

周边乡镇

庄头镇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庄头镇政府

周边村庄

庄头村 地址:咸阳市兴平市

蔡西村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

马村 地址:咸阳市兴平市

蔡庄村 地址:咸阳市兴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