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条梁镇

宁条梁镇 宁条梁镇概况 宁条梁镇沿革 宁条梁镇社会事业 宁条梁镇经济概况 宁条梁镇历史文化


宁条梁镇位于靖边县城西45公里处,307国道横贯东西,是历史古镇,靖边的西大门,素有“旱码头”之美誉。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100人(2017)。总面积296平方千米。宁条梁镇位于靖边县西部,属沙滩地区。辖宁条梁镇居委会和老庄、大滩、庙畔、柳一、柳二、柳三、黄蒿塘、西原则、尚德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宁条梁镇居委会,距县城45千米。G20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穿境而过。1958年建梁镇公社,1959年改为国营新桥农场,1961年复设梁镇公社,1984年改为宁条梁镇。1997年,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太(原)银(川)公路过境。辖庙畔、西园则、黄蒿塘、柳桂湾一、柳桂湾二、柳桂湾三、大滩、老庄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面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该镇坚持“项目带动,实干兴镇”的工作思路,铺通了6个村21.5公里的村村...

详情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宁条梁镇所有特殊区域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宁条梁镇介绍

宁条梁镇位于靖边县城西45公里处,307国道横贯东西,是历史古镇,靖边的西大门,素有“旱码头”之美誉。全镇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0100人(2017)。总面积296平方千米。

宁条梁镇位于靖边县西部,属沙滩地区。辖宁条梁镇居委会和老庄、大滩、庙畔、柳一、柳二、柳三、黄蒿塘、西原则、尚德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宁条梁镇居委会,距县城45千米。G20青银高速公路、307国道穿境而过。

1958年建梁镇公社,1959年改为国营新桥农场,1961年复设梁镇公社,1984年改为宁条梁镇。1997年,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太(原)银(川)公路过境。辖庙畔、西园则、黄蒿塘、柳桂湾一、柳桂湾二、柳桂湾三、大滩、老庄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面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该镇坚持“项目带动,实干兴镇”的工作思路,铺通了6个村21.5公里的村村通油路工程,实施了柳桂湾二村、柳桂湾三村的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89万元完成了庙畔村500亩的造地工程,在西园则村新打机井11眼、发展井灌地1100亩,争取投资206万元实施了6个村的人饮工程。此外,在通讯建设上新建移动、联通信号发射塔2座,为群众无偿安装无线电话1000部;在校舍建设上,投资85万元建成中心小学教学楼一栋;在老街改造工程上,完成了1.6公里的老街道路改造和两侧人行道的硬化工程;在以工代赈项目上,投资6万元完成了柳桂湾二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在沼气池建设上,投资6万元完成柳桂湾一村、西园则村和庙畔村的294口沼气池建设;在村委会阵地建设上,投资15万元完成了两个村委的阵地建设。

镇里按照“生产基地重点化,重点基地区域化,区域发展优越化”的思路,大力发展草、畜、薯、蔬四大主导产业,实施了“一村一品”工程,建成了2个洋芋村,2个蔬菜村,2个温棚养猪村,1个肉羊村。形成了以玉米为主的2万亩粮食基地,以辣椒、大蒜为主的1万亩蔬菜基地,以紫花苜蓿为主的1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实现生猪存栏3万头,羊子存栏6万只,有效解决多年来群众增产难增收的问题。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科学养殖步伐是宁条梁镇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旋律。他们十分注重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在种植业上建立了千亩优质高产农业示范园,建成900亩超吨产地膜宽窄行玉米示范田和百亩辣椒示范田,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种植了“登海9号”、“新沈单10号”等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了“万丰1号”、“万丰2号”辣椒新品种,推广种植了“花冠1号”、“兴宁1号”双膜西瓜新品种,并推广运用了配方施肥、嫁接改优、标准化生产等耕作栽培技术。在养殖业上,建成1处羊子人工授精配种站改良当地土种羊子,发展400多户温棚养猪户,加快科学饲养步伐。镇里还实施了“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加强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养,聘请了农业专家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帮助农民学习科技文化、掌握专业技能。去年全镇共培训农民1万人次,发展科技示范户251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带领全镇人民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目前,该镇以“粮、菜、草、畜”四大主导产业为龙头,初步建成五个基地,即以玉米为主的1万亩粮食生产基地、以大蒜、辣椒为主的1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以紫花苜蓿为主的1万亩优质牧草示范基地、1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和2万只舍饲养羊基地。同时,该镇集市贸易繁荣昌盛,客运、餐饮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粮食总产93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元。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小城镇建设进程,“井”字形小城镇格局已初步形成。文教、卫生、通讯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近几年,该镇新建了镇文化站、中学教学楼、中心小学宿办楼、镇卫生院住院楼、电信所营业楼、镇政府办公楼,新建了第二供水塔,改造了电视差转台,新建和改造村办小学12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通讯等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宁条梁历史上曾是闻名全国的商业重镇,三边最大的贸易中心。其内聚晋、陕、宁、蒙、京、津、皖、豫、冀、鲁、沪、川、甘十三省商贾坐庄经营;外联大半个中国各路商客,在一年一度的“六、九月会”进行商贸活动,故此赢得了“旱码头”的美誉,向有“驮不完的宁条梁,填不满的安边城”之说,《续陕西通志》称其为“延绥边外笫一大汛”。〈1〉

据《靖边县志》﹙光绪本﹚记载,其时镇内即有:“居民万余人,三街六巷,七十二处双梁双榨油坊”,因此有“小北京”之称。

宁条梁北通内蒙,南达省城,东趋太原,西控银川,地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清代有驻军把守。

这座繁华古镇,究竟建镇于何时?翻阅各家志书,均无明确记载,在一些星散的历史资料中,有学者撰文,或曰建镇于明,或曰建镇于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未有明确的界定,至今仍然是个谜。

最近,余翻阅了成志于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于清康熙十二年,比较完备的官修志书《延绥镇志》,对宁条梁市镇情况一无记载,就是成书于比《延绥镇志》晚十年的草本《靖边县志》,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录,这说明宁条梁镇当时还根本没有出现,而远在今宁条梁镇四十里外的漠北城川古城,倒在《延绥镇志》图谱中有标明,竟管座标有误,这更能说明,宁条梁建镇应晚于康熙初年。

明朝建国后,洪武时,弃河套而守东胜,未久,又弃东胜而守绥德,特别是发生在英宗时的“土木堡”之变后,今长城以北广大地区,尽沦为蒙古人也先之手。直至成化时,延绥巡抚余子俊才上书朝廷,建议修边墙,筑堡垒,以之据险守疆。今宁条梁远距边墙六十里外的塞外之地,更向无堡寨,无险可守,何以建镇驻军?至于靖边旧县志中提到的宁条梁“明制有守瞭军二千余人”,余以为所谓的“守瞭军”,就是驻扎在前沿的侦察部队。根据宁条梁的特殊地理位置分析,东距靠边的镇靖堡九十里,西离临边的安边堡七十里,中间形成了“弓型”,宁条梁恰在弓弦上,宁塞堡远在六十里外的弓背上。有时为了侦探军情派出军队去宁条梁侦察、游击,加之蒙古骑兵游弋不定,疏于防守,“守瞭军”短期驻扎是有可能的。

清军入关后,疆域一统,以长城为界的军事设施,已失去了边防意义,逐渐成为维护其政权的防守堡垒,是故,清政府移堡合并,大量裁减驻军。随着边塞开放,战争减少,人民生活有了安定,蒙汉互市,回汉交往有了加强,亟需在宁条梁这个交通要道,建立茶马集市,进行交易,互通有无。

宁条梁镇最初是在趟路〈2〉、驿站的基础上形成的。清统一中国后,为了快捷地传递军事情报,便在沿长城边外开设趟路,建立驿站,配备驿马、人员。据《定边县志》记载: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第三次西征葛尔丹叛乱时,出居庸关,经大同,在河曲西渡黄河,沿长城古麟夏路﹙俗称三马路﹚,西行至靖边宁条梁入趟路,在镇内小憩后,即摆驾西去,驾幸安边驻跸。这说明其时的宁条梁己有了驿站,初步形成了市镇。宁条梁建镇后,之所以能快速发展,除了交通便利,易于招商引资,扩大茶马互市外,还与康熙三十六年,清政府开放边墙外六十里苫边地,允许蒙汉和耕的政策有关﹙靖边县现在以伙场取名的村子不少,如:白伙场、罗伙场、王伙场,双伙场等,就是那时盘伙种地的产物﹚。这样一来,就使边外人口密度增加,促成了该镇的开发、繁荣和市镇规模的不断扩大。

宁条梁建镇后,经“康乾盛世”五、六十年的发展,到了乾隆十六年,已是商贾云集,富甲一方,市镇初具规模。清朝入主中原后,以少制多,为了维护其统治,大力提倡忠君报国思想,他们把关羽作为忠君的典范,在全国各地大修其庙。据《靖边县志》记载:新建的宁条梁关帝庙坐落在商业大街,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大殿七楹,东西廊棚各十二楹,厦房各三楹,正南戏楼三楹,左右钟鼓楼各一楹,外大门三楹,双铁旗竿。庙乾隆十六年修,全境中岿然一鲁灵光。”试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雄厚的经济资源,如何能集来这么多资,修起如此宏大的庙宇。

宁条梁镇乾隆二十年设巡检司,咸丰年间设土药厘司、盐局分卡等,至此已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南北东西交汇的关卡要塞。

周边农林园艺

梁镇林场 地址:榆林市靖边县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靖边县宁条梁镇委员会 地址:榆林市靖边县梁城路西100米

周边乡镇

宁条梁镇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宁条梁镇政府(梁城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