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砭镇
张家砭镇 张家砭乡 张家砭镇建制沿革 张家砭镇地理环境 张家砭镇基础设施
张家砭镇位于 绥德县城西二公里处,辖区17个行政村,总人口20000人(2017),1个社区;全镇总面积96平方千米。1940年3月绥德组建了政务委员会,5月,对原国民政府时期的联保制进行精简合并,隶属于沙滩坪区公署(1941.12—1949.9)的一乡(郝家桥)、二乡(五里湾)、三乡(沙滩坪)、七乡(十里铺、五里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7月,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通知,绥德县政府决定将沙滩坪区改称第九区政府,同年12月,区政府改称区公所,驻地迁往五里湾村。1955年7月,改称沙滩坪区公所,8月驻地迁往张家砭村。1956年3月,区划调整时,设立了张家砭区公所,下辖徐家坪、沙滩坪、马家洼、田庄、马家坪、五里店6个乡。1958年9月,绥德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划归卫星(城郊)人民公社。1961年7月,在原绥德县内增设张家砭人民公社,下辖32个生产大队。1968年4月...
详情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张家砭镇有1个社区
张家砭镇位于 绥德县城西二公里处,辖区17个行政村,总人口20000人(2017),1个社区;全镇总面积96平方千米。
1940年3月绥德组建了政务委员会,5月,对原国民政府时期的联保制进行精简合并,隶属于沙滩坪区公署(1941.12—1949.9)的一乡(郝家桥)、二乡(五里湾)、三乡(沙滩坪)、七乡(十里铺、五里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7月,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通知,绥德县政府决定将沙滩坪区改称第九区政府,同年12月,区政府改称区公所,驻地迁往五里湾村。1955年7月,改称沙滩坪区公所,8月驻地迁往张家砭村。1956年3月,区划调整时,设立了张家砭区公所,下辖徐家坪、沙滩坪、马家洼、田庄、马家坪、五里店6个乡。1958年9月,绥德县行政区划调整后划归卫星(城郊)人民公社。1961年7月,在原绥德县内增设张家砭人民公社,下辖32个生产大队。1968年4月,经陕西省榆林专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张家砭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隶属绥德县革命委员会。1984年7月张家砭人民公社改为张家砭乡,乡长徐志惠。1990年4月,设立乡人大主席团,乡党委书记延崇高兼任主席团主席。2011年7月,乡政府迁入新址,驻地仍在张家砭村,同年11月11日,召开了第十八届乡人民代表大会,朱国旗当选乡长。
地形西高东低,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四季分明,春多风沙干旱少雨,夏秋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物产是豆类、薯类、杂粮、玉米等。地下资源未探明。工矿产品主要有砖、水泥预制品、石子等建筑原材料。农副产品主要有玉米、黄豆、洋芋、谷子等。
张家砭乡改革开放前,基础设施条件差,公益事业设施少。五十年代开发大西北时加宽了吴定公路。七十年代初实现了沥青硬化。解放初大理河、无定河没有一座桥梁,全靠渡船、支木桥渡河。六十年代合龙山下修了一座漫水桥,结束了郝家桥、五里湾两道沟淌河历史。七十年代柳家庄修了铁索桥,九十年代沿无定河修了柳家庄大桥、五里湾大桥,张家砭漫水桥,延家岔至玉家沟漫水桥,结束了渡船淌河历史。2005年至2009年利用国家集中投资机遇,水泥硬化了郝家桥沟、五里湾沟通村公路,邢家塬、黄家沟、五里湾、张家砭、白家湾、落雁砭、清水沟、王庄、高石角、五里店硬化了村内主干道。张家砭、清水沟、马家洼、五里店拉上了公路照明灯,三十个村完成了农网改造,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
七十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村通了手摇电话,户户通了广播,改革开放后,于九十年代初报废,2000年以后,被程控电话取代。2005年后,手机得到了普及,实现了信号全覆盖。至2010年电脑互联网在各村都得到了应用,家用小汽车逐步走进农村。
周边派出所
公安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G307(歧银线)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政府机关
岭沟村村委会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G307(歧银线)
周边乡镇
张家砭镇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
周边村庄
张家砭村
地址:榆林市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