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沟村

背沟村 背沟村氏族来源 背沟村革命传统 背沟村历史名人 背沟村奇闻逸事 背沟村境内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背沟背沟村,原称大泉沟村,清宣统年称背沟村。属陕西省 榆林市 佳县 坑镇辖村,位于县境南部,距坑镇5公里,距县城35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900人。坑(镇)倍(甘)公路过境。邻村有高仲家洼、郭家沟、白家甲、孙家塄、寨园山等。农业以种植黄豆、小米、土豆、玉米、红薯、绿豆为主。境内红枣享有盛名,是高级营养滋补佳品。村。《高氏家庭氏谱》 (2张) 佳县背沟村《高氏家族世谱》 记载,背沟村高氏一族来源,据祖辈相传和碑文、挂钟考证,高氏先祖兄弟三人,在明 洪武年间自山西 洪洞县 白草村渡黄河,至黄河岸以西20里的地方(现背沟村和高仲家洼村)安家落户。高仲家洼村“娘娘庙”碑文显示此碑为明洪武年间重修,证明先祖已在此地安居。由此推测,高氏先祖迁至背沟村和高仲家洼村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前,高氏先祖迁徙至现今的背沟村,挑...

详情

背沟村地名网_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背沟村资料简介
  背沟村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82810121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10828。背沟村与坑镇社区、马连塌村、官道峁村、圪绺咀村、高仲家坬村、赤牛坬村、关甲村、刘家坬村、峁上村、关口村、白家甲村、倍甘村、张家岩村、张家坪村、枣坪村、楼底村、虎头峁村、枣林沟村、边子元村、长塄村、白家硷村、高家塄村、赵家沟村、丁家坪村相邻。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背沟村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背沟背沟村,原称大泉沟村,清宣统年称背沟村。属陕西省 榆林市 佳县 坑镇辖村,位于县境南部,距坑镇5公里,距县城35公里,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900人。坑(镇)倍(甘)公路过境。邻村有高仲家洼、郭家沟、白家甲、孙家塄、寨园山等。农业以种植黄豆、小米、土豆、玉米、红薯、绿豆为主。境内红枣享有盛名,是高级营养滋补佳品。村。

《高氏家庭氏谱》 (2张) 佳县背沟村《高氏家族世谱》 记载,背沟村高氏一族来源,据祖辈相传和碑文、挂钟考证,高氏先祖兄弟三人,在明 洪武年间自山西 洪洞县 白草村渡黄河,至黄河岸以西20里的地方(现背沟村和高仲家洼村)安家落户。高仲家洼村“娘娘庙”碑文显示此碑为明洪武年间重修,证明先祖已在此地安居。由此推测,高氏先祖迁至背沟村和高仲家洼村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

700多年前,高氏先祖迁徙至现今的背沟村,挑选了一处名曰“舍窠”的地方安家落户。“舍窠”在高山之上,行走用水极为不便,先祖们便在“新舍窠”(两处遗址均有迹可寻,深挖几尺便现砖头、石块、瓷器等物件和烟灰等遗迹)山根下的一股大泉水旁安家落户,三迁总算安定下来。村名也正式命名为“大泉沟村”,并注册皇家地舆。现村中后沟“神楼”所挂铁钟铸有“康熙六十一年铸造”和“龙寿里十甲九都大泉沟村立”等字样;前沟火神庙所挂铁钟铸有“宣统年铸造”和“大泉沟村立”等字样。经考证,背沟村原村名为“大泉沟村”。

清 宣统年以来,村人大都住着低洼背阴处窑洞,又因大泉水一度断流(传说一醉汉在泉边小溺惹怒了水神),路人故而戏称“背沟”,久而久之得此村名。

截止2009年,高氏一族的先祖们具有实地考证的可以上溯到十五 世祖,几百年 背沟村百度地图 来相同辈份的人按祖先留下来的字取名,如下:

一世:不详

二世:不详

三世:不详

四世:介

五世:树、展、能

六世:步、福、丁

七世:登、云、天、德

八世:自、光、生、仲、申

九世:献、尚、增、迎

十世:文、明、凤、善、应、元、俊、得

十一世:宏、世、再

十二世:泽、克

十三世:成、荣

七百多年来,全族已发展到3000多人的 望族(含 后裔)。全族居住分布为七支:高仲家洼村、背沟村、白家甲村、店镇三岔沟村、店镇贺家焉村、木头峪乡高李家沟村、榆阳区安崖镇硬地峁村和横山县塔湾镇付元则村。其中白家甲村、三岔沟村、贺家焉村、高李家沟、硬地峁村( 乾隆年间)为背沟村的分支;付元则村为 光绪年间硬地峁村的分支。

以“大泉沟”和“高仲家洼”两村名中的“大”、“仲”二字推测先祖两兄弟中老大住大泉沟村,老二住高仲家洼村,以此留于后人纪念。此推测已与传说及辈份高低相印证。而“老三”不知所终——早亡或迁址?

背沟村是个老革命根据地,1927年建立党支部。1934年10月,根据中共陕北特委指示,中共葭县县委在坑镇背沟村召开大会,成立了葭县 苏维埃政府,取代了县革命委员会。主席高长直、副主席 高述先。下设财政、教育、土地、粮食、民政、军事、肃反等7个委员会及保卫队,各设主任(队长)1人。

葭县苏维埃政府成立一月左右,国民党军队疯狂“围剿” 苏区,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及原来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分批迁往 吴堡苏区,在中共葭县县委统一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

当地老革命干部张达志、 高长久、高长职曾多次来村开秘密会议,指导当时的对敌斗争。

村中被追认革命烈士:

高尚俊,男,汉族,1921年生,农民,祖辈务农为生,1940年参加革命,陕北警备三团某部通讯员。1943年在甘肃省西庆阳(今 庆阳)孟马县战斗中牺牲。

高献维,男,出生年月?汉族,陕北红军四六支队副排长,为营救地下党员,在吴堡县衙劫狱时被敌人发现后惨遭杀害,其头颅被悬挂于吴堡城楼上示众,后家人出钱赎回头颅安葬。

高尚俊,男,汉族,1906年生, 贫农。儿时给地主、 富农扛长工打短工,1923年参加革命,游击队副队长。1934年7月在 米脂县圪凹店村和敌人遭遇被杀害,享年29岁。

高文再,男,汉族,1918年生,农民。1937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 延安联防司令部排长。1945年在一次战斗中受重伤,不久后牺牲,享年27岁。(《高氏家族氏谱》记载上述四名)

高献如,男,汉族1913年生,陕北红五团一连二排排长。1934年3月在佳县王家畔村因战牺牲,享年21岁。

高应奎,男,汉族,1924年12月生,陕西佳县背沟村人。1945年在 陕甘宁边区 米脂中学加入 中国共产党。1946年7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米脂中学,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 绥德分区保安处工作,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1948年9月任西安西北公安部秘书。1950年6月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支援边疆,分配至新疆公安厅文保处,历任股长、科长。1954年9月起历任新疆 巴音郭楞 自治州公安处副处长、处长。1961年5月调入自治区党委政法办公室工作,任政法干部处处长。1962年9月任自治区人委政法办公室主任。1970年9月任自治区 教育厅政治处处长。1979年9月任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1981年4月任自治区 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83年5月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1992年1月离休。 2008年9月3日上午10时在 乌鲁木齐市逝世,享年84岁。

高铭显(1925—),男,汉族,陕西佳县背沟村人,中共党员,陕西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副厅级离休干部。1943年至1945年在米脂中学读书,期间曾在米脂沙店区李家村小学任教一年。毕业年参加米脂县 地方选举工作,后进入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警政训练班培训。1946年至1953年历任边区保安处干部科科员,延安南区 武工队队员, 子洲县保安科科员,边区保安处治安处干事,治安处 政治协理员, 少数民族侦察科副科长,一直从事内部保卫等机密工作,为反奸防特完成重要历史使命。1954年调任水利部刘家峡水力发电站筹备处保卫科长,甘肃省公安厅一处侦察科长。1956年至1980年历任中央公安学院西安分院 教研员,班主任, 眉县车站中学校长,眉县齐家寨中学总支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政治迫害,1978年平反。1980年至1991年任陕西省司法局信访室负责人,陕西省政法干校办公室副主任。1989年陕西省高教局授予从事教育工作30年荣誉证书。1991年7月离休,1992年经陕西省委批准享受副厅级离休干部待遇。1994年8月国家 司法部授予司法行政一级金星荣誉章及证书。

高文宪,1917年2月生,1933年参加陕北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历任 勤务员,班长,排长, 政治指导员,连长,副营长,县大队大队长, 武装部副部长, 兵役局局长, 民航 赤峰站政治委员等职。1977年1月26日因病逝世。(《高氏家族氏谱》)

高明亮,1951年生,原籍佳县坑镇背沟村,现居延安甘泉县。1970年参加工作。曾在全国、省、市、县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著书《延安风物》、《中国集报大事典》。曾获“延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延安市突出贡献者”、“陕西省优秀宣传工作者”、“全国集报突出贡献奖”、“全国集报成才典型人物奖”、“全国百名共和国创业功勋人物”等各种表彰奖励七十多次。兼职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副会长,陕西省收藏家协会集报专业委员会主任、延安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集报分会会长、延安民俗协会理事,延安收藏协政府会常务理事等职。

1948年春夏之际,县境内以本村为中心大旱成灾,群狼伤人食人,死伤259人,仅本村就死伤40多人。

大泉水发源地绺咀 (2张) 大泉水,发源于前沟绺咀的泉水,喷出的水柱直径达25CM多,长年川流不息。经陕西省技术部门检验,不需处理可直接饮用。

周边

佳县坑镇背沟村役痃秧邾退军人服务站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

周边村庄

背沟村 地址:榆林市佳县

背后沟 地址:榆林市佳县

土沟村 地址:榆林市佳县

背后沟 地址:榆林市靖边县大闫路

背后沟 地址:榆林市绥德县冯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