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镇
文殊镇 文殊镇建制沿革 文殊镇行政区划 文殊镇地理环境 文殊镇自然资源 文殊镇人口民族 文殊镇经济发展 文殊镇社会事业 文殊镇交通 文殊镇旅游景点
文殊镇隶属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西段,嘉峪关市区以南, 文殊山北麓,北以讨赖河与 峪泉镇为界,东与 酒泉市 肃州区 西峰乡、 西洞镇接壤,南与 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祁丰藏族乡隔山相望。面积134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7967人,2013年辖6个行政村。2010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28亿元,招商引资额达到4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407万元,商品总销售额达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736元。先秦时期,今文殊镇境域属 西羌地。秦代,为 乌孙地。西汉初年,为 匈奴昆邪地。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击破匈奴右地,置酒泉郡,文殊境域属酒泉郡天(阝衣)县。东汉,属酒泉郡延寿县。十六国时期,先后属 前凉、 西凉、 北凉政权管辖。隋代,属福禄县。唐代...
详情文殊镇隶属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位于河西走廊西段,嘉峪关市区以南, 文殊山北麓,北以讨赖河与 峪泉镇为界,东与 酒泉市 肃州区 西峰乡、 西洞镇接壤,南与 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祁丰藏族乡隔山相望。面积134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7967人,2013年辖6个行政村。
2010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28亿元,招商引资额达到4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407万元,商品总销售额达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7736元。
先秦时期,今文殊镇境域属 西羌地。
秦代,为 乌孙地。
西汉初年,为 匈奴昆邪地。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击破匈奴右地,置酒泉郡,文殊境域属酒泉郡天(阝衣)县。
东汉,属酒泉郡延寿县。
十六国时期,先后属 前凉、 西凉、 北凉政权管辖。
隋代,属福禄县。
唐代,属 酒泉县。
北宋,属 回鹘地,后属 西夏。
元代,属肃州路。
明代,属肃州卫。
清雍正二年(1724年)后,属 肃州酒泉县。
民国时期,属酒泉县西南乡。
1950年,西南乡改为西南区,辖10个乡,境内设文殊乡、河口乡。文殊乡为西南区第九乡,乡政府驻崔家南庄子(今文殊村二组);河口乡为西南区第十乡,乡政府驻闫家庄子(今河口村二组)。
1954年7月,增设塔湾乡,乡政府驻塔儿湾堡。
1955年,酒泉县撤区并乡,撤销西南区,文殊乡、河口乡并入塔湾乡,乡政府驻塔儿湾堡。
1958年,撤销乡建制,以原西洞乡和塔湾乡行政区域成立文殊人民公社,公社机关驻崔家南庄子(今文殊村七组)。
1961年4月,文殊人民公社分为塔湾、西洞2个人民公社。后塔湾人民公社更名为文殊人民公社,公社机关驻塔儿湾堡(今文殊村七组)。
1966年9月,文殊人民公社更名为前进人民公社。
1971年,复名文殊人民公社。同年11月,文殊人民公社划归嘉峪关市。
1983年,撤销文殊人民公社,成立文殊乡,乡政府驻塔儿湾堡。
2003年1月,撤销文殊乡,设立文殊镇。
明清时期,今文殊境域内分为五沟:西二分沟(今河口村)、善家沟(今团结村)、大泉沟(今石桥村、塔湾村)、东边沟(今文殊村)和冯家沟(今冯家沟村)。
民国年间,文殊境域内设3保(西南乡的六、七、八保)、8甲(8个自然村)。
1951年,西南区文殊乡(第九乡)管辖今文殊村的第一至九组以及塔湾村的一、八、九、十、十一组;河口乡管辖今河口村的第一至九组和团结村的第一至六组。石桥村属冯侯乡(第六乡)。
1954年7月设立塔湾乡,管辖石桥村和塔湾村。
1955年撤区并乡后,塔湾乡辖河口、团结、文殊、东边沟、塔湾、石桥6个行政村。
1958年9月成立文殊人民公社,辖文殊、石桥、团结、河口、西洞、滚坝、罗马、新地8个生产大队。
1961年4月文殊人民公社分为塔湾、西洞2个人民公社,其中塔湾人民公社辖6个生产大队(石桥、文殊、东边沟、塔湾、团结、河口),43个生产队。
1964年,石桥大队并入塔湾大队,东边沟大队并入文殊大队。
1965年8月,冯家沟大队由冯侯人民公社划归文殊人民公社。文殊人民公社辖5个生产大队,38个生产队。
1983年文殊乡成立时,辖冯家沟、塔湾、团结、文殊、河口5个行政村,分为43个村民小组。
1985年4月,塔湾村分为塔湾村和石桥村2个行政村。
2003年文殊镇成立时,辖6个行政村,有41个村民小组。
2013年,文殊镇辖6个行政村:冯家沟村、石桥村、 塔湾村、团结村、 文殊村、河口村。 镇政府驻石桥村。
文殊镇位于河西走廊西段,嘉峪关市区以南, 文殊山北麓,北以讨赖河与 峪泉镇为界,东与 酒泉市 肃州区 西峰乡、 西洞镇接壤,南与 张掖市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祁丰藏族乡隔山相望。镇域版图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纺锤形,东西长21千米,南北宽10千米,总面积134平方千米。镇政府地理坐标为东经98°22′,北纬39°41′。 文殊镇
文殊镇处于嘉峪关断层之上, 断面略向西倾,断层性质为 逆断层,地面确切位置呈西北西35°南东方向延展, 断层面倾向面大致为东北,倾角48°。文殊镇地表为 全新世沉积、山脉洪水长期冲积形成的戈壁滩,土层薄厚不均,绿洲边缘砂石外露,土壤层下面裸岩石砾沙粒厚度近百米至数百米不等。
文殊镇位于 河西走廊西段、讨赖河南岸的戈壁滩上,属祁连山北麓 褶皱地带,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2228米,最低海拔1550米。 文殊山位于文殊镇西南部,山体砾岩裸露。文殊山以北是20世纪以来由祁连山洪积塑积的 洪积扇和 冲积扇,自然坡度12.25‰。
文殊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7.3℃,1月平均气温-9.7℃~-9.4℃,极端最低气温-31.6℃(1952年2月18日),7月平均气温20.3℃~21.6℃,极端最高气温38.7℃(1973年7月31日)。文殊镇地处内陆戈壁,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6.67℃,最大日较差29℃(1979年4月11日)。降水量随地势升高而增加,戈壁绿洲地带年平均降水量仅85.3毫米,降水集中于6~8月,年最大降水量165.7毫米(1979年),年最小降水量35毫米(1956年);文殊山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上。年平均蒸发量2114.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46%。文殊镇属长日照区,年平均日照时数约3000小时,日照率69%,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4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风速2.4米/秒,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17天,风速高峰期在16时左右。
文殊镇境内土壤主要为 灌淤土类的灌淤土亚类土壤,民间俗称“土头地”,面积约3.49万亩。其中厚层灌淤土约2.7万亩,耕种年代久远,表面灌淤深厚,平均厚度82厘米,质地以轻壤为主,中壤次之,熟化程度高,松紧度适宜,是境内的高产土壤;薄层灌淤土俗称“板土”,分布于团结村、河口村、冯家沟村等地,土层较浅,砂石较多,保墒能力差,肥力不足,呈板状结构,通透性差,作物产量低。按土种划分指标,境内土壤分为厚淤立土、厚淤平土2个土种。其中厚淤立土面积9065亩,分布于河口村至冯家沟村沿讨赖河一线;厚淤平土面积18148亩,分布于文殊村、塔湾村和团结村。
除灌淤土外,文殊镇还有大片 戈壁滩。戈壁滩不适宜耕作,但经挑沟填土,可以植树造林。
地表水
讨赖河(北大河)是文殊镇境内唯一一条河流,属黑河水系,为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深处托勒山下,在西末山子以西入境流向东北,过兰新铁路桥后转向东偏南,流经嘉峪关市区南缘,至张家油房以北进入酒泉市,境内长约35千米,平均流量15.15立方米/秒。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结冰期(枯水期),平均流量10立方米/秒,输沙量0.56千克/立方米,河水清亮;7月至9月平均流量200—500立方米/秒,输沙量108千克/立方米,河水浑浊,呈土黄色。
地下水
文殊镇境内以嘉峪关断层为界,地下水运动差异较大。断层以西地下水埋藏较浅,深10—25米, 含水层厚10—50米,潜水由南向北流动;向东越过断层线后,由于含水层底板下降,潜水面深度突增至100米以下,含水层厚度也突然大至400米以上。此外由于讨赖河河水的渗漏作用,讨赖河沿岸地下水较丰富。双泉位于文殊山北坡地质断层处,1972年涌水量0.43立方米/秒,经过多次裁引后,2002年涌水量为0.925立方米/秒。
文殊镇地处西北内陆戈壁荒漠地带,风灾、霜冻、寒潮、干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风灾主要有干热风、大风2种,河口、团结、冯家沟等北大河畔地带风灾多发,其中干热风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平均十年七遇,造成小麦减产。8级以上大风天气多出现在3至6月,危害蔬菜大棚和农作物。每年秋冬时节寒潮较强时往往引发霜冻灾害。由于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夏季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文殊镇南靠祁连山,夏季暴雨引发山洪,造成较大损失。嘉峪关是全国重点抗震设防城市,建筑物均按七度设防。1992年1月12日,文殊与祁丰之间发生里氏5.4级地震,讨赖河边坡出现300米长裂缝,境内无人员伤亡;2003年10月10日,祁丰乡发生4.2级地震,造成境内大棚倒塌、房屋裂缝,无人员伤亡。
讨赖河为文殊镇乃至嘉峪关市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据酒泉水文站在境内讨赖河龙王庙处的观测统计,讨赖河年径流量4亿立方米。1972年,双泉年涌水量1324万立方米,可利用量662万立方米。2002年,年涌水量达到2877万立方米。
文殊镇农用地面积25749.5亩,占总面积的12.8%;其中耕地20278.7亩,人均2.59亩,园地2429.4亩,人工林地2625.5亩,牧草地415.9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5235.8亩,占总面积的17.5;其中河流水面774.6亩,坑塘水面61.2亩,滩涂32189.1亩,沟渠2148.2亩,水利工程建筑62.7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3581.2亩,占总面积的1.92%;其中村镇居民点用地2989.3亩,独立工矿用地591.9亩。 交通运输用地2851.9亩,占总面积的1.42%;其中铁路用地1513.7亩,公路用地628.3亩,农村道路用地709.9亩。未利用土地133366.6亩,占总面积的66.38%,其中裸岩砾石地129810.8亩,田坎3328.5亩,裸地227.3亩。
文殊镇矿产资源贫乏,只有河沙和沙土资源。河沙分布于河口、团结、冯家沟以北的讨赖河南岸,绵延十几千米,建有沙厂开采利用。
年份 | 总户数 | 总人口 | 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 |
---|---|---|---|---|
1960年 | 833 | 4029 | 1918 | 2085 |
1970年 | 1207 | 6349 | 3211 | 3138 |
1980年 | 1481 | 7375 | 3686 | 3689 |
1990年 | 1723 | 7946 | 3903 | 4043 |
2000年 | 2015 | 7898 | 3902 | 3996 |
2010年 | 2074 | 7967 | 4382 | 3582 |
文殊镇为汉族聚居区,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文殊镇汉族人口7373人,占户籍人口的99.57%;少数民族人口32人,占户籍人口的0.43%。少数民族人口中,藏族19人,裕固族10人,满族2人,土家族1人。
2002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5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2元, 财政收入275万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106万元。
2010年全镇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28亿元,招商引资额达到43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407万元,非农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834人,人均纯收入达到7736元。
2002年,文殊镇全镇初具规模的养殖户达到184户,牛饲养量达11007头,羊6084只,猪2387头,鸡18872只。全镇 日光温室已累计达到1366座,建筑面积761.6亩,占地面积1930亩。2002年,全镇生产 玉米、蕃茄、瓜类等良种3万多公斤。
2010年,文殊镇全镇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3115亩.其中小麦1315亩,玉米1800亩.落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382亩,饲草面积510亩,粮经伺比调整为18.3:78.7:3。年底,全镇盲禽总存栏量达到45329头只,总出栏60951头只;完成黄牛冻配改良326头、奶牛冻配34头、向羊改良1837只,推广优质禽类27650只。新建暖棚圈舍92座.规模养殖户达到610户、万元院624户。
2002年,文殊镇全镇11家集体企业和6家私营企业主要以建材、机械加工、酿造业、 蔬菜贮运为主,主要产品有 水泥、红砖、矿棉吸声板、白酒、非标件等。从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的个体经营户226家。全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200人,占全镇总 劳动力的21%。
2010年,文殊镇的乡镇企业总产值12828万元,上交国家税金285万元,实现利润209万元,企业个数达245个,从业人数达到1834人;2010年,全镇个体企业达到227家,产值2588万元。
2002年与嘉峪关南市区一河之隔的河口度假村开始招商,各类民族风情餐饮旅游服务设施已陆续投入建设。
2010年,文殊镇日用杂品销售额达40万元,商品总销售额达200万元;全镇民营商业门店增至55家,营业额达195万元。
2010年,文殊镇全镇有二类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76名、小学2所,在校学生532名;中学1所,在校学生270名,教职工58名。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小学普及率均达到100%;中学五课合格率31.3%,毕业率100%,有52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近三年来.文殊镇共有246名中学生考入大中专学校。
2010年年底,文殊镇全镇共有村镇医疗机构11个,医务工作者33名,其中镇卫生院有职工24人,村级卫生所有医生9人。
2009年年底.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图书总量11000册,书柜6组,图书阅览桌8张,期刊架2组,报刊架4个,报纸7种、期刊10种、音像制品85种l17张。图书室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每天开放6小时,每月图书借阅量100多人次。 2010年,广播、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74.3%。
文殊镇有嘉文(嘉峪关市至文殊镇)、文酒(文殊镇至酒泉)和文肃(文殊镇至肃南祁文乡)3条公路,每天有客运公交汽车往返。2009年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丁程开工建设,嘉峪关高速客运火车站在河口村三组筹建。至2010年,全镇铺设村组道路、居民点公路39.567千米,路面用柏油或水泥胶化、实现了全镇村组及居民点道路全线贯通。兰新铁路沿文殊山北麓横贯全境,设有文殊工区和双泉工区执勤车站。
万里长城第一墩
又名“讨赖河墩”、“头墩”。讨赖河墩是古肃州西长城的城台。该墩在嘉峪关之南,位于讨赖河北岸高达82米的悬崖峭峭壁之上。 该墩是嘉峪关明墙的最南端,距嘉峪关7.5公里,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第一座墩台,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墩”。
该墩台是肃州兵备道李涵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至十九年(1540年)监筑的。主要担负着传递嘉峪关南直至祁连山方面的军事信息,有士卒护守。该墩台筑于长城内侧约2米处,现残高8.3米,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南北宽和东西长均为14.3米,内部仍呈四方形,长宽均为6米。
河口墩
河口墩位于讨赖河南岸、河口村东北,紧接文殊山口墩烽隧。黄土夹片石夯筑,夯土层为0.11米。底部南北宽、东西长均为7.5米,呈不规则正方体。现残高5.7米。顶部长3.5米,宽2.5米。顶部有房屋痕迹。
塔儿湾堡
明代和清初,在肃州嘉峪关附近长城沿线修筑了不少城堡、墩台、烽握等。文殊山口的塔儿湾堡就是其中的一座。塔儿湾堡位于今石桥村二组.是明嘉靖十八年所建嘉峪关南的一座城堡,明代有兵把守。明代塔儿湾堡曾为兵戎之地。塔儿湾堡遗址 是嘉峪关市1989年公布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政府机关
嘉峪关市文殊镇人民政府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政府(嘉文路北)
周边行政地标
文殊镇团结村二组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周边景区,
文殊山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
周边乡镇
文殊镇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