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渡村

大川渡村 大川渡村地理环境 大川渡村旅游资源 大川渡村文化遗产 大川渡村历史名人 大川渡村发展


大川渡村,大川渡,清末以前称大船渡,因为这里的渡口有一大船,故名大船渡。大川渡以前是黄河两岸重要的交通要塞。位于甘肃省 白银市白银区 水川镇西部,与鹦鸽湾村、 顾家善村接壤,地势高低不平、蜿蜒曲折,再加上干旱,当地群众生活一直不富裕。随着甘肃移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短短数年时间,这里由“蛮荒之地”一跃变成了闻名百里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一个新型的小康村正在快速形成。古代大川渡就是条城通往外界重要的渡口,大川古渡、武当神钟历史上就被列为条城八景之一。大川渡村地处偏远、干旱缺水,能走上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致富的道路,完全是当地群众勤劳努力和移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结果,大川渡村自2003年以来,蔬菜大棚规模以每年新增3000多亩的速度快速扩大。甘肃移动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大川古渡与午当神钟历史上就被列为条城八景之一,这段河道开...

详情

大川渡村地名网_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资料简介
  大川渡村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40210021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620402。大川渡村与五柳村、熙春村、均安村、顺安村、桦皮川村、莺鸽湾村、关家沟村、西峡口村、金峰村、张庄村、白茨滩村、顾家善村相邻。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介绍

大川渡村,大川渡,清末以前称大船渡,因为这里的渡口有一大船,故名大船渡。

大川渡以前是黄河两岸重要的交通要塞。位于甘肃省 白银市白银区 水川镇西部,与鹦鸽湾村、 顾家善村接壤,地势高低不平、蜿蜒曲折,再加上干旱,当地群众生活一直不富裕。随着甘肃移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短短数年时间,这里由“蛮荒之地”一跃变成了闻名百里的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一个新型的小康村正在快速形成。

古代大川渡就是条城通往外界重要的渡口,大川古渡、武当神钟历史上就被列为条城八景之一。

大川渡村地处偏远、干旱缺水,能走上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致富的道路,完全是当地群众勤劳努力和移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结果,大川渡村自2003年以来,蔬菜大棚规模以每年新增3000多亩的速度快速扩大。甘肃移动为农民架起了致富桥。

大川古渡与午当神钟历史上就被列为条城八景之一,这段河道开阔,水流平稳,顺流向下,一路山青水静,古柳岸边百年水车与古式渡船融为一体。两岸绿荫浓重,郁郁青青,船行水中央,会顿觉空气新鲜,恬静松适。

北武当山(午当神钟)位于大川渡西北侧,此处天然形成一小谷,三面环山,南靠黄河,风景秀美,气候温暖,文化传统悠久,根基深厚,是重要的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该景点山峰陡峭,峡谷幽深。北武当雏形开始于公元430年西秦(陇西鲜卑族岂伏氏建立的西秦政权)后期,形成于元成宗大德五年(公元1299年),维修于中华民国。主体有祖师大殿、三官殿、子孙宫、药王殿、财神殿。灵宫殿、文昌宫、雷神殿等建筑,占地12000㎡.既有苏州园林的彩绘特点,又有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还有拉萨布达拉宫依山势造物的特色,融南方山水之秀丽和北国风光之雄奇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旅游优势。

《西厢调》小曲是流行于我国黄河流域及甘肃、青海等地的民间小戏,它源于元朝王实甫所著《西厢记》,具有元杂剧的遗痕,唱腔属联腔体。1870年,对元曲颇有研究的“甘肃白银大川渡举人” 张海润(字晓霞)入国子监期间,为活跃家乡文化,丰富民间娱乐,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以此为鉴,大胆创新,移风易俗,集民歌,搜古调,唱地傩,闹丰年,编写出了二十七种西厢调和八出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小曲,该曲分为《游寺》《借庙》《酬韵》《请宴》《传简》《递简》《越墙》和《拷红》八个部分,共五千余字,配曲调近30阙。1875年该小曲在甘肃白银大川渡首次登上舞台,便一炮打响,以至于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都出现“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的局面,后经高映珠等人的传承,《西厢调》小曲得以发展。直到解放前夕,“西厢调”小曲还盛行于今白银水川黄河两岸和甘、宁、青等地区,深受人们喜爱。

作为白银地区民间一度繁荣的地方戏曲,白银《西厢调》小曲已经在民间流传了近130余年,至今逢年过节,民间仍有小规模演出。有研究表明,尽管在内容上有所演变,增加了民间的新创作和新的艺术形式,但在已经形成自己风格的基础上,仍保留有白银《西厢调》中的曲子词和曲调,这使得元曲文化的余脉在民间得到了延续。

“曲因古调传雅韵,词由今音发新声”,甘肃白银大川渡做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人杰地灵,由于小曲保留了民间艺术、民间曲艺的原生形态,传承着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及内容的大众化特点,《西厢调》小曲以其灵动多样的演唱形式、别具情调的古韵雅风,在民间传承、宣扬、升华。流派细支繁衍得茁实深广。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当时人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追求。特别是曲调所传扬的移风易俗、革故鼎新这一思想主题,极大地影响了所在区域不同民俗、不同习惯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领域。

“西厢调里觅温情,黄河岸边话桑麻” 如今,在白银水川镇大川渡村,处处飘扬着韵味悠长而又乡土气息浓厚的“西厢调”声。曾一度销声匿迹的“西厢调”,终于重放光彩,再现古镇水川。节日里增添喜庆,社火里渲染气氛,丰年时闹个高兴,无奈时忘忧解愁,便是“西厢调”的功用。从光绪初到解放前半个多世纪内,逢年过节,小曲所到之处,管弦竞奏,雅曲高歌,缭绕四处,男女老少,如蚁如织,兴高采烈,不亦乐乎。宛如甘霖普降民间,在人们之间传唱着。2011年已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公名,字义山,条城大船渡(今白银市水川镇顾家善)人。清嘉庆庚辰科(1820年)进士,授官江苏宜兴县知县,其政绩不详。公博学多才,热心教育事业,曾主讲宁夏银川书院,文才极好。留有西夏城楼远眺七绝云:“山自东来横玉塞,水流北折绕盐州。单于不识台何处,雁落平沙几万秋”。又有其秋捷诗题为《牧豕听诗》,有句云:“夜立鸡窗月,春生马帐风。有情瞻北斗,无意念辽东。” 文才极好,堪称杰作。清道光年间,先生与当时条城名流刘世保、张锦芳等积极倡导创修青城历史上第一所教育机构——青城书院,书院落成后,即为首届主讲,著述今已散佚,殊为可惜。

张公照南,字星舫,号午亭,条城大船渡(今白银市水川镇大川渡)人。清咸丰壬子科(1852年)举人,癸丑科(1853年)进士,官授户部湖广司主事,累迁河南司郎中,终年67岁。在户部任职近30年,勤政廉洁,受人称道。照南先生满腹经纶,性情和蔼,曾主讲兰州五泉书院,循循善诱,其学生后来有成就者遍及大江南北。其父张公祖岳(奉政大夫,晋赠中献大夫),母陈氏,兄弟二人(照南、映南)。妻滕氏,育有五子:长子鼎元,字甲三,兵部职方司主事;次子鼎成,字丹陵,陕西华阴县知县;三子鼎梅,典史;四子鼎正,府经历;五子鼎熏。

1870年,对元曲颇有研究的“甘肃白银大川渡举人” 张海润(字晓霞)入国子监期间,为活跃家乡文化,丰富民间娱乐,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并以此为鉴,大胆创新,移风易俗,集民歌,搜古调,唱地傩,闹丰年,编写出了二十七种西厢调和八出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小曲。

大川渡村3000多人,移动电话拥有量已经超过2000多部。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闭塞、落后的村庄发展成了一个经济大村。如今,通过便捷的移动通信手段,大川渡村人在家门口建起了流动的蔬菜市场,每天往来于此贩运蔬菜的车辆不下50辆,蔬菜的日交易量超过了60吨,菜农的收入也连年翻番。

大川渡村是水川镇重点产青笋的地区,全村有1000多亩地,总产量在1000万斤,占到全镇一半以上。同期,青笋价格在一毛七八到两毛钱,不但青笋长势喜人,价格也翻了一番,涨到每斤四角到四角五,农民的收入也比同期将会翻一番。菜农张绍贵家的笋子前两天已经收获,卖了个好价钱。共种八分地,产量达8000斤,共卖了3000多块钱。 由于大川渡村种植的青笋个大、肉脆、绿色无污染,颇受外地客商的青睐,一直销往兰州、西安、咸阳、银川等地。由于物美价廉,这里的客商经常络绎不绝。一些客商看到菜农忙不过来便自己钻进地里帮着收菜。据一位来自兰州的菜商介绍,他每天要从这里往兰州送1万多斤青笋。另外,水川这个地方青笋量较大,价格也合适,农民也比较实在,所以每年这个季节都来这儿收购。由于青笋行情总体上较好,销路顺畅,青笋收购价格也高于往年,为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预计月底水川镇青笋将全部采收完毕。全镇2000多亩青笋,按亩产1万斤、每斤四毛钱计算,每亩青笋毛收入达4000元,仅此一项可为农民增收800多万元。

周边政府机构

大川渡村役翮退庵钭军人服务站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条城路

周边村民委员会

大川辍村案渡村民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条城路

周边村庄

大川渡村 地址:白银市白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