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村
凤山村 凤山村经济发展情况 凤山村命名由来 凤山村历史事件 凤山村文化底蕴 凤山村地方文物
凤山村,地处县城东南角,坐落于凤山脚下,南小河北岸,因座北朝南,光照充足而又称凤阳城。2003年,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造访该村时,因受这里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所感染,欣然 挥毫泼墨,为凤阳城题写了匾名。凤阳城自古闻名,有陇上小邹鲁之称。凤山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582户、12253人,土地面积2206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自1983年以来,凤山村在历届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村实际,发挥优势,依托县城和兴国小商品市场,大力发展林果支柱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劳务输转业,全村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凤山村因凤山而得名。相传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刘伯温率五百兵丁来秦安骏马山察看铮铮发声的古墓,当晚,刘伯温在驿馆梦见一女子哭哭啼啼朝他走来。翌日,当他徒步登上凤山时,看见一只凤凰在枝头惨叫,凄楚哀婉的叫声使他心中忧郁烦闷。刘伯温回京...
详情凤山村,地处县城东南角,坐落于凤山脚下,南小河北岸,因座北朝南,光照充足而又称凤阳城。2003年,全国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造访该村时,因受这里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所感染,欣然 挥毫泼墨,为凤阳城题写了匾名。凤阳城自古闻名,有陇上小邹鲁之称。
凤山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582户、12253人,土地面积2206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自1983年以来,凤山村在历届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本村实际,发挥优势,依托县城和兴国小商品市场,大力发展林果支柱产业和商贸流通业、劳务输转业,全村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凤山村因凤山而得名。相传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刘伯温率五百兵丁来秦安骏马山察看铮铮发声的古墓,当晚,刘伯温在驿馆梦见一女子哭哭啼啼朝他走来。翌日,当他徒步登上凤山时,看见一只凤凰在枝头惨叫,凄楚哀婉的叫声使他心中忧郁烦闷。刘伯温回京禀报后,明太祖十分感叹地说,“小鸟不可拔羽,小树不可摇根!”。为此,明太祖下令,在凤山上修建了一座高耸的亭台楼阁——牡丹亭,后人称魁星楼或蓬莱阁。明代山东巡抚、监察院右副都御史、著名学者胡缵宗在《秦安志》中这样形容凤山,秦安县城城东百步为庙山,其山的高峰趋赴县东,悠然而集,翩翩若凤焉。
提起凤山村的历史,生在凤山、长在凤山的康熙德、王元喜、任天和、胡喜成等几位老人和县志编纂者滔滔不绝,也许是出于对秦安历史的偏爱和执着,在他们的办公室和居所,都保留有与凤山村有关的历史和传说。凤山村早期是陇城镇的53个领庄之一,古称先农坛,是古代人们祭祀农神,祈求五谷丰登的地方。村内的农神坛位于村东南侧,座东朝西,东为正殿三楹,南北各有斋房一楹,迎春礼每年立春前一日举行。明嘉靖时由在任知县率官僚迎春于县东郊,立春之日佛晓,知县及下属官吏穿朝服,行鞭春礼,每年毫银三两。后清雍正初年秦安知县於鲸,虽对该坛进行了重建,但因历史变迁,农神坛早已不复存在,但祭祀农神的历史仍然流传在人们心中,县博物馆还收藏有堡子坪出土的祭物祭器——玉琮、玉环等。
凤山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据老人们回忆,在凤阳城的城门上,还刻有三八进士四翰院,七九举人一探花的秦邑多士联。一代明相权德舆,明山东巡抚胡缵宗就出生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在有名的旗杆巷,走向那幽深的巷道深处,至今还保存有胡缵宗故居和部分历史名人的民居,这里仍然保留有各位历史名人当年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足迹及遗物遗训。在离凤山村不远的邢泉村,在他幼年读书,晚年著书立说的可泉寺,还建有胡缵宗纪念馆,里面收藏着与胡缵宗有关的历史和书法墨宝,其中以胡缵宗清明上河图和凤凰千仞的牌匾尤为著名,成为后人纪念和研究胡缵宗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
凤山村虽地处秦安县城城郊,但与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相比,仍然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走进凤山村,那幽深的巷道,风格考究的故居、民居,还有那景色怡人的凤山公园、历史悠久的兴国寺、文庙大成殿、人民街古建商业一条街和留有残垣断壁的城池遗址,以及流经村境内的南小河(旧称东川河),会自然而然地把您带进那久远的历史长河和古老的年代。秦安大城始建于宋朝,南北两面有郭城,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巩秦阶道林之望在人烟稠密的南北郭城分别增筑南北两城,南郭城有城门七座,在凤山村东头建有祥和门。解放后,大城和南北郭城逐渐被拆除,但至今仍留有残址,在解放战争中曾谱写过御敌三千的壮举。流经凤山村境内的南小河旧称东川河,在明清时期的州县志中均被称为第七沟。南小河水旧时因没有污染,水质清澈,两岸景色怡人,明代山东巡抚、著名学者胡缵宗在入东川时写下了“鸠杖入东川,鸾迎小有天,梧桐三径目,杨柳一溪烟,呼鹤崆峒外,餐霞鸟鼠边,奚寰投五色,初咏白云篇”的美妙诗句。
在凤山村北部,有形致如凤头雄峙秦安县城的凤山,位于这里的凤山风景区由泰山庙古建筑群、太平堡遗址、行宫及春场园四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15274平方米,主体建筑凤山是从大地湾附近的九龙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上庙宇鳞次栉枇,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维修和扩充。现存殿宇31座,分一阁、一宫、二厅、三厦、二十四殿宇,是天水市范围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创建于元至顺(公元1330-1332)年间的兴国寺,原名兴谷寺,俗称宫寺,明代时被列为秦安八景之一。现存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接引殿、钟鼓楼、菩萨殿、般若殿等,由明胡缵宗题写匾名的主体建筑般若殿保留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为甘肃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凤山村西面的文庙大成殿更是风格独特,始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主体建筑大成殿,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筒瓦,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其梁架结构,手拱形制和彩画等均保留有明显的特征,是甘肃省保存较完好的明代木构建筑之一。2003年7月5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凤山村相连的还有名列全省百家文物收藏单位前十位的秦安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从距今1亿年的鱼化石,2500万年前的铲齿象化石,新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用具到明清时期的文物及革命文物均有收藏,没有断代和缺环。秦安县博物馆与兴国寺、文庙大成殿、凤山公园相互映衬,融为一体,为凤山村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凤山村自古商贾云集,商业发达,人民街古建商业一条街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和说明。据《秦安志》记载,金正隆二年(1157年)始建秦安县时,南上关就有铺面。明代以后,铺面逐渐增加,清道光时期初具规模,到民国时期,私商铺面共有200余间,规模较大的有“万顺马”、“复兴成”等20多家,人民街东西长454.8米,南北宽8.4米,两侧共有铺面175间,为研究秦安县乃至西北商业铺面建筑风格,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2005年2月,该街被秦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陇上小邹鲁,凤山别有天。这是过去人们对凤山村的总体概括和评价,这足以说明历朝历代以来凤山村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的程度。翻开胡缵宗编撰的《秦安志》和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秦安县志》关于凤山村历史及其名人的叙述都占有不少的文字和一定的篇幅。从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修筑蓬莱阁的传说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兴国寺,到以齐家文化为代表的太平堡遗址,再到保存较完整的明清上关一条街和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学者、诗人胡缵宗幼年在此读书,晚年在此著书立说的胡缵宗故居;从过去的先农坛到后来的凤阳城、再到今天的凤山村,都以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凤山村起源之早,发展历史之悠久,始终给人们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也正是经过这千百年来的风雨洗练和沧桑巨变,铸就了凤山村那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周边门
凤山-西门
地址:天水市秦安县解放南路24号附近
周边水果店
天瓜(徐庄体验中心)
地址:天水市秦安县
周边贸易公司
怪兽充电(佰家粥铺北新街店)
地址:天水市秦安县
周边村庄
冯家山村
地址:天水市秦安县
周边AAAA景区,旅游景点
凤山
地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解放北路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