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子川乡

寺子川乡 寺子川乡地理位置 寺子川乡历史沿革 寺子川乡四通情况 寺子川乡教育卫生 寺子川乡人民生活 寺子川乡旅游景点 寺子川乡主要工作 寺子川乡工作思路


寺子川乡位于 通渭县北部偏东,西北与义岗川乡接壤,东北靠静宁县,西南与北城乡相连,东南与陇川乡相接,南与陇阳乡毗邻。面积119.93平方千米。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6.4?C,年积温2800?C,年降水量450㎜,无霜期146天。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属于干旱山区。寺子川乡 位于通渭县北部偏东,西北与义岗川乡接壤,东北靠静宁县,西南与北城乡相连,东南与陇川乡相接,南与陇阳乡毗邻。面积119.93平方千米。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6.4?C,年积温2800?C,年降水量450㎜,无霜期146天。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属于干旱山区。寺子川乡位于通渭县北部偏东,西北与义岗川镇接壤,东北靠静宁县,西南与北城乡相连,东南与陇川乡相接,南与陇阳乡毗邻,总面积119.93平方千米,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属干旱山区。全乡共辖15个行...

详情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乡所有主城区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乡介绍

寺子川乡位于 通渭县北部偏东,西北与义岗川乡接壤,东北靠静宁县,西南与北城乡相连,东南与陇川乡相接,南与陇阳乡毗邻。面积119.93平方千米。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6.4?C,年积温2800?C,年降水量450㎜,无霜期146天。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属于干旱山区。

寺子川乡 位于通渭县北部偏东,西北与义岗川乡接壤,东北靠静宁县,西南与北城乡相连,东南与陇川乡相接,南与陇阳乡毗邻。面积119.93平方千米。海拔1740米,年平均气温6.4?C,年积温2800?C,年降水量450㎜,无霜期146天。境内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属于干旱山区。

寺子川乡位于通渭县北部偏东,西北与义岗川镇接壤,东北靠静宁县,西南与北城乡相连,东南与陇川乡相接,南与陇阳乡毗邻,总面积119.93平方千米,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属干旱山区。全乡共辖15个行政村、127社,总人口15314人(2017)。年降雨量450毫米左右,无霜期135天左右,适宜小麦、洋芋、果菜、饲草、树木的种植。

寺子川乡是通渭县的偏远乡镇,境内交通便利,近年来,该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实施“五大战略”、培育“四大产业”、创建“四大基地”、推进“四大工程”的总体思路,务实创业,造福于民,加快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目前,该乡全面实现了户户通电,15个村通自来水;有各级各类学校16所,中心小学1所,中学1所,乡村小学14所,教职工158,在校生1229人;全乡15个村都有村级卫生机构,有卫生院1个。

1949年设寺子乡,1958年并入义岗公社,1961年分设寺子公社,1981年更名为寺子川公社,1983年改置乡。位于县境北部偏东,距县城21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4万。通(渭)会(宁)公路沿境内西部边缘通过。辖刘家窑坡、王儿岔、窎嘴、花亭、郑阳、谢黄、寺子川、峡口、大营、山坪、中心、董家沟、风凰、董家山、长城15个村委会。境内群山起伏,金牛河贯流中部。有地毯、农具等厂。农业主产小麦、莜麦、马铃薯,盛产胡麻。战国秦长城由该乡入静宁县境。.

靖天公路跨越西部边境,王通公路穿越境内。2003年底,全乡实现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且村村通邮。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39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34人,学生916人;小学16所,教职工55人,学生2714人;卫生院1所,医生3人,病床6张;乡计划生育服务所1所,乡婚育学校1所。

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粮食产量达612万公斤,人均产粮390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136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95万元。

石蜂堡奇险,金牛河舒缓,大石寺庙华丽,鹿山麓幽静,均是探游访古好去处;西瓜、辣椒享誉北部乡村。

一、以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重点,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首先要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类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的建设任务。目前我乡正在组织实施和已下达资金计划的新开工的项目有①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②中心至凤凰12公里农二级道路建设;③王(儿)长(城)公路建设; ④寺子卫生院住院部、汽车站、村址建设;⑤寺子、谢黄两村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对所有的在建项目,要进一步加强领导、靠实责任、跟踪监督、重视质量,并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的"七制度"(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两个管理办法"(重点项目管理办法、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遵守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以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和进度。其次,要科学规划,认真论证储备一批项目。我们要紧紧抓住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政策机遇,结合我乡实际,按照重资质、重可研、重规范的程序要求,规划储备一批主意新、构思巧、方向准的项目充实项目库。在项目规划上,要注重把国家投资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产业开发项目结合起来,通过项目拉动与支持,加快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以"十件实事"为重点,全力改善基础条件。

要办成的"十件实事"为:一是完成投资886万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寺子项目建设。做好项目的扫尾和后期管理,为我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头,为搬迁户入住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启动并完成寺子川乡小城镇建设主街道的拓宽及排水、排洪、绿化工作。三是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完成"中凤公路"、"王窑公路"建设,谢黄、郑阳两村各自筹资金修建村社道路5公里,各村要对道路进行整修、养护。四是继续坚持兴修梯田。完成梯田建设1000亩,要求各村修建50--100亩点1个;五是完成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并且全部套种牧草;完成1个义务植树点;做好林木管护工作。六是争取寺子河滩土地整理项目。七是实施好寺子、谢黄两村整村推进项目;八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建好寺子村沼气池建设;九是加大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年内新建移动塔、联通塔各一座;十是大力发展教育、卫生。主要从抓好教师素质入手,调派师资,提高教学质量。认真组织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以洋芋工程为重点,全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根据市场及自然规律,我们要把发展洋芋、地膜粮作、草畜三大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要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市场促动,将三大产业做大做强。

1、洋芋种植。全乡种植洋芋3.02万亩,人均2亩;新调运良种126吨,良种推广面积2.2万亩。每个社扶持5户示范户,人均种植2.5亩。窑坡、长城两村梯田点建成优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示范点;王长公路沿线种植5000亩,北山爱民路、凤中公路沿线种植5000亩。

2、地膜粮作。在川区建立1000亩地膜玉米示范点1个。

3、种草养畜。所有退耕还林地全部种植优质牧草,在谢黄、郑阳、寺子、王儿四村各种植优质牧草1000亩。在寺子村、谢黄村发展规模养殖户215户,建成标准化圈舍215座。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力抓好劳务经济。

从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入手,对全乡劳动力状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分类建档管理。通过举办缝纫、建筑、电焊、家政服务等各种培训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并依托本乡外地务工能人,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培训和输转,逐步实现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由自谋输出向有组织输出,由盲目流动向建立稳定劳务基地,由单纯务工挣钱向劳务移民和回乡创业转变。

五、以协调发展为重点,全力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继续加快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卫生工作。突出抓好疾病控制、疾病预防、医疗救治、信息报告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三是文化、体育。充分挖掘乡域文化内涵,继续加强与外地文化交流,广泛开展全民建身活动,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四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切实转变群众婚育观念;突出抓好以二女户结扎为重点的各项节育措施落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干部职工超生违育查处、生殖健康服务、社会抚养费征收等关键环节,健全乡、村、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努力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继续围绕"项目带动、产业富民、劳务增收、事业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推进全乡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周边农林园艺

通渭县寺子良种繁殖场 地址:定西市通渭县

周边中学

寺子川初级中学 地址:定西市通渭县寺子川乡窑坡村

周边医疗

寺子乡卫生院 地址:定西市通渭县寺子乡川窑坡村北街1号
定西市通渭县寺子乡川窑坡村北街1号

周边小学

通渭县寺子川乡郑阳小学 地址:定西市通渭县郑阳村

通渭县寺子川乡花亭小学 地址:通渭县寺子乡董家沟

周边乡镇

寺子川乡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

周边村庄

寺子鹤川蛑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

寺子村 地址:定西市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