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泥沟乡

漠泥沟乡 漠泥沟乡概况 漠泥沟乡沿革 漠泥沟乡基本情况 漠泥沟乡地理环境 漠泥沟乡特色经济 漠泥沟乡历史人物


漠泥沟乡地处 临夏县西南高寒阴湿山区,是省列、县属特困乡。全乡有6个行政村,63个合作社,总人口11083人(2017),总面积75.1平方千米。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下,人民生活水平相当困难,是一个典型的 少数民族贫困乡。位于临夏县西部,小积石山麓。平均海拔2855米。面积75.1平方千米,总人口11083人(2017)。辖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前川村,距县城5千米。景点有马进沟、山神沟。1955年为漠泥沟乡,1958年并入马集公社,1961年析置漠泥沟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72.8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其中回族占96%,辖前川、大庄、阳洼、何家、姬家、台塔等6个行政村。漠泥沟乡地处 甘肃省临夏县西南高寒阴湿山区,是全县九个特困乡之一。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63个合作社,11083人(2017)。 居住着回...

详情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漠泥沟乡所有镇中心区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漠泥沟乡介绍

漠泥沟乡地处 临夏县西南高寒阴湿山区,是省列、县属特困乡。全乡有6个行政村,63个合作社,总人口11083人(2017),总面积75.1平方千米。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劳动者素质低下,人民生活水平相当困难,是一个典型的 少数民族贫困乡。

位于临夏县西部,小积石山麓。平均海拔2855米。面积75.1平方千米,总人口11083人(2017)。辖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前川村,距县城5千米。景点有马进沟、山神沟。

1955年为漠泥沟乡,1958年并入马集公社,1961年析置漠泥沟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72.8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其中回族占96%,辖前川、大庄、阳洼、何家、姬家、台塔等6个行政村。

漠泥沟乡地处 甘肃省临夏县西南高寒阴湿山区,是全县九个特困乡之一。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63个合作社,11083人(2017)。 居住着回、汉、 东乡族、 撒拉族四个民族,全乡总面积75.1平方千米,海拔在2200米至3500米之间,耕地面积12468亩,人均1.11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元。

漠泥沟乡由于气候湿润,水资源矿物质含量高,林地茂盛,牧坡广阔,饲料丰富,对发展 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全乡现有联办、个体小型牧场36处,大牲畜存栏3850头,羊存栏4968头,畜牧业收入占群众收入的30%。

该乡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以育苗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发展为重点,切实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努力。2009年完成农业总产值达到1223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13万元;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960万元;完成农业增加值754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7万元;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695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608.7吨;人均占有粮306公斤,人均纯收入1568元;利用牧坡广阔的有利条件,突出规模养殖和暖棚养畜等技术在何家村建成养殖小区一处,全乡畜牧养殖肉牛存栏1647头,肉羊存栏6734头。立足本乡优良的土地资源和水利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农民投身林业育苗建设,投资200万元,引进优良品种云杉苗300万株,育苗510亩,投资5万元,修建护苗房6间,护苗网5020米;通过招商引资在我乡何家村创办股份制企业2个,其中苏海建材厂投资250多万元,现已投入使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20人,年创收达32万元,利民建材厂投资180万元,现已完成项目申报、砖机安装等前期工作,预计2010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通过积极协调,得县水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台塔村十社80户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完成181户危旧房改造任务,解决了部分群众的住房难问题,为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 三马"家族经数十年发展,一度占据甘肃、 青海、 宁夏全部及 新疆大部,成为左右西北局势的军阀武装,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在整个"三马"家族中, 马步芳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之一,曾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西北地区产生过较大影响。

马步芳,字子香,回族,生于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临夏县漠泥沟人,马麒次子,马海晏之孙。

周边自然地物

柏岭沟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漠泥沟乡

周边景区,

漠泥沟拱北清真寺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漠泥沟乡大庄村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漠泥沟乡大庄村

周边乡镇

漠泥沟乡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

周边村庄

漠泥沟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

姬家村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

大庄村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