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镇

河滩镇 河滩镇背景介绍 河滩镇政区划分 河滩镇人口面积 河滩镇自然条件 河滩镇经济概况 河滩镇社会发展 河滩镇交通运输 河滩镇名胜旅游 河滩镇重大事件


河滩镇是 黄河下游冲击平原,自古以来是通商重埠和物流集散地,人们依水而居,河滩也因此而得名。1950年设河滩乡,1958年并入东塬公社,1961年析置河滩公社,1983年复置乡,2003年设河滩镇。位于东经103°29′05"~103°33′35",北纬35°23′21"~35°45′15"。地处黄河南岸、大夏河东北侧、县境西部,与东塬、柳树、临夏县河西3个乡镇毗邻,镇政府驻苏孟村(河滩集镇),电话区号0930,邮政编码731408,距县城30公里、临夏市20公里、省城兰州60公里。2011年末,全镇辖小庄、屯地、尕常、苏孟、汪胡、韩杨、团结、河东、东干、祁杨、大塬等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8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镇辖5832户、30950人,其中汉族占66%,回族占21.13%,东乡族占12.53%,其他民族占0.34...

详情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所有乡中心区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河滩镇介绍

河滩镇是 黄河下游冲击平原,自古以来是通商重埠和物流集散地,人们依水而居,河滩也因此而得名。

1950年设河滩乡,1958年并入东塬公社,1961年析置河滩公社,1983年复置乡,2003年设河滩镇。

位于东经103°29′05"~103°33′35",北纬35°23′21"~35°45′15"。地处黄河南岸、大夏河东北侧、县境西部,与东塬、柳树、临夏县河西3个乡镇毗邻,镇政府驻苏孟村(河滩集镇),电话区号0930,邮政编码731408,距县城30公里、临夏市20公里、省城兰州60公里。

2011年末,全镇辖小庄、屯地、尕常、苏孟、汪胡、韩杨、团结、河东、东干、祁杨、大塬等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8个村民小组。

2011年末,全镇辖5832户、30950人,其中汉族占66%,回族占21.13%,东乡族占12.53%,其他民族占0.34%。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

辖区东西辖长8公里,南北长19公里,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5平方公里,占53%;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占4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88人。

地形地貌 河滩镇地处刘家峡水库东岸,与临夏县相邻,距临夏市20公里、省城兰州170公里,公共汽车直达村庄,交通便捷。耕地面积19674.5亩,林果面积86572亩,绿化覆盖率达11%。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属扇形河谷冲积阶地。地质构造属白垩系下统(K1),岩性为紫红色砾岩、砂岩、粘土岩为主。区内地势平坦,依山傍水,地势起伏不大,并向河流中心线及下游倾斜,平均海拔1750米。

气候 冬冷夏凉,温差大,属大陆性气候。平均温度6℃~8℃,年均积温2600℃~3300℃,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5.0℃,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9.3℃。降水少,蒸发强,年均降雨量200~400mm,年均蒸发量为876.3mm。降水量不仅年际分配不均,年内分配也不均,一般夏多冬少。

日照时间长,无霜期146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25.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7%。本区年平均风速2.4米/秒,最大风速17~20米/秒,历年最大冻土深1.2米。常年主导风向为静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水文 全镇均属黄河流域,西部与刘家峡库区相接,大夏河穿境而过,是东乡最主要的水资源聚集带。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连阴雨、冰雹等,旱涝出现概率相对其他灾害较高,一般为四年一遇。

2011年末,辖区总耕地面积19674.5亩,人均0.67亩,农民重要经济收入以劳务为主,辅以小型养殖业、种植业。全镇粮食总产量达7733.9吨,农业总产值达5454.5万元,人均纯收入为2285.7元,其中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2%。农业主产小麦、 玉米,盛产 花椒、瓜果、蔬菜等。

全镇累计造林6.4万亩,其中,花椒3.5万亩、210.5万珠(2011年栽植12.5万株)、挂果130万珠,年产花椒105万斤,产值达2310万元,核桃1.6万亩;高效设施农业基地1个,占地120亩;水产养殖厂2座,年产110吨。

采砂厂16处、砖厂8处、花椒生产加工厂1处、砖雕企业1处。随着河滩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类民营资本涌入河滩,4个民办企业正在修筑厂房。

2011年末,全镇有民间文艺队32个,成员476人,每年演出场次达260多场,其中,民族歌舞的传承较为完整,是当地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宝。

全镇共有各类学校1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9所。全镇共有在校生4054人,其中小学 2291人,初中1362人,高中401人。全镇专任教师302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11人,初中专任教师91人,教师达标率100%。

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处,其中,公办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分院1个,私立诊所19个,病床3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张,专业卫生人员62人,执业医师18人,注册护士2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450人次,出院病人486人次。

群众健身活动场所2处,健身器材较少。

广播电视、网络信号实现了全覆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2%;农村最生活保障户数1494户、6198人,落实资金534.8万元,同比增加11%;农村五保供养188户、214人,落实资金68.4万元;优抚军人31户、31人,落实资金15.44万元;孤儿44人,落实资金21.3万元;新增就业人员485人,组织7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

河滩镇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等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东祁公路连接213国道,距入口仅15公里,折达二级公路穿境而过,贯穿河滩南北全境;随着东干至尕常环库公路的建成,镇域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东干码头与临夏县莲花码头、永靖县向阳码头隔水库相望,形成三角形的水上交通网络;正在规划的兰河铁路将成为临夏各族干部群众的出行的重要通道,河滩镇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邮政电信 全镇有邮政网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3个,移动电话18060户,固定电话1320户,光缆线路总长23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82个,电信网络覆盖全镇。

能源 发电企业1家,供电可靠率100%。

风景区

刘家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河滩镇西侧,距兰州市65公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竣工于1974年。为黄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七个梯阶电站,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飞舞;进入峡谷后,但见两岸奇峰对峙,壁立千仞,景色变化多端,足可与桂林山水、长江的巫峡相媲美。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泄湖峡 临夏是大禹治水的源头。《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积石关因此而闻名于世。然而还有一处被人们熟视无睹的地方——泄湖峡。

泄湖峡位于临夏盆地东北角,河滩镇小庄村、东塬乡塔山村与临夏县河西乡桥窝村、安家坡乡北小塬村交界处。泄湖峡谷从老虎口(咀)至泄湖峡电厂尾水口,全长约5公里。

大夏河入老虎口(咀)后,由于与泄湖峡出口落差竟达上百米,河水湍急,以一泻千里的气势奔腾而下。峡谷最深处约30米,最窄处约1米,两岸峭壁如削,巨石嶙峋,鬼斧神工。

白马庙寺 位于河滩镇大塬村,是河滩地区地势最高处,从明朝起就有相关记载,经历几百年的风雨动荡,数次遭毁坏,并进行重建,现已破败,但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是东乡少有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古迹,《河州志》有明确记载。

旱桥 位于小庄村尕磨河滩,是大夏河多年冲击后形成的一处自然景观,解放初是连接河东、河西的唯一通道。

麻汉寺 位于河滩镇河东村,是东乡地区最早建立的藏传佛教寺院,属于甘肃省藏传佛教钦定的十八大寺院之一。

红山寺 位于河滩镇汪胡村大夏河畔,距今有150多年的历史,建筑规模较为宏大,至今香火旺盛,保存非常完整。

库区移民 上世纪60年代,因修建刘家峡水库的需要,红崖子、扎木池两地1000多户居民举家搬迁,迁至现大塬、屯地、尕常、苏孟等村,这次事件对河滩镇的最终行政区划的形成和人口的二次分配产生了重大影响。

小城镇规划建设 2011年,全面启动了河滩小城镇规划建设,按照“一镇两区”的功能布局,把河滩镇打造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山水小城镇,着力培育特色旅游产业,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为把河滩镇建设成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和全州区域经济中心的重要板块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这次事件使河滩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步伐,改变了人民群众传统的发展模式,标志着一个新型小城镇的崛起,对当地来说,是发展史上的一次新纪元。

周边派出所

东乡族自治县公安局河滩派出所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Y540

周边港口

东干码头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周边乡镇

河滩镇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河滩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河滩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河东村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礞滩遣河 地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汪胡村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祁杨村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