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马场景区位于 甘南藏族自治州 玛曲县 ,古称“玛麦玉龙松多”藏语意为“黄河和黑河交汇后的开阔河谷地带”。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少年时代的主要活动地以及统一岭国的出发地。因1958年国营河曲马场的成立而得名。 甘南州河曲马场成立于1958年7月,1980年由省人民政府移交甘南州人民政府管理。2006年7月28日移交玛曲县。现隶属于玛曲县人民政府直属的副县级事业单位。有62年的发展历史。河曲马场地处 玛曲县 境内,南与曼日玛为邻,西北与 欧拉乡 接壤,东以黄河为界与 四川省 若尔盖县 辖麦乡、麦溪乡依水相连。全场总面积59.8万亩,人均占有草场200多亩,境内平均海拔在3500---4000米之间,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615.5毫米;河曲马场共有5个 自然村 ,现有527户2155人。从事的主要工作同其他乡镇相同,主要有民政、扶贫、残联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工作。此外,保留河曲马保种选育基地,保护和发展河曲马品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曲马场常住人口为1094人。
景区简介
河曲马场景区以热炒禁档尔钦雅戒湿地草原、热尔钦湖为主要自然景观,搭付腊敬配建有神驹广场、高原白夜马术活动基地、步行街、藏家院子、亲水湿地观光平台、星空帐篷酒店、房车帐促跨篷营地、热气球观光基地、玛缇高端酒店等配套附属设施。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eaf81a4c510fd9f9d72a1488e467c32a2834359b0eb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河曲马场景区交通便捷,距离玛曲县城仅12公里,是离城市最近的 湿地 草原。河曲马场景区面积4.5平方公里,是甘南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平均海拔3400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全年平均温度 -3℃ ~ 10℃,四季风景宜人,温润的气候条件让这里素有“愉漏境玛曲小江南”的美誉。周边百余公里内有 尕海湖 腊墓弃、 花湖 辩糠篮催、 郎木寺 、 扎尕那 、 莲宝叶则 等众多知名景点。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e2eb9389b504fc2d5622faf2797f01190ef76c6c74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
历史沿革
1955年6月玛曲建政以后,就对其进行过调查。 1958年这片水草交织的大美湿地上国营河曲马场正式成立,当时河曲马被列为国家四类保护马。河曲马场场部下设“三科一室”即生产科、财务科、保卫科、办公室及5个牧业生产队,场内设有寄宿制小学、卫生所、商店、电视转播台、放影队、工商所、干酪素厂、饲料加工厂、电站等服务经营单位,并在外有临夏接待站,驻兰办事处,驻拉萨经销店等单位,隶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局。 1979年4月河曲马场与甘肃省河曲良种牛羊场(兰州军区河曲军马场)合并成立甘肃省河曲种畜场,并由甘南州人民政府正式移交省农牧厅管理。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1a4462309f79052982211d2cdb9c0ca7bcb0b467f8e?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场部原址 1980年6月21日又根据省人民政府(1980)161号《关于将省河曲种畜场下放甘南州领导的通知》精神,于同年7月31日由州人民政府办理了接交手续,接交后又恢复延用甘南州河曲马场场名。 1983年国家正式成立甘、青、川保种委员会。 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四川两省的河曲马场都转向经济效益好的牛、羊方向发展,马场撤销或者解散。到1990年底,全国河曲马培育场仅留玛曲河曲马场一家。 2006年7月28日按州委、州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的精神要求已正式移交玛曲县人民政府管理。
背景故事
玛麦玉龙松多格萨尔王命运的转折点 藏族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 》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玛曲是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摇篮,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崛起的发祥之地。第十一世班禅大师为玛曲亲笔题词:“天下黄河第一弯·格萨尔发祥地兴旺发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922720e0cf3d7ca7bcb75385b55a9096b63f624036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959)
玛曲县广场上的格萨尔雕塑 已经出版的120多部《格萨尔王传》中,有40多部反复出现玛曲的地名。在茫茫的草原深处,密集分布着与格萨尔传说风物77处,其中岭国本部的九座神山中七座神山在玛曲境内,欧拉曲合河畔格萨尔马蹄印迹、欧拉秀玛喀尔科岭国天子荼城、采日玛西哈岭天子珊瑚城等最为有名,是 青藏高原 风情、遗迹和格萨尔风物传说分布最密集最多的县。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e4a20a4462309f79052e25cdb441bf3d7ca7bcb786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672)
玛曲县格萨尔王系列活动 早在1985年,著名藏族学者、格学研究家嘉洋哲赞·噶·洛桑华丹先生参加了在内蒙古赤峰市召开的“全国首届格萨尔研讨会”,并提交了题为《玛曲县的岭国遗迹》《浅谈玛麦玉龙松多》的论文,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1a4462309f7905298220970a5b9c0ca7bcb0a467f6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900)
手捧鲜花的人就是著名格学研究家嘉洋哲赞·噶·洛桑华丹先生 著名学者 降边嘉措 指出“黄河首曲”玛曲县“对格学”的研究意义不可小觑。2002年中国《格萨尔》研究会会长降边嘉措教授在考察完“黄河首曲”甘肃玛曲县后表示,长江上游是格萨尔的诞生之地, 黄河首曲 是格萨尔成长和发展的地方,“格萨尔从这里走向辉煌,岭国在这里崛起”。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435e5dde71190ef76c6105674518a16fdfaae51caad?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674)
玛曲格萨尔王广场 距离河曲马场不远,素有“世界藏学府”之称的 拉卜楞寺 的陈列馆中现今仍存有格萨尔王的宝剑和马鞍。据有关资料记载,“宝剑和马鞍是一位叫岭仓活佛传下来的,他的真名叫顿珠嘉措,曾任过拉卜楞寺第十位法台。他是岭国王的后裔”。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8f790529822720e0cf3aab4d2811d46f21fbe097d6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960)
玛曲格萨尔弹唱艺人华尔贡 专家们在玛曲县的考察,不仅找到了史诗中多次出现的玛买哲多,更主要的是发现了格萨尔走向辉煌的地方——玛麦玉龙松多,从而证明玛曲县所在的黄河首曲就是传说中格萨尔赛马夺冠的起源之地。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91529822720e0cf3d7ca05b5a30ce51fbe096b637c6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3)
《格萨尔》说唱传承人尕尔考老人 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千周年综艺晚会上,玛曲县弹唱表演的节目《格萨尔发祥的地方》、《说唱玛麦玉龙松多》赢得了高度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热地 、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奎元 观看演出并给予肯定。中国向联合国申报有关格萨尔的综合资料中,采用了玛曲县千人弹唱表演及有关风物资料。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acb0a46f21fbe096b63755ac22a1b338744ebf80760?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
玛曲送戏下乡《格萨尔》说唱 《格萨尔王传诞生篇》 中记载,为免遭迫害,格萨尔5岁时与母亲移居至玛麦玉龙松多,据著名藏族学者、格学研究家、原玛曲县副县长、甘南州文联副主席嘉洋哲赞·噶·洛桑华丹考证玛麦玉龙松多正是指现今河曲马场景区一带。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b87e950352ac65c1038df0440b8a5119313b07e1c3b?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960)
河曲马场景区内的玛麦玉龙松多 《格萨尔王传诞生篇》 中还记载,这里原本是“宝藏之门”,水草丰茂鸟语花香,不仅是牛羊成群的天然牧场,还是动物遍野的安详乐园。然而,当格萨尔母子初涉此地,这里确是那妖魔逞凶、煞神横行,尤其是被九头鼠妖霸占祸害的地方。于是,少年格萨尔就展开了一场人鼠大战,所有的鼠妖也纷纷死去。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e2eb9389b504fc2d5622ef72497f01190ef77c6c7a4?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 在投石杀鼠妖后的三年,格萨尔把玛麦玉龙松多治理的井井有条,成为了一个“山坡墨绿,平原紫黑,草尖上开着美丽的花朵,草腰里沾着露水,草根里聚着酥油汁。在那里,有英雄驰骋的大道,有男女购物的集市,有赛马休息的草滩……” 那山川的牧草,岭国六部的牛马羊三年也吃不完的富饶之地。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8f9d72a6059252dd42a5eaff6d1143b5bb5c9ea134f?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饲养的河曲马 《格萨尔王》中还记载,在格萨尔12岁那一年,叔叔 晁同 为了排挤格萨尔,争夺部落权力,晁同为其子东赞选好了岭国最好的骏马,与格萨尔的大伯吉红打赌立誓,策划举行全部落范围的赛马大会,以此确立岭国的至高王权,并以 森姜珠姆 作为此次博弈的“彩注”。晁同以为其子东赞一定会赢取比赛头筹,而在岭国举行赛马大会前,为了阻止晁同篡夺王位,为了领地的百姓能过上安乐的日子,绒察查更和嘉察派珠牡去把格萨尔母子接回来,因为在岭国,只有她才能胜任此项工作。珠牡历经干辛万苦,遭受种种磨难,终于找到了格萨尔母子,然后又与格萨尔的母亲去捉千里宝驹,以助格萨尔赛马称王”。格萨尔正是骑乘着河曲宝马加上他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最终夺取了胜利,获得王位,同时娶得森姜珠姆为妻。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b87e950352ac65c1038df0340b8a5119313b07e1c2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3)
藏戏迎娶珠姆剧照 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征西讨,征战四方,降服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又先后降服了几十个部落和小帮国家。格萨尔功德圆满之后,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姆等一同返回天界。其内容涵盖了藏民族历史文化、民间文化、民俗、军事、价值观等方方面面。走进草原的 游牧 生活总能使人在原始淳朴中,感受到那些深厚淀积的历史文化,从中引发深深地思考。
马史介绍
全国唯一一个河曲马保种繁育基地 马与 藏族 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爱马是藏族人民的天性,他们对马的感情是那么浓烈。马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伙伴,马是牧人心中的生命。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2a98226cffc1e178a82867ee3dae103738da97743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的河曲马雕塑 河曲马“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旧称南番马, 是我国古老的优良马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赞誉其为“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河曲马的保种培育,1952年12月由甘肃省农业厅甘坪寺种畜场向西北大区畜牧部提出《南番马更名为河曲马》的建议报告后,1953年5月原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确定“南番马改名为河曲马”,从此河曲马有了一个科学的名字而名闻国内外。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7246b600c338744ebf875d09345cef9d72a60590a4e?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 1955年6月玛曲建政以后,就对其进行过调查,1958年这片水草交织的大美湿地上国营河曲马场正式成立,主要对河曲马进行保种选育工作;不久,邻近的四川省阿坝县、若尔盖县,青海省久治县、甘德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都相继成立“河曲马培育场”,进行河曲马的培育工作。当时河曲马被列为国家四类保护马。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bd162d9f2d3572c11dfe5734859742762d0f703654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新东方俞敏洪在河曲马场景区骑乘河曲马 河曲马场场部下设“三科一室”即生产科、财务科、保卫科、办公室及5个牧业生产队,场内设有寄宿制小学、卫生所、商店、电视转播台、放影队、工商所、干酪素厂、饲料加工厂、电站等服务经营单位,并在外有临夏接待站,驻兰办事处,驻拉萨经销店等单位,隶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局。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e1fe9925bc315c6034a89e404ffbdc1349540923d94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奔腾的河曲马 根据《玛曲县志》记载,1962年“中印反击自卫战”中,河曲马随骑一师一部官兵,深入海拨5000~6000米的中印边境参战,因及时收拢包围圈,将闯入国境线的印军全部分割、包围而战功卓著,其它战马如蒙古、山丹等良种马,在同一条件下均发生高山反映,无法攀上预定地点,极大地影响了战斗要求,因此,国家将河曲马从四类提升到二类保护马,并为此倾注了相当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专门对河曲马进行改良及保种工作,使河曲马无论从体质到数量,都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cefc1e178a82b9014a90b77cdac7be773912b31b41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94)
战士骑乘河曲马 1978年“中越反击自卫战”发生后,河曲马赴前线参战,取得三等战功。1983年国家正式成立甘、青、川保种委员会。1984年6月甘肃省标准管理局颁发《河曲马甘肃省企业标准》,使河曲马的培育开始有严格的标准可依。不久,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海、四川两省的河曲马场都转向经济效益好的牛、羊方向发展,马场撤销或者解散,到1990年底,全国河曲马培育场仅留玛曲河曲马场一家。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8014a90f603738da9777d6d1a51a751f819861846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86)
河曲马在战时 1979年4月河曲马场与甘肃省河曲良种牛羊场(兰州军区河曲军马场)合并成立甘肃省河曲种畜场,并由甘南州人民政府正式移交省农牧厅管理,1980年6月21日又根据省人民政府(1980)161号《关于将省河曲种畜场下放甘南州领导的通知》精神,于同年7月31日由州人民政府办理了接交手续,接交后又恢复延用甘南州河曲马场场名。2006年7月28日按州委、州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的精神要求已正式移交玛曲县人民政府管理。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b90f603738da9773912f664191bef198618367a45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
河曲马的峥嵘往事
马术介绍
藏族第一支马球队诞生在河曲马场 马术 是西藏民间最常见的竞技形式,而 马球 据说是古代藏族有名的马术角逐。大家所熟知的马球的起源,有一种呼声最高的说法就是“吐蕃说”原因很简单,马球英文是“polo”,这与藏语“波郎”或“氆氇”的发音非常相似;另一个佐证是出自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西藏史诗,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反映游牧部落社会的史诗《格萨尔》,书中第十二章中描绘了 本教 王国统治者格萨尔王与门阗的巴迦尔代王之间的马球运动。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1160924ab18972bd4072b7a4f876c899e510fb39c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4)
河曲马场上的马球运动 马球藏语称之为“博洛” ,主要流行于欧洲、中东、南美等地区的富人阶层,被认为是一项“贵族运动”。在河曲马场马球队成立之前,这项运动在玛曲草原乃至藏区已经消失了数百年。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0cb39dbb6fd5266d01613a40252802bd40735fa98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0)
河曲马场上的马球运动 2010年,甘肃玛曲县为弘扬藏族传统马球文化,在河曲马场成立了藏族第一个马球队,并专程从内蒙古邀请高级教练来训练指导,使马球这一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回归藏地。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7fd5266d0160924ab188bab7d4d22fae6cd7b899e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3)
河曲马场上的马球运动 虽说马球是“贵族运动”,但玛曲的马球队丝毫没有“贵族运动”的影子,完全是当年吐蕃人创立马球时的原生态,只不过把单纯的军事训练变成了体育运动。碧空如洗的蓝天,碧草连天的草原,一阵阵浑厚的吆喝声,更伴有一声声的骏马嘶鸣,阳刚与雄壮碰撞出一种近乎原始的激情。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5366d0160924ab18972bc9879cb0f1cd7b899e519d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0)
河曲马场上的马球运动 据悉,玛曲县有7支马球队伍,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马球正在恢复和回归到藏区的群众中。为藏区传统民族体育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藏区群众及四方宾朋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如今,马球比赛已被列入甘南州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8dbb6fd5266d0160924b0983e61c30735fae6cd9f63?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0)
河曲马场上的马球运动
生态环境
河曲马场是鸟类的“通用机场” 国际上已知鸟类有9000多种,其中有4000种是 候鸟 ,其他的则是 留鸟 。一般来说,除非发生气候异常等意外,每年参与迁徙活动的候鸟达几十亿只,构成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生物 迁徙 。生活在我国的鸟类有1414种,具有迁徙习性的有730种。候鸟迁徙的距离远近不一,近的只有几公里,或者只是从山的南坡飞到北坡。远的则可飞翔上万公里。身处首曲臂弯里的河曲马场景区,是国际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中途停歇地。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c1001e93901213fb80ec06cfdad21d12f2eb9383f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3)
河曲马场景区 河曲马场水域面积8396亩,其间河流众多,较大的有郎曲河、加曲河、赛日曲、达尔钦河、西柯河、麦曲、俄尔瓦斯河等28条。良好的自然生态让这里成为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鸟类途经这里,往返于 澳大利亚 和 西伯利亚 之间,迁徙行程近万公里。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fdda3cc7cd98d1001e981818875af0e7bec54e73a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29)
河曲马场景区 河曲马场景区致力于建设生态景区,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提出“生态立州”的战略要求,往返中转的鸟种数量也是不断增多,大量的 黑鹳 、 黑颈鹤 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随处可见的 斑头雁 、 赤麻鸭 等珍稀鸟类聚集景区内,使这里成为国际 濒危 物种黑颈鹤等鸟类的重要 栖息地 。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daf2edda3cc7cd98d10b669904b363fb80e7bec3b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20)
央视新闻截图 2020年11月初,3万多只候鸟聚集在河曲马场景区内的新闻也在央视播出。成群的候鸟聚集在河曲马场景区内的热尔钦湖,迎着冬日暖阳盘旋飞舞做着南迁越冬准备,为景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河曲马场是重要的生态保护监测地 甘南草原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境内,辽阔的天然草地是保护黄河、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巨大天然屏障。按照国际《 湿地公约 》的湿地分类系统(Dugan等,1990年),河曲马场被分为浅水草本沼泽类湿地。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18d8bc3eb13533fa828b72836a99ea1f4134970aed41?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热尔钦湖 平坦低洼的地势,湿润多雨的气候,不仅形成了河曲马场景区极富特色的草原湿地景观,而且还极大的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在 蓄洪 、涵养水源、防止 水土流失 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助于保持区域生态平衡的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d5494eef01f3a292df5347e306fab315c6034a8d6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63)
河曲马场景区 河曲马场景区内有一处围挡起来不起眼的院落,谁能想到这不起眼的所在正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若尔盖站”)的所在地,该研究站占地面积约7亩,站区海拔3434米,距离玛曲县城18公里。是一个以典型 高原湿地 和草原为研究对象,以全球变化与人为扰动背景下,高原湿地和草原生态系统的演替及其与大气相互作用为研究目标的综合研究站。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1a4462309f79052982218ffb6b9c0ca7bcb0b467f9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960)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 若尔盖站前身为“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于2005年7月开始观测,2006年6月开始在玛曲草原展开长期连续监测,2008年被批准为所级站,2009年7月开始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8月完成生活区与实验室建设,2010年9月揭牌。为使研究区域和研究方向更为凝练,于2012年5月更改为现站名。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d3eb13533fa828ba61e749646555634970a304eec39?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618)
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内部 河曲马场也是玛曲高寒草地观测场所在地,该监测场观测项目主要包括地表 湍流 通量、 辐射 分量、土壤温湿状况、光合有效辐射及其他常规气象要素。这些监测数据将为高寒草地牧草生长期产草量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核定适宜 载畜量 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f11f3a292df5e0fe99256ab1f52a23a85edf8db1d4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3)
草地观测作业 河曲马场景区东距黄河干流7公里,气候、地理条件独特,生态多样,属黄河上游主要鱼类栖息区。为保护青藏高原特有的鱼类资源,国家专门设立了黄河上游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3b292df5e0fe9925bc318be09de249df8db1cb13db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0)
鱼类科考环境作业 该保护区总面积为13289公顷,其中核心区7501公顷,实验区5788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4、8月。保护区主要保护 拟鲶高原鳅 、厚唇重唇鱼、 扁咽齿鱼 、 花斑裸鲤 、 黄河裸裂尻鱼 、 骨唇黄河鱼 和 黄河高原鳅 的 产卵场 、 索饵场 和越冬场,这些鱼类珍稀特有,亟待保护。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80cb39dbb6fd5266d0160b9f6a52802bd40734fa98a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763)
河曲马场景区 河曲马场景区的湿地、河流、湖景、草原、林地等 自然地理 及 人文景观 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2005年《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社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全国广大读者参与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河曲马场为核心的玛曲 首曲湿地 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第一名。联合国有关专家称这里是全世界面积最大、最原始、最优质的草原沼泽湿地。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cf5e0fe9925bc315c60ec28f7959ab1cb134954da62?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3)
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考察河曲马场景区 甘肃省委书记 林铎 还实地考察了河曲马场湿地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他强调,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生态保护为主,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依托原生态发展旅游产业,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
人口
根据玛曲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曲马场常住人口为10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