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庄乡

核桃庄乡 核桃庄乡历史沿革 核桃庄乡人文经济 核桃庄乡考古发掘


核桃庄乡,青海省 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 境内盛产核桃而得名。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5公里。面积60.06平方千米。人口13229人(2017),以回族为主。辖钟家、陶家、里长、核桃庄、安家、堡子、五方、大庄、牙合、排子山、大古都、高崖12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永宁乡,1950年为第六区 第一乡,1954年改称核桃庄乡,1958年并入李二堡公社,1961年分设核桃庄公社,1984年复设核桃庄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丘陵、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种植为主。核桃为当地特产,年产25万公斤。通县乡公路。建国后,青海文物部门曾多次对民和地区进行过局部或较全面的文物调查或普查,但直到七十年代,未进行过正规的考古发掘。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使很多古代珍...

详情

核桃庄乡地名网_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资料简介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介绍

核桃庄乡,青海省 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乡, 境内盛产核桃而得名。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5公里。面积60.06平方千米。人口13229人(2017),以回族为主。辖钟家、陶家、里长、核桃庄、安家、堡子、五方、大庄、牙合、排子山、大古都、高崖12个村委会。

民和建县后设永宁乡,1950年为第六区 第一乡,1954年改称核桃庄乡,1958年并入李二堡公社,1961年分设核桃庄公社,1984年复设核桃庄乡。

地处湟水谷地南侧丘陵、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马铃薯种植为主。核桃为当地特产,年产25万公斤。通县乡公路。

建国后,青海文物部门曾多次对民和地区进行过局部或较全面的文物调查或普查,但直到七十年代,未进行过正规的考古发掘。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使很多古代珍贵文物相继面世,保护抢救发掘祖国文化遗产已是迫在眉睫的事。青海省文物管理处和考古队应运而生,也为文物保护和发掘工作准备了条件。继在大通上孙家寨、乐都柳湾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以后,在民和这个青海古代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核桃庄以其附近遗存密集、文化内涵丰富和交通便利等优越条件被作为民和县考古发掘的首选地点。?

核桃庄地区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从1978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历时3年。发掘面积较大,先后对拱北台、小旱地、马牌、山家头4个地点进行了有步骤的科学发掘,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它的发掘,对甘青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起到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并对部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找到了确切的地层关系,其意义深远重大。

位于村南50米的台地上,为米拉沟东岸二台地,高出河床约100米,遗址北临洪沟,西40米处台下为乡间公路,东西约150米,南北10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3—1.5米,内含文化遗迹和遗物有灰层、灰坑、残墓、人骨、兽骨、陶器碎片等,拱北台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不仅包括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和青铜时代的齐家、辛店、唐汪式陶器等多种文化类型,而且遗址和墓葬共存,是一处全面反映古代先民生活的考古地点。?

发掘工作是1978至1979年进行的,揭露面积800多平方米,清理马家窑类型半地穴式房址2处,齐家文化半地穴式房址1处,各类文化的灰坑76个,出土陶、石、骨器及装饰品等300余件。如此完整的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房址的发现,在我省尚属首次。?

在第4和第10号探方的底层发现了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习称1号大墓,该墓为竖穴土坑二重台结构,平面呈圆角方形,坑壁向外倾,坑口大于坑底,底部边长4米,距地面2.50米,墓室正中为方形木棺,边长3米,木棺与墓室之间填土加固,木棺内有零乱不全的人骨,属于二次葬。人骨附近散落有较多的石膏末、木炭和灰烬。出土文物261件,其中陶器36件,骨珠215粒,绿松石10粒。?

陶器均系手制,有的器表还留有指痕。陶质分夹砂粗陶、夹砂彩陶、细泥彩陶、素陶、灰陶几种。器形有盆、壶、瓶、钵、瓮、罐等。皆为平底器。彩陶以橙黄色为底,施黑彩,绘曲线纹,平行线纹为主组成同心圆圈纹、圆点纹和波纹,大多为左右对称的图案。有些器物内壁绘彩或通体绘彩。陶质细腻,器形规整,纹饰优美,色泽鲜艳,表现了当时人们高度的制陶工艺和绘画艺术,堪称工艺美术之佳品。?

拱北台马家窑类型墓葬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其中出土的精美陶器,陶质、陶色、器形及纹饰,都与以往甘青地区同类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有相同或近似之处,其时代应属马家窑类型中期偏晚。平面呈回字形竖穴坑带木棺的墓葬形制和二次葬的埋葬习俗则与我省大通上孙家寨和乐都脑庄同类墓葬酷似,但和甘肃地区同类墓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

从墓葬中出土了羊骨和猪头骨的现象,说明家畜饲养业在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大量鼠骨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还存在狩猎的生活习惯。?

拱北台一号墓的发现,极大地鼓舞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批马家窑彩陶精品的出土,为祖国文物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曾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极大的轰动。省垣县府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十里八乡人们奔走相告,这一重大发现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我们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发掘的同时,还增加了接待观众,指导参观,答疑解难的作务,工作十分繁忙,真有些应接不暇、手忙脚乱之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作人员克服一切困难,加班加点,满足每一位前来参观者,随到随看,我们深知,现场参观是宣传祖国古老文明的历史,宣传文物考古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的绝好机会。?

但忙中出错,乐极生悲,就在大家沉浸在这一重要发现的喜悦中时,发生了一件不快的事,一号墓内最精美的彩陶瓶和彩陶盆被一位至今仍不知名的人在工地值班人员的大意下,在晚上被盗走。第二天清晨,大家得知文物被盗都很吃惊,我们一方面立即向省文化厅和省考古所汇报情况,一方面尽快向省、县两级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接到报案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在仔细勘察现场后,立即在群众中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用公社的有线喇叭宣传党的文物政策法令,着重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以及盗窃文物的严重后果。随着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盗窃人员在政策的感召下,迫于法律的强大威力,思想有所觉醒,又在夜间将所盗文物完整无损的送回了原地,使珍贵文物失而复得。这次文物被盗案件对我们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触动很大,教训深刻,由此提高了保护文物、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自觉性。1986年8月这两件精美彩陶瓶和彩陶盆被选入“黄河文明展”参展品在日本名古屋展出。1979年《文物》第9期刊登了《青海民和核桃庄马家窑类型第一号墓葬发掘简报》。

该墓地是当地群众在打墙取土时发现的。经过1978年到1980年持续3年的发掘,共清理墓葬367座,出土陶500余件,铜、石、骨质生产工具与装饰品1500余件。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为主,平面多呈长方形,少数墓为偏洞结构。相当数量的墓葬设有头龛,以放置陶器。葬具有木棺,也有棺椁并用的,还有少量堆砌砺石的石棺墓。葬式以仰身直肢为大宗,亦有二次葬、迁出葬、迁入葬者。随葬品组合主要以夹砂陶瓮、罐、盆三大件为主,另有石珠、铜泡、铜铃、海贝等,彩陶纹饰有回纹、双钩纹、三角纹、太阳纹、鸟纹等。?该墓地是一处青铜时代辛店文化遗存,它包容了辛店文化姬家川类型和张家嘴类型,该墓地的发掘为辛店文化类型学研究丰富了新的内涵,墓地中还夹杂着少量的唐汪式陶器。小旱地墓地是我省已发掘的青铜时代辛店文化中最为丰富的一处遗存,墓地基本保持完整,资料新颖丰富,它的发掘引起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研究。原北京大学考古学专家俞伟超先生在他的《古代“西戎”和“羌”、“胡”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关于卡约文化的新认识》等文章中都引征了该墓地的资料。几年来,通过对墓葬资料进行系统科学地分析、归纳和整理,以及对器物类型学、人架的埋葬形式、葬俗、社会经济形态等多方面的研究,我们对小旱地墓地的文化内涵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青海民和核桃庄小旱地墓地发掘简报》在1995年《考古与文物》第2期已作发表。墓地的发掘报告专集大部分已编写完毕,报告从辛店文化与其他相关文化的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进而阐述了小旱地辛店文化墓地发掘的深远意义。我们相信即将问世的小旱地墓地发掘报告定将为更多的专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考古资料,辛店文化的研究将会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位于核桃庄乡马牌村西小山坡上,湟水支流米拉沟河西岸。与拱北台相望。墓地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80米。发掘前断崖处暴露有残墓和人骨架,地面散布有残陶片等。1979年进行发掘。为弄清洞室墓结构,1987年4月我们又解剖发掘了洞室形制墓2座,参加发掘的有格桑本、彭云、刘杏改以及北大考古系的张弛和西北大学的陈洪海同志。

?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2座,出土文物1046件(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墓葬多为竖穴土坑结构,墓室一般均较浅,有圆角长方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几种。规模较大的墓,如46号墓的墓室长约3米,宽1.96米,距地面2.65米。小者则墓室长不足2米,宽不足0.9米,距地面1米左右。?

在33座竖穴坑墓中,有木棺葬具的15座。木棺为长方形,因腐朽严重,仅存朽木痕迹,结构不清。?

洞室墓28座,一般平面呈凸字形,由椭圆形墓室和长方形墓道构成。墓室顶部为缓弧状,多已塌落,在发掘工作的后期,我们对洞式墓的结构进行了仔细地解剖发掘,确认凡带有长方形墓道和椭圆形墓室的墓葬均为洞式墓。?

马牌墓葬中,除6座无人骨、13座人骨零乱不清外,其余43座中,单人一次葬30座,二次葬11座,合葬墓仅2座。儿童与成人葬式相同。单人一次葬均取侧身屈肢葬式,人架侧卧,双膝屈至胸前,双手多置于髋骨前部,从墓葬清理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迹象和墓内人架所存现状来看,当时有迁葬的习俗。?马牌墓地共出随葬品1046件,陶器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石、骨、牙质器物,各墓出土随葬品数量多寡不一,悬殊较大,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的墓是第46号墓,且多珍品,仅陶器一种就有145件,此外还有石凿、石斧、骨镞各1件,石串珠1串,这在我省同类墓葬中是绝无仅有的。与其相反,有的墓葬却无任何随葬品。墓葬中随葬品的多寡是当时人们生前财富占有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重要佐证。?

乐都柳湾曾发掘了墓室平面呈凸字形的墓葬435座,其中马厂类型387座,齐家文化48座,《青海柳湾发掘报告》在结论部分虽然提出这种凸字形墓葬“可能是我国时代最早的洞室墓”的结论,但在墓葬形制部分却没有交待其构筑的任何细节。马牌墓地也发现了一批凸字形的墓葬。这类凸字形的墓葬一般都构筑在坡形地段上,先在山坡地上挖出一条长方形箕状墓道,然后向高坡方向掏成弧顶洞穴,作为墓室。这种筑墓方法,既简单又省工。在发掘中首先我们发现部分墓葬墓室上端墓形不甚规整,是因塌陷造成的。其次有部分墓中人架或随葬品零乱,甚至东倒西歪,并且在接近墓底处往往有水淤土层发现,弄清了这些现象的本来成因以后,判定凸字形墓葬为洞室墓结论就是确切无疑的了,当然,这种凸字形墓室构筑的本身意义恐怕还不是为了简单省工几个字所能包括得了的,更重要的还是仿效人们生前居室构造的可能性较大,马牌墓地的发掘资料,我们曾以《民和马牌马厂类型墓葬发掘的主要收获》一文在1991年《青海文物》第6期上作了论述。

位于核桃庄村东部的山家头台地上,北隔拉开沟即为小旱地墓地,南隔药水沟是拱北台遗址,墓地东西约80米,南北80米,发掘前地面散布有少量陶片。?

1980年,发掘清理了33座墓葬,出土包括陶器、骨器、石器、铜器等文物共369件。?

墓室皆为竖穴土坑,平面多呈长方形,个别为园角长方形或椭圆形,少量墓葬的墓室较宽敞,有的底部两侧不平,人骨与陶器置于一侧。墓室一般长2米、宽1.2米左右,个别墓长1.5米,宽0.5米,深度在0.3—0.7米之间。由于长期自然冲刷和人为破坏,现存墓室未见葬具。墓向多为东北向,盛行单人葬,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共19座,此外,还有俯身葬2座,侧身直肢葬1座,骨架零乱不全的二次葬4座,无人骨者1座。除2座无任何随葬品外,其余均有1—5件不等的随葬品,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个别墓还随葬有玉饰、石、骨、铜器等。陶器多放置于头部、足下或人架一侧,装饰品多置于上身及身旁。?

山家头墓地发掘的墓葬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其发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丰富了辛店文化的内涵,重要的是它为辛店文化源于齐家文化找到了实物证据,因而被学术界命名为“山家头”类型,成为辛店文化序列的排头兵。我们曾整理撰写《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发掘简报》及《试论山家头类型》二文于1992年《文物》第11期作了论述。青海地区青铜时代诸考古文化类型之间的关系与序列问题,一直是考古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最早从安特生开始,便在青海青铜文化类型序列的排队上受挫,尽管后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指出了安特生的错误,但在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的关系上,由于缺乏更为确凿的地层关系,所以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一直无法搞清。而这个问题又直接影响到对青海地区早期历史和土著文化的阐述,特别是青铜时代早期青海地区和中原地区文化的关系只能限于史料中的只言片语。而民和山家头类型的发现,则有力地证明了青海土著文化与齐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山家头类型从地层关系上前承齐家文化,后启辛店文化,弥补了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之间的断层,从而使青海的青铜文化类型有了一个明晰的序列。这对中国青铜史和青海地方史都可谓善莫大焉!

周边政府机关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人大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政府

周边政府机构

核桃庄乡村顽堡子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周边便利店

民和县核桃庄乡占醭踪福督小卖部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塘段

周边乡镇

核桃庄乡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钟家村 地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钟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