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下乡

英下乡 英下乡简介 英下乡特色经济 英下乡具体措施


英下乡地处 库尔勒市西南,是库尔勒市城关乡之一。全乡有4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11个站所,5所学校,总耕地面积14500亩,总人口11287人(2017);蔬菜、 香梨、养殖是其的三大支柱产业。全乡2004、2005年GDP分别为0.9735亿元和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453元、5036元,年均增长483元,增长率达11%。近年来,英下乡先后被自治区授予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自治区“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称号,被中国科协授予香梨、蔬菜、畜牧业“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称号。英下乡地处库尔勒市西南郊,与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为邻,距市中心仅有5公里,是库尔勒市的城关乡之 英下乡 一,是全国的科普基地,自治区“科技示范乡”和“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之一。全乡土地面积25.33平方千米,有4个行政村(其中阿克东村和喀尔巴格...

详情

英下乡地名网_新疆维吾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英下乡资料简介

新疆维吾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英下乡介绍

英下乡地处 库尔勒市西南,是库尔勒市城关乡之一。全乡有4个行政村,10个村民小组,11个站所,5所学校,总耕地面积14500亩,总人口11287人(2017);蔬菜、 香梨、养殖是其的三大支柱产业。全乡2004、2005年GDP分别为0.9735亿元和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453元、5036元,年均增长483元,增长率达11%。近年来,英下乡先后被自治区授予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自治区“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先进乡”称号,被中国科协授予香梨、蔬菜、畜牧业“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称号。

英下乡地处库尔勒市西南郊,与巴州沙依东园艺场为邻,距市中心仅有5公里,是库尔勒市的城关乡之 英下乡 一,是全国的科普基地,自治区“科技示范乡”和“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之一。全乡土地面积25.33平方千米,有4个行政村(其中阿克东村和喀尔巴格村于2002年7月被巴州人民银行、库尔勒市农村信用联社授信命名为农户小额贷款“信用村”称号),三个村被库尔勒市委命名为“ 五好”村党支部光荣称号,总人口11287人(2017)。辖区内有州农科所、州种蜂场、市种子公司、州粮食局仓库、州一中、州二中分校、州奶牛场、市广播电视局中波台、63610部队农场等单位。

英下乡经济以农业为主,香梨、蔬菜、畜牧是全乡的三大经济支柱。英下乡在乡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确立了“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菜篮子工程为龙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兴畜牧、上园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的经济发展思路。目前,全乡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达7010亩,露地菜面积1054亩,7个蔬菜品种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无公害蔬菜认证,年产蔬菜达75万吨,已成为库尔勒市、巴州乃至南疆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香梨种植面积达7225亩,其中结果面积达2248.2亩,总产量达2880吨。已建成千头奶牛场一个,共占地220亩;千只小尾寒羊养羊场一个,占地190亩,千头养猪场一个,百头养鹿场一个,万只养鸡场5个,年育肥牛羊等3万头(只),向市场提供牛羊肉637吨。2003年人均纯收入达4149.9元,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含蔬菜大棚的产值)。 英下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投资2亿元的太阳岛旅游开发项目已开工建设;结合太阳岛旅游开发投资2500万元的英下路旅游和香梨包装一条街正在建设,将于2004年10月完工;占地20亩的民族风情园三座,占地5亩的农家乐旅游点8个,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州内外游客,已成为名扬新疆的重要的旅游景点。英下乡作为城关乡,具有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已建有友好市场等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1座,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蔬菜和畜产品交易。 目前,英下乡正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房地产开发已成为新的热点,成渝、城建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已在英下乡启动了房地产开发项目;占地600亩库尔勒最大的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启动。

库尔勒民族风情园位于库尔勒市西郊,地处英下乡恰尔巴克村,风情园占地14亩,种植有无花果、香梨、石榴、葡萄等果树,环境优雅、风景秀丽。风情园内的民族风情宴请厅,可同时容纳100多人就餐,是一个具有多功能集表演文艺节目、享受美味佳肴、自娱自乐为一体的娱乐场所,还有能容纳20人的小宴会厅,适宜小型的宴会。

英下乡是库尔勒市的城关乡,是自治区八个"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之一,全乡土地面积25.3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4500亩,有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287人(2017)。2005年总产值为1.2亿元,人均收入达5036元,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几年来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地对全乡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目前全乡形成了以蔬菜、香梨、畜牧业养殖为主的三大经济支柱。蔬菜是英下乡的龙头产业,以日光温室为保护地主要园艺及设施的蔬菜生产面积达7500亩,露地蔬菜生产面积达2000亩,蔬菜的花色品种达100多个。全年的供给量占库尔勒市蔬菜市场的50%以上。冬春两季生产的蔬菜远销到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等北疆地区及区外的部分城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2005年全乡蔬菜总产值4500万元,人均蔬菜收入2543元,占人均收入5036元的5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为了发挥做为城郊乡的优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主题,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力创英下乡蔬菜品牌,近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

一、领导重视,政策到位是菜蓝子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

库尔勒市委、市政府对"菜蓝子工程"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从1987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为"菜蓝子工程"建设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财力、技术上给予大力的扶持。并及时解决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1997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我乡,与乡党委、政府共同协商,经反复研究决定:凡对外承包一亩地用于"菜蓝子工程"建设,市政府拨发补助款200元。这条政策实施以后,我乡菜蓝子工程建设迈出飞快的步伐,每年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面积以1000亩的速度增加,目前形成了7500亩的连片日光温室群。2001-2005年新温室大棚2500亩,全部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产品经初步检测已达到标准。

二、搞好服务、筑巢引凤是" 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关键

英下乡的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把"菜篮子工程"建设做为全乡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在"菜蓝子工程"建设的初期,采取政府购置日光温室建筑材料,无偿发放给农民的办法,促进了我乡"菜蓝子工程"的早期发展。到1994年,英下乡阿克墩村建成了日光温室1020亩,成为库尔勒市有名的"蔬菜村",同时,乡政府还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人才、引进投资,如交通、用水、用电、住房及子女上学等多方面都给外来菜农以最优惠的条件,起今为止,我乡引进种菜能手2000多人,引入资金4500万元。

三、依靠科技是"菜篮子工程"蓬勃发展的动力

为加快英下乡工程建设,早在1987年自治区科委组织专家对英下乡进行考察、论证,同年,自治区科委将英下乡确定为自治区实施"321工程"的科技示范乡,其主要任务是推广、示范、试验" 菜篮子工程"的科技成果。1994年在"科技示范乡"的基础上,又将英下乡列为"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从1987年以来,自治区科委、州、市科委向英下乡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技术。从农牧民技术培训和成果引进入手,推广、普及与"菜蓝子工程"相关的先进实用技术和新成果达39项。"菜蓝子工程"建设上的科技投入累计38万元。以日光温室为主要园艺设施的结构模式,由简易的辅助加温模式发展到目前的高效节能模式;蔬菜品种由冬季单一的叶菜生产发展到果菜及名、优、特蔬菜生产,如洋香瓜、葡萄、油桃、以色列彩椒等;温室生产效益由原来的亩收入40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000元,年创产值7200万元。

四、倡导" 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力创英下蔬菜品牌

1、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发展无公害

英下乡温室蔬菜和香梨产区选择远离库尔勒市工业区大气、土壤、地下水源没有工业"三废"的污染,而且交通便利通信设施齐全。水果、蔬菜产区自1980年以来就从事保护地蔬菜生产,多年来菜农和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经验,科技素质较高,接受新事物较快,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2、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宣传

在阿克墩村沿路修建万亩无公生产宣传一条街,开辟无公害生产知识问答、无公害蔬菜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及肥料等有关的宣传。深入大棚给菜农发放无公害生产宣传资料13000余份,增加菜农的无公害生产意识和自觉性。为加大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力度,我乡在年初举办了库尔勒市无公害知识竞赛,参赛队共有8 个,我乡获得了第一名。

3、加大 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培训力度

周边派出所

英下派出所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英下乡英下路英下派出所
营业时间:08:30-17:30

周边休闲广场

鸿雁广场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建国南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建国南路

周边行政地标

英下乡汉族队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

周边乡镇

英下乡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

周边村庄

英下村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英下乡人民政府英下村民委员会

喀拉巴格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Y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