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柯村

达柯村 达柯村历史沿革 达柯村行政区划 达柯村地理环境 达柯村自然资源 达柯村人口民族 达柯村文化教育 达柯村经济概况 达柯村风景名胜 达柯村著名人物


达柯村位于辛庄乡西南5公里处,距县城41公里。据查,明初,贾氏自山西洪洞县来此立庄。所居地山大沟深,原名为:"大沟村“。清康熙年间许氏自本县城关迁此。为使村庄兴旺发达,林繁枝茂,故村名为达柯据查,明初,贾氏自山西洪洞县来此立庄。所居地山大沟深,原名为:"大沟村“。清康熙年间许氏自本县城关迁此。为使村庄兴旺发达,林繁枝茂,故村名为达柯。旧时,达柯村经济萧条,文化落后,天灾兵祸,民不聊生。人们常用“地瘠民贫”来概括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貌。〔雍正〕《井陉县志》载:“井邑处万山之中,类多不毛之土,总有岗坡林麓,率皆硗瘠,雨泽稍愆,便成赤地”。达柯村全村仅有耕地140余亩,且均为旱地。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左右,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极低,丰年亩产不过百斤,歉年收入更微,除交纳地租和税赋,所剩无几。大部分人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每至严冬,贫者往往一家人挤在一炕取...

详情

达柯村地名网_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辛庄乡达柯村资料简介
  达柯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辛庄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121205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30121。达柯村与辛庄村、小里岩村、大里岩村、董家庄村、石瓮村、南要子村、小峪村、松树岭村、洪河槽村、凉沟桥村、小切村、五弓村、寺掌峪村、井子村、小寺村、栾庄村、北要子村、张家刊村、东西坪村、焦家垴村、张庄村、白土岭村、冀南沟村、桃王庄村、西高家庄村、胡仁村、瓦瓮村、大王庙村、菩萨崖村、曹家庄村、黑水坪村、米汤崖村、朱砂洞村、大洛水村、牛道村、苏家嘴村、李家嘴村相邻。 还有1个地名与达柯村同名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辛庄乡达柯村介绍

达柯村位于辛庄乡西南5公里处,距县城41公里。据查,明初,贾氏自山西洪洞县来此立庄。所居地山大沟深,原名为:"大沟村“。清康熙年间许氏自本县城关迁此。为使村庄兴旺发达,林繁枝茂,故村名为达柯

据查,明初,贾氏自山西洪洞县来此立庄。所居地山大沟深,原名为:"大沟村“。清康熙年间许氏自本县城关迁此。为使村庄兴旺发达,林繁枝茂,故村名为达柯。

旧时,达柯村经济萧条,文化落后,天灾兵祸,民不聊生。人们常用“地瘠民贫”来概括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貌。〔雍正〕《井陉县志》载:“井邑处万山之中,类多不毛之土,总有岗坡林麓,率皆硗瘠,雨泽稍愆,便成赤地”。达柯村全村仅有耕地140余亩,且均为旱地。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左右,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极低,丰年亩产不过百斤,歉年收入更微,除交纳地租和税赋,所剩无几。大部分人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每至严冬,贫者往往一家人挤在一炕取暖,出门只备一件棉衣,轮流使用。一日三餐,多以糠菜为主,难见细粮。遇有瘟疫灾荒,人们辗转流徙,逃荒要饭,轻则露宿荒野,食草根树皮;重则饿殍遍野,路绝人稀。

由于达柯村地瘠民贫,居住分散,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只有少数人家请得起私塾先生,识文断字的人很少,人们生活在比较原始、愚昧的社会环境中。遇有灾难,只有求助于各种神祗保佑。因此在本村范围内,形成了多神信奉和多种崇拜。天旱无雨时,到龙王堂祈祷;无有子嗣后代,到全神庙求观音;遇有不公,拜关老爷求助;有灾有难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在形成多种习俗的同时,世代村民更加注重保护各种神祗,特别是感觉到所求神保佑顺利得以实现后,在神祗院内栽树、护树成自觉行为,这也是达柯村各种庙内古树成荫,生存数百年的缘由所在。

旧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代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旧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达柯地区的物产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得不到发挥。因此,经济文化等方面均落后于全县、全乡,是辛庄乡最贫穷地区之一,人民生活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产力得到解放,生产关系也不断调整和改革,山区的资源和优势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发挥,小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交通过于偏远,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都远迁至县城及矿区周边村庄就业或帮助孩子就读,村内常居人口多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远迁外乡的达柯人,将有限的财力用于在外购置房产、孩子就业,村内群众翻建房屋的欲望越来越小,造成村内大批的旧房屋得以留存,形成古色古香的石头巷、石头街。

达柯村层峦叠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沿冀晋分界村庄周边筑有驴桥口、神堂口、达柯寨关隘。历史上达柯人民深受兵燹匪患之苦,为抗击敌人,求得自保,村民演习了社火、武功等习武习俗,达柯村民借助险山要寨和村人流传的习武风俗,在小范围内保护了达柯村人的人身安全。

建国后,达柯人民结束了灾难深重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开发自然资源,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善交通,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出大力,流大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温饱,“糠菜半年粮”的历史一去不复返,1998年进入小康行列。人畜饮水逐步从池塘、旱井窖向干净、卫生的深井、自来水方向发展,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来,达柯人民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借助山川旖旎、路幽林深,寨险关隘、传说优美,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积极筹建石头村开发,达柯正借助自己原汁原味的石头村风采,引得世人关注,成为更多志者攀岩、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达柯村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辛庄乡。

达柯村位于井陉县西北部深山区,总面积6450亩。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西与山西省平定县毗邻。中间村落被四面山脉包围,地势较平,犹如盆地。

总耕地259亩,均为旱地,饮水靠旱井窑。耕地边缘生长着许多旺盛的红枣树,且挂果良好,居民房前屋后栽植着各类果树。

全村有55户、168口人,均为农业人口,汉族。

2004年以前有学校1所,教师1人,学生6人,2005年9月1日村小学撤并至辛庄寄宿制小学。

辛庄乡达柯村中老年扇子舞第一部1

辛庄乡达柯村中老年扇子舞第一部2

辛庄乡达柯村中老年扇子舞第二部

文一 古树、老房子

名画达柯古槐1

写生达柯古槐2

文二族谱故事

本村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家族族谱,久远的祖谱有的已经流失,有的在文革期间破四旧时被毁坏,现存的家谱大多是过年等供奉用的家谱案。其中许氏在达柯村是大姓,人口占全村百分之六十,许氏祖谱最多已保存8代以上,存放于村民许富家中。贾氏祖谱保存4代以上。各个姓氏的祖谱在本姓辈份最高的人家保存,家族有喜事、白事时均要在显著位置悬挂祖谱,告知祖先家族有人员进出。

据本村许氏族谱记载,许氏从井陉县城关迁入。祖上许自严(荣禄大夫、曾任山西陵川县知县、陕西临洮府通判)、许国壁(通州副总兵),在《辛庄乡志》 中记载许自严、许国壁祖籍井陉县辛庄乡洪河漕村。

一、民间文学

1、 砸脚山与金牛洞

相传妙庄王火烧白雀庵,烧死了五百和尚,五百尼姑,三皇姑被韦驮用竹节钢鞭从火中挑出。韦驮是位护法天神,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见三皇姑有难,特赶去相救。妙庄王听说烧死那么多人,以为三皇姑也死了,嘟念说:“不孝儿,当得恶报。”他那知韦驮将三皇姑从火中挑出后飞落到一个黑虎背上,这黑虎驮着三皇姑来到了山西和河北交界处的鹿峪沟,三皇姑一看这里是个修行的好去处,便从虎背上跳下来修行,然而当他一只脚刚落地,那山峰便往下沉,三皇姑连忙又跨上虎背,原来这山下有一个仙洞,里边住着一头金牛,那金牛受到惊动,便从洞中窜出,蹶起尾巴,一路狂奔,一路屙屎,一路撒尿,奔仙台山而去。三皇姑见此山已有金牛占据,便驱猛虎继续赶路。

直到现在达柯村西的那座山仍叫扎脚山(山顶有一个脚形的地方寸草不生,据说那就是三皇姑扎脚的原因),扎脚山下有个金牛洞,也有金牛屙下的牛粪(一种金属矿,金黄色,从达柯一至到杨树庄山梁上到处都是),扎脚山下有股泉水就叫牛尿泉(即现在的神水泉)。

栾庄杏子山菩萨庙上有一尊石鹰,双目有神,神态庄重,龙王庙山门朝阳洞内的石壁上还留下了文殊菩萨所乘的神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妙庄王火烧白雀庵,冤死了五百和尚、五百尼姑,心里还挺舒,有一天喝了人参汤,不小心浇到大腿上,把肉烧坏一小片,这片坏肉,越烂越大,一烂成个人脸,脸上有眉有眼,有鼻子有嘴,有耳朵,妙庄王说啥它说啥,妙庄王吃饭它也张口要,最气人的是,妙庄王吃一口得喂它一口,别人喂还不吃,一会儿不喂,就疼得妙庄王死去活来。晚上,它不瞌睡,妙庄王不能往炕上躺,得陪伴它坐着说话,要不就疼得钻心。天下多少名医都请遍了,也不管用。真是好医生治不了该死的病,阎王爷不怕你有钱人。

再说吕洞宾打没观音以后一直在找,后来算出苍岩山的三皇姑是观音转世,就摇身一变,变了个牛鼻子老道,到金銮殿上告诉妙庄王说:“天下只有我能治好你这病,可是药好找,药引子难寻。”妙庄王夸海口说:“富贵莫过皇家,你说什么药引子难找?”吕洞宾说:“得用亲人的手和眼才行。那些文武大臣和娘娘、贵妃的也不顶用。”

妙庄王一听,只有用亲闺女亲儿子咧,就问大皇姑,大皇姑说:“俺不给你。”起身跑了。再问二皇姑,二皇姑嘴不说心里话给了你我怎么活,没言声也溜了,急得妙庄王哇哇哇的就在金殿上哭骂开了,边哭边伤心地说:“要是我三皇姑在身边,她心地善良,肯定会舍命救我。如今,大皇姑、二皇姑都跑了,三皇姑早死到白雀庵了,那我也只好去死了!”吕洞宾说:“我会算,三皇姑没有死,现在在苍岩山修行,为何不去找她?”

妙庄王速派大臣,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捧着圣旨上苍岩山上借亲闺女的手和眼,三皇姑一见使臣到来,接过圣旨二话没说,割下手,剜下眼来送给父皇做药引子,自然妙庄王的病很快就好了。

人常说:“虎毒不食子。”那个人的心不是肉长的?妙庄王病好后,良心发现,连夜乘着銮驾到了苍岩山对面的銮台垴上,封三皇姑为大慈大悲菩萨,全手全眼观世音,金童玉女听错了,把圣旨传为封三皇姑大慈大悲菩萨,千手千眼观音。

2 、捞饭盆

在达柯寨下,住着许多村民,男耕女织,丰衣足食,有吃不尽的面,用不尽的米,发愁的是,年年有新米,年年吃虫米,簸也簸不尽,晒也晒不完,天天为米虫发愁,一天,许家老太正在唠唠叨叨地捉米虫,正好走来一位道人,道人问她:“有什么愁事,唠叨不休?”许老太就把米生虫、吃虫米的事告诉了这位道人,这位道人不慌不忙地说:“老人家,别发愁,在达柯寨下,建个虫王庙,米就不生虫了,也就不用吃虫米了。”说完就云游走了。许老太就把这事告诉了家人,他们就按照道人说的,盖起了虫王庙,正如道人说的真灵验,从此以后,米再也不生虫了,他们也不用为吃虫米的事发愁了,因为自从盖了虫王庙,他们就成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光蛋,没有米,那也虫,这正是为了不吃虫,砸了捞饭盆。

3、龙盘凤

达柯村本是一块风水宝地,阳坡长岭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寨垴就是龙头,背坡长岭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河沟中间是一个聚宝盆,应该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可祖祖辈辈没有出现一个杰出人物,据传说,龙和凤本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谁知道达柯村的龙凤闹起了矛盾,龙说达柯的好运是他带来的,凤也认为达柯的好运是她带来的,达柯出了俊男,凤就嫉妒,达柯出了巧女,龙就发难。有一年,达柯村修公路,在村东山梁上,挖开了一道口子,结果当年村中就出了两个女状元,凤就托梦给达柯村的族长们,说祖祖辈辈达柯不出人,就是龙在从中作梗,现在在它脊背上开了一道口,就出了两个人才,如果在它背上再开一道口,还会出人才,说来也怪,有一年,松树岭修公路要通过达柯,在阳坡长岭上,又挖了一道口子,结果又出了两个人才,后来凤又托梦给村中的族长们说,如果在寨垴下再挖一道口子,恶龙就会被彻底制服,达柯村就会人才辈出,兴旺发达。是否是巧合,不得而知。

4、 透口窑与金钥匙

金牛洞中锁着一头金牛,那是太上老君的座骑,但这头牛很不老实,常常给老君惹点儿麻烦,闲暇时就把它锁在金牛洞,老君天天炼丹,常常忘记了拿钥匙,遇有事情手忙脚乱,为此受到玉皇大帝的多次责备,老君想把钥匙放在哪里才能记得住呢?正在苦思冥想,一根带钩的酸枣葛针勾住了他的衣襟,他恍然大悟,何不把钥匙挂在酸枣树上呢,枣树上有钩,牛也不敢靠近,这个办法很保险,所以,他随手把金钥匙挂在了酸枣树上。酸枣树受到了太上老君的青睐,化作一道青烟,飘落到砸脚山下的西岔沟,形成了酸枣垴,酸枣垴上高高突起的部分,就像一把金钥匙,那正是太上老君用来开启金牛洞的钥匙。老牛在洞中呆得久了,也不见老君来开锁,天天望着洞壁发呆,突然有一天,老牛觉得浑身发热,丹田之气涌贯全身,两道金光从眼中喷出,射穿了洞壁,射穿了对面的透口窑,细心的人稍一留意就会发现,金牛洞口对着透口窑,这就是透口窑与金钥匙的传说。

二、传统戏剧

晋剧又称山西梆子,在辛庄地区由来已久,流行较广。早在民国初年,山西老艺人荫营红(艺名)在井陉传艺,加之辛庄乡紧靠山西,所以晋剧在辛庄地区广为盛行,桃王庄、南要子、石瓮、辛庄、达柯、洪河漕、西高家庄、大王庙、黑水坪、瓦瓮等村的业余剧团多为山西梆子,石瓮、达柯、桃王庄的梆子剧团有较高的水平,常常在农闲时节到外地演出,南要子村的刘德、达柯村的许三小曾被县星火剧团聘用担任主角。

三、传统手工技艺

1、荆编

荆编在达柯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人都是荆编的行家里手。

自古以来,村民就把荆条编成的器物当做日常生产工具和家具使用。其中包括载筐(粪筐)、粮囤、囤底、花娄、跨娄、篮子、筐子等。无论编织何种工具器物,其程序均为:打底、收径、拉帮(含拨花)、收口、锁沿。若编载筐(粪筐)、篮子则还需要上(拧)系子。编匠巧不巧,全凭在阙爻(音quéyāo)。荆编是一种手艺加力气的活儿,要求编出来的器物周正、结实、美观,而且按照自己的设计成型,必须让手里的荆条听话,只有技术,没有力气也是不行的。

2、扎笤帚

笤帚做为日常清扫用具,代代传承,其使用历史无考。达柯很多人均会自作。其主料用黍、稷、高粱穗脱粒后的穗枝杆和细麻线。扎笤帚须有扎笤帚拐子为专用工具,扎笤帚拐子以一个Τ形小木架的尾部,用一条细绳与一个长约40厘米的弓形木杆的中间连接而成。捆扎时,先将弓形木杆捆在腰间,然后用细绳缠绕一束穗枝杆,双脚登Τ形小木架用细绳将穗枝杆系紧,再用细麻线扎住。然后将穗枝杆后部分开,将另一束穗枝杆夹在中间,用前法扎牢,依次捆扎,扎完五束,即可扎把。黍、稷笤帚把横握,高粱笤帚把竖直。

3、地方特色小吃

(1)、闲饭(稀菜饭)

闲饭是一种集瓜、菜、米、面四者于一锅的“混合饭”。做法,将水烧开后,先把瓜或蔬菜(北瓜、胡萝卜、红薯等随口味挑选)放入锅中,然后将米洗好放入锅中,放瓜菜顺序各不相同,有的放入瓜菜就放米,也有的将瓜菜煮半熟才放米。(如锅中有红薯,要在饭煮一段时间后用勺搅一搅,以免将红薯粘在锅底,以致将饭煮糊。)在秋季还放些杂面条、白面条、玉茭面疙瘩、白菜叶、也有用少许油烹葱花的,再煮一会儿,即可食用。

(2)、“疙瘩捞饭汤”

烧开水后,先下稍多点米,米熟未烂时,捞出来盛在盆里称之为“捞饭”,然后再按闲饭的做法做成饭汤,再放些玉米面做的疙瘩,食用时,先将捞饭盛在碗里,然后再浇上饭汤,称为“疙瘩捞饭汤”。这种“疙瘩捞饭汤”烹些葱花更为好吃。

(3)、窝窝

用玉米面(以前搀些豆皮、糠类、现在尝鲜多搀白面),搀水合面或捏成圆形头饼子,巴掌大小,或锥体形中空的窝窝,上锅蒸熟食用。现在有的人做饭时加些白糖或红枣,更为香甜可口。

(4)、柿子窝窝

又称甜窝窝。用玉米面搀软柿子合成面团,捏成饼子状,上锅蒸熟即可,粘甜可口。

(5)、豆渣窝窝

用玉米面或黏米面,搀豆渣加盐、花椒面捏成饼子,上锅蒸熟即可,即把豆渣充分利用,吃起来又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6)、菜饼子

与窝窝做法略同,不同的是在合面时搀上萝卜缨、洋槐花、豆沙或野菜叶(如榆树叶、洋桃叶、黑汗叶、青衣菜等)。食用时就些炒辣椒、蒜泥,美味可口。

(7)、疯老婆

将晾干的嫩玉米豆用碾子轧成小颗粒,搀上萝卜丝,加水合成面团,捏成长条,手掌薄厚大小,上锅蒸熟就上蒜泥即可食用。如无嫩玉米豆,用玉米面也可。

(8)、块垒

又称其为“苦垒”、“挠挠”。做法是,水烧开后,将玉茭面和菜(多用萝卜缨、洋槐叶、黑汗叶等)倒入锅中,搅拌均匀,上锅蒸熟浇上蒜泥中就些辣椒食用。当今又有新的做法,把洋白菜切碎,上锅炒一炒,用两份白面一份玉米面加少许水搅拌,撒到白菜上蒸熟,菜与面块搅拌均匀然后食用。

(9)、团子

用玉米面搀些黏米面(黄米碾成面,本地人称黏米面),合成面团,擀成圆片,包上馅 锅蒸熟即可。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萝卜片,加些粉条、黄豆、油、盐、葱等佐料调成的馅,称之为“菜团子”;一种是把小豆或红豆煮烂,加蔗糖调成“豆馅”捏成团子,称之为“豆馅团子”。

(10)、厚煎饼(折饼)

玉米面和稷米面搀合发酵,加碱面合水调成“沫糊状”,浇在煎盘或闲食鏊子上(本地常见的一种炊具,圆形,中间高,四周低,直 约为一尺,浇上“沫”可自动流民圆形)烙熟即可食用。又酸又甜,松软可口。

(11)、煎饼

用小米、玉米、黄豆、绿豆、小麦加不浸泡一夜,第二天加些花椒、芝麻,上磨磨成稀粥状,加合适盐,摊在煎饼鏊子上烙熟,薄厚如纸,香脆可口。吃不完时,两乡张叠成三角状存放,待吃闲饭时,泡上一对,或把煎饼撕在碗里加葱花、香油、酱油,用开水浇开食用,香软爽口,成为当地多数人爱吃的美味。

(12)、闲(咸)食

用玉米面或白面、小米面、搀菜,现在有搀小葱等,加盐搅成稠粥状的“沫”,摊上鏊子或煎盘上,加盖蒸烙,熟后蘸蒜泥食用。

(13)、抿絮

白面或玉米面搀豆面加水合民面筋,用抿絮床儿抿在开水锅中,边抿边煮,熟后用笊篱捞出,浇上卤汤即可食用。卤汤多以酸菜卤,也有在闲饭锅里煮抿絮的,再烹地葱花味道更好。

(14)、饸饹

用玉米面、白面、山药面、豆面均可,合成面团,放在饸饹床上压到开水锅里,熟后浇卤汤食用,卤汤可根据自己口味配制。

(15)、年糕(黏糕)

逢年过节,婚嫁娶聘,生辰庆典,无论何家都要蒸糕待客,以望“高升”,(黏糕)香甜可口,制作手艺精湛,原料为黏米面搀少量玉茭面和红枣,一层面一层枣撒在蒸笼上,一边撒,一边蒸,熟后趁热切成条块状,又甜、又软、又黏。过年蒸糕,又与“升高”谐音,正所谓:“既是美味又寓意吉祥”。

(16)、糜

以小米与黄米搀合,加枣或红豆,煮成稠粥状,熟后就炒菜食用。以前的农户,干重活或出远门多吃糜,营养好,吃了“顶事”。

(17)、杂面条

绿豆、黄豆等豆类去皮搀适量小麦碾轧成粉,用细箩子过了,擀成很薄的面皮,切成细面条,下在锅里,煮熟即可食用,美味可口,营养丰富。

(18)、夹心面条(包皮面)

白面合成团,擀成圆饼状,然后山药面也合成面团包起来,再擀成面皮,切成细条。此面条上下二层为白色,中间为褐色,所以称之为“夹 面条”,煮熟后浇卤食之,最好为香椿卤,美味可口,别有风味。

四、民俗

1、节日民俗

(1)、正月花会

达柯村于正月十四至二十四期间过会,届时邻村花会节目集中到村演出,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赶往观看,会日当天从清早迎神接供接火,一直到晚上放完烟火方为结束。1966-1978年花会曾一度停止,1980年前后陆续恢复,1985年后花会初具规模,传统民间艺术得到充分挖掘后,纷纷登场演出。如戏剧、旱船、神火、拉花、霸王鞭、大头舞、钉缸、老娘送闺女、小唱较为出色。花会多由民间会头俗称香头或村中老汉负责,香头有连任,也有一年一届的,整个会日气氛热烈,热闹非凡。1995年后,花会水平明显提高,一般由村委会出面组织,香头协办,彩衣、道具、器乐、音响也由村委会或香头共同筹资采办。2005-2006年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加快,花会形式和内容有了质的变化,内容由原来的嬉笑玩闹,加进了展示当年发展成效,引导农民致富,倡导乡村文明,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及颂扬致富能手的新内容,花会队伍中又增添了农民秧歌队,吹奏队、腰鼓队等。乡政府积极参与花会活动,组织汇演、评选先进,大大推动了乡村群众文艺活动的发展,歌颂了新时代,弘扬了主旋律。

(2)、庙会

二月十九达柯村的老母庙会远近闻名,据说送子赐福,有求必应,因此到那天来求子的、还愿的、布施的善男信女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农历五月十三日为洪河漕村关老爷庙会,庙主为洪河漕、达柯、小峪、辛庄、五弓五村。

七月十三达柯村的龙王爷庙也十分热闹,到那天除了求神祈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邀请著名的戏剧团来村唱戏。

(3)、送腊

达柯村有“送腊”习俗,与现时花会汇演相类似。每逢正月十六,各村红火(节目)早晨在栾庄集中,白天到栾庄、大里岩、小里岩、南要子、石瓮串演,晚上在董家庄“熬油”(过去点油灯唱戏,俗称“熬油”)。正月十七早晨在五弓集中,串演五弓、小切、凉沟桥、达柯、小峪,晚上在洪河漕“熬油”。正月十八,全部集中在辛庄乡大庙,为能争得演出机会,各村须早早来到大庙抢台口排好,即使如此,上台也演不了多长时间,组织者就甩“令旗”,催其下台“腾场”,给下一个村让台口。

(4)、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的日子,有一种高粱做的饴糖叫糖瓜,它是祭灶必须的祭品之一。

传说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专管百姓福祸和善恶的,有灶才为户,因此叫灶王爷。每年到腊月二十三这天,都要回天宫禀报一年来人间的年景和凶恶善良之事。开始时,灶王公正无私,善恶分明,为世人干了很多好事,受到百姓的拥戴。每当回天宫的时候,百姓都准备好酒好菜,牲口草料送行,希望它“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一些仗势欺人,坑害百姓的人,对灶王的大公无私很是害怕,于是他们挖空心思拉拢灶王,给灶王送时尚衣料,上等首饰,美酒佳肴,对灶王爷奉承巴结。灶王收取贿赂后就到玉帝哪里颠倒黑白,把坏人说成好人,歉年说成丰年,置百姓疾苦不顾。百姓们设法做了糖瓜作为祭品,灶王吃了糖瓜黏住了嘴,到玉皇大帝面前无法禀报。就这样,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王的风俗就流传下来。

每年,村民在自家灶口燃烧旧灶君牌位,放炮表示欢送上天,除夕晚,再放炮迎灶君回民间。

(5)、老君节

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君又称太上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又叫李冉,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是道教的创始人,曾为周朝守藏室吏,主要从事八卦炉炼丹。因传老君为“同煤窑以助火之神”为祈求平安,在老君生日这一日,往往请戏团来表演放焰火,以示虔诚,祈盼平安。是日在老君祠焚香上供。

(6)、老母节

农历二月十九日是老母节,辛庄俗称之“老母”,统称“观音老母”,二月十九日为诞生日,六月十九日为得到日,十月十九为涅槃日。

(7)、白观音节

农历二月二十五为白观音节。据传,她大慈大悲,闻声救苦,所以没有儿女之人家,都要到白观音庙里去偷供桌的莲灯或座下的观音绣花鞋,焚香祷告,期望观音能“闻声松子”。有的人家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寄锁在观音庙里,待孩子满一十二岁,在生日那天到观音座前,焚香供果,祷祝开锁。每年二月二十五施舍米粥,以寄消灾免祸。观音有三十三中化身之说,白观音一般塑像像为穿白色衣服,手执红莲,坐在有软草的石头上,双手结定印,称为“比丘、比丘尼身”。

(8)、踩街

庙会踩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风俗,在踩街队伍的前头要安排穿着戏装,化好妆的四大天王和八仙,队伍最后是穿着神会衣装的善男信女抬着庙会神位。意在天王镇宅,八仙开道、神仙保佑、村安人乐。旧时踩街是为了安村宅,镇邪气,求得平安的一种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现已逐渐转化为人们对文化素质、精神风貌和幸福生活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

(9)、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传说姜子牙封妻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避穷神称这天为“破五”。有的人家把神上的纸马缴了(火焚),有的把纸马折住压在神前。初五是正月初一以来的扫除日(旧时有初一不拿针、不拿钱、不拿扫帚的说法)又名为“扫穷日”,燃放爆竹烟花比过年时更多更烈,谓之“撵穷神”。初五这日在中午吃饺子,有的人家三顿都吃饺子,寓意捏扁食叫“捏穷口”,吃饺子叫做“吃元宝”。表示人们远离贫困,企盼富裕。

(10)、烤“十字火”

正月初十晚饭后,一般在十字街十字道口(也在本家大门口的),将一年当中无用的旧鞋、旧袜、破草帽、草盖、破筐和其他不能用的家什炊具等破烂儿堆积点燃,待火着旺,围观者齐烤,据说能去灾消病,来年健康。初十早,家家必食“十字蛋”,“十字蛋”由谷子、玉米、黄豆、小麦等杂粮混合碾成杂合面,做成馒头形,上笼蒸熟,掀锅盖时,观看每个小坑水多少,而判断本年某个月雨水大小。“十字蛋”还有其他造型,谷穗、玉米穗、打谷场,“丫”字形为顶门杠等。生活水平提高后,做“十字蛋”者已不多。

(11)、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有挂灯、观灯习俗,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元宵庆贺,古今通行,夜以继日,灯日交辉,习俗相沿。元宵节,走亲访友,燃泡拜跪,毕恭毕敬,盛服美食,鼓乐歌舞,终日不休,晨朝愿心,烤百叶火,口中有词:“烤烤手,活长久,烤烤腿,活百岁……”俗称可以去百岁。

新婚女婿兴“住正月”。初十左右岳父将女婿请来,除自家以好饭佳肴款待外,亲友乡邻轮流请叫,以使新婚女婿认亲认族,熟悉门户,而妻弟子侄辈则对新婚女婿嬉笑取闹,尽情玩乐。

从正月十五到二十左右,各村定期过庙会,是时,大戏、社火以及拉花、善舞等一切民间艺术竞相演出,俗称“过会”,又称“赶庙”也称“闹红火”。晚上玩灯、放花火。

(12)、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日,叫“填仓节”(填仓日)。正月二十四晚上睡觉前,农妇们用簸簯盛上细灰,在门前或是院内撒成一个一个圆形,在当中撒些米谷叫“粮仓”,有的放些硬币叫“钱仓”。一边撒一边说:“吃不愁,花不愁,大囤满,小囤流”。正月二十五早晨放大量鞭炮叫“爆仓”,寓意粮满囤、钱满囤。并吃顿扁饭,以示庆贺。

(13)、龙头节

二月二为“龙抬头”节,是主管行云布雨的龙经过冬眠以后,到这天开始苏醒,农民请求风调雨顺,所以这天禁止担水,怕把龙王担到家里。二月二,人们要剃头,寓意“剃龙头”,主吉利。人民多在这天理发。因为当地人正月不理发,有正月理发“防舅”,的说法。饭食各村不同,有吃面,叫“龙须面”;有的用米饭炒熟,加调料熬粥,叫“喝香茶”;有的摊煎饼叫“揭龙皮”,有的把春节、元宵节剩下的食物吃掉叫“啃龙头”,以示春节到此结束。又传这天是土地爷的生日,清晨给土地爷燃烛焚香,且有用杂面条或挂面上供的习俗。

(14)、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古称“中元”,有上坟烧香祭祖的习俗。现只是在中午吃扁食或其他美食佳肴示祝。

(15)、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十一年中上坟祭祀的第二个大节气。名曰“送寒衣”。寓意天寒即将入冬。烧纸化钱,并用色纸做成冥衣,在坟前烧纸致祭祖,在外人员大都回乡尽孝以表不忘祖先养育之恩。

(16)、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日百姓有上平安供习俗,尤其是新屋乔迁的第一年,必不可少。这日,置香镙,纸马、“金华”、“银灯”,馍馍等供品祭拜家宅六神,保佑全家平安。

五、婚礼

古代,结婚必须履行六种礼节,六礼即备,夫妇条件完成。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双方姓名及生辰八字);观大吉(批八字合婚);纳征(送聘礼订婚);请期(称递期,议定婚期);迎亲(新郎亲自迎娶)。富人家讲排场,大都按此程序完成儿女婚姻大事,穷苦百姓则因陋就简,象征性的尽自家所能操办儿女终身。乡情婚俗被视为家族大事,虽世代沿袭传流,但也融进了不少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婚礼一般分议婚、订婚、递期、迎娶四个步骤。

1、、议婚

旧时男女双方成婚,不由个人做主,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可行夫妇大礼,否则便视为不孝,呼之曰:“有悖纳常”。更有甚者,如两家比较要好,或为世交的,便指腹为婚,孩子尚未出生便给他(她)们套上了月老赤绳,来“确定”他们一生的命运,不知酿成多少悲剧。提亲时多讲究“门当户对”,两家必须地位相称,资财相当。此外还看属相生肖是否和合。如歌谣:“世上白马犯青牛,金鸡遇犬泪交流,鼠羊夫妻不长久,龙兔姻缘一旦休,猛虎见蛇如刀锉,金猴逢猪不到头”等等,属相不合者不能成为夫妻。这种陋俗不知使多少有情人难成眷属。新中国成立后,婚俗也随时代不断改进。男女地位平等,妇女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深闺秀女。妇女参加到社会、生产各个领域,适龄男女接触多了,自然就互相爱慕生情,此时提倡婚姻自由,虽有少数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也抵不住时代的潮流,终以“妥协”告馨。虽然是儿女自由选择对象,但古礼仍循,订婚前便找“现成媒人”撮合,于成婚之日,请“媒人”赴“亲家席”,还要送三十个大馍馍权作谢礼。或者父母央求媒人牵线搭桥,然后双方男女会面,相看中意,再经双方家长同意,商定婚事。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恋爱双方交往方式逐渐增多,比如逛街、通信、互请吃饭、外出游玩等,男女成婚大多情投意合,再不受其它约束。

2、订婚

旧时,经第一步议婚,双方均无异议后,男女两家各具子女庚帖(即生辰八字)互换,一般由男女长辈或媒人执男子庚帖到女方定亲。一般没有女家先出帖的,俗语说:“闺女没有倒赶门儿”。年谓的庚帖又称“四柱帖”既将婚者的姓氏、名、字、生辰,三代宗亲籍贯四项内容一一写明。男帖写乾造于某年某月某日生,且用干支纪年月方法书写,并非现在的公元年法。写“乾”与“坤”盖取乾为天,坤为地之意,古人“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见一斑。换帖时男方附聘礼(多为首饰、服饰、财帛之类的物品),女方也有薄物回赠。到了清末时期,由于地瘠民贫,溺女成风,造成男丁过剩,娶妻困难。女家则索聘繁多,往往把索要财礼录在回帖正面,男家肯按条件出具彩礼,即为订婚仪成,否则便告“吹灯”。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执帖订婚的方式逐渐消失。本乡农户一般由男方近族长辈(当家儿的叔叔、大伯)前往女家商定儿女婚事,女方置办酒席招待,席上将婚期、彩礼、递期所用馍馍的数量,新婚物品及家具的置办等一一谈妥,订婚仪式便告完毕。这桌酒席一般由男方付给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席钱”。订婚和递期两个仪式也有同时办的。

3、递期

古时又称“传书”,日期一般选在换帖订婚后迎娶前数日,或一两个月这段时间。男方按女方所索“递期馍馍”(一般按女方亲眷数量索要)的数量备好蒸馍,用卜箩(一种方形的盛物家伙儿,本地音‘不牢’)抬着,且里面多放6尺红布,称为“盖斗红”,还有红布条捆好的葱和粉条各两把,连同婚书(即龙风帖)及布料由男方同族长辈送至女家,是将要迎娶的意思,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女家则备宴招待。古时女家有“回书”及“回礼”,现无。女方接到递期馍馍后,按远近亲疏把不同数量的馍馍遍送亲戚、朋友。女方分送大馍馍时一并通知迎娶日期,以便亲朋准备礼钱、礼物(赏送),届时参加婚礼。同时女方长辈在亲戚女眷中物色“送女客”(音‘切’),挑选送女客的规矩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容貌端庄、落落大方、能说会道、知俗识礼(指婚俗和礼节),生肖相合、命里全奂(指父母俱在、丈夫平安儿女双全)。具有“姐姐能娶不能送”的说法。除挑选女客外,还要挑选5—8岁的“中见”男孩(俗成为“压轿孩”)和4—8名男送客,所谓的“中见”也还是属相要全,男方家也按“中见”之说挑选“娶女客”一名及男“陪客”4名。

红白喜事离不开馍馍的作用。馍馍本是一种普通民间食物,而在井陉馍馍除了填充饥外,还有诸多用场。

走亲馍馍,走亲友均有“挎篮馍馍”并按照红白喜事讲究“留双留单”。亲友拿来馍馍,主人不能全部留下,要按当地惯例数目“押回儿”。

下书馍馍(又称“递期馍馍”)。男女婚礼前一个月左右,要进行“下书”(递期)仪式,男方要按女方的亲友数量馈道送馍馍,一般的数量在200-300个之间。女方将此馍馍送给自己的亲友,近者送4个,疏远者送2个,并通知亲友光临既定的婚礼。

男方送下书馍馍时,千万不能忘记挑出20个最好的馍馍送给牵线搭桥的媒人,此为“谢媒馍馍”。

婚嫁馍馍。在娶亲那天,女方家的亲友都要去给新娘“送饭”,嫡亲必须携带30个馍馍。婆家掌事人要将各位亲友的馍馍留取,而后也按“留双不留单”的习俗剩下“压盒儿”、“压篮”。嫡亲越多,馍馍就越多,一般的喜事能收两三笸萝,约有几百个之多。

丧礼馍馍。办丧事那天,死者的亲友来参加丧礼,一定要带20、30、40、60、80、100个馍馍(根据亲疏而定)。直系晚辈亲戚(婿、侄、甥等)还要送“面牲”、“寿桃”即面捏的猪、羊、桃。

供神馍馍。搞迷信活动也离不开馍馍,初一、十五上供,逢年过节敬神,均要设案焚香,摆以馍馍为主的供品,尤其是正月十五,为了博得观者的好评,人们尽展才艺把面捏成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花卉、瓜果、人物等造型,上笼蒸熟,再染上各种颜色,人称“花儿馍馍”(面塑)。

除上述几类用场外,馍馍还有很多习俗讲究,如新婚第三天,媳妇回娘家要挎“回面篮子”,新女婿正月初二要去女方家“拜节”,要挎“‘拜年篮子”。孩子认义父义母或结义兄妹,也要送“认亲篮子”,俗例繁多,不尽细举。一般走亲、婚嫁、供神馍馍都要包两颗红豆,否则即称“瞎眼馍馍”。

馍馍的习俗趣闻颇多,如洞房的窗口上摆着一摞馍馍,顶端一个插枝桃花,取意“桃花女在位”。据说吃了这“插花馍馍”能生大胖小子,那些久婚不育的媳妇们争相偷吃这个馍,久而久之形成“偷吃插花馍馍”的习俗。

还有人借送馍馍的机会,暗喻影射对方,如往馍馍里包杏,意指女方“酸气”,包辣椒则指对方“毒辣”等等,当然这是极少数人干的事。

4、迎亲

迎亲常称之为“娶媳妇”、“过事”。前期准备,诸事复杂,屋里屋外修饰一新,特别是新房,旧时的贴窗花现仍沿用。20世纪90年代又加屋内挂彩带。娶媳妇前几日,男家预备酒席,邀请族中人(俗称“当家儿”),大伙推选定婚事总管,安排执事人员,定出大厨房(做饭)、小厨房(炒菜)及其它杂役(又名曰“撺掇的”),然后便是盘火起灶、租赁器具、支扯苫布、买办食品、订轿、借马、借执事(指仪仗:旗、锣、伞、扇、牌、金瓜、铖、朝天蹬等),觅吹手(小班)贴喜 、悬灯结彩。富家极力铺张,穷家因陋就简。

女家比起男家则显冷落。虽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出阁本是喜事,可做父母的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家里同族的婶子、大娘、多把姑娘请去吃饭,俗称“离娘面”。家里父母预备好“陪送的”(指陪嫁嫁妆)准备“打发闺女”。女家亲戚朋友要备“尝送”礼物,现在多送现金。

迎娶时,前面为放礼炮者,接着是仪仗队,吹手。新郎冠服整齐,肩披红绸,骑马前行,假如当年年岁为双数,并佩带铜镱 (现已废),娶客和陪客后面骑马相随,贫者骑毛驴,后又随时代发展变化逐年改观,用自行车、拖拉机、小汽车迎娶。现在亦有骑马的,所经地方均鸣炮示意,任何车马人须让路而行,旧时俗成“小登科”。娶亲队伍到女家后,新郎由陪客、娶女客相伴,每过一道门,由陪客赞礼,新郎行行礼,送客拜答,送女客接娶女客,大家茶饭毕,新郎到女家宗祠去拜神主,女家父母允亲后,新郎在神主前跪拜或鞠躬,礼成后女家为新郎披绿绸与原来的红绸交叉成十字,也就是俗语说的“披红挂绿”,并在新郎帽边插金花,现改为佩带“新郎”、“新娘”红花标志。拜神主一节现已从简。娶亲的男方执事人员“偷上新娘家一两样东西,俗称‘偷富贵’”,过后由娘家人用钱赎回以逗乐。然后鸣炮,迎亲队伍出女方家,送客将新娘抱入已点过灯花的轿内,不让新娘沾地,古有恐新娘践踏地神诋的话法,且头盖“盖脸红”,直到入洞房后才由新郎亲启,现已不盛行。新娘带木匣内盛熟鸡蛋、干粮(分为大薄饼和娶女客给的小干粮,小干粮是将面条切成短截,炒过),婚前邀请的“压轿孩”也随新娘上轿(车)。娶亲队伍前面有一“执红毡的”(一般用一块红布),迎亲路上如遇庙宇、碾子、水井等“避讳”之处,拿红毡象征性地遮住,才让队伍通过。起程时,新郎上马前,由牵马人将马头驳回,俗称“驳马认亲亲礼”,现在从略。娶亲队伍的行进路线本地有个说法,就是“不走回头路”,也就是不走同一条路,中途花轿不能落地,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用红毡铺地方可落轿。

迎亲队伍到达男方家大门口,须由男家同族女眷(多为中年妇女)“全奂”者启轿帘将压轿孩与新娘引至洞房,压轿孩有索要红包的给双数,然后再由中年妇女用丝线为新娘绞绞脸上的汗毛,俗称“开脸”。开脸后,其他人方可进入新房。古时怕新娘沾地不吉,用小轿将新娘抬入洞房,如无小轿,由新娘的长辈将新娘抱入洞房。新娘进门时,门口两旁竖两束红布扎的“干草”(即谷秸)点燃,门口置一马鞍,上放几块黏糕,上贴红贴“步步登高”,并有人新娘头上撒五谷,意在压“三煞”(三煞指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为新郎新娘消灾驱邪,边洒边唱:“一撒如花似锦,二撒金玉满堂,三撒咸享庆会,四撒花阁兰堂,五撒长命富贵,六撒永远吉昌,七撒安康祖寿,八撒子孙兴旺,九撒凶神远避,十撒福禄祯祥”。由于词长繁琐少有人能熟记,逐渐便由亲族长辈即兴发挥,说些其它的吉祥话了事。现在也有撒彩纸片代替的。所有这些进门礼节,皆是取“新娘进门来,日子红红火火,岁岁平安、步步登高”之意。

旧时,在天地爷神龛前设“花堂”,即用黄纸将天地爷龛贴住,上贴红纸剪成的大双喜字,下面置一桌,桌上摆一旧时的“方斗”,内盛五谷、铜镜、天秤(普通的杆秤代之),枣山上面捏成各种图案,用红绿颜色勾染。新婚夫妇在花堂前行交拜之礼,旁有长者司仪,赞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现在本乡村娶亲时习俗已逐渐简化。待新婚第二天,族中长辈择时坐在上房台阶接受新婚夫妇的叩拜。

旧时讲究新娘入洞房后,面向喜神而坐。清乾隆年间所撰著的《协记辨方书·喜神》中说:“喜神甲乙日居艮方,是在寅时;乙庚日居乾方,是在戌时;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时;丁壬日居离方,是在牛时;戌癸日居北方,是在辰时”。古人既讲究迷信又图求吉利,多按此行事,甚至有的人家没有向喜神的房屋,还有借别人家房屋作洞房的,以便下轿入洞房时面向喜神,以求喜神降福,这种习俗现已绝迹,只在洞房内墙上贴“抬头见喜”或“洞房花烛”红纸条便可,意为喜神无处不有,抬头可见。

旧时,新娘枕内装有小棒槌、核桃和红枣花生等物,有祝新娘入门康健早生贵子之意。现在这种做法已绝迹。

女方贺喜的宾客,称为“送饭的”,婆家贺喜的宾客称为“奉礼的”,另外,如有与新娘同村的老闺女,既为尽“地主”之谊又可续同乡之情,便准备上素饺子给新娘吃,称为“小送饭”。往往未端入新房,便被“抢吃”的只剩下几个。大家吃点也占“喜” 气吉祥。由新郎家回赠四个馍馍,以表谢“小送饭”之意。

本地的酒席先招待男方宾客,招待完毕,在院中由男方的大娘、婶子们,排开贺礼,一一唱娘家宾客的“赏送”(指布料和现金),称之为“打食落”(音牢)。唱念完毕后,由亲家双方象征性的互斟对饮,词曰:“亲家母满满盅”。婆家和娘家各自出钱,娘家先、婆家后对等放入新娘房中箱柜,称之为“压柜钱”。本地有“丑公婆、俏媳妇”的说法,有“好耍的”(爱开玩笑的人)往往趁新郎的父母、嫂、伯叔母等不备,用锅灰为其抹上一脸黑戏耍,贺客围观大笑,为大喜之日更添一喜。“新婚三天无大小”,看新媳妇的、要干粮要糖果的、满酒的、出节目的、要求介绍恋爱经过的(这种习俗近年来才有)、到晚上还有“听房的”,谓之“闹房”。

打食落完毕,娘家客才能坐席。现在也不拘此礼。过去,娘家客的酒席上多把“送饭大馍馍”熘熘上席吃(俗称尝尝口头儿)。娘家客饭毕,男家要用车送客,本地习俗,由新郎之姐夫等人,牵一毛驴儿,让新娘岳母骑,表示逗乐,索要红包。

婚后第二天(此俗有在当天举行),新娘把头发盘成“纂子”。俗称“媳妇头”,然后拜神主、拜公婆、拜族亲,受拜者皆赏钱,称之为“磕头”。磕头下拜时,多有当家儿姑嫂们,捉弄新夫妇俩,在席子下面放擀面仗、棒槌、酒瓶等物,再在前面放一脸盆,让他(她)们叫得应,磕得响。嘴里须说:“爹(或其它称呼)啊!俺给您磕头嘞!”(还得听见洗脸盆咚咚作响),还有按住新夫妇俩头硬磕的,只为逗乐。并给本族长辈每人糊一顶花帽,戴上表示喜庆,公婆婶娘脸上抹黑,磕头完毕,全族同人,早餐吃喜面,鸣炮,示意婚礼完毕。中午,女家派人将新夫妇接到娘家,俗成“回面”。饭时,有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里包上尖辣椒、花椒等物,要笑的女婿。第三天,男家派上人拿上馍馍,接新郎新娘到婆家称为“回三住六”。六日后娘家人再把新娘接回,直到一个月后,才复送回婆家,称之为:“过月”。现在人多不讲究这些旧礼,除了“回面”之日必去娘家住着外,其余时间,新夫妇乐意住那边便住那边。

截止2007年有个体私营经济摊点2家,安装固定电话20部,手机10部、自行车5辆、摩托车4辆、汽车1辆、农用车2辆、彩电20台,有1个卫生所。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3707元。

一、农耕

1、谷物类:玉米、谷子、小麦等。

2、小杂粮类:黍、稷、豆类等。

3、油料类:花生、芝麻、油葵等。

4、菜蔬类:白菜、茄子、豆角、西红柿、菠菜等。

5、瓜果类:南瓜、北瓜、丝瓜、土豆、红薯、苹果、梨、桃等。

6、干果类:核桃、柿子、红枣、黑枣等。

二、养殖:骡、马、驴、牛、猪、羊、鸡、兔等。

三、经商

旧时:骡马店铺、修理、水磨坊等。

现代 商铺、电焊修理、水磨坊等。

四、工副业

旧时:赶脚、打短工等。

现代:建筑、经济林药材种植、运输、劳务等。

一、寺庙关阁

1 、观音庙

村西侧中部位置,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长4.5米,宽3米,高3.5米,里边有大量彩绘壁画和一些石砌碑石,绘有青龙白象、四大护法,文革时候做过修缮。

2、 山神庙

位于村东北山坡上,具体建造年代、尺寸不详,文革时候遭到破坏,土石尽显,破烂不堪,只剩遗迹。

3 、泰山圣母院
  始建于明代嘉庆三十三年(1554年),庙主为达柯、小峪、洪河漕、辛庄、五弓,庙院坐北朝南,有正殿,东西配殿,庙门四面建筑,庙院东西宽15米,南北长30米,依山而建,全部是青石垒墙,木架瓦顶,庙宇建筑完整,雕梁画栋,丹楹刻桷,正殿绘塑泰山圣母像,金装粉饰,面貌端庄。东西两殿具有雕塑,庙门有护法神把守,庙院中间有嘉靖四十五年奉香亭一幢。

4 、老母庙

老母庙位于达柯村村中旧戏楼对过,老母庙长4.5米,深4.2米,高4.5米,其中脊下高3米,为硬山式结构,庙有内台,内台宽2.9米,庙口有迎风、勾石,其中迎风宽0.42米,高0.76米,厚0.2米,勾石宽0.42米,长0.58米,厚0.20米,迎风正面刻有龟背,迎风左右两内侧刻有喜鹊登梅、孔雀莲花,勾石正面为画像,侧面为双石榴、双石桃。庙中有庙柱两根,明柱础为上圆下方的“8”葫芦状,柱础直径0.28米,柱础高0.23米,下直径0.3米。庙内置有香炉,香炉为大理石制,长0.29米,宽0.20米,高0.20米,为古时刻画所制。

5 、达柯寨

达柯寨位于达柯村北,远望像一株巨大的竹笋。孤峰突起,高高耸立在万山之中。面对达柯村,背临芦峪涧,左扼洪河槽,右倚黑尖山。山体陡峭,易守难攻。战乱年代,村民多避战祸于寨上。由于其山势险峻,流寇盗匪未曾侵扰。达柯村民得以一方安宁。过去,为求平安,寨顶建有关公庙,因年深日久,庙宇塌圮。后村民为了祭祀方便,将关公庙搬到寨下。今达柯寨绿树成荫,野花遍寨,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古院落

1 、许彦庆古宅

古宅上下两层,青石砌浆,白灰勾缝,木石结构,坐北朝南,为清初建筑,距今200余年。在上房门口左墙垛上,离地1.2米处,供有天地神龛。木门和窗户上有传统老式木雕花格,拱圈形大门和窗户。大门两边各带一小窗户,叫“拨浪鼓门”。建筑古朴壮观,居住舒适,防震性能好。曾用为达柯村小卖部。

2 、许瑞堂古宅

古宅座北向南, 单檐布瓦顶硬山式建筑; 过亭砖木石构, 青瓦布顶,为清初建筑,距今200余年。院内建有影壁,影壁绘画精美,影壁中下部位供有土地神龛。屋门为平顶木质两扇门。老式花格窗棂,花鸟图案。建筑年代久远。院落为长方形,宽敞明亮,建筑古朴典雅。院内有立有福寿碑文。

3 、许金生古宅

古宅为单檐布瓦顶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石木混合结构,为清初建筑,距今200余年。过亭砖木石构, 顶现代板瓦,青石浆砌,白灰勾缝。屋门为平顶形传统两扇木质门。整个建筑历史悠久,风格古朴,有历史的厚重感。

三、古戏楼

建造年代不详,戏楼高约4米,卷棚式顶,布瓦,砖石木结构,前台为砖木结构,前台和后 台之间,石墙砌隔,两旁留有上下场门,现已弃用。

四、古井

位于村西侧的北部位置,建筑年代不详,井深52米左右,井口为60*60公分的方形,上有相同面积的石盖,无辘轳,井水清凉甘甜,现仍在使用。

五、古墓葬

许氏墓群

位于村西南部,有十余座,其中三座较为古老,但年代已无从考证,无墓碑,周边有几棵柏树和一些杂草。

六、其他古建筑及文物

1 、酒坊

达柯村酒坊位于村东东坡坟下,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大上企业,本村就办起了酒坊,主要匠人许昌太,许四毛,原料来自当地的特产,红枣、黑枣、大小柿子,生产规模不大,年产6000余斤,主要供当地百姓和辛庄大集、台头大集、西家庄大集批发零售,虽然是土法生产,工艺简单,但酒质上乘,从不掺假,口感火爆,后劲大,很受当地百姓欢迎。1961年困难时期下马,停产。到1978年大包干时,村中上年纪的人还念念不忘达柯酒坊,把酒坊所用的器具买回家。

2 、古钟

村中古钟铸于光绪十二年,高1米,直径40公分,悬挂在老母庙前的古槐上,钟上记录着老母庙的建造时间等情况,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毁。

3、砸脚山

在达柯村西南海拔 1,040.8 米 。有明长城接入至此 。


   家乡特色 (22张)

许鼎记,许氏祖先,达柯许氏创始人。

许凤元,六品铜顶,善于诉讼。

许珠,小名二九,游击队长。

周边村庄

达柯村 地址:石家庄市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