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村
皇甫村 皇甫村概况 皇甫村建制沿革 皇甫村行政区划 皇甫村地理环境 皇甫村自然资源 皇甫村人口民族 皇甫村政治体制 皇甫村经济概况 皇甫村社会事业 皇甫村历史文化 皇甫村风景名胜 皇甫村著名人物
皇甫村隶属于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孙庄乡,是武强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势最高村,武强县最大村庄。古有 一皇甫二北京三天津四上海之说,来形容皇甫之大。人口5000余人。每逢农历 四、七、十为集市。随着村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村党总支着重抓了以“一室、一会、一队、一团”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文化扎根活动,切实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隶 属 衡水市武强县孙庄乡 电话区号 0318-375--- ...
详情皇甫村隶属于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孙庄乡,是武强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势最高村,武强县最大村庄。古有 一皇甫二北京三天津四上海之说,来形容皇甫之大。人口5000余人。每逢农历 四、七、十为集市。随着村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村党总支着重抓了以“一室、一会、一队、一团”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文化扎根活动,切实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隶 属 | 衡水市武强县孙庄乡 |
电话区号 | 0318-375--- |
邮政编码 | 053300 |
人口数量 | 6000+ |
集市日期 | 农历四、七、十 |
占地面积 | 15000+亩 |
每当夜幕降临,武强县皇甫村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有的去图书室看书读报,有的到书画社切磋技艺,有的走上街头扭起秧歌,有的聚在一起唱起了河北梆子……村民们高兴地说:“业余生活充实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皇甫村有4000多人,是武强县最大的村。随着村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村党总支着重抓了以“一室、一会、一队、一团”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文化扎根活动,切实促进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一室,农村图书室。该村根据农民的需求,改变过去把书锁在办公室,只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做法,采取了“承包到人,以文养文”的责任制形式,不仅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且方便了广大村民,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图书室的规范化管理之路,被评为衡水市“十佳图书室”,还上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一会,农民书画联谊会。最早由本村20多名书画爱好者牵头组织,现已延伸到深州、饶阳、武强三个市县36个村庄,会员发展到60余人,坚持每月定期活动两次,逢年过节、红白事都为村民义务写对联,利用五一、国庆、春节举办画展,为村里书写黑板报、街头诗、标语口号。一队,农民业余秧歌队,全村400多名村民参加了秧歌队,购置了锣、鼓、服装等道具,安排了固定排练场地。一团,农民业余河北梆子剧团。由村里老艺人和戏曲爱好者组织发起;现已发展到40余人,他们白天干活,晚上排练,先后排练出文艺节目、戏曲等30多个,除在本村义务演出外,还多次到县乡巡回演出。
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促进了村风村貌的改变。如今在皇甫村,搞歪门邪气的少了;学文化、学科技,开展健康文化活动的人多了,人们纷纷在致富路上展开竞赛,全村85%以上的农户搞起了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等产业,既活跃了农村经济,又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
国庆长假第一天,我们来到武强县孙庄乡皇甫村采访。金秋十月,公路两旁是绿油油的青纱帐和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花草芬芳,五谷飘香,远远望去好像自然而成的水彩画,亮丽莹动的色彩将皇甫装扮成了绿意盎然的桃花源。
进入皇甫村,美丽的景象让我们赏心悦目: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笔直平坦的水泥公路,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的各类门店……真难相信眼前这个颇具都市风格的地方,竟然是地地道道的农村。
皇甫村是个大村,现有人口5000人左右,号称“武强第一村”。
问起村里近几年的新变化,村民们众口一词,都说起了新修的7米多宽的水泥路。“村里原来是土路,下雨下雪成了泥路,别提多难走啦,现在修了水泥路,出门心里是真豁亮,政府可是为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儿!”47岁的村民徐连锁打开了话匣子。
从“泥水路”到水泥路,不仅方便了群众,更是畅通了民心。
公路东侧是整齐划一的新式小楼,其中就有徐连锁的一栋。气派的二层小楼,300多平方米,上层住人,下层是杂货店。徐连锁家里种着6亩地,农闲时经营机油、柴油、防冻液等生意,一年轻松收入5万多元。
我们正和徐连锁聊得起劲儿,旁边走过来一个村民,高高瘦瘦的个头,穿着朴素,但很干净。他冲着我们依依呀呀,先是伸出一个手指头,又指了指身后的二层楼房,表情很是激动。我们不明就里,有些疑惑。旁边有位热心村民做起了“翻译”:“他是说原来村里都是一层的平房,现在都住上二层小楼了!” 我们一下子明白了,不禁莞尔。这真是:聊起村里新变化,哑巴开口说了话!
村民们告诉我们,哑巴名叫张铁良,今年60岁,是先天性聋哑人,十多年前父亲去世,现在跟着堂妹张瑞凤生活。
“堂妹义务赡养残疾堂哥10多年?这个女人真是不简单!”正说着话,一旁的张铁良指着公路上一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吱吱呀呀地“说”个不停。村民们说,这个妇女就是他的堂妹张瑞凤。
想找的人就在眼前,岂能错过,我们急忙拦住了张瑞凤。这是位50多岁的妇女,微黑的肤色,苗条的身材,一脸灿烂的笑容。得知我们采访她,张瑞凤面露羞色,一脸地憨笑地说:“没什么可说的,俺家大伯早就没了,就他一人,又不会说话,怪可怜的,我不管谁管!”
15年前,张铁良的父亲去世,聋哑加光棍儿的他成“孤儿”。本村出嫁的张瑞凤义无反顾地将堂哥张铁良接到家中,供吃供穿,好生伺候。
现在张瑞凤76岁的老婆婆、74岁的老娘全都跟着她过日子。老娘已卧床六载,老婆婆半年前也卧病在床,加上聋哑堂哥张铁良,张瑞凤一人需要照料三个人。
身为农民,张瑞凤除了干农活,三个亲人将她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一大早起来,这边老娘要小便,那边老婆婆要大便;一会儿老娘要吃东西,一会儿老婆婆要喝水,张瑞凤往往忙得焦头烂额,好在堂哥张铁良身体还行,提供吃穿就行,不需要她太操心……
张瑞凤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敬老孝亲的美德光芒,她的大义善举,赢得了全村人的敬重。
景美人好的皇甫村,同样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本村“田园诗人”于德兴成立“冀遂诗社”,发展武强、深州、饶阳等地会员70多人,这些乡土诗人创作大量诗词作品,讴歌新风,歌颂党恩,至今已出版三部诗集,成为武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了解着,感动着,不知不觉间,时针已经指向中午12点30分。返回的路上,车依然从皇甫村笔直的公路上穿过,图书室、美容店、广告公司、加盟商店等各色各样的店面从车窗外一一闪过。
陶令不知何去处,桃花源里可耕田。皇甫村,这个富足、和谐、温馨的村子,无声地征服了我们!
皇甫村大街 (33张)
村内分为四大队,每队1000余人
归属于衡水市武强县孙庄乡
平原,武强县最高地。
2017.3.17皇甫大街两边各拓宽1.5M。
以玉米,小麦粮食作物为主,杨树,辣椒,花生,棉花次之
5000+人,99%为汉族
党员100余人,无党派人士
人均月收入2000-5000元
冀遂诗社,皇甫河北梆子剧团,跳舞团
隋朝建立,历史悠久;
建有冀遂诗社,河北梆子剧团等爱好者乐园,并有多本文集、诗词出版。
《皇甫风土》为最近编写,一本关于皇甫历史的村志。
武强民俗文化的新篇章
——读《皇甫风土》
文友李永奇给我送来他编纂的一本民俗类史书《皇甫风土》,作为喜欢文学写作、偏爱民俗文化,且又在武强县生活工作过多年的我,熟悉武强县的乡镇、村庄,了解武强县的现状、历史,对武强民俗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也就倍加喜爱这部散发着乡土气息的书籍了。几天来,我手捧着这沉甸甸的新书,认真阅读,反复品味,深深被它的乡愁所感染。
皇甫村,武强县一个普通而特殊的村庄。说它普通,是因为它是武强县238个行政村(自然村)之一,虽村境遇沿革归属随时代多变,但历经近1500年岁月洗礼,始终不曾更名;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位于深州、武强、饶阳3县市接壤处,系武强县第一大村,作为千年古村,在当地赫赫有名,拥有武强县“四最”:人口最众(近5000人)、姓氏最多(30多个)、地势最高(海拔近17米)、村址规模最广(东西近4里,南北近3里)。皇甫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明清以来,村里秀才、举人、将士、忠烈、义士、乡绅、客商、艺人、梅花拳师、教授、专家、学者、政要不乏其人,特别是到了近代,涌现出一代代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人物,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皇甫村虽非物华天宝之地,但却毓秀钟灵,重学尚文崇艺之风久远而浓郁,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村里兴始于清朝的“笛子调儿”,高亢悲怆,豪放粗犷,深深扎根民间,广泛流传于附近邻县一带,经久不衰,是一独特的乡土微型剧种。皇甫村作为三县市交汇之地,其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自古虽非富庶强村重镇,但它兼容并蓄,吸四面之灵气,纳八方之风韵,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经济发展与时俱进,且积淀了厚重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与古今士人,而后又辐射他乡。皇甫村厚积薄发,当代催生了冀遂诗社、图书馆、剧团、书画联谊会、民间工艺等文化现象。皇甫村民风淳朴,商贸发达,就连村里的四、七、十的贸易集市,也是目前全县最大规模的。可谓,古皇甫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今皇甫充满创新魅力。皇甫人形成的流光溢彩的民俗文化,是一笔可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皇甫人及我们书写和传承。
《皇甫风土》就是记录和传承皇甫村历史文化的一部史书。全书分7个篇章,共21万字,每板块之首加以无题小序。并配有20页近百张照片、3张地图。它是以一个村庄为记述对象,全面盘点了皇甫村的地名、风物、文化、姓氏、滋味、方言等方面的状况,并附有皇甫人歌咏皇甫事的诗词短文,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记录,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当前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工程、深入开展地方志编修、整理和研究民俗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作为《皇甫风土》主编的李永奇先生,是从皇甫村走出来、如今工作在衡水市政府机关岗位上的一名优秀才俊,是典型的当代知识型干部,“皇甫是生养我的地方,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和精神寄托。”他热爱家乡,歌颂家乡,“我因皇甫而骄傲,皇甫因我而荣光”,忘不了的家乡,走不出的村庄,挥不去的乡愁啊。多年来,思乡恋土的强烈念想使他利用业余时间,致力于家乡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断收集和记录家乡风物、人文,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为了展示皇甫人文风采,铭记历史,留住乡愁,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他一直想编撰一部家乡的史志书。于是,近几年,他主动担当,积极联系皇甫村有志之士,竭尽心力、走访奔忙、伏案劳动,广泛调研、反复核对、加快整理。又经过近一年的夙兴夜寐、激情奋战和精耕细作,克服重重困难,得以成就了该书的付梓。《皇甫风土》的出版,填补了皇甫村史的空白,为武强县民俗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篇章,也为衡水市史志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甫风土》是一部武强县地域内的村史,更是一部武强民俗文化专著。笔者看来它具有鲜明的几个特点。一是求实存真。该书以历史考证者和现实感受者的眼光,坚持历史性、真实性、学术性相结合,特别是作者李永奇搜集和积累皇甫村历史资料几十年,在编修过程中,他又广泛查阅历史资料、深入民间走访调查,广搜博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历经多年终成书。二是突出特色。民俗文化内容包罗宏富,事象千姿百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民俗和风物,为凸显地域特色,该书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尽量把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皇甫村民风民俗记录下来,以独有的皇甫地名、皇甫风物、皇甫文化、皇甫姓氏、皇甫滋味、皇甫方言等全方位地展示了全村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三是雅俗共赏。该书通俗易懂,版面设计古朴、全书文笔流畅,融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为我们了解皇甫村、武强县乃至深州市、饶阳县、安平县等冀中一带的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窗口。
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我和皇甫村也有着神奇的情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还在武强县交通局工作。1988年7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我曾指挥和参加了修建原饶武路通往(西五)皇甫村柏油路的工程,在近半个月的测设和油面铺筑过程中,我工作、吃饭、休息在皇甫村,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身影和奋进的汗水。施工中,我对皇甫村的主要街道、重要建筑、人文风貌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个时候,就知道了“皇甫村大,历史深厚,在县城工作的人多”。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了武强县,来到衡水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但作为第二故乡的武强县,我依然时刻关注着它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交通发展和文化建设。业余时间里我经常回到武强县,深入单位、进入村庄,拜会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了解农村传统文化、整理交通公路发展史。2012年10月29日,我又一次走进皇甫村,采访了冀遂诗社掌门人,被誉为“当代优秀田园诗人”的于德兴,从老人身上,我才真正了解了皇甫村是民间文化底蕴丰厚而深邃,如今这里已是诗村文苑、奇葩绽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俗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俗文化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它历来被称为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作为留存一个村庄记忆的《皇甫风土》,传承一方人的文化遗产,延续一方人的根脉,凝聚一方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其彰显出的质朴的民俗文化如一根棉线,连接了昨天和今天;又似一面明镜,映现出一方地域之纷繁。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历史由无数皇甫人热血铸就;未来,更需要皇甫人拼搏打造。同样,爱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不论身在何方,脚在何处,路走多远,我们都不忘初心,不失本真,祝福家乡,建设家乡。家园需要众人呵护,文化需要代代传承。(郭俊禹)
皇甫大饭店,8千亩农田
皇甫兴,于彩凤,程纪云,程志华,于宽海,任友人,程三更,高永健,程信通,于德兴。
周边行政单位
武强县东孙庄镇皇甫村退役隘劭圆军人管理服务站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
周边公司
武强县腾博牧业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东孙庄镇皇甫村
营业时间:09:00-18:30
周边副食品店
丽娟办公文具商行
地址:衡水市武强县沿黄线
周边乡镇
东孙庄镇
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
周边村庄
皇甫村
地址:衡水市武强县沿黄线
东孙庄村
地址:衡水市武强县三零二省道
北孙庄村
地址:衡水市武强县
南孙庄村
地址:衡水市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