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升镇

静升镇 静升镇乡镇简介 静升镇经济发展 静升镇乡镇历史 静升镇行政区划 静升镇交通情况 静升镇静升新区 静升镇景点介绍


静升镇,位于 山西省 灵石县,下辖16个行政单位,国土面积56.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968人(2017年) ,属于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镇政府位于静升村。静升镇坐落在风景秀美的 绵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条大街横贯东西, 九沟、八堡、十八街巷散布于北山之麓。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命名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居榜首;同年又被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山西省环境优美乡镇”、“山西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山西省新农村致富技术培训百强乡镇”、“山西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3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静升镇,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地处 晋中盆地边缘风景秀美的绵山脚下,具有灵石“ 小江南”的美称。全镇面积56.43平方公...

详情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所有特殊区域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介绍

静升镇,位于 山西省 灵石县,下辖16个行政单位,国土面积56.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968人(2017年) ,属于 暖温带大陆性气候。镇政府位于静升村。

静升镇坐落在风景秀美的 绵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条大街横贯东西, 九沟、八堡、十八街巷散布于北山之麓。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命名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居榜首;同年又被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

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山西省环境优美乡镇”、“山西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山西省新农村致富技术培训百强乡镇”、“山西省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3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静升镇,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地处 晋中盆地边缘风景秀美的绵山脚下,具有灵石“ 小江南”的美称。全镇面积56.43平方公里,共有16个村委、2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0968人(2017年),静升镇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静升镇 (2张)

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有“华夏民居第一宅”—— 王家大院,驰名海外的元代古刹—— 资寿寺;又处在祁临高速路灵石出口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讯便利,是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命名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项目建设是调结构、促转型、培育领先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静升作为全省旅游的集散地、目的地和县城新区的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重点工程项目集聚。2014年全镇重点项目共39个,其中工业重点项目5个,生态、农业重点项目各5个,三产服务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个,社会事业项目4个。我们强化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领导,对在建项目实行专人负责“一站式”跟踪服务,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亨泰荣和镁合金亚铸件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北斗导航智慧应用云计算服务平台项目,投资1.4亿元完成产业园一期建设工程的40%。王家大院创建5A级旅游景区项目正在积极整治周边环境,为静升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亚行贷款山西省灵石县小城镇建设教育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审核手续已全部获批。阳光集贤苑移民小区二期工程、旺苑小区、旌介绵麓、溪馨苑二期工程、堡子塘移民工程5处小区建设项目正在顺利实施、稳步推进。

坚持业已形成的产业特色,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科学管护核桃林14000亩,对三个核桃示范基地实行高枝换优2800亩,低产林改造3600亩;积极推行核桃、小麦投保工作,解决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投资49万元,发展史家山樱桃示范园,新种植苗木65亩;新发展各类昕益观光园、现代农业公司、南原腰西垣蔬菜大棚、南原农家乐庄园经济4个;美多园花卉种植基地种植各类花卉大棚30个,效益可观。积极发展规模健康养殖,椒仲沟佑农、望鑫等健康养殖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新增家庭养殖户13个;昕益农业生态观光园、天星集广农业示范园、北山万亩核桃示范园、椒仲核桃示范园等园区的建设与运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

商贸旅游名镇建设成效初现。积极配合景区管理委员会,实施景区周边环境整治。继续完善古庙宇、古祠堂的保护修缮工程,资寿寺复建项目,已正式启动,后土庙修缮工程正在进行;铺开古镇路网建设工程,投资419万元完成东风路改造和团结路路面修复工程;崇宁堡旅游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8亿元用于堡内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使用;昕益农业科技观光园运行良好;森林公园设施建设全面完工,逐步实现旅游资源大镇向商贸旅游名镇的跨越。 静升镇 (5张)

现代宜居城镇创建推进扎实。新区路网、大西片区路网、千亩森林公园、林业执法大队、武装部营区和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加快了新区和美丽乡村连片建设步伐;南原、集广、史家山积极实施园林村绿化工程;苏溪、尹方村河道整治及云墙景观亮化工程完成;南浦村累计420万元实施的河道覆盖工程等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14年新建防火通道24.9公里,其中水泥路1.8公里,沙砾路23.1公里,总投资85万元主要为核桃洼至宋家山,史家山4个自然村循环路,椒仲村田间道路整修及帅家山田间道路整修。此外,投资近200万元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的污染治理和农村环境卫生集中连片整治工程,为各村提供垃圾清理车13辆,环卫清扫工具200余套,修建垃圾、煤泥池300余个,墙体立面粉刷近2万平米。

魅力文化强镇建设迈出步伐。依托尹方村纯手工刺绣灵尚绣品公司4月份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妇女手工艺技能培训班,对来自全县12个乡镇、3个城区的86名妇女进行了培训,为发展我镇刺绣特色产业,提升妇女刺绣手工艺技能以及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搭建了平台;北斗云计算高科技项目助推了“魅力文化强镇”建设步伐。

持续推进教育、卫生医疗、计生服务、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事业建设。亚行贷款小城镇建设教育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尹方、苏溪、旌介、集广、阳光小区5所幼儿园项目建议获得批准;投资53万元完成中学操场周边硬化,投资50余万元新建静升中学厕所,投资160余万元完成静升中学操场塑胶工程;投资35万元完成南浦小学操场硬化;投资7万元完成静升小学校园维修。在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实现了村级卫生所全覆盖;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新农保养老征缴扩面,实现了应保尽保;认真执行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和低保、五保户供养、优抚对象相关政策规定,于2014年9-12月开展了低保清理整顿工作,最终按照新的政策和测算标准,确定了低保对象82户、149人,共清理整顿出1148户,1147人,占原低保户的93%。1-12月份发放优抚对象定期生活补助93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2190万元,发放五保生活补助款33万元,保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尹方村率先在全县建成300平米的高标准日间照料中心,随后带动南原、柳树原先后建起,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的提供免费就餐;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不断加强人防、双拥、优抚安置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尹方、苏溪自筹资金实施自来水入村改造工程,后沟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运营。投资14万余元完成宋家山、后沟、苏溪淤地坝安全隐患维修工程。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强化政策引导,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全力打造零收费、零间隔、零距离、零障碍“四零”工程。文化事业方面,进一步加大文化站配套设施投资力度,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农机方面,完成农机田间作业机耕35000亩,机收10000亩,补贴机具30台件。公共服务方面,积极争取沿河六村的集中供热和供气项目,双桥小区供热维修、供气工程完成设计、预算,进入招投标程序。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镇领导班子“四风”整改清单,通过项目化管理及时进行整改,按照“基础性、普惠性、连续性、针对性”原则安排各村民生工程项目,基本做到雪中送炭、量力而行、急事急办、群众认可。目前,全镇16个村19项微民生工程全部高标准完工并顺利验收,累计投资1200万元。

静升镇是灵石县传统的农业大镇、旅游大镇和新兴工业镇。

静升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镇有耕地30000亩,是灵石县的农业大镇。经过农业大投入,农业基础条件大大改善,效益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迅速,大力实施了农业调产发展绿色产业,全镇发展日本 水晶梨800亩,经济林15000亩,全镇村村解决了集中供水和村公路水泥(油)路,全部实现了农村路网化,供水集中化。在山区集中发展核桃种植,特色林业初具规模。 静升镇 (4张)

静升新能源产业园区被列入灵石县四大工业园区,园区以 北斗导航智慧应用 云计算、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等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高科技、装备制造产业项目。

静升镇第三产业发达,王家大院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形成文化旅游相融合的局面。王家大院正在创建5A景区,金山森林休闲度假区开始建设,启动少林资寿寺文化产业园、静升古镇 旅游集散地、旌善道 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据有关史料记载, 景点风景照片2 (12张) 远在 新石器时代,古镇静升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则是“内”部落生产劳动、安居乐业的地方。春秋时,因 介子推之故,与静升相连的绵山被封为 介山,静升也曾名为“旌善村”。隋开皇又改为“灵瑞乡”。

唐 贞观以来,灵瑞乡日臻兴旺,直至元 皇庆年间仍以灵瑞乡称之。到清 康乾盛世,农商发达,经济繁荣,民间修庙宇,建民居,大兴土木,静升镇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时期,被誉为“晋中第一镇”。

“灵石古村山水间,四合坊巷礼为先,楼台塾馆凝文气,儒雅兴衰二百年。”今留于静升镇的主体古建筑群——王家大院,先后经历了清朝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几个时期的修建,建筑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灵石县历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为 太原王氏后裔, 元仁宗皇庆年间由灵石沟营村迁到静升。

王氏望族以商贾起家,货殖燕齐,后加官晋爵,步入官场,成为当地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绅。王家修建住宅不惜工本,相当豪华奢侈。清康熙年间,在静升村老街首建“拥翠”、“锁瑞”两条巷王氏住宅区;乾隆年间建钟灵巷;雍正年间建崇宁堡;嘉庆年间又兴修了红门堡、拱极堡、东南堡(又称和义堡)王氏住宅区等。

依山建势,梯度推进,静升镇的建筑是黄土坡上的奇迹,远远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墙环绕,院门紧闭,俨然一座壁垒森严的中世纪城堡。

静升镇辖:静升村、旌介村、集广村、苏溪村、南浦村、南原村、草桥村、帅家上村、后沟村、史家山村、黄土坡村、核桃洼村、椒仲村、斩断焉村、柳树原村16个村委会。

位于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距大运高速灵石出口仅1公里,居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之中心,国家四A级景区王家大院座落于村腹部,村内环山绕水,负阴抱阳,气候宜人。全村农业户数2356户,人口6592人,常住村内总人口达1.2万余人。全村下设十四个分支部和十四个村民小组,分设书记、组长和会计各一名。 静升村是 晋中市最大的一个村庄。 

位于灵石县静升镇东北边,东邻介休市 绵山镇与西欢、秦树、 梁家村接壤。全村420人,耕地面积1676亩,退耕还林960亩, 核桃树240亩,全村以林业为主。

位于灵石县城东十三公里,东邻 绵山旅游风景区3公里,距华夏名宅王家大院2.5公里,距 大运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 108国道横贯村西。全村850户、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3800亩。 旌介村文化历史悠久,其村名因 旌表 春秋五霸重臣介子推而名。 介子推庙遗址距我村2公里,村东为商代古墓群,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区。
  旌介村是灵石县唯一的平川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水资源丰富。中日合资山西天石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环保 煤矸石发电厂)征用旌介村土地,投资1亿元的宏源国际五星级大酒店位于旌介村。 通宇集团租用我村成立千亩冰葡萄基地。天星煤气、电厂供热管道途径旌介村。

属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灵石县静升镇第二大村,东距大运高速公路3公里,西距108国道10公里,东夏线永吉大道横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尹方村东2公里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点,与王家大院毗邻,西2公里与千年古刹资寿寺相连,南眺巍巍 太岳山,北倚黄土高坡,面对静升盆地(古绵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拥有990户、3310多居民。

农村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建材业作为工业的龙头产业,推动着运输业的同步发展,全村总耕地面积2336亩,拥有机砖厂6座,90万吨洗煤厂1座,运输车辆近200辆,全村年生产总值3000余万元,名列全县前茅,曾荣获市级“文明村”和“小康村”称号,村党支部被地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位于静升镇以东,国际宏源、大运高速公路以北,东临 介休绵山,西邻 灵石一中,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全村714户,1939口人,耕地面积2049亩,是县政府确定的一百个新农村建设中心村之一。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团结务实,奋力争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倾力实施民心工程;发展核桃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争创民主管理先进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位于灵石县城以东二十华里,静升镇西南隅。省道傍村而过,交通便利,物流畅通,东与 南原村土地相连,水系相通,西有静升河环绕常年水流不息;北临 苏溪村,南接草桥一山之隔山 左山右互为依托。全村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0亩,全村373户,总人口980口。
  村中尚存 天齐庙、 观音大士堂、武氏宗祠。天齐庙位于村西北山岗上,于大元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初二重建占地1225平方米,

是静升古镇乃至灵石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天齐庙’。观音大士堂位于村南山坡上,始建年代不详。过去 南浦村有武氏宗祠、高氏宗祠、 董氏宗祠、 郭氏宗祠,其他宗祠都以灰飞烟灭;只剩武氏宗祠主要部分尚存。
  南浦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稳定大局,抓好基础工作实现了无治安、刑事案件和群众性-案件的零案村管理目标,形成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双赢的新格局。

位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南,距离县中心12公里,交通便利。北临县道,南接 马和乡 马和村,西接 翠峰镇,东接 南原村。全村有蔺家庄、曹家庄、 闫家庄、 韩家庄四个自然村1144人,在册土地面积2600亩。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生活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先后引进了腾飞煤化有限公司、沙浴煤矿三坑、银海煤化有限公司、富民煤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力的解决了本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经济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贯穿连接四个自然村的交通干道铺设水泥,实现了村民的安全出行、修建了一所学校,全部村民饮上卫生洁净的井水。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座落在王家大院以北2公里处,全村76户,191人,全村耕地面积480亩,其中:粮田面积390亩,全村村民以种地为主。本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民风淳朴,欢迎各方有志之士来本村投资,共谋发展。

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山,距镇中心区7.5公里,全村181户,478人,拥有耕地1200亩。根据本村实际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果业、养殖业、沼气,人均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2009年达到5800元。在引导村民致富的同时,我村全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2009年被命名为全省园林村,

2010年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如今我村花红柳绿,路灯明亮,户户通了水泥路,家家通了自来水,我们正以坚实的步伐向小康型新农村迈进。

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45户,155人,其中党员8人,本村土地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510亩,主要以种植粮食和干果经济为主。2006年由于村里发生地质沉陷, 斩断焉村被列为地质灾害治理村。2007年4月本村在永吉大道旁 集广村选址修建移民小区。2008年建成移民小区新村——凯鹏小区,斩断焉村成为生产的旧村和生活的新村。

位于静升镇北山西南,紧连 苏溪村,地域相距2.5公里,全村总面积2010亩,耕地面积784亩,林地718亩,户籍(2010年底)115户,326人。
  2006年由于村里发生地质沉陷,2007年我村列入地质灾害治理村,2008年经省农村地质灾害工程项目部批复和市农灾办(2008)9号文件精神,我村实行整体搬迁。并于2009年年底112户316人搬进了移民小区——溪馨园小区, 土黄坡村成为生产的旧村和生活的新村。
  村两委通过村民承包土地流转,村委和集广煤矿共同经营开发,实行了互利共赢。

,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 205户,581口人,人均收入达7286元, 椒仲村改革开放以来,是全县农业的一面旗帜,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省级文明村、小康村,先进集体。
  椒仲支部、村委把地质灾害治理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制定出两区建设远景规划与治理方案。即在县城规划新区内建设一流生活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椒仲村原址,通过集中治理,土地集中流转,建设规模型生产区,安排村民就业,壮大集体经济。
  椒仲新村选址定位县城规划新区内,东临大运高速,西临永吉大道,背靠绵山,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由上海翰明国际设计院规划。规划新村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容积率0.95,小区绿化率46%, 建筑密度22.72%,楼距28米,均达国家建筑标准要求。工程由山西设计院按照达到八级防震,节能保温要求设计,由榆次广森监理公司监理,全部用商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椒仲支部、村委争取到国家地质灾害治理补助资金人均5000元,合计301万元;国统矿沉陷补助人均2000元,合计156万元;省市县移民补助人均1300元,合计78万元;从村办煤矿抽出股金1806万元,人均3万元,椒仲村民每口人享受国家集体移民补助38000元,折合住房30㎡,确保村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通过近两年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国土城建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椒仲移民新村建设全部完工,配套水、电、供热、供气、绿化、硬化已齐备,村民已乔迁新居,完成全面搬迁任务。在生产区建设上,椒仲村所有土地集中流转,建起了泰星林建公司和佑农万头种猪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农村建设管理上,我们着重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解决农民就业上下功夫,完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细化物业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要求,力争把椒仲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富裕新椒仲。

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128户324口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4亩,粮田面积850亩,村民以种地、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村集体无企业,仅依托 转移支付维持日常开支,村集体办福利事业,想方设法寻求资金。

位于灵石东8㎞处,农业人口1800人,全村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退耕还林800亩,宜耕地1200亩, 水浇地200亩,旱地1000亩。辖四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收入自周边煤矿、洗煤厂务工,现集体有股份制砖厂一座,占地企业四家。年集体总收入80多万元。村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资寿寺。

位于静升镇境北偏西,山势起伏,沟岔纵横,土层深厚。史家山村委会包括史家山、宋家山、 耿家庄、小核桃洼四个自然村。现有在册人口417人,计160户,男女劳动力170人。其中: 史家山村29户,88口,在村常住者7人;耿家庄48户,122口,在村常住者16人;宋家山62户,169口,在村常住者50余口;小核桃洼21户,43口,在村常住者8口。

史家山村委共有土地1570亩,其中耕地1330亩,坡地层层梯升,沟地土地肥沃。旧时村人以农为主,现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农耕者多为上了年纪的人。史家山所辖四个自然村水、电、路全通,家家电视入户。

位于灵石县城以东10公里处,静升镇南山。全村总人口504人,耕地面积1560亩,户数192户。村内通一条水泥路,安装有闭路接收线,每户通电话、自来水,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过着安居的生活。

京昆高速公路(大运高速)灵石( 静升)出口、 大西客专 灵石东站、永吉大道通往本镇。也可乘坐火车到 灵石站或 介休站乘坐公交到达本镇。

静升新区,是指2007年1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和灵石县城乡建设局共同完成的《灵石县静升镇总体规划》中所规划的静升新中心区,即东夏公路以东、大运高速公路以西、旌介村以南、马和村以北地区,建设用地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远期21.9平方公里,是灵石县规划的城市新区。

静升新区主要的功能是建成具有优良人居环境的住宅区、灵石县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灵石县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承担灵石县城的部分行政职能,肩负灵石未来城镇化重任,有望发展成为灵石县经济文化中心,为全县提供生产服务、教育培训、商务金融、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远景规划将建设成为灵石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4年静升镇宜居示范新区建设项目被列入山西省重点项目。

今留于静升镇的主体古建筑群———王家大院,先后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个时期的修建,建筑总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有4.5万平方米。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开放的高家崖建筑群,建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房屋218间,面积11728平方米。以“王氏博物馆”开放的红门堡建筑群,建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有院落28座,呈“王”字型布局,房屋540间,面积达19800平方米。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东西对峙,一桥相连,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城堡式建筑。站在高家崖的门楼观景,高家崖建筑群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的庭院风格;红门堡建筑群顺应地理条件,一部分应变为前园后屋的总体设计。王家大院顺山而建的混合型四合院,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当你站在每一院的高台上远眺时,都会有天地宽阔,心旷神怡之感。

王家大院具有不同于晋中其他民居的独特性,是一座充满情趣的民居。院中雕 王家大院 (34张) 刻功夫最深,图案最美,匠心独具的精美砖雕、木雕、石雕艺术,使得满院生辉。高1.6米、长0.6米、厚0.3米的十块墙基石,上面雕塑的五子夺魁、指日高升、飞马报喜等装饰画,内涵丰富典雅,工艺精巧。由 凤戏牡丹、喜鹊登梅、一品青莲、杏林春宴等以窗作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彰显着人性之真,兼融了南北情调,让主人足不出户就可置身于如画美景,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倍添美感。

在静升镇众多的建筑物中,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房舍,这就是红庙。因此庙红墙、红门,人们俗称“红庙”,原有的庙名反而被人遗忘了。红庙位于静升村中部,建有正殿、 东西配殿和戏台等,占地面积734平方米。红庙在当地又称为“东社”,静升村西的 后土庙称“西社”。“社”的确切含意如今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知道过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节日,家家都来红庙烧香上供,祈求神灵保佑。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是红庙的庙会,四面八方的乡民们涌向静升五里长街,看戏、吹糖人、跑马戏、耍猴、练拳脚、卖狗皮膏药……应有尽有,这时农民们也车载担挑,用自己生产的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去换盐油酱醋,犁耧锄耙———各取所需,使庙会成为古静升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中的一道特别风景线。

三晋多塔,观望静升 文笔塔,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虽经数百年风剥雨蚀,至今依然完好,足见其建筑艺术之高超。形似毛笔的文笔塔,塔周墨、砚、水齐全,据说是象征着王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断,由此可见王氏祖先独具匠心的巧妙构思。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永恒的艺术,建筑是无声的书卷。静升镇依山建势,梯度推进,在黄土坡上创造了建筑的奇迹,远远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墙环绕,院门密闭,俨然一座壁垒森严的中世纪城堡。那些静静地矗立了几百年的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深宅大院,一段段残垣颓壁中的三五间房舍,都在展示着几百年前绚丽的风俗民情和北方独特的建筑文化;宛若一位阅经苍桑的老者,向世人释读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静升文庙占地面积为424平方米,兴建于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位于中国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紧邻王家大院,1996年被列为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静升文庙是一个乡村 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现有 影壁、 奎星楼、 棂星门、 泮池、 状元桥、 大成门、 大成殿、 寝殿、 尊经阁等建筑。

位于县城东13公里静升镇 集广村,系集广村 何姓族人的祠堂。 何氏宗祠始建于何时,无籍可考,只知清代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重修。 何氏宗祠占地面积为607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正厅、过厅、 东西厢房和戏台等。多年来,宗祠一直为生产队办公和仓储用地,加上族人极力保护,宗祠至今保存基本完好。

石牌坊位于静升村中部,又名“ 孝义坊”,是清代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静升王家的祠堂-孝义祠的一部分。 石牌坊由青石雕刻而成,石底石柱石梁,石顶石脊石兽,石斗拱石匾额,还镶嵌以镂空的石图案。坊高7.36米,宽13.49米。底部的10头石狮,姿态优美,栩栩如生。左右长短4根石柱上的前后4副楹联,有楷有篆,古奥深沉。顶上“孝义”二字,为清代著名书法家、 内阁学士 翁方纲于乾隆乙已(1785年)夏日所书。王家当年共有石牌坊15座,只有此一座幸存下来。

孝义坊北面为孝义祠,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分上下两院,下院210平方米,正面窑洞3孔,两帝有廊庑,由此与上院相通。上院218平方米,正屋供奉祖先,南面小戏台与祭祖堂相对,戏台两边有优伶用的耳房,院东西亦为廊庑。孝义坊与孝义祠系王家十五世王梦鹏所建。王梦鹏事父母至孝,孝名卓著,远播朝野,倍受颂扬。

文笔塔位于静升村南,塔高26米,底部周长12.3米,塔基为青石方形,砖砌结构,下粗上细,宛若毛笔竖立,直指蓝天。

资寿寺,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距离灵石县城约8公里,距离静升王家大院约5.7公里。寺院坐北朝南,筑在北纬 36度、东经11度的半山坡上,背后青山连绵,寺前溪流漏漏,山环水绕,水秀山青,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得的一处胜景。

2001年06月25日,资寿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载入了《 中国名胜辞典》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周边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张嵩村醌渴冢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周边中学

静升中学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文昌西街静升中学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光月山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晋中市灵石县文昌西街与中心街交叉路口往西北约260米
晋中市灵石县文昌西街与中心街交叉路口往西北约260米

周边景区,

灵石森林公园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221省道森林公园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221省道森林公园

周边乡镇

静升镇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

周边村庄

静升村 地址:晋中市灵石县
晋中市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