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渡镇

两渡镇 两渡镇镇情概况 两渡镇行政区划 两渡镇人口数据 两渡镇经济建设 两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两渡镇两渡站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两渡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5 公里。面积99.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5115人(2017年) 。南同蒲铁路、 108国道、大运公路过境。镇企业以煤炭、 焦化、运输、商贸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蔬菜。两渡镇地处 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市)交界处,交通便利。两渡镇位于灵石县东南部,位于城北20公里处,西连吕梁孝义市,北接介休义棠镇,横跨汾河两岸,108国道、南同蒲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99.01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5115人(2017年),耕地32469亩。采煤沉陷区治理高效推进。我镇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和晋中实施108经济廊带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机遇,全面铺开了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工作。一是调查摸底,规划先行。由专门小组进行详细摸底后,统一制定了搬迁治理规划和实施...

详情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介绍

灵石县辖镇。1958年设两渡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5 公里。面积99.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5115人(2017年) 。南同蒲铁路、 108国道、大运公路过境。镇企业以煤炭、 焦化、运输、商贸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 蔬菜。

两渡镇地处 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市)交界处,交通便利。

两渡镇位于灵石县东南部,位于城北20公里处,西连吕梁孝义市,北接介休义棠镇,横跨汾河两岸,108国道、南同蒲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99.01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5115人(2017年),耕地32469亩。

采煤沉陷区治理高效推进。我镇紧紧抓住被列为全省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和晋中实施108经济廊带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机遇,全面铺开了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工作。一是调查摸底,规划先行。由专门小组进行详细摸底后,统一制定了搬迁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完成了可研编制及评审工作,保证搬迁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政策的透明性。二是实施搬迁,稳步进行。按照一个标准,充分尊重民意,认真细致落实,2014年完成胡家窊、小太西、马家山三个自然村搬迁工作,同时完成9个村的丈量和地上附着物清点工作。三是落实资金,搞好安置。积极落实各级政府配套补助资金,并与5家煤炭企业达成出资意向。我镇采取建设规模小区集中安置和实行货币补偿分散安置两种方式。金朝阳移民安置小区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工程立项等手续已经办理完毕,7栋楼主体已封顶;东山移民安置小区“一书两证”等手续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即将开工建设。四是配套设施,同步进行。争取县财政投资2200万元实施采煤沉陷安置小区周边道路配建、河道治理及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目前已完成道路和河道治理任务,完成投资800万元。2014年11月,我们作为八大试点乡镇之一成功迎接了李小鹏省长的调研。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开展了乡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采取“三位一体”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和村企共同治理模式。日常工作实行包片包村负责制,以村委整治为主;各村成立日常保洁队伍,聘用108名保洁人员,实施分区保洁,形成长效化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县财政资金55万元完成108国道曹村、张村、军营坊、索洲村、贺家庄、后庄村、景家沟7个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主要完成垃圾池、煤泥池及护墙修建、外墙翻新等。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借助群众路线活动的有利契机,针对群众反映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我镇利用县财政补助的225万元、实施了除环境卫生整治外的其余12项微民生工程,工程实行以片负责督促、各村具体实施,有效提升了集镇化承载能力。

对全镇低保对象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定,重新确定了197户、419人为低保对象。城镇及农村低保、五保、临时救助工作,做到严格审查程序,按时发放低保金167.8422万元、五保户涉及46人、发放资金13.01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12.5万元、发放灾款11万元、发放大病救助40.66万元,真正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按时按量完成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工作。文教卫生方面,完成崔家沟新建教学楼工程、何泽慧纪念馆工程。目前,何泽慧纪念馆已开馆,作为全县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为后人学习先辈事迹提供了平台;利用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继续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全年长效节育落实率达88.58%,符合政策率91.55%,同时落实奖励扶助资金58440元。老龄、武装、档案、文化等工作都有新的发展。

辖两渡、索洲、崔家沟、冷泉、桑平峪、贺家庄、集屯、徐家山、马家山、李家山、余家庄、曹村、军营坊、新庄、袁家沟、圪台、太西、朱家岭、东方红、杨村、杨家垣、西后庄、南续、房家庄、张村25个村委会和崔家沟二村、四千米老工村、楼区、车站4个居委会。乡 两渡镇

地处灵石县与介休市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5′——47′,北纬36°54′——55′。自古有驿道通达南北,为晋中通往晋西南的必经之地,明清两代,秦、陀、川、青诸省进京者亦多经此。两渡村含长安、河溪、桥望三个自然村。两渡据传初名“回水湾”,因汾河水流经此地,水势重又叠蜿漪漩转,故得其名,后村庄逐渐扩建,村南有一条汾水沟桃沟,村北有一条洪水沟名河溪沟,由村南到村北,必涉水两次,故得名“两渡”。
  两千年前的两渡村,仅是汾河东岸的一个小村庄。因长有茂盛的大槐树,人称“槐树铺”。后经不断发展,特别是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氏始祖何立本,自明代从河南省湘川大石桥迁居该村后,两渡村有了较快发展,成为灵石县北陲重镇。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两渡村已成为全镇乃至全县在经济、 社会、交通、文化等方面都举足轻重的大村。
  现全村有1280户,3540人。姓氏有:赵、白、韩、杜、李、尤、刘、任、关、吴、王、张、杨、田、蔺、孟等二十多种,加之两渡村是两渡镇政府所在地,驻有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矿、两渡信用社、两渡地税所、两渡工商行、粮站、两渡公安派出所等十二个单位,有通宇、富源、永宏三座铁路煤炭发运专线,以及西山农村移民新迁户,共有居民18000口人,何姓现居124户,434口人,占全村人口的12%。
  两渡村全村约六平方公里,耕地2200亩。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炭,村民主要靠采煤、经商、运输和种地为生。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苹果、黄豆、绿豆、糜黍等。蔬菜有: 南瓜、锦瓜、白菜、萝卜、西红柿、韭菜、黄瓜、红薯、土豆等,是我县农作物和蔬菜发展的基地之一。

位于灵石县城10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北纬36°54′。距乡政府5公里,座东朝西,面向汾河,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据传过去南关镇至索洲镇象一条般,为来往要道,索洲好似般头上绳索拴般之地,故名“索洲”。索州村总人口632人,250户,耕地644亩,村民以种地为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黄豆、蔬菜、架豆等。近年来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11年被两渡镇授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工作、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建设先进村。

位于灵石县城北12公里处的汾河岸边,紧邻汾西矿区,是灵石县的北大门,距两渡镇2公里,东面接两渡的集屯村,西面接介休的田村,南面是两渡,北面是介休,,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108国道隔河而过,全村面积0.63平方分里,耕地1500多亩,占地面积0.03平方公里,绿化面积0.01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0%,被列入“绿化示范村”。
  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435户,1132人,主要姓氏有:张、李、宋、崔,占70%,村民种植玉米,平均亩产500斤。土质为黄土, 2004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试点村。2006年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先后被授予省级“生态文明村”、“巾帼示范村”、市级“五好妇代会”、“新农村建设十个有标兵村”、“创建零家庭无暴力先进村”、“法制示范村|”、“基层文化先进村”、“晋中市老龄工作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科普兴农先进集体”、“文明和谐村”、“环境卫生先进集体”、多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村有聚义集团实验有限责任公司、新型强体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新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聚义集团实验有限责任公司安排劳力95%。

位于灵石县两渡镇东北部,距镇6公里,108国道隔河而行,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自古就是交通要道,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421户,1211人,劳力598人,共有耕地1080亩,林地160亩,2007年被命名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2010年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9750元。
  村党支部、村委会扎实开展组织建设,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冷泉村实现了山、水、田、煤、林、路的综合治理,在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景下,两位民营企业家分别成立了晋达包装厂和杰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力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努力下为百姓营造了一个富裕安宁秀美的 家园。

位于灵石县最北端,地处灵石、介休交界处,为灵石县的北大门,紧临汾河,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北纬36°58’。该村原桑树较多,座落峪内,故得名“桑平峪”。桑平峪村原在铁路以内的山沟里,由于人口增加,现移居到村南路东西和村北路东。全村现有460户,1096口人,人均年纯收入8806元。姓氏以张、马、李为主,还有冯、宋、温、刘、周、薛、梁等姓氏,其张姓世祖张天禄由介休后庄村迁来。该村有耕地面积1050亩,其中山地860亩,河滩地190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蔬菜为辅。主要矿产资源有干炭煤层、腐植酸煤层、青石、沙石等。村民以运输、外出务工、采煤等为主。2002年完成电网改造,沿街安装了路灯。2005年户户通了自来水,修建两(渡)义(棠)公路,安装了电视转播台。2006年整修南北两条大街,硬化并拓宽了道路,新建了垃圾池,配备了洒水车和环境卫生监督员,改变了以前“脏、乱、差”现象。现村内有标准化幼儿园1座,文化活动中心1处,有60万吨洗煤厂1座,现代化养殖场3个。

位于灵石县两渡镇北部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北纬36°56′——57′。由贺家庄村和杨家庄村两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杨家庄自然村与介休市义棠镇麻凹村为界。贺家庄村因贺姓在此先居,故名“贺家庄”。全村112户,300余人,劳力100余人。耕地面积760亩,土质为黄土。

位于两渡镇边界、灵石县最北端,东至静升镇,西至贺家庄村,南至和家山村,北至介休义棠镇刘家山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北纬36°56′。距灵石县城20公里,距镇政府10公里。相传该村古代曾有过-活动,又因村小,粮食多,故得名“集屯”。地处土石山区,民居座北向南,面沟而居,整个村落呈U字型。集屯村历史悠久,战国时已有先民在居住,最早为梁氏独姓,光绪三年后,逐渐有武、闫、李、刘、张姓迁移至此落户。村现有160户,470人,劳力230个,耕地1048.7亩,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梁、谷子、豆类等,2012年人均收入9013元。
  集屯村文化底蕴深厚,自古重视教育。虽然地处山区,四面环山,但却造就了集屯人勤劳善学的优良品质。到现在已有大学生20名,研究生两名。该村于2013年元月已实施整村移民搬迁。

位于灵石县城东北山、两渡镇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距两渡镇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8′,北纬36°54′——55′。东南与静升镇的苏溪村毗邻,南与翠峰镇的延安村土地接壤,西与河溪两渡村隔沟峙立,北和马家山村相连,是东山片较大的村落。地形高低不平,山势起伏连绵,是灵石县的最高顶点。该村委下辖徐家山、马家山、李家山、尤家山4个自然村,554户,1445口人,其中男747人,女698人,村内共有耕地4914.45亩,村内年轻劳力都在在附近煤矿打工,年纪稍长的则在村内靠种植业、养殖业谋生。目前村内的主要产业为种植核桃树、种植西瓜。近年来,徐家山村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村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内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去年,我村委人均收入达到了10631元,达到了小康水平。

位于灵石县城北10公里的汾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北纬36°55′。村庄座北向南,面河而建。大运路横穿脚下,同蒲铁路隔河而过,汾河纵贯南北。东与曹村接壤交错,西与景家沟隔沟而峙,山川秀丽,土地肥沃,是两渡镇较大的村庄,全村415户,1171口人,耕地面积1453.1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高梁、谷子、豆类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葵花、大马等,瓜果、蔬菜品种也极为丰富、应有尽有。近年来随着惠民政策的落实,村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是远近文明的小康村。

位于灵石县北端,大运路西侧,交通相对便利。这个村包括新庄本村、朱家岭村、太西村三个自然村,总人口约1399人,户数约434户,耕地约4495余亩,人均收入为5990元,驻村企业有6个,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人民安定和诣的新农村。荣获两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村、退耕还林管护优胜村。

位于灵石县北端,大运路西侧,交通相对便利。这个村包括曹村本村、东方红自然村,有375户村民,1141口人,耕地1185.5亩,紧邻汾河,108国道穿村而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里有10个驻村企业,人均收入 6075元,被晋中市命名为“文明村”称号。

位于灵石县两渡镇西南5公里处,辖圪台、郭家河底、益庄3 个自然村,共有201户,515 口人。近几年,圪台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包括聚义公司、中心煤化、华苑煤业在内的20多家企业,解决了近95%村民的就业问题,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013上半年,圪台村实现人均收入11354元。圪台村先后先后荣获县、镇先进集体、文明村等光荣称号。

位于灵石城北10公里的汾河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北纬36°54′。距两渡镇5公里,是两渡镇较大的村庄,座西面北,建两小山沟脚下,与军营坊村相邻,离村西北角一公里处是阁老窳村,全村有385户,1700余人,主要姓氏为景氏,耕地1400亩,河滩地400多亩。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杂粮,粮食亩产量达1000余斤,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铁矿、石灰石、耐火泥土等.阁老窊村为景家沟村委自然村,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引导,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位于灵石县城北10公里处,距两渡镇政府约1公里,是两渡镇的中心村庄,由两个自然村组成,现有248户,768人,土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耕地900余亩。村民生活主要靠种植、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年人均纯收入6295元。近年来,张村以汾河综合整治、108国道改扩建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拆迁安置107户,约两万平方米,在108国道西25米处修建了张村新区,建筑面积九千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该工程于2009年3月开工,现已接近尾声,可望于10月底前全部竣工,整个工程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基本实现绿化、硬化、亮化,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

位于两渡镇西山,东接南续村,西接英武乡业乐村,南接杨家垣村,北连孝义市,距灵石县城20公里。包括前庄、前庄、王家庄三个自然村,现有139户,378口人,耕地面积385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玉米、豆类等,核桃经济林922.5亩。近年来,村支部书记古四明个人投资,完成了后庄、南续、杨家垣至两渡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同年投资兴建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现已基本实现家家户户能用上免费的自来水,近年来,随着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村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位于灵石县两渡镇西山,下辖任家坡、圪梁、杨家垣三个自然村,该村因杨姓一大家族而得名“杨家垣”。 全村现有160户,450口人。主要姓氏为杨、闫、张、段等,杨姓占全村人口的67%,土地面积7000余亩,耕地面积20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黄豆、绿豆等。村民以种地、打工为生。近年来,国家投资200万元,村委集资80万元,村支部书记古四明个人投资8万元,完成了后庄、南续、杨家垣至两渡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同年投资40万元,整修杨家垣文化活动广场。村顶建有一座100立方米的水池,基本实现家家户户能用上免费的自来水,近些年来,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以及村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位于灵石县西北角25公里处,距两渡镇1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3′,北纬36°59′。据传说在很早以前该村只居一户人家,因全家病染,无钱医治,只得将仅有的房产出典给别人,病愈后,典户刁难,不予赎回,故称“难赎”,故谐音演变为“南续”。
  该村原名“南蜀村”,由北部村庄南迁于此聚集而成,座落在灵石、介休、孝义三县边沿的三角地带,分别距介休圪塔头村、孝义马家岑村约2公里。1993年村民朱少龙犁出古墓祭砖,刻有:“维大金国河东北路汾州灵石县孝义乡南续村 王高妻武氏男王坚王道新妇马氏郭氏壬戌十月初一日迁葬永垂”考证推断,该村建于女真族阿骨打至颜承麟时期,即公元前1114年——1234年,可追溯到879—759年前。南续村原为姓氏杂居村,有渠、裴、韩、王、张、安、林、胡、朱等氏族,现在独居该村的朱氏,是当年由朱家岑朱氏俩兄弟其后裔繁衍生息至今。村东南隅,原有石基砖砌三孔窑的“佛爷庙”一座,1958年总路线-,在变死宝为活宝中拆毁此庙。村中有两棵生长约二百年之久的古槐,2009年秋末,政府为它们竖起两块石碑。先辈传承的非物质文化之一的“河涝腔”文艺戏曲秧歌,后因传承中断,至今踪影全无。

地处灵石县城东北山,两渡镇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距两渡镇4公里,包括原家庄、上方庄、下方庄、梁家山四个自然村,西面接翠峰镇的延安村,南面接翠峰镇的池家庄村,北面接两渡的河西村,东面接翠峰镇的张家垣村,村民131户,318口人,主要姓氏有:耿、房、余、景,占70%,耕地面积2183.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现有核桃林100亩,有海鸥养殖厂,养羊场,在惠民政策的指引下,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11年被授予造林绿化工程、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建设先进村。

两渡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总人口 26701
13888
12813
家庭户户数 795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6314
家庭户男 13538
家庭户女 12776
0-14岁(总) 7400
0-14岁男 3912
0-14岁女 3488
15-64岁(总) 17819
15-64岁男 9239
15-64岁女 8580
65岁及以上(总) 1482
65岁及以上男 737
65岁及以上女 74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3805

一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近年来,灵石县两渡镇瞄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条主线,转“黑”为“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投资、乡镇实施、部门监督、全民参与的模式,全面铺开了核桃基地建设工程,截止2010年新栽植核桃6814亩,其主要特点:一是组织领导措施硬。该镇领导组成员成立了由乡镇一把手任组长的核桃发展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职责,按照核桃产业发展任务目标的要求,制定了核桃发展规划、实施方案、验收办法,将任务层层分解。二是土地流转机制新。该镇抓住省委提出的转型发展的机遇,利用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积极抓规划、抓服务、抓宣传,采取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将土地以每年100元/亩流转给企业,各村成立生态建设协会组织农民实施,采取林权股份制,保证利益均衡。三是技术支撑抓得实。镇政府专门组织各村协会落实进行核桃种植、中耕追肥、病虫害防治、树体管理等抚育措施及环节的培训。同时,由县林业局、镇林业站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指导,严格按照核桃标准栽植技术规程的要求,大力推广径流林业整地、覆盖保墒等技术措施,统一整地、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确保了核桃基地的顺利实施。四是资金投入大。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按照灵石县委、政府提出的“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的生态修复补偿要求,生态经济示范园工程总投资2428.7万元,由保利能源公司利用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全额投资,委托两渡镇人民政府组织新庄、张村两村组建生态建设协会承办。五是综合治理效果好。在工程实施中,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针对不同立地类型采取多树种配置、多模式混交,立地条件较好的缓坡地带栽植核桃树22.79万株,立地条件较差的荒山荒坡栽植刺槐29.66万株、山杏5.57万株、火炬8.19万株、侧柏4.29万株,并新修和加宽了园区循环路15公里,行道栽植国槐0.28万株,停车点栽植油松0.2万株。通过对工程区内综合治理,真正达到了增绿与增收并重,造林与造景并举的目标。

两渡镇通过实施保利生态经济示范园工程,既有效整合了农村“四荒”资源和企业的资金,实现了造林绿化投资模式多元化,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和致富问题,使农民由祖祖辈辈的单一种粮转变为林业产业工人,在家门口靠植树管林的工资收入和产品收入实现 致富目标。


  两渡镇党委设2个总支、38个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7个,机关支部6个,有2个企业党总支,15个支部。共有党员877人,女党员144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39%,其中农村党员549人,预备党员3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5名。有崔家沟村、冷泉、后庄、南续四个村实行支部、村委“一肩挑”。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实践操作的能力。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整治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素质;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程序,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做到公开内容全面、真实。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两条主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是深入开展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党旗红活动。每年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年初公开承诺要办的实事好事,党员认真负责,做出庄严承诺,年度评优评奖,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带动各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全镇共承诺办实事、好事420余件,完成398件。二是不断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立新庄工业小区、聚义、冷泉工业小区企业联合支部,使全镇非公企业党支部达到11个,党员达67人,强化了党在非公企业的渗透力和发展的带动力。三是常抓学习、阵地、作风三项工作不松懈。全面加强了广大党员的理论学习教育,牢固树立科学、民主、依法的执政理念。突出抓好全镇各支部阵地建设,为组织活动提供了坚强的阵地。作风建设上,以“办实事、求实效、见实绩”为主题深入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狠抓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行了政务、村务、帐务三公开,使镇村两级干部党的宗旨观念明显增强,管理日趋规范,自我约束不断强化。

站址在 山西省 灵石县 两渡镇,邮政编码031302。建于1934年。离 太原站156公里,离 华山站372公里,隶属太原 铁路局介休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客运:不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办理售票业务(火车票代售点,需要每张5元的手续费)。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零担仅办理直达整零货物发到。 是在于晋中市,位于介休市和 灵石县之间

周边中学

灵石县两渡镇两渡初级中学校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两渡村

周边政府机关

两渡镇人民政府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村

周边政府机构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退绢陡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周边公司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联丰公司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周边乡镇

两渡镇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村

周边村庄

两渡村 地址:晋中市灵石县

崔家沟村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崔家沟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