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店镇

大牛店镇 大牛店镇乡镇概况 大牛店镇气候特点 大牛店镇电业 大牛店镇教育 大牛店镇历史遗产 大牛店镇传统庙会 大牛店镇历史人物 大牛店镇人口数据 大牛店镇镇下辖村 大牛店镇相关传说及名字来由


大牛店镇位于 原平市区西北15千米处,北与段家堡乡、崞阳镇接壤,东与大林乡、西镇乡相连,南与解村乡为邻,西与轩岗镇、楼板寨乡毗邻,阳武河贯穿全境,属于平川丘陵共有型乡镇。大牛店镇总面积181.2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69%,耕地面积35303亩。 下辖2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069人(2017年) 。其中外出务工人数7138人。 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71元。大牛店镇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为主。 经济作物以苹果、梨、李子、杏等。大牛店镇矿产资源,阳武二村有微量铁矿,南泉村有长石矿、石英矿等。大牛店镇位于 原平市区西北15公里处,北邻 大林乡;南接 解村乡;西连 轩岗镇;东靠 西镇乡。全镇共有2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069人(2017年)。全镇总面积181.29平方公里,山...

详情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大牛店镇介绍

大牛店镇位于 原平市区西北15千米处,北与段家堡乡、崞阳镇接壤,东与大林乡、西镇乡相连,南与解村乡为邻,西与轩岗镇、楼板寨乡毗邻,阳武河贯穿全境,属于平川丘陵共有型乡镇。

大牛店镇总面积181.2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69%,耕地面积35303亩。 下辖2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069人(2017年) 。其中外出务工人数7138人。 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3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71元。

大牛店镇农业以种植玉米、谷子、高粱、豆类等为主。 经济作物以苹果、梨、李子、杏等。

大牛店镇矿产资源,阳武二村有微量铁矿,南泉村有长石矿、石英矿等。

大牛店镇位于 原平市区西北15公里处,北邻 大林乡;南接 解村乡;西连 轩岗镇;东靠 西镇乡。全镇共有2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8069人(2017年)。全镇总面积181.29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69%。其中 水浇地25132亩、旱地10171亩。 耕地面积35303亩,种植以玉米、 高粱为主。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养殖专业户,截止2004年底全镇猪存栏20160头,为全市之首。

大牛店镇处于北纬38°45'—38°54',东经112°29'—112°38'。北与 段家堡乡、 崞阳镇接壤,东与大林乡、 西镇乡相连,南与 解村乡为邻,西与 轩岗镇、 楼板寨乡毗邻。地处玉皇峁脚下,西部山区峰峦叠嶂,树木参天;北部山区,丘陵起伏,灌木丛生;南部地区黄土覆盖,沟壑纵横;东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中部地区,河床蜿蜒, 阳武河贯穿全境。平均海拔1100米,最高点为云中山水背尖,海拔2555米,属平川、丘陵共有型乡镇。辖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山地丘陵面积为120平方公里。大运公路、北同蒲、朔黄铁路贯穿南北,阳武河流经全镇。耕地总面积35303亩,其中水浇地25132亩,2009年全镇经济总收入320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1元。共辖28个行政村,26个农村党支部,党员989人,农业在册人口20784人,6957户。

大牛店镇是个农业大镇,平川种玉米蔬菜,丘陵产核桃梨果,山区出药材杂粮,畜禽养殖初具规模,基地带农户格局基本形成;依托大运经济带,服务业遍布沿线,以精煤加工为主体,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全镇矿产资源匮乏,阳武二村有微量铁矿, 南泉村有长石矿、石英矿,但储量甚少。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 泥石流和水灾。

全镇绿化面积7.5万亩,林木保有量3.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2139亩。

北同蒲和朔黄铁路从本镇通过,北同蒲铁路境内全长20公里,朔黄铁路境内全长23公里。大运公路贯穿全境,境内长20公里。全镇除第四沟村处其余27个村硬化了通村道路,其中,街道68.55公里,巷道61.997公里,通户道4.082公里。

近年来,大牛店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养殖富镇、商贸活镇、民营强镇”的总体思路,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改善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成绩突出,全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富足安乐的良好态势。

大牛店镇属平川半干旱区,气候温和、干燥,冬春多风,无霜期150天左右。日照总时数2811. 6小时。年均温8~9℃。一月最冷,日均温零下8—9℃,七月最热,日均温23℃左右。日平均气温10℃以上天数160天, 积温3200—3500℃。年降水440毫米左右,多在夏、秋两季。土壤全部属 褐土类,可分为 淋溶褐土、草灌褐土、褐土性土和碳酸盐褐土4个 亚类。阳武河从芦家庄流入,自西北向东南,经沿长会、沙峪、梨井、上阳武、浮图寺至阳武二村流出,境内流程约15公里。

该镇有中型水库1座(神山水库)和小型水库1座(槽桦沟水库),总容量1240万立方米。

全镇用电均由浮图寺变电站供应。10千伏线路两条,一条是大牛店506线52公里,途经 阳武二村、 阳武一村、 大牛店村、神山四个村、 大牛堡村、 施家野庄村等村,每年用电量360万千瓦时;另一条是 上阳武村503线24.5公里,途经上阳武、浮图寺、梨井、沙峪、沿长会等村,每年用电量160万千瓦时。

镇内有邮电所、网通、移动营业所各一处,可办理报刊订阅、汇款、快递等业务。联通和移动手机信号覆盖全镇,除水泉村、第四沟村外,其余26个村77%的户数均安装了固定电话。

全镇共有寄宿制初中1所,完全小学8所,单师学校9所,在职教师228人,初中在校生678人,小学在校生862人。
  全镇村级文化大院27个,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项目有 八音会3班,共24人;7个村有秧歌队,参加人数有420多人, 上阳武村、 神山四村、 大牛店村的威风锣鼓参加人数约140人。

阳武一村的朱氏 牌坊原为3座,现存2座。主坊位于村中,四柱三楼, 重檐歇山顶,总高10.54米,面宽15米。前有精雕细刻的砖石结构照壁,匾书“忠厚之家”;左右有 石狮、旗杆各一对;后为石建隐壁,剔底浮雕“三星图”;两面呈八字扇面墙。牌坊坐于0.96米高的 束腰须弥座上,重檐六楼,四柱三间,四大罗汉神态庄重,昂首麒麟雄风威武,二龙戏珠玲珑剔透。 二十四孝图人物故事浮雕和花卉吉物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整个建筑气势巍峨,雄伟壮观,与古朴典雅的村舍相映成趣。

朱氏牌坊配坊,高8米余,四柱三门, 单檐歇山顶,施有六铺双抄手斗拱,耍头作象形。坊坐落于高0.85米、东西长10.4米、南北宽3.25米的青灰石基上,基石均做长方形石条。四霸王柱独负坊身,直立在柱础上。柱础四 角雕有四石狮,正前雕有两尊跃戏 绣球的石狮。四面剔雕花卉、风景、人物等图案。四楼间镂雕二龙戏珠,将四柱联为一体。 牌坊前临大道,面对群山,下有小河,流水不断,风景极为可观。

朱氏牌坊气势恢宏,造型美观,雕刻玲珑,工艺精湛,堪称我国晚清石雕艺术的精华,对研究晚清文化、建筑、风俗民情都颇具价值,有人甚至认为其艺术价值在五台山龙泉寺 石牌坊之上,因而早在1965年, 山西省人民政府就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给世人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阳武会:上阳武村,农历七月初五。相传,李阳武取水,博得万民敬仰,村人以集会形式纪念之。

太子庙会:浮图寺村,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相传秦太子扶苏屯兵戍边,曾驻扎于此。明末建有太子庙。

水陆会:东野庄村举办,农历正月初八。原为僧人佛事,清光绪年间演变为民间庙会。

龙王庙会:大牛堡村举办,农历七月十六日。相传,从清嘉庆年间,每年七月十六日推选纠首由马头崖龙王庙接回塑像,唱戏三日,祈祷风调雨顺。

麻线娘娘会: 神山村举办,农历五月二十日,届时从 五峰山接麻线娘娘塑像回村。始于清道光年间,一直延续下来,仪式隆重,规模庞大。

观音庙会:北大牛村举办,农历二月十八日。

龙王庙会: 西营村举办,农历六月十八日。

大王会: 施家野庄村举办,农历七月初五。

雪山会: 大牛店村举办,农历腊月初八。

玉皇庙会:大牛店村举办,农历六月二十四。

贾承福:施家野庄人,清嘉庆举人,授太原训导,著有《四书题解》、《何陋居文稿》;

王觏:上大牛村人,嘉庆岁贡,注释《小学全集》;

武访畴:芦庄人,后徙居阳武村, 清道光进士,历任陕西 凤翔、西安知府,著有《求益斋文集》;

武树芬:芦庄人,举人,任宁武教谕,著有《四书诗易心得汇解》;

贾荫皋:神山村人,清咸丰举人,襄垣县训导,著有《椒香馆诗文稿》;

李桢、贾恭倡:大牛店村人,咸丰三年,建立大牛店义学(学堂);

贾安阔、贾正海、贾连登:神山人,同治三年建立神山义学;

贾大中:神山村人,同治年间举人,民国初年山西省议会会员;

贾英:施家野庄人,法政大学毕业生,辛亥革命时随山西起义军北伐,与清军激战中阵亡;

李三楼:上阳武村人,1906年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考入 北平大学法学院,曾任晋绥边区二分供给部政委,独立二旅供给部政委等,1948年去世;

李克林:上阳武村人,因组织和领导崞县中学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学校开除,曾任决死四纵队三十五支队参谋长;

贾治高:施家野庄人,1926年参加国民党,从事教育事业40多年,曾任范中副校长,县政协主席、山西省政协委员;

纪叶:上阳武村人,1923年12月生,1996年10月去世,电影剧作家,1940年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52年调到中央电影局工作,编剧的影片有《 智取华山》、《并肩前进》、《 宝山之歌》。

常住人口18069人(2017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9912
10042
9870
家庭户户数 5742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793
家庭户男 9966
家庭户女 9827
0-14岁(总) 4410
0-14岁男 2204
0-14岁女 2206
15-64岁(总) 13276
15-64岁男 6826
15-64岁女 6450
65岁及以上(总) 2226
65岁及以上男 1012
65岁及以上女 121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8541
芦溪村 西营村 神山一村 神山二村 神山三村 神山四村 下默都村 东野庄村 上默都村 大牛堡村 施家野庄村 大牛店村 阳武一村 阳武二村 北大牛村 南大牛村 谭家尧村 南泉村
上阳武村 沙峪村 浮图寺村 梨井村 沿长会村 水泉村 芦庄委会村 孙家坪村 第四村 磊北村 引

传说在唐朝, 晋王 李克用一生收养了诸多义子,都赐为李姓, 李存孝便为其中之一。作为其貌不扬,身高不足四尺的王子,在许多场合,屡屡使晋王难堪,虽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但难于面对臣下,加之又不会曲意逢迎,便被晋王派往晋北门户崞地戍守地域,以备任用。思想晋王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王子决心在戍地严守边关、建功立业。到达崞地后,王子严肃军纪,恩扶百姓,功勋卓著,既在崞地屡立战功,又受到崞地人民的拥戴,因长年在外,远离晋王,其功勋和名声日益威胁到其他的王公大臣,被奸臣进谏谗言“功高振主”,昏庸的晋王信以为真,竟然下令对王子施以“五牛分尸”之刑。

“五牛分尸”,是晋地当时的一种酷刑,被用来惩罚那些罪大恶极之人。行刑时,行刑者用五头身强力壮的牛分别拉紧刑徒的双手、双腿和头部,给牛尾涂上麻油点燃,五牛在剧烈的烧痛下狂奔,把受刑者撕为碎片。李王子便在戍守的崞地被施以这种酷刑。

李王子对酷刑坦然面对,视死如归。“五牛”虽狂奔,但力大无穷的王子却纹丝不动,大喊一声,轻轻用力便把“五牛”拉回,随之大放悲声。他不是怕死,枪林箭雨已铸就他不怕死的性格,而是放心不下晋王的江山和勤劳朴实的崞地人民,多想同为他送行、在自己戎马生涯中提过水、送过饭的崞地父老乡亲告个别、多想再看看养育他多年成长的晋北黄土地、多想再听听潺潺流逝的阳武河涛声……然而,王子很清楚,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改变晋王的成命,不可能改变奸臣们谗言陷害他的邪心,随之渐渐收回泪水。因为他深深懂得,自己的痛哭,只能加重崞地百姓与他分别的痛苦、只能让晋北大地更难忍受观看“五牛分尸”的惨剧、只能让阳武河流增加更多的思念。于是四肢松弛,任凭“五牛”执行它们的使命……

“五牛”似乎听懂了李王子的心声,眼含热泪狂奔,跑啊、跑啊……似乎要把崞地跑遍,把李王子的不幸遭遇传遍每一个村落,告诉所有的崞地人民。第一头牛跑到地处大路口、过往车客店铺多的地方停下不走,村民便把这个村子起名为“大牛店”;第二头牛跑到王子带兵打仗修筑城堡的村落不走,村民便把村子起名为“大牛堡”;第三头牛跑到“大牛店”之上五里远的村落不走,村民便把村子起名为“上大牛”,又因村中有条小河,把村子分为“南大牛”和“北大牛”;第四头牛皮毛金黄,跑到距离“大牛店”北二十多里的村落不走,村民便把村子起名为“黄牛”;第五头牛向南也跑得很远,跑出将近四十里,直跑得身体瘦小,村民便把村子起名为“小牛”。

崞地的老百姓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戍守边关、屡立战功、为崞地人民带来安宁和恩泽的王子,在其行刑后自发组织起来,把李存孝王子的身体碎片全部找回,并把头颅、四肢缝合好,把碎片缝上去,安葬在现今原平市大牛店镇 神山村北面的高土丘上,称之为“存孝陵”,世代祭奠。

周边行政单位

大牛店镇大南璐沟牛村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周边政府机关

大牛店镇政府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北大牛大忻线大牛店镇委

周边乡镇

大牛店镇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

周边村庄

大牛店村 地址:忻州市原平市

大牛堡村 地址:忻州市原平市

南大牛村 地址:忻州市原平市

神山 地址:忻州市原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