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地理环境 大平房镇行政区划 大平房镇历史文化 大平房镇人口民族 大平房镇自然资源 大平房镇经济概况 大平房镇社会事业


大平房镇位于 朝阳市西部, 大凌河北岸,距朝阳市主城区四十公里。北与 联合乡和 杨树湾乡毗邻,西临 东大道镇,东接 半拉山街道和 柳城街道西界,南至大凌河与 台子镇相望。大平房镇属于 北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全镇共有9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3717人(2017年) 。镇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全镇经济总收入674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00元。该镇产业及特色农业丰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总面积156000亩,耕地面积 550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3000亩。常住人口23717人(2017年),辖9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县直属单位12个,其中有远近闻名的省重点高中 —— 大平房高中、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等。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地处东经120°16',北纬41°25'。大平房镇属于 北温带 大陆性季风...

详情

大平房镇地名网_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资料简介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介绍

大平房镇位于 朝阳市西部, 大凌河北岸,距朝阳市主城区四十公里。北与 联合乡和 杨树湾乡毗邻,西临 东大道镇,东接 半拉山街道和 柳城街道西界,南至大凌河与 台子镇相望。大平房镇属于 北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全镇共有9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常住人口23717人(2017年) 。镇域面积110平方公里。全镇经济总收入674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00元。该镇产业及特色农业丰富。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完善。

社会总面积156000亩,耕地面积 550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3000亩。常住人口23717人(2017年),辖9个行政村,77个村民组,县直属单位12个,其中有远近闻名的省重点高中 —— 大平房高中、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等。

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地处东经120°16',北纬41°25'。大平房镇属于 北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无霜期为158天,年平均气温为8.4℃,年平均降水量为489毫米,年平均风速3米/秒,最大冻土深度为1.5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镇域有 大凌河和 老虎山河两条水系,在镇西北的 黄花滩村交汇,在镇区东南香么村建设有 阎王鼻子水库(含 燕山湖),库容量为2.7亿立方米。大平房镇交通便利,东西有朝大公路,南北有朱馒公路,距 101国道仅七公里, 锦承铁路在镇域经过,设有火车站—— 大平房站,属四等站,年客运量7.5万人次,货运量8万吨。此外,新建 京哈高速铁路京沈段途经镇域,在镇西的 八棱观村塔营子设有高铁站—— 奈林皋站供附近乡镇使用。

全镇共有9个行政村(分别是 八棱观村、 公皋村、 黄花滩村、 东街村、西街村、秦赵家沟村、东平房村、大板村、香么村),77个村民组。

大平房镇今有 辽代古塔三座,分别是: 八棱观塔、 黄花滩塔、 东平房塔。2013年,大平房三塔同时入选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平房镇三座辽塔修复前后 (8张)

大平房镇所在的 大凌河谷,是辽代 兴中府(今 朝阳)地区沟通 辽中京和 辽东京的交通要道,沿途州县密布,佛教文化昌盛,经济繁荣,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金元时期。该镇现存 建州城址,位于 黄花滩村,2007年入选第七批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列第26号 。

大平房镇于 唐时为崇州,自 辽代至 明初为 建州地。《 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四》:“建州城,卫( 大宁卫)东南四百余里。唐 武德初,尝置昌黎县,属崇州。 五代初, 契丹置建州保静军于此。汉 乾祐初,故 晋李太后请于 契丹主耶律兀欲( 辽世宗 耶律阮),愿依汉人城寨之侧,给田以耕桑自瞻。许之。乃自 黄龙府迁于 建州南四十里,给地五十顷,令从者耕以自给。《 辽志》:(建)州在灵河(今 大凌河)南,屡遭水患。 契丹主隆绪( 辽圣宗 耶律隆绪)时,又迁于河(今 大凌河)北,即 唐之故崇州城治焉。初曰武宁军,后曰保静军。 金因之。 元亦曰建州城。 明初废。《五代史》:自 辽阳行十数日,过义州(今 义县)、霸州(今 朝阳),至建州。胡氏曰:建州之南为 义州(今义县),建州之北则 土河(今 老哈河)。 土河之北,则 契丹中京 大定府也。《 金人疆域图》:建州南至 燕京千二百四十五里。另记:永霸废县,建州属县也。《 金志》云:本 唐昌黎县地, 辽置永霸县。又析置永康县,俱属建州。 金废永康县。 元复改置建平县为建州治, 明初废。”

辽初, 辽太祖置 建州保静军 节度使,辖永霸、永康、永和(981年—1014年,之后属于 榆州)、阜俗(986年—998年,之后属于 利州)四县。辽代设州之后,金、元、明沿袭,治所即今大平房镇 黄花滩村 建州城址处(注:早期曾另治它处, 辽圣宗 耶律隆绪时因避水患方迁至此地)。金代 建州沿袭辽代,隶属 兴中府(今 朝阳),元朝时期属 辽阳 行中书省 大宁路管辖,为 大宁路九州之一。明初设营州右屯卫驻 建州城,隶属于 大宁 都指挥使司(今 宁城)。 永乐初年, 大宁都司各 卫所或迁或废,军民内迁,此后包括 建州在内,东至 柳城(今 朝阳)西至 大宁(今 宁城),皆为蒙古 兀良哈部牧区,陆续有蒙古牧民迁来。清朝时期, 辽西地区自关内流入新移民,蒙汉杂处而居,此时自明初到清代,经过二百多年的断层, 建州之名早已不存,当时的新居民便约定俗成地给这片土地取了新名字,也就是现如今的大平房镇。虽然 建州地名不再传承,但是当年的古迹依旧在,历史记载依旧在,古城里古塔下发生的故事我们依旧可以在历史中感受和探知。 辽西的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更依旧需要今天的人们继续传承下去。 建州城址 (4张)

建州城址位于大平房镇 黄花滩村,今有夯土城墙遗迹和古塔一座。《 塔子沟纪略》载: 建州城“附近蒙古居民,多在城内旧房基处创挖砖石,亦有掘得他物者,维时附近之家,岁有火灾,蒙民居住不安,地主台吉俄木河图,延请番僧善 堪舆者,问以岁岁失火之故,番僧云‘掘动古基,故遭 回禄’,台吉率众蒙民,宰牛祭祷,至今永无水患”。调查时附近村民介绍,在城址内建房,挖井时曾出土有古钱币窖藏,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城址内挖出过带有“ 建州”款的铜镜 。北宋官员 苏颂在 辽道宗时曾出使霸州(今 朝阳)途经建州,见到 建州城里城外的繁荣景象,吟诵道“千里封疆蓟雷间,时平忘战马牛闲,居人处处营耕牧,尽室穹车往复还。”还有诗人写建州四月,“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辽代建州才子 张孝杰,高中榜首,衣锦还乡,更是一段佳话。 张孝杰,建州永霸县人,家贫好学, 重熙年间,擢进士第一,累迁枢密直学士, 咸雍初,出任 惠州刺史,成为 辽朝一代名士。

建州城址现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列第七批第26号 。此外, 八棱观村和东平房村各为辽代 建州属县所在地,各遗存有 辽塔一座。

总户数为7100户,总人口为24735人,镇区由东街村西街村组成,现状总人口为7767人,其中农业人口4423人,非农业人口1724人,暂住人口1620人。全镇土地总面积111.5平方公里,有耕地26.68平方公里,林地36.39平方公里,草地1.74平方公里,果园6.77平方公里。全镇经济总收入674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00元。

常住人口23717人(2017年)。

大平房镇称得上依山傍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北有 锦承铁路线东西贯穿,镇中心设有三级火车站;东西有朝大北线公路,南北有朱馒线公路在大平房交汇,并与 101国道对接。有着充足的水利资源。 大凌河和 老虎山河在大平房境内交汇;朝阳市重点水利工程 阎王鼻子水库座落在大平房境内;两条自流灌渠控制着23000亩水浇地。有着较肥沃的土地资源。全镇有机能耕、水能灌、集中连片,便于集约经营的方田近2万亩;3万多亩二坡地土质相对较好,适应各种作物生长。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尚需治理的荒山、荒坡、荒沟近8000亩,适应种草,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镇青壮劳动力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广大群众善于科技推广与应用。经过多年来的各种形式培训与实践,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实用技术,并较好的应用于生产中。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得到了不断的推广。

新的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几年来,大平房镇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确定了新的农业产业格局,成为朝阳县的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旱烟、水稻、小杂粮物产丰富,无公害蔬菜、干鲜果和畜禽产品有着较强的发展优势。已成为当地群众开发致富的主导产业。

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出台了“三让”(让名、让利、让权)、“四优先”(优先入户、优先入学、优先划拨宅基地、优先办证)、“五不限”(不限身份、不限地位、不限区域、不限产业、不限规模)的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力招商引资。现有乡镇企业69家,有商贸、建材、运输、加工、修理、餐饮、服务、娱乐等门类齐全的个体私营业户近千家。其中大平房新星机械铸造厂生产的系列产品有15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西班牙、东南亚。年创汇额达40万美元。木材加工厂生产的高科技密度板远销省内外,年利润达30多万元。投资450万元的圣运畜禽屠宰有限公司、液化汽站、朝阳“康佳彩电”销售公司、朝阳五交化公司、烟草经销公司、市铝合金装簧公司、朝阳大药房等20多家企业相继在大平房安家落户。乡镇企业总产值近亿元,税金达100多万元,2002年招商引资额达到了1100万元。

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从1999年开始,大平房镇按照一环、二区、三街、四路、五大建设项、六大配套设施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先后投资2500万元,建设楼房近百幢,开发房屋面积24000平方米;完成了“世纪大街”、“凌河路”、“丰田路”、“希望路”的改造,新铺黑色路面20公里;建成环岛转盘一处;装路灯100盏;改扩建能容纳3万人的半封闭农贸市场一外,建设旱烟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各一个;镇区内商贸小区、工业小区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功能齐全的小城镇雏形已经形成。是朝阳县西部经济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大平房镇多年来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高中、初中、小学全部实现了微机化教学。7所学校进入了“四星级”学校,大平房小学进入了“五星级”学校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基本上满 足了群众求乐、求美、求知、求技、求健康的多层次文化需求。镇区内建有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有齐全的音响设施。全镇12个村全部配齐标准的文化活动室,基本上满足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需求。

以朝阳县第三人民医院为依托,全镇建立健全了医疗卫网络。县三院设有较先进的CT室、心电图室、化验室、X光室,有远近闻名的中医骨科、外科、妇科、儿科、内科、五官科。全镇人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

周边政府机关

朝阳县大平房镇人民政府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委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政府机构

大平房镇公皋村退役浚军渺爷人服务站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周边乡镇

大平房镇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周边村庄

东平房村 地址:朝阳市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