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房村
大平房镇, 大平房镇历史沿革, 大平房镇行政区划, 大平房镇地理环境, 大平房镇人口, 大平房镇经济, 大平房镇社会事业, 大平房镇交通运输, 大平房镇历史文化
大平房镇,隶属于 辽宁省 朝阳市 龙城区 ,地处大凌河西岸,龙城区西南部,北与联合镇和 杨树湾乡 毗邻,西临东大道乡,东接柳城街道,南至大凌河与 台子镇 相望, 区域面积11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26576人。 2005年11月,由朝阳县划归龙城区。 截至2020年6月,大平房镇下辖2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 2018年,大平房镇有工业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历史沿革汉朝 时期:属辽西郡 柳城县 境内。县治位于今朝阳县 柳城遗址 处。 西晋 骗壳时期:属 平州 昌黎郡柳城县境内。 十六国 时期:属 前燕 、 后燕 、 北燕国 境内。 三燕 国都位于今 朝阳 市区 三燕龙城遗址 处。 北魏 时期:属营州 昌黎郡 境内。营州 州治 位于今朝阳市老城区。
详情
大平房镇,隶属于 辽宁省 朝阳市 龙城区 ,地处大凌河西岸,龙城区西南部,北与联合镇和 杨树湾乡 毗邻,西临东大道乡,东接柳城街道,南至大凌河与 台子镇 相望, 区域面积11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户籍人口26576人。 2005年11月,由朝阳县划归龙城区。 截至2020年6月,大平房镇下辖2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 2018年,大平房镇有工业企业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
历史沿革
汉朝 时期:属辽西郡 柳城县 境内。县治位于今朝阳县 柳城遗址 处。 西晋 骗壳时期:属 平州 昌黎郡柳城县境内。 十六国 时期:属 前燕 、 后燕 、 北燕国 境内。 三燕 国都位于今 朝阳 市区 三燕龙城遗址 处。 北魏 时期:属营州 昌黎郡 境内。营州 州治 位于今朝阳市老城区。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平房镇辖八棱观、公皋、黄花滩、东街、西街、秦赵家沟、东平房、大板、香磨9个行政村;下设7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平房镇下辖2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东街社区。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211303105001 | 122 | 东街社区 |
211303105002 | 121 | 西街社区 |
211303105200 | 220 | 大板村 |
211303105201 | 220 | 香磨村 |
211303105202 | 220 | 赵家沟村 |
211303105203 | 220 | 东平房村 |
211303105204 | 220 | 黄花滩村 |
211303105205 | 220 | 公皋村 |
211303105206 | 220 | 八棱观村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平房镇地处大凌河西岸,龙城区西南部,北与联合镇和 杨树湾乡 毗邻,西临东大道乡,东接柳城街道,南至大凌河与 台子镇 相望, 区域面积110平方千米。 大平房镇地形地貌
大平房镇地形特征为低山丘陵。气候
水文
大平房镇境内河道属大凌河流域,面积65.2平方千米,总长4.2千米,境内有老虎山河与大凌河在镇内交汇。自然灾害
大平房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大风、冰雹、病虫害等。自然资源
大平房镇有土地总面积156000亩,耕地面积55000亩,其中水浇地面积23000亩。人口
2011年末,大平房镇辖区总人口2414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05人,城镇化率9.5%。另有流动人口205人。总人口中,男性12521人,占51.4%;女性11627人,占48.6%; 14岁以下3816人,占16%; 15~64岁17357人,占72%; 65岁以上2975人,占1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819人,占99%;其他少数民族239人,占1%;2011年,人口出生率5.2‰,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2.2‰。 2017年,大平房镇常住人口23717人。 截至2018年,大平房镇户籍人口26576人。经济
综述
2011年,大平房镇财政总收入7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农业
2011年,大平房镇药材种植面积6100亩,裸地蔬菜种植面积9000亩,烟麦套种种植面积30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牛、家禽为主。 截至2011年末,大平房镇累计造林12700亩,其中防护林10700亩,经济林2000亩。 大平房镇渔业以阎王鼻子水库水面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30平方千米。2011年,水产品总量6万吨,渔业总产值2亿元。工业
2018年,大平房镇有工业企业6个。商业
2011年,大平房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2018年,大平房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大平房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5个,村文化广场2个。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大平房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93人;小学7所,在校生1176人,专任教师12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23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100人,专任教师78人。医疗卫生
2011年,大平房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245人,参合率98.8%。社会保障
交通运输
大平房镇交通便利,东西有朝大公路,南北有朱馒公路,距 101国道 仅七公里, 锦承铁路 在镇域经过,设有火车站—— 大平房站 ,属四等站,年客运量7.5万人次,货运量8万吨。此外, 京哈高速铁路 途经镇域,在镇西的 八棱观村 塔营子设有高铁站—— 奈林皋站 供附近乡镇使用。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清中期一户人家从山东来此定居,建平顶土房居住,得名平房子。后随着村落扩大,遂称大平房子。文物古迹
大平房镇所在的 大凌河 谷,是辽代 兴中府 (今 朝阳 )地区连通 辽中京 和 辽东京 的交通要道,沿途州县密布,佛教文化昌盛,经济繁荣,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金元时期。镇内现存的重要历史遗迹,主要为 辽代 “三塔一城”与清代的藏传佛教 广法寺 。 建州三塔周边
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东街村忸退役罡隙军人服务站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桥
周边政府机关
朝阳县大平房镇人民政府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镇委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
周边乡镇
大平房镇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
周边村庄
东平房村
地址:朝阳市龙城区
小平房村
地址:朝阳市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