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门社区

朱家角镇, 朱家角镇历史沿革, 朱家角镇行政区划, 朱家角镇地理环境, 朱家角镇人口民族, 朱家角镇自然资源, 朱家角镇经济, 朱家角镇交通, 朱家角镇社会, 朱家角镇获得荣誉, 朱家角镇地方特产, 朱家角镇民风民俗, 朱家角镇旅游景点


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 青浦区 中南部,紧靠 淀山湖风景区 。东 临西 大盈与环城分界,西濒淀山湖与 大观园 风景区隔湖相望,南与 沈巷镇 为邻(2001年与之合并),北与江苏省 昆山市 淀山湖镇接壤。 朱家角镇处于北纬30°~31°,东经120°~121°之间,东距 青浦镇 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 318国道 贯穿镇境。全镇总面积136.85平方公里(含水域)。201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3.4亿人民币。 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16年10月14日,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8年5月24日,朱家角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历史沿革 详情


东大门社区地名网_上海市市辖区青浦区朱家角镇东大门社区资料简介
  东大门社区是上海市市辖区青浦区朱家角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1011810200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10118。东大门社区与大新街、胜利街、东湖街、西湖新村、北大街、东井街、大淀湖、沈巷、泰安第一社区、泰安第二社区、珠溪社区、珠湖社区、淀湖社区、泖阳社区、陈家汇社区、滨湖社区、浦泰社区、周荡村、横江村、盛家埭村、张家圩村、新旺村、新华村、小江村、周家港村、沙家埭村、山湾村、庆丰村、淀峰村、山海桥村、创建村、淀山湖一村、水产村、安庄村、先锋村、沈巷村、张马村、李庄村、建新村、王金村、林家村、新胜村、张巷村、万隆村、薛间村相邻。


上海市市辖区青浦区朱家角镇东大门社区介绍

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 青浦区 中南部,紧靠 淀山湖风景区 。东 临西 大盈与环城分界,西濒淀山湖与 大观园 风景区隔湖相望,南与 沈巷镇 为邻(2001年与之合并),北与江苏省 昆山市 淀山湖镇接壤。 朱家角镇处于北纬30°~31°,东经120°~121°之间,东距 青浦镇 6公里,上海市中心48公里。 318国道 贯穿镇境。全镇总面积136.85平方公里(含水域)。201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3.4亿人民币。 1991年,被列为上海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2007年,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16年10月14日,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8年5月24日,朱家角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

历史沿革

朱家角 朱家角之地,大约成陆于7000年前, 淀山湖 底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遗物。 唐朝 以前分别隶属于由拳县、娄县、嘉兴县、信义县、昆山县。 喇樱拔唐 天宝 十年(751年),分属于华亭县、昆山县。 宋元期间朱家角镇形成小集镇,名朱家村。 元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属于华亭县、 上海县 、昆山县。 明 嘉靖 二十一年(1542年),分属于 青浦县 、昆山县。 明朝 万历 四十年(1少盼茅坑612年)因水运交通便利,商业日盛,朱家角逐成大镇。朱家村改名为珠街阁,又名珠里、 珠溪 ,俗称角里。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珠里分属于五十七个三区之二图、十一图和一区二十五图。 清末实行地方自洽,本地域称珠蔚自治区,为 江苏省 青浦县管辖的十六个自治区之一。 清 宣统 二年(1910年),实行 地方自治 ,改称珠葑自治区,区董掌管地方事宜,为青浦县下辖的16个自治区之一。 民国初年,仍称珠葑市,设市公所。 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为珠葑市行政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撤销行骗煮政局,仍称珠葑区,为青浦县十三区之二区。 朱家角河道 (10张)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设第二区公所,臭嚷列为青浦县八个区公所之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汪伪青浦县第六区,下辖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薛间、葑沃、张甸、张丁、安庄、沈巷六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恢复第二区公所,仍辖三镇六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撤销区公所,改称区署,辖一镇二乡,即将原有珠东、珠西、珠北三镇和张丁乡合为一镇,名珠溪镇;薛间、安庄二乡合为一乡,名安庄乡;沈巷、葑沃、张甸三乡合为一乡,名葑沃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实行乡镇归并,全县设青东(青龙)、青西(淀泖)两个区署,珠溪镇及安庄、葑沃乡均属青西区署。 1949年5月14日,朱家角全境解放,随即成立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青浦县朱家角市,下辖沈巷、万龙、葑沃、薛间四乡及朱家角镇。原属昆山县的东井亭、中井亭、西井亭三条街划归朱家角镇。 1951年4月,撤销市建制,建立朱家角区,从所辖沈巷、薛间二乡各划出三个村,组成安庄乡,遂成五乡一镇。 1954年,原属 松江县 的天心乡,划归朱境良钻家角区,同时把万龙乡的诸家村划归城厢区的城南乡,把葑沃乡的南横村划归松江县天马乡;是年夏,整编机构,撤销朱家角区。将沈巷、安庄、葑沃三乡划归练塘区,万龙、薛间、天心三乡划归城厢区。复建朱家角镇建制,直属县领导。 朱家角水路 (8张) 1955年,重新建立朱家角区,对原划出的六个乡全部划回,并把城厢区的盈中、万寿、城南三个乡划归朱家角区管辖。朱家角镇仍为县属镇,镇人民政府改称镇人民委员会,建制不变。 1957年,叶龙乡万隆片划归朱家角镇。 1958年9月,朱家角镇和叶龙乡合并,成立 红旗人民公社 连蒸。 1959年,改名为朱家角人民公社。 1961年8月,朱家角公社成立城镇工作组,负责城镇工作,筹备镇社分治。 1962年2月,镇社正式分设,朱家角镇恢复为县属镇,成立镇人民政府。 1968年,镇政府改名为"镇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镇人民政府名称。 1991年影全全,朱家角镇和企甩立朱家角乡合并成一个县属建制镇。 2000年,青浦区行政区划调整中与沈巷镇合并为新建制镇--朱家角中心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朱家角镇下辖28个村民委员会、11个居民委员会。
周荡村 横江村 盛家埭村 张家圩村
新旺村 新华村 万隆村 小江村
周家港村 沙家埭村 薛间村 山湾村
庆丰村 淀峰村 创建村 山海桥村
淀山湖一村 水产村 安庄村 先锋村
沈巷村 张马村 李庄村 建新村
王金村 林家村 新胜村 张巷村
社区
东井街 北大街 大新街 胜利街
东湖街 西湖新村 大淀湖 东大门
沈巷 泰安第一社区 泰安第二社区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朱家角镇处于北纬30°~31°、东经120°~121°之间,位于 淀山湖 畔,东与盈浦街道、夏阳街道接壤;南与 练塘镇 、松江科技园区、 佘山镇 交界;西依淀山湖,与金泽镇相连;北与江苏省昆山市 淀山湖镇 毗邻。全境总面积136.85平方公里(包括淀山湖水域面积46平方公里)。 朱家角镇

地形地势

朱家角镇位于青浦地区,该地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在2.8米-3.5米之间。

气候条件

朱家角的气温,与上海市区大致相差无几,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5.5摄氏度,年无霜期235天左右,年日照在137天左右,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朱家角镇共有20787户,户籍总人口59759人,其中:男性29387人,女性30372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16558人,农业人口17988人,占30%。年末来沪流动人口49038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95536人。

民族

根据2012年统计的少数民族信息,朱家角镇有 壮族 、 苗族 、 土家族 等31个少数民族,包括外来人口在内少数民族人数达1100余人。

自然资源

朱家角镇的自然资源主要集中在淀山湖一块,湖泊是上海境内唯一的淡水湖,面积62.0平方公里,其中青浦境内面积为47.5平方公里。青浦境内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鳊、鲂、鲫、淀山湖银鱼等养殖鱼,还有河虾、中华绒螯蟹、甲鱼、螺蛳、黄蚬、河蚌。外地引进的鲴鱼、罗非鱼也在当地繁育完成。

经济

综述

2013年,朱家角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1.6亿元,第二产业26.3亿元,第三产业35.5亿元);第一产业完成产值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产值116.5亿元,下降22.9%其中工业规模以上完成产值79.6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7.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属地)投入13.96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81亿元;税收收入15.37亿元,同比2012年增加20.3%,区级税收收入4.4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6%;合同外资14257万美元,实到外资858万美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79元,同比2012年增长11.5%。

第一产业

城隍庙 截至2009年,朱家角镇有耕地面积49066亩(不包括各类开发区),水稻种植面积22039.6亩;蔬菜常年种植面积6000亩; 葡萄 、 西甜瓜 为主的瓜果种植面积6500亩;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5000亩;精养鱼塘6800亩。 泖河沿线的泖荡地区种植以茭白为主的水生蔬菜主产区;主干道路沿线、地势较高的圩区种植以大棚西瓜、果树等为主的经济作物主产区和主要骨干河道的大江、大湖沿线为优质水产品主产区。 全镇已注册“悦更想”大米、“泖塔”蔬菜、“塘桥”蔬种、“朱家翠皮”西瓜、“百果园”水果、“古桥”农机等农产品商标,其中巷农公司在江西宜丰基地生产的大米更是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第二产业

2012年,朱家角镇关、停3家高能耗企业,涉及综合能耗约5395吨标准煤。通过对上海欣原红染纱有限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上海交运集团合作项目,项目的嫁接涉及厂房45800平方米,总投资约3.8亿元。 2013年,第二产业完成产值116.5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22.9%。其中工业规模以上完成产值79.6亿元,同比2012年下降7.7%。

第三产业

截至2013年,朱家角镇的产业结构当中,第三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57.2%,三产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1.95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7.1%。2013年,古镇旅游接待250万人次,重大接待30批次、500人次。

交通

公路

朱家角镇处于上海市与江苏省交界处,是上海通往 江苏 、 浙江 的重要通道。东西向有 318国道 、 沪青平高速公路 、沈砖公路,南北向有朱枫公路,依傍同三国道,南接 沪杭高速公路 ,北通 沪宁高速公路 ,村村通道路。

水路

朱家角水路交通横有 淀浦河 ;纵有拦路港、 西大盈港 、 朱泖河 ,均为6级航道,可通行100-500吨船只,直通黄浦江,并与太湖水系相通。

社会

电力

朱家角镇的供电来源属华东电网,镇内建有22万伏变电站1座,11万伏变电站1座,3.5万伏变电站3座。朱家角处于太湖流域下游,淀山湖水源丰富,水质二级,现有大规模的自来水厂3座,日供水为10万吨;有污水处理厂2座,日处理污水1.75万吨。有现代化通讯交换机局十六处,应用光缆电话通讯总装机容量为3.5万门。西气东运的新疆天然气已通到朱家角。

教育

朱家角镇明代就办有书院、义塾等,清代以后,兴建众多学堂。民国时期开始兴办中学。解放后,普通教育、幼儿教育、中等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及业余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朱家角镇教育机构一览表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青浦区朱家角幼儿园 青浦区朱家角小学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青浦区青苹果民办幼儿园 青浦区沈巷小学 青浦区珠溪中学
青浦区沈巷幼儿园 朱家角朱镇小学 青浦区沈巷中学
青浦区诗韵民办幼儿园 青浦区胜利民办小学 青浦区东湖中学
青浦区胜利民办幼儿园 朱家角辅读学校
青浦区朱镇幼儿园 朱家角阳光学校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文化

朱家角明清两代共出进士16人、举人40多人,其中有清代学者 王昶 、御医陈莲舫、小说家 陆士谔 、报业巨子席裕福、画僧语石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民国时期,镇上有民众教育馆、书报社、戏院、书场等文化场所,有咏珠社、韵声社等文艺结社、民间艺人活动。镇上还先后有《珠溪》、《薛浪》、《骊珠》等20多种报刊出版发行。 建国后,先后建立了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站、电影院等。朱家角还有许多“特色角”,如京剧角、歌唱角、文学角、书画角、健身角等。镇上家庭藏书普及率达50%以上,民间藏书的总数10多万册,超过青浦区21个镇图书馆藏书的总和。

宗教

朱家角教堂 朱家角镇因经济繁荣,文化倡明,宗教活动也源远流长。早在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淀山顶上就建有 普光寺 ,为朱家角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寺院,具有相当规模,其佛事活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明清期间为佛教活动全盛时期,有不同类型的庙宇20多处,规模较大的有圆津禅院、 慈门寺 等。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圆津禅院以典藏名家书画而成为清代名刹。 位于淀山湖畔的报国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建于明代,明 崇祯 十三年(1640年)重修后,二三百年香火不断。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市佛教协会几次修缮扩建,现占地面积38.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还有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在朱家角镇建活动场所。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天主教“耶稣升天堂”是青浦县有影响的重要教堂之一,民国34年(1945年)成为公堂,直属上海教区,并辖 金泽 等地6所小堂,教堂内有常住修女4人,工作人员2人,经费由上海教区发给。

获得荣誉

上海市文明镇 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全国环境优美镇 国家卫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园林城镇 国际花园城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
上海市食品安全宣传示范街(镇) 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达标街道(乡镇) “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全国文明镇
全国民兵先进工作单位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镇 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镇
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镇 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国家级生态镇 2020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2年上海市全民运动健身模范街镇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 2017年11月,获得2017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2017年度文旅小镇。

地方特产

鲈鱼 鲈鱼体形似纺锤,巨口细鳞,两鳃膨大,头两侧各有一对红纹,故名“四鳃铲”,可以用其红烧、煮羹或者炖鸡汤更。“四鳃护”过去是上贡朝廷的珍品。 淀山湖所产鲈鱼,以肉质细嫩鲜美著称。唯因近年河河湖泊的水质污染,以及建闸后阻断了洄游通道,产量日渐减少。 清水大闸蟹 清水大闸蟹是淀山湖特产,连一岸之隔、湖水相通的元荡湖出产的蟹,其形状与味道都不可同日而语。清水大闸蟹壳青、体壮、螯肥、脚细、膏多,在农历六月就见之于市,俗称“六月黄”。民谚云:“忙中忙,不能忘记六月黄”。意即不能错过这吃蟹的季节。待到金秋时节,特别是秋风一起,蟹壳坚硬,肉质饱满,有“九雌十雄之谚,意为农历九月以雌蟹为佳,十月则以雄蟹为上。 1964年,陈毅副总理视察青浦,过淀山湖时诗兴大发,留有“我愿秋凉再来此,满筐大蟹醉糊涂”的美好诗句。 河虾 朱家角 淀山湖所产河虾体壮肉嫩,壳薄透明,身体长形,色泽青绿,头部有长短角各一对,有密排的细足,生命力旺,力道大,假如把活虾投入盆中,会向台面四面八方跳跃,因此人们把淀山湖虾称作“满台飞”。 河虾有多种食法,如用白酒浸渍的活虾称为”醉虾”。鲜食有盐水虾、油爆虾、炒虾仁、虾饼子,还可由虾仁和蛋做成“虾仁拉丝蛋”。或者晒成虾干,能久藏不坏,用以煮汤。 鳗鲡 鳗鲡身体长形,前部圆筒状、头尖皮厚,有胶汁粘液、鲜细小、埋没皮肤下。背上部灰黑,腹部白色,性喜暗怕光、昼伏夜出。 淀山湖所产鳗鲡,肉质鲜嫩,肥而不腻,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维生素A含量特别丰富,并有磷、钙、铁等元素,是上等的食用鱼鲜之一,有“水中人参”之称。白露季节的簖鳗做成红焖鳗鲡,是一道名菜。 甲鱼 甲鱼学名叫鳖,是水陆两栖爬行动物。甲鱼肉质鲜美,含有高蛋白、高脂肪,用以红烧、清蒸都是酒席、宴会上的名贵菜肴,尤以淀山湖的甲鱼更是极品。特别是四、五月份的菜花甲鱼,更是体肥肉嫩,既是一道美食佳肴,又可作为壮县补阳的滋补佳品。 银鱼 淀山湖银鱼,系太湖短吻银鱼,属小型淡水鱼类。身细长,在7-10厘米之间,银白透明无骨,肉质细洁,清明前后上市最多。银鱼可炒可蒸,或做自圆煮汤。把鸡蛋和银鱼烧成蛋饼,俗称“银鱼焖蛋”。如制成鱼圆,炒煮皆宜。也可晒成鱼干,可以入藏,用以煮汤或凉拌,为佐酒佳肴。 塘鳢鱼 塘鳢鱼又称菜花鱼,四、五月份菜花盛开期间最为肥壮,故名“菜花鱼”。佐以竹笋、咸菜制成菜花鱼汤,是一道时令名菜。

民风民俗

珠里兴市 朱家角 农历 七月初七,是旧时朱家角镇上独有的 民间节日 ,称"泥河滩香讯",也称"珠里兴市"。朱家角几百年来一直叫"珠里",朱家角不过是后来改名沿袭至今,"珠里兴市"讨个口彩,祝愿古镇生意兴隆,人气旺盛,岁岁平安。 珠里兴市其实就是旧镇上一年一度的摇快船比赛,或日赛龙舟。只不过古镇上赛龙舟非同寻常,其起源与规模系由 松江 、 浦东 一带进香船只自泥河滩三官堂进香归来,途经朱家角镇歇夜而形成。每到节日,在一星期前,各地商贾都赶来镇上,设立临时店铺,还有 拉洋片 、卖膏药、玩猴戏等,各种杂耍也都来此赶集。到农历七月六日晚上,达到高潮,是夜,松江等地进香船只留宿本镇大小客栈,四乡农民都集于镇上,外地乡民也都纷纷前来投亲赶集,街上行人如潮涌,摩肩接踵、各商铺店面灯火通明,通宵达旦,顾客盈门。沿街小吃,吆三喝四,香气四溢。 清明放风筝 朱家角镇清明放风筝 放风筝在朱家角镇上有上百年的历史,也是镇上民间娱乐活动重要内容。先由镇上一些孩子,由自己扎起简易风筝,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然后再请大人们在风筝上画些西游记、梁山伯祝英台、八仙过海等人物造型,待得清明节前,田梗郊外春暖花开,全家出动一起到空旷地放风筝嬉戏。大人们也会在此时此刻,向孩子们讲些风筝面上的民间故事,给下一代从小熏陶中华民族悠久文化。 他们专门请了竹匠,劈竹扎鹞,制成硕大的百脚鹞、蜈蚣鹞、蝴蝶鹞。放飞那天,主人选择在日落西下的傍晚,先用好酒好菜请客,尔后烧香点烛三叩九跪,祈求上天保佑平安,十分虔诚,最后,主人点亮密密的鹞灯,打开自家的后园大门,慢慢将风筝放上天,让左邻右舍共同赏玩。 摇快船 朱家角镇摇快船 早在清初顺治年间,定七月七日为神诞节,泖南乡民均信焚香,先两天经朱家角,停泊舟楫相衔迤逦里许,待香市散,回朱里有彩船数十,金鼓沸腾,拨桨如飞,名"摇快船"。后成习俗,每年举行一次,"摇快船"成了民间的风俗。 掌橹扯绷共10人,均为身强力壮青年,穿紧身衫衣,脚蹬绣花鞋,从三汾荡至无主堂单程1000米左右往来如梭,相互竞赛。 解放后,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1984年闹元宵和同年9月农民运动会上均有摇快船表演。摇快船乃江南水乡特有的传统体育水上文化。 音乐船 丝竹班早在清代中叶,盛行古镇,所谓丝竹,系指二胡、琵琶、三弦、秦琴、曲笛、箫、笙等丝弦管竹乐器,具有音色清丽柔美。音响细腻典雅之特点,其代表曲目有"中花六板、三六、竹街、慢三六、慢六板、云庆、欢乐歌、四合如意",俗称八大名曲、每种乐器上均饰有龙凤彩头。 丝竹古有洋台打唱,每班4~6人,有一套装潢台摆,每逢喜庆节日、迎神赛会、举办婚事均应邀演奏,吹吹唱唱。 扎肉提香 朱家角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扎肉提香"表演。表演者先在自己的前臂上,用铁钩钩住,铁钩下面挂上香炉、铜锣,甚至挂上沉重的铁锚,表演"扎肉提香"非一般等闲之辈,乃是练了十几载气功者居多,铁钩钩住皮肉,未见滴血。"扎肉提香"队伍也有女性,但她们主要挂上份量较轻的香炉之类、这种表演已灭绝。

旅游景点

综述 朱家角镇旅游资源丰富,淀山湖畔的上海水上运动场是具有国际现代化水上设施的活动中心;东方绿舟是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上海太阳岛国际 俱乐部 、上海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集商务、度假、休闲为一体的娱乐旅游基地;古镇区已开发开放了课植园、大清邮局等20多个景点。 古镇九条老街依水旁河,千余栋民宅临河而建,其中的北大街,又称“一线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其东起放生桥,西至美周弄的三百多米,是典型的江南老街。 名山名湖有 淀山湖 和“九峰”之祖——淀山;名园有 课植园 和 珠溪园 ;名庙有 朱家角城隍庙 和关王庙(报国寺);名街有北大街,又称“一线街”,是上海市郊保存得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名桥有 放生桥 、 泰安桥(何家桥) 、 平安桥(戚家桥) 、 福星桥(西栅桥) 、 永丰桥(咏风桥) 和 廊桥(惠民桥) ;名店有 涵大隆酱园 、 义成泰酱园 、 童天和国药号 和俱乐部茶馆;名胜古迹有清华阁十二景之— 圆津禅院 、清华阁十二景之二— 慈门寺 、 席氏厅堂 、“ 三泖渔庄 ”及 王昶纪念馆 、 柳亚子别墅 —— 福履绥祉 等。 慈门寺 慈门街 (3张) 慈门寺即清华阁十二景中的“慈门杰阁”,为朱家角著名古刹,位于放生桥畔、漕港河边,初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原名“明远庵”。明嘉靖中毁于兵祸,隆庆五年,行脚僧“湛印”募款重修大雄宝殿,民间称为新殿。 明万历三十九年,敕赐寺名为“护国明远慈门寺”,并赐乌斯藏大士一尊,经二十部,为此寺内特地建造观音阁和 藏经阁 ,以珍藏这二件御赐的镇寺之宝。明崇帧元年(1628年)殿左建一座钟楼,楼高六丈二尺(20米),钟重二千五百斤。 几经战乱,慈门寺逐渐衰落,民国期间,寺被改为医院,四十年代末仅存大殿、钟楼等建筑。五十年代初在原寺址建成县人民医院,现为朱家角人民医院住院部,旧址上仅存雌雄古银杏各一株。 慈门街 现慈门街是在原基础上重建的,是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的后院,内有 文昌阁 、九碑廊、 龙泉 地等。现为集商业、旅游、娱乐为一体的 商贸城 。 珠溪园 珠溪园位于镇东首 318国道 的入口处,建于解放后,是朱家角镇上除西井街的课植园外的又一座园林。珠溪园原名共青公园,建于1956年。原为镇上富户蔡氏墓地,占地70多亩,内有池塘、小河,把墓区分成3个圩头,以小桥相通。墓区栽有松、柏、梅、榆、棕、铁树等名贵树木和各种花卉。 课植园 课植园 (12张) 课植园园址建在镇西井街147号,这是一处庄园式的园林建筑,园主姓马,名维骐,自号农圃。园取以“耕读”之意,题名“课植”,俗称 马家花园 。民国元年(1912年)始建,历时15年,花银30万元。花园坐西朝东,正墙门面对西井街巷。沿河有船舫、河埠、石驳岸。整个庄园由厅堂区、假山区、园林区三部分组成。各种建筑200余间,占地5.3万平方米。 北部为厅堂区,南部为假山区。假山区内高五层的逍遥楼顶,可俯瞰全镇景色。碑廊内,有明代 江南四大才子 之一祝枝山书写的“梅花诗”等碑刻数块, 文徽明 “游西山诗”、 唐寅 、周天球的诗文石刻共12块。 荷花池西为园林区,亦称稻香村。内有数十亩的各种花卉树木;北部有“耕九余三堂”,西南角上是小游览区,有小假山、荷花池、 九曲桥 和倒挂狮子亭等。 泰安桥 珠溪园 (10张) 泰安桥俗称何家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为单孔拱形石桥,位于漕港河口的名刹圆津禅院门前。高且陡,是全镇最陡的一座石拱桥,桥堍竖立旗竿石两块,系悬路灯所用,是往来船只的航标,桥两旁青石扶手上的"飞云石"浮雕。 清代名士曾有诗:“日落炎威退,池塘淡月中;踏歌闻市上,渔笛在溪东,蒲扇轻摇暑,蕉衫短受风;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这里写了"古寺一桥通",“古寺”即圆律禅院,"一桥"便是泰安桥。 圆津禅院 圆津禅寺为清华阁十二景之一,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系禅宗曹溪一脉,淞吴名刹,因院内供奉观音菩萨,故又名“娘娘庙”,禅院北临漕港,东傍珠溪。 圆津禅院 (6张) 禅院是历史上为重要的文物储藏所,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纷前来。 王时敏 、王原祁以及王昶、 刘墉 、郑板桥、 钱大昕 、 董其昌 、 徐乾学 等诸多名人均来过禅院并留下诗画墨迹。其中王昶亦曾为禅院撰写碑文等,并寄存了他著作的部分书板及其他许多故物。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寺院进行了大规模修葺,修建了“亦峰居”、“漕溪草堂”、“墨花禅”、“息躬室”、”清华阁”、”航斋”诸建筑。 圆津禅院 内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毁于战乱,部分为寺内不肖僧徒偷出变卖。至四十年代末期,珍品已经不多,后大部分为江苏省文管会接收,收藏于江苏省及苏州市博物馆,少数保存在青浦县博物馆。五十年代初,禅院被拆,现还保留有王昶所撰“重修清华阁记”、“振华长老塔铭记”,及沈光莹撰“重修大殿记”石碑,成为禅院遗留下来的仅有文物。为了再现禅院昔日景观,在圆津禅院修复委员会的主持下,于2000年5月动工修“三圣殿”,重建“圆通宝殿”等,同年9月竣工。 涵大隆酱园 涵大隆酱园 涵大隆创建于1886年,现在墙上的店名仍是当年开业时写的。清朝中期,朱家角的酿造业发展迅速。以涵大隆为首的一批酱园作坊将酿制的酱菜畅销各地。酱菜很快就成为了朱家角的特色产品。涵大隆生产的各种酱油、酱菜、乳腐、酒和醋等,都有一套独特的工艺。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涵大隆的玫瑰乳腐和双料酱油分别获奖,后来又在南洋劝业会和国货展览会上分别获奖。1956年,涵大隆和镇上另外几家大酱园合并,组成酒酱合作商店,总称涵大隆。

周边行政单位

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17号线朱家角站朱家角站F1
上海市青浦区17号线朱家角站朱家角站F1

周边海鲜店

老船长川味火锅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祥凝浜路38弄-39号
上海市青浦区祥凝浜路38弄-39号

周边村庄

东大门社区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祥凝浜路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