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镇

光福镇 光福 光福镇建置沿革 光福镇行政区划 光福镇地理环境 光福镇自然资源 光福镇人口民族 光福镇经济 光福镇社会事业 光福镇旅游景点 光福镇获得荣誉


光福镇,隶属于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区,位于苏州城西28公里的 太湖之滨。东与 藏书镇接壤,南同 胥口镇毗连,西滨 太湖,北接东渚。光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为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古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也是 苏绣的发源地之一。1999年,光福镇被命名为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全镇总面积61.56平方千米(2017年),下设七个行政村和三个社区居委会,全镇常住人口48458人(2017年) 。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光福一直为吴县辖地。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县以下设都保,光福为长山都保(乡都)。明、清时,县以下设乡,境内置长山乡(光福里)。光福集镇时为吴县六大名镇之一。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置...

详情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所有乡中心区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介绍

光福镇,隶属于江苏省 苏州市 吴中区,位于苏州城西28公里的 太湖之滨。东与 藏书镇接壤,南同 胥口镇毗连,西滨 太湖,北接东渚。光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为太湖风景名胜区13个景区之一,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古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也是 苏绣的发源地之一。

1999年,光福镇被命名为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列入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全镇总面积61.56平方千米(2017年),下设七个行政村和三个社区居委会,全镇常住人口48458人(2017年) 。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光福一直为吴县辖地。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县以下设都保,光福为长山都保(乡都)。

明、清时,县以下设乡,境内置长山乡(光福里)。光福集镇时为吴县六大名镇之一。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置光福巡检司,司署驻光福虎山弄西桥堍老衙门。

1912年,吴县实行市、乡制,5万人以上为市,不足5万人设乡。置光福乡,乡公所驻光福一仁堂。

1929年8月,吴县实行区、乡镇制。光福、西华两乡合并成第三区(光福区),区署驻光福镇一仁堂。境域面积420方里(105平方公里)。

1934年,第十八区(香山区)并入第三区(光福区),区公所驻光福一仁堂。境域面积503方里(125.75平方公里)。

1939年3月,伪吴县知事公署重新划定乡镇区域,建立光福乡公所。

1940年12月起又恢复原区划。

1941年7月起清乡,区划又作调整,光福为第六区。区公所驻光福镇吴家花园。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恢复原区划(第三区),区署驻光福镇南街46号。

1947年2月,第三区(光福区)和第二区(木渎区)合并成吴西区,区署驻善人桥同德里。

1949年4月27日,光福解放。5月,光福镇归木渎区管辖。

1950年3月,建光福区。区政府驻吴家花园。

1957年9月,撤区并乡,原光福区的光福、永安、纪龙、新生等一镇三乡并为光福乡,乡政府驻吴家花园。

1958年9月25日,改乡为社,成立光福人民公社。公社驻吴家花园。

1971年1月,划潭东大队归太湖公社,始形成现境域面积59.354平方公里。

1983年,政社分立,建立光福乡人民政府。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作为经济实体予以保留,称公社经济联合委员会。乡政府驻吴家花园。

1985年,光福乡改为光福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政府驻光福镇吴家花园,1996年1月28日搬迁至光福新区光福路一号政府大院。

1912年1月,光福乡辖4都59图。

1931年,光福为吴县第三区,辖光福、西华、东渚等5镇,篁村、官桥、北山湾、阳山、邓尉、迂溪、天池、渡金、五云、新丰、石帆、崦西、潭东、府巷、卧龙、长巷等34乡。

1934年2月,江苏省政府重新调整分区和划分乡镇。光福为吴县第三区,由原第三、第十八两区合并而成,辖光福、东渚、西华3镇,邓尉、潭东、卧龙、迂溪、崦西、新丰、府巷、锦峰、阳山、天池、长巷、市岸、石帆、东马、三洋、蒋墩、外塘、后塘、塘村、沙潭、姚社21乡,共计144保、1537甲,17098户。

日伪统治时期,光福为吴县第六区,区公所驻光福镇吴家花园,辖4镇、22乡、167保、1592甲、18077户。

1947年2月,吴县并编区、乡镇。原第二(木渎)、第三(光福)两区合并为吴西区,辖木渎、善玉、焦山、藏书、金山、白狮(白塔、狮山并)、支硎、枫桥、胥口、姑苏、七子、龙凤、横塘、新廖、蠡墅、光福、邓尉、迂溪、东渚、天池、香山、五云、新丰、石帆、西华等25个乡镇,共324保、3396甲。

1948年2月,吴县并编乡镇。吴西区辖光福镇、东渚镇、善桥镇、枫桥镇、金山镇、横塘镇、木渎镇7个甲等乡镇和西华、石湖、香山、胥口4个乙等乡镇。

1948年5月,吴西区下辖木渎、光福、石湖、善桥、东渚、西华、金山、横塘8个镇及香山、胥口2个乡。

1950年3月,光福增建为区,辖光福、东渚两镇及舟山、纪龙、新阳、永安、新生、长新、建新、长堤、青龙、山湖、镇湖11个乡,共计98个行政村、751个行政组。

1953年5月1日,光福区下辖光福镇及舟山、镇湖、永安、纪龙、长新、东渚、新生、山湖、建新、长堤、新阳、青龙12个乡,共计98个行政村。

1956年1月,光福区划并为1镇7乡:光福镇、纪龙乡、永安乡(包括原永安、长堤2个乡)、新生乡(包括原新生、舟山2个乡)、东渚乡(包括原东渚、建新、长新3个乡)、镇湖乡(包括原镇湖、山湖、青龙3个乡)、新阳乡(包括原新阳乡全部,原浒关区彭山乡的新陆、和心2个村及阳东乡的新民、泉龙2个村)、金墅乡(包括原浒关区的金墅全乡,彭山乡的胜利、团结、合作、六联4个村)。

1957年9月,采用以集镇为基点,以农业合作社为基础,整乡整社合并的方式,撤区并乡。原光福区的光福、永安、纪龙、新生4个乡镇合并为光福乡。

1958年9月25日,光福乡成立光福人民公社,下设大队(营部)、连队。永安片为一大队,纪龙片为二大队,舟山片为三大队,新生片为四大队,长堤片为五大队,光福镇区为六大队。

1959年,公社以下设立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设生产小队。光福人民公社下设光福、香雪、潭东、窑上、铜坑、坎上、迂里、山墩、浩度、枫浜、山前、安山、府巷、柴巷、北沟、刘家、田舍、福利、下绞、金涧、庵前、梅园、桑园、黄渠、舟山、塘村、陈华等27个大队。

1977年1月,光福人民公社所属的潭东大队划归太湖人民公社管辖。

1978年8月,因光福机场建设,为便于管理,将原梅园大队划分为梅园大队和新梅大队两个生产大队。

1983年实施体制改革,政社分立。原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作为经济实体予以保留,称公社经济联合委员会。同时,建立乡政府,乡以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小组,取代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光福成立光福乡人民政府,下辖27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

1985年,光福乡改建为光福镇,实行镇管村建制,辖区不变。

1993年,梅园村民委员会改建为梅园居委会。

1999年10月,建宝泉居民委员会。

2000年末,全镇共辖5个居民委员会、26个行政村、162个自然村、261个村民小组。

2012年,光福镇下辖七个 行政村( 迂里村、 福利村、 府巷村、 太湖渔港村、 邓尉村、 冲山村、 香雪村)和三个社区居委会( 福溪社区、 东崦湖社区、梅园社区)。

光福镇,地处北纬31°11′—31°28′、东经119°50′ 光福镇 —119°57′,位于 苏州市区西南郊,距 苏州市中心21.5公里。全镇境域丘陵起伏,群山环抱。东隔凤凰山、查山、城隍山与藏书接界;南同胥口及度假区毗邻;西滨太湖,与镇湖隔水相望;北面与东渚相接。 2000年末,全镇总面积59.354平方公里。

全镇总面积61.56平方千米(2017年)。

光福镇境内大部分低山丘陵由 石英砂岩组成,其顶部一般发育着薄层土壤,如 光福镇 (13张) 砾质薄层红黄土。坡腰和坡底常发育成中层红黄土;而海拔50—100米的缓坡与沟谷,则都发育成厚层黄土。土层排水、透水性良好,土壤疏松深厚,pH值在5.5—6.5之间,适宜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生长。湖滨滩地因常年受湖水涨落和近代湖相沉积母质的影响,发育成小粉沙土,呈中性或微酸性反应;地势低洼处,生长芦苇和杂草,土壤有沼泽化过程,发育为草渣土和青泥土。北部与南部是平原,平原地区和围垦的滩地发育成典型的水稻土,是粮食主要产区。

光福境域丘陵起伏,群山环抱。其北部以平原为主,为山前冲积平原;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山地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山体沿太湖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构成邓尉山一潭山一漫山岛等山丘岛屿群。山地丘陵分别由石英砂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组成。其中,尤以石英砂岩丘陵分布范围最广,数量也最多,在境区西南一带较为集中,海拔一般在200米上下,山坡坡度较缓,在15°—20°之间,坡脚为10°—15°。

光福镇属 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受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的气候特点。

光福镇历年平均气温为15.7℃。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2.9℃,该月中旬又为最冷旬。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8.1℃,该月下旬又为最热旬。

根据土地资源普查,至2000年末,光福镇土地总面积为89031.5亩。其中:(1)耕地23053亩(内含灌溉水田19961.7亩、水浇地19.8亩、旱地3071.5亩)。(2)园地14034.1亩(内含果园6446.7亩、桑园7366.2亩、茶园221.2亩)。(3)林地17455.3亩(内含林地9232.3亩、灌木林3467.8亩、疏林地897.3亩、苗圃3857.9亩)。(4)居民工矿用地15973.6亩。(5)交通用地1648.8亩。(6)水域9713.8亩。(7)未利用土地7152.9亩。人均占有土地2.2亩,人均占有耕地0.57亩,人均占有灌溉水田0.5亩,人均占有水面0.24亩。

迂里银铅锌矿位于光福镇的迂里村,含矿带长约1800米,宽400米。伴生矿种有铜、硫、铁等。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银主要赋存于方铅矿中。该矿床银矿储量达大型规模,铅锌储量达中型规模。迂里银铅锌矿于1999年已正式启动建设。

潭山多金属矿位于潭山以北,铜井山南,光福镇西南3公里处。全矿区共12个矿体。矿石矿物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菱锰矿和磁铁矿。在组合分析样品中,银含量达到30克/吨的有44个,银含量最高可达300克/吨。矿床规模中等。现由苏州市开采。

西碛山黄铁矿位于光福西南4.5公里处天井上村之北,矿区共由7个矿体组成,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少量。银的含量比较高,平均为11.34克/吨,最高为23.07克/吨;金的平均含量为0.31克/吨,最高为1.33克/吨,矿床为小型矿床。

城隍山 瓷石矿矿区位于光福镇东3公里的城隍山,储量为4933万吨。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绢云母、高岭土等。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型,规模大,质量好,地质条件简单,易于开采。

光福镇山区主要的药材资源有 丹参、 紫金牛、 灵芝、 桔梗、 六月雪、 天门冬、 黄芪、 凤尾草、 天名精、金樱子、金银花、百部、半夏、半边莲、半枝莲、鱼腥草、徐长卿、麦冬、茵陈蒿等。除以上几种中药材外,光福山区尚有南沙参、夏天无、寻骨风、夏枯草、苦地丁、银杏叶、枇杷叶、蜈蚣、龟板、乌蛇等上千种中药材。

1914年光福有11954户,41971人。1929年有10215户,39314人。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光福区1镇、12乡,共有14054户、54926人,其中男性26140人,占47.6%,女性28786人,占52.4%。1964年7月1日零时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公社共有7792户,总人口33538人,其中,男性16547人,占49.34%,女性16991人,占50.66%。1982年7月1日零时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公社共有10550户,总人口为40382人,其中,男性20052人,占49.66%,女性20330人,占50.34%。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镇共有10650户,总人口40524人,其中,男性19959人,占49.25%;女性20565人,占50.75%。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镇共有11411户,总人口为38999人,其中男性19138人,占49.07%,女性19861人,占50.93%。

2012年,全镇在册户籍人口4.5万余人,常住人口6万多人。

48458人(2017年)。

光福镇的人口素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很少。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全镇共有少数民族8个,计30人。

光福镇传统产业特色鲜明,又多种经营发展,尤以种植花卉苗木为最。2008年被命名江苏省“花木之乡”,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光福一年四季有 青梅、 杨梅、 枇杷、栗子等数十种蜜饯产品;光福又是著名的“桂花之乡”,是全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光福亦是“ 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明清时,光福就有专事象牙雕、玉雕、核雕、红木雕、佛雕的艺人,工艺雕刻产业是光福镇的一大经济特色,被称为“工艺雕刻之乡”。

200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7562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值11656万元,第二产业总值34369万元,第三产业总值29602万元。

2012年,光福镇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14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34亿元,增长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2亿元,增长19%;实现工业总产值45.04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招商引资引进外资项目2只,新增外资注册资本4108.85万美元,到账外资105.3万美元;新批内资民资项目55只,注册资本7.5亿元;完成全部工业投入3.1亿元,新开工、开业二产、三产项目3个。

光福镇是苏州地区粮食的主要产地。水稻、三麦、油菜为主要农作物。1983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实现农、副、工三业协调发展。200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9338吨,农业总产值达26123万元,农村人均收入为6144元。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890元,同比增长15%。

光福镇的手工业起于宋代。明清之际,出现了农村家庭手工业和作坊并存的格局。明代,光福刺绣、缂丝业已盛,并出现了建筑、造船、开采行业。清末,铁、木、竹、成衣、雕刻、编织等业兴盛。20世纪20年代,光福镇基本形成了小型碾米、发电等民族工业与工场、作坊、城镇个体手工业和农民家庭副业多层次并存的产业结构。民国13年(1924年)开设的明星小型发电厂和机械碾米厂标志着现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20世纪80年代后,光福发展乡村工业,形成了建材、丝绸、纺织、工艺、化工、五金、食品加工、皮革制件、机械等10多个工业大类。1994年,全镇有镇办企业24家,村办企业126家,产值超56000万元。至2000年末,全镇有集体企业173家,职工15140人;个体企业474家,职工886人;私营企业98家,职工1064人;外资企业6家。外向型企业产值突破5000万美元。全镇工业总产值10.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5.04亿元,同比增长8%。 2012年,光福镇工业总产值45.04亿元,同比增长8%。

早在民国时期,光福就建有新光篮球队。1946年,光福又建立了业余新光剧团。解放后,光福是吴县首批建立国办文化站的乡镇之一。至2000年,光福镇已建有文化中心、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新华书店、图书馆、体育场等众多文化体育网点。

1992年、1999年,光福镇两次被授予“江苏省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1996年12月,光福镇被江苏省文化厅授予“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称号。

1999年,光福镇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2000年末,全镇有医院1所、医疗点3个、乡村保健卫生室27个,卫技人员60余人、乡村保健医生33名、医务后勤人员10余名。医院设有内科、外科、伤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防保组、B超室、X光室和化验室等。先后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统筹医疗、大病风险医疗等制度。传染病、流行病得到控制,血吸虫病基本消灭,流脑、小儿麻痹症、Ⅱ号病未见发生,天花、疟疾等已经基本消灭。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光福镇加快教育改革。从1991至1995年分期投入700余万元,易地新建了光福中学;2000年又投入近200万元在新区新建了光福中心小学分部及附设中心幼儿园。20世纪90年代初撤销全部农村片中,并入光福中学;90年代中后期,撤并农村小学,将原有的24所小学撤并成塘村、下绞、府巷、迂里、香雪5所小学。至2000年,全镇已拥有完全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农村小学5所、中心幼儿园1所、农村幼儿园24所、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

公路:1991年,209省道苏福公路善光段改道修建完工。1995年,312国道望湖路筑成通车,镇区公路汇入苏州公路网,各种机动车辆可直达苏、锡、沪等地及通往全国各地。全镇各村修建的村道连结成网。至2000年,境内省道总里程10.475千米;县、乡道路总里程12.825千米;村道20条,总里程43.45千米。

桥梁:光福丘陵多,小溪密,历史上桥梁较多,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至2000年,境内市镇共有桥梁9座,农村共有桥梁113座,总计122座。。

航空:1994年2月苏州市在光福机场(军用机场)建立军民联航光福航站,并于当月20日首航,开创了苏州地区的航空业务。

光福镇 (2张) 司徒庙

司徒庙相传为东汉光武帝的大司徒邓禹祠庙。位于光福镇西的涧廊村东南,相传为祀汉邓禹神而立。司徒庙内有四株千年古柏,相传为邓禹亲手种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来此,被这四株古柏吸引,分赐为“清”、“奇”、“古”、“怪”。

香雪海

香雪海是国内四大探梅胜地之一。光福邓尉梅花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光福镇香雪海 (2张) 明代文人 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一文中说:“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

诸山为最”。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来此观赏梅花时,赐封之为“香雪海”。数百亩梅林形成“沿廓探梅”、“登楼观梅”、“入园品梅”、“登高赏梅”四大景观。

铜观音寺

又名 光福寺、光福讲寺,临光福镇下街而筑,建于梁朝天监二年(503年),寺内曾珍藏《大方广佛华严经》和光福讲寺开山祖师吾彻和尚的舍利,是吴地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光福寺的布局,以舍利塔为中心,根据方位和龟山的实际地形分布布置建筑,以风北最佳,辟为崇拜部分,设大雄殿和舍利方塔。殿前院中央有一铁铸宝鼎;院内有一棵明代的香樟树。

寺前古桥即为光福寺桥,亦称大寺桥,香花桥。因与寺前石阶连成两个凹形的轴对称图形,民间俗称“翻转桥”。光福寺桥为梁式石桥,栏杆,压顶石均以武康凿成,弹击有声铿锵作响,故乡民又称之为“琵琶桥”。

墨泉

在光福龟山山麓,呈井状,依井观之,可见泉中池水如墨,但将水打上来,倒入桶中,却清澈无比。据传,陈梁年间黄江侍郎顾氏野王暮年告老至光福,在龟山脚下筑室定居,其间,吟诗作画,著书立说,将笔之水泼在这泉井旁,久而久之,墨水源源渗入井中,井水逐变墨色,后即谓墨泉。

光福塔

本名舍利佛塔,位于光福镇铜观音寺后面的龟山(现名塔山)之巅,是光福镇的标志。光福塔始建于梁大同初年(公元535—546年)由顾氏建造,唐会昌末年(公元846年)塔毁于大火,木构件焚烧殆尽,后经修建。光福塔系砖木混合结构,呈正方形,四面七级,高24米有余,塔内共有八十八级台阶,陈列着四十九尊佛像。塔底层面北一面开门,二层以上四面有门。

2019年10月,光福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政府机关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人民政府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光福路1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9:00-12:00,13:00-17:00

周边商圈

光福 地址:吴中区

周边乡镇

光福镇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